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

    • 资源ID:1126593       资源大小:96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

    1、1课时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状况。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通过图片和实物(如古代货币或都城平面图或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作品)展示形式加深学生印象。2.培养学生理清线索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按时间顺序,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进行探究学习。知识点一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先秦(1)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2)西周时期,交易活动频繁,货币流通骨贝和铜贝。(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2.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为追逐利润而奔波。3.唐代(1)水路:有所谓“俞大娘航船

    2、” ,规模宏大,航程较远。(2)陆路:商运发达,客舍、_、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4.宋元(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2)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3)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 。5.明清(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_。(2)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_势力最为强大。知识点二 “市”的发展1.秦汉(1)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收受金钱也有法令限制。(2)汉代:“市”有专门的_。22.南北朝时期(1)形成了民间集市“_” 。(2)政府设立“草市尉” ,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3.唐代(

    3、1)“草市”作用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2)“夜市”比较繁荣。4.宋代(1)突破限制突破了原先空间和_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2)发展表现“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5.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荣。知识点三 商业都会的崛起1.兴起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出现称作“_”的商业区。2.发展(1)汉代在长安和“_”设置管理市场的官员。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2)唐代长安的市已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长安、_的商业最为繁荣,扬州曾“雄富冠天下” 。随

    4、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3.繁盛(1)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商市有夜市、晓市,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2)清代:苏州、盛泽镇非常繁华,还有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3【图示巧记】 古代商业发展的趋势【易错防范】 区分“市”的不同形式(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则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了“市”的时间限制。【易错防范】 影响古代商业的因素(1)政治:结

    5、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政策: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4)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图示巧记】 古代城市职能的演变【自主学习答案】知识点一3.(2)邸店 4.(3)交子 5.(1)会馆 (2)徽商知识点二1.(2)管理机构 2.(1)草市 4.(1)时间知识点三41.市井 2.(1)五都 (2)洛阳主题 古代“城”与“市”的变迁史料探究1.唐以前“市”的特点史料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

    6、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注:“市师、肆师、质人”属于政府管理人员, “日中” “日入”强调时间。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答案 实行集中贸易;政府直接监管;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严格。2.宋代“市”的突破史料 宋神宗时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 “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注:抓住关键信息“处处都有” “通晓不绝” 。 思考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市”的新变化。答案 突破时间和空

    7、间上的限制,出现夜市和早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3.明清市镇的变化史料 江南地区自唐宋时代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明中叶以后,当地传统市镇的军事及行政机能渐趋退化,商业机能日渐凸现,其规模和数量远超过宋代。至盛清时代,市镇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市镇和农村之间逐渐形成一种生产与贸易的连锁体,构成市镇网络。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思考 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变化。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 变化:市镇的商业功能日渐凸显;规模迅速扩大,数量增多;市镇城乡经济逐渐一体化。5主要因素:政府的政治经济决策;地理位置;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消费市场的规模等。史论

    8、形成 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1)从城市功能看,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严格管理到逐渐放松限制。(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从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市镇。(4)从城市分布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5)从城市地位看,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名家论史观点:“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 ”

    9、历史学家钱乘旦导读: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阻碍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主流体制” ,如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功能,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等。主题 古代商业的发展史料探究1.古代货币的发展史料注: “半两钱”是秦朝统一实行的标准货币。思考 上述图片反映了古代货币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古代商业发展有何意义?答案 变化: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意义:有利于商品流通,推动了古代商业的繁荣。2.宋代商业的发展6史料 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宋)王安石商感 注:“草市”指农村的集市。 思考 从史料中你可以得到

    10、哪些有关宋代商业发展的历史信息? 答案 宋代商品经济渗入农村,草市更加普遍;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3.明清商业的发展史料 (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 ,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的格局。乾隆元和县志注:“尚”译为尊崇、注重,在此可译为主要集中于。思考 史料反映了明清商业发展的什么特征?答案 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程度提高,长途贸易比较发达,市镇经济繁荣。史论形成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夜市、晓市,乡村中的草市等形成和发展。(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一批商业大都市兴起,到明清时

    11、期,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5)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拓展知识 明清“晋商”走向衰落的历史必然性(1)封建政府把他们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提供军协饷供应的工具。(2)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有着不一般的相互结托关系。(3)利润的封建化,并未出现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的趋势,商业资本仍然停

    12、留在流通领域。课堂小结7知识网络 答题术语1.在中国远古时代,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2.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晋商和徽商是当时势力最为强大的商帮。3.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买卖的场所“市”不断冲破一些限制,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随着商业的繁荣,不同朝代出现了一些商业大都会。1.(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所示的“长安市长”在当时的主要职责应是管理( )A.行政 B.军政 C.司法 D.贸易解析 古代中国的“市”是进行集中贸易的场所, “市长”是管理贸易的官员,故选 D。答案 D2.(2016云南学业水平测试)唐诗夜看扬州

    13、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 ”从诗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扬州的草市很繁华B.扬州的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C.扬州出现了私家经营的邸店D.扬州成为唐朝唯一的经济中心解析 题干描写了扬州的夜市在唐代比较繁荣,B 项符合题意。答案 B3.(2017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 ,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交子”广泛使用 B.坊市界限严格C.商业发展繁荣 D.商帮活动频繁解析 “交子”出现在宋朝,不是唐朝,故 A 项错误;“坊市界限严格”限制了商业的发8展,不是城市繁荣的原因,故 B 项错

    14、误;商业的发展,促使城市的繁荣,导致唐朝出现“扬一益二”现象,故 C 项正确;商帮活动频繁是在明清时期,故 D 项错误。答案 C4.(2016山东学业水平测试)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从经济方面来说,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明显的进步” 。下列属于其“进步”表现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解析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是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明代中叶,排除 A、B、C;北宋初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 D 正确。答案 D5.(2017贵州省普通高中

    15、学业水平考试)据记载,宋代东京汴梁宣德楼南边一条“车驾出入”的御街及其两边的御廊,也“许市人买卖于其间” 。这反映了( )A.市场规划混乱 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C.中央集权削弱 D.城市防御功能增强解析 材料“许市人买卖于其间”体现了北宋时期商业的发展,说明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故答案为 B 项。答案 B6.(2016河南学业水平测试)一些商人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商帮。这些商帮主要活跃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商帮主要活跃于明清时期,D 项正确。答案 D7.(2018河南郑州高一模拟)白寿彝在

    16、中国通史中说:“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兴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9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史仲文中国全史材料二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 ,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三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

    17、业的有二万多户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史十六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3)综合上述材料,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商业与城市发展的状况。第(1)问,解题时注意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环境、政治中心等角度分析归纳。第(2)问,注意紧扣材料,从材料二经营地点限制被突破、材料三商业服务功能增强等方面归纳。第

    18、(3)问,从经济功能增强、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等角度分析归纳。答案 (1)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宽松的商业政策,政治中心的影响。(2)表现: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的界限;政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商户多,贸易繁荣;有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3)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性城市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学习思考】(教材第 18 页)你读过的古代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了商人的生活?提示 白居易的琵琶行 、施耐庵的水浒传 、冯梦龙的三言二拍等。【自我测评】(教材第 21 页)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10提示 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

    19、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 21 页)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 ”这样的规定说明了什么?提示 译文:“贞观元年十月皇帝下令:五品以上的官员,不容许进入市场。 ”说明:(1)唐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商人获利丰厚,经济实力增强;政府行政官员企图依仗其手中的权力从商人那里获得利益。(2)同时,说明在唐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依然比较严格。课时作业1.(2016邯郸检测)“郑人有

    20、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 ”材料中的“市”( )A.体现了草市的特点 B.主要商品是农产品C.与坊的界限被打破 D.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解析 材料大体意思是郑国人想去买鞋,在家量好尺码,但去“市”买鞋时,又忘记拿了,回家来取,再去“市”时, “市”已结束,由此推断此时坊市界限存在, “市”的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故答案选 D 项,排除 B、C 两项;“草市”是乡村集市,材料未体现,排除 A项。答案 D2.(2018广东佛山高一下学期期中)经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 25 公里多,城内有 8 条主要大街,其中贯穿南北的

    21、一条大街长达 5 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 50 米,而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商业店铺,鳞次栉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管辖B.商业繁荣与城市相联系C.当时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D.长安城以经济职能为主答案 B3.(2018广东汕头高一下学期期中)杜佑通典记载,唐开元年间,当时“天下无贵物,11长安和洛阳的米价每斗不过二十文,面粉每斗三十文,绢每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这说明( )A.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B.经济进步推动商业繁荣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国内长途贸易兴盛解析 材料讲述了唐开元年间物价不高,长安和洛阳的经济发展也带动周边城

    22、市商业的繁荣,故 B 项正确。答案 B4.(2018四川乐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全球通史:“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可以印证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流通领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市坊分置城市规模宏大C.城乡结合地带兴起草市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 材料中“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证据,结合所学,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选 A 项。B、C 在宋朝以前产生,D 项在明朝中后期。答案 A5.(2

    23、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下图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有一处不符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错误的是( )A. B. C. D.解析 宋朝时期的商业打破了时间界限,出现了夜市,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开封府12是北宋时期行政、司法的衙署,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瓦子”是宋朝出现的娱乐场所,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商帮之一,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D6.(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24、 )A.明朝时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B.北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D.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达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贯穿南北的长途贩运商业活动,故 A 项正确;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明朝时南方才是经济重心,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国内各地区间的商业贸易,未体现对外贸易,故D 项错误。答案 A7.(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道光十二年(1832 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 ”材料突出反映

    25、了当时( )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解析 本题抓住关键信息:“苏州” , “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 ,故 A 正确;B 说法错误;C 与 D 与本题题干无关。答案 A8.清康熙雍正年间,湖州双林镇陆续建有绢业会馆,并有新旧之分。这些会馆具有的特征是( )A.最早起源于宋元时期B.政治活动场所C.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D.发行“交子”以利商品流通13解析 会馆是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故 C 项正确。答案 C9.(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的对外贸易范围更加广

    26、泛,政府的政策也更加开明,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所以唐朝时期吸引了波斯、阿拉伯商人前来贸易, “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中国商人的足迹也远达非洲和欧洲许多地区。摘编自杨晓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综述材料二 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 2 世纪与公元 1 世纪间,直至 1

    27、6 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历史上,中国的丝绸、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这些传统的商品至今依然在海上丝绸之路广袤的沿线上焕发着新春。摘编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答案 (1)原因:唐朝封建经济繁荣发展为丝绸之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唐朝政策开明,社会安定,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为丝路的繁荣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唐朝西部疆域广阔,先后设机构管辖,保护沿途商旅贸易往来,为丝路的繁荣提供了保障;唐朝文化繁荣,制度先进,国力富庶,对很多国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汉朝以来形成的良好基础等。(2)作用: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贯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成为欧亚大陆人民的交往桥梁等。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