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 课时 自然界中的硫基础达标1下列反应中,硫表现还原性的是( )A硫与氧气 B硫与氢气C硫与铁 D硫与铜解析:选 A。硫与氢气、铁、铜反应,硫元素化合价都是由 0 价2 价,表现氧化性。2下列关于单质硫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硫跟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氧化剂B单质硫跟金属单质的反应都需要加热或点燃C单质硫跟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还原剂D单质硫跟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氧化剂解析:选 A。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只有正价,在金属硫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是负价,所以单质硫在跟金属单质的反应中都是氧化剂(在硫单质跟金属单质反应的条件中,“SHg”特殊)。如果单质硫跟氧化性弱的非金属单质,
2、如 H2反应,它显氧化性;如果单质硫跟氧化性强的非金属单质,如 O2反应,它显还原性。3在自然界中既能以游离态形式又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元素是( )A氯 B钠C氟 D硫解析:选 D。氟、氯、钠是非常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4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单质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的事实有( )硫的沸点比氯气高与金属单质反应,硫被还原为2 价,氯被还原为1 价铜与 Cl2反应生成 CuCl2,与 S 反应生成 Cu2S将 Cl2通入氢硫酸(H 2S)溶液中溶液变浑浊A BC D解析:选 D。若氧化性 Cl2S,即得电子能力 ClS,在相同条件下,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个得到高价态化合物,另一个得到
3、低价态化合物。5下列有关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B硫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相同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D硫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解析:选 B。S 和 O2都是非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相似,但不完全相同。68 g 硫能与 0.5 mol 某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该单质可能是( )AH 2 BO 2CCu DFe解析:选 C。 n(S) 0.25 mol, n(S) n(单质)0.250.512,8 g32 gmol 1对应选项,该单质是 Cu。27活动探究(1)交流与研讨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硫单质可能具有什么化学性
4、质?_。从物质类别的角度,预测硫单质可能与哪几类物质反应?_。(2)实验设计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结论及有关化学方程式_硫表现_,化学方程式为_硫在空气中加热时, 先_后_,并发出_火焰,生成_硫表现_,化学方程式为_(3)思考与交流通过什么现象说明铁粉与硫粉反应了?_。移开玻璃棒后仍能剧烈反应说明什么?_。如何检验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还是3 价?_。硫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时能生成 SO3吗?_。答案:(1)硫单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0,处于中间价态,发生化学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表现还原性;硫元素的化合价可以降低,表现氧化性硫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应该具有与 Cl2等非金属单质
5、相似的性质,可以与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反应(2)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有火星产生,移开玻璃棒后反应仍然进行,小磁铁落下 氧化性 SFe FeS= = = = = 熔化 燃烧 微弱淡蓝色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还原性 SO 23SO2 明亮的蓝紫色= = = = =点 燃 (3)通过小磁铁的掉落可以说明铁粉与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移开玻璃棒后仍能剧烈反应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取后应后的生成物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解后,滴加 KSCN 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则说明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若溶液变红色,则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不能;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 SO28(1)黑火药爆炸时发生
6、的反应是S2KNO 33C K2S3CO 2N 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每生成 1 = = = = =点 燃 mol CO2转移_mol 电子。(2)在空气中加热 S 粉和 Fe 粉的混合物,可观察到下列现象,请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有淡蓝色火焰,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混合粉末变红,放出热量,最后变为黑色固体:_。不时有火星从混合物中射出:_。解析:(1)该反应中 S 元素和 KNO3中的 N 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单质 S 和 KNO3是氧化剂;C 元素化合价由 0 价升高到4 价,因此每生成 1 mol CO2转移 4 mol 电子。(2)S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 SO2;混
7、合粉末变红并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是因为 Fe 与 S 反应生成 FeS;有火星放出是因为 Fe 与 O2反应。答案:(1)S、KNO 3 4(2)SO 2 SO2= = = = =点 燃 FeS FeS= = = = = 3Fe2O 2 Fe3O4= = = = =点 燃 能力提升9下列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B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炭、硫要用到二硫化碳、水以及过滤操作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均做氧化剂D1.6 g 硫与 6.4 g 铜反应能得到 8.0 g 纯净硫化铜解析:选 B。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虽与其化学活泼性有关,但不能以其非金属性强
8、弱做为判定依据,如 O、N、S 的非金属性并不弱,但在自然界中仍存在游离态的单质O2、N 2、S,A 项错误。分离黑火药中三组分可利用它们溶解性的差异:先用 CS2处理,使硫溶解,过滤后蒸发滤液,得晶体硫;滤渣再用水处理,溶解硝酸钾,过滤,又得滤渣(炭粉);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得到硝酸钾,B 项正确。硫单质为零价,是中间价态,与金属反应时显氧化性;硫与非金属活泼性比它强的非金属(如氧、氯、氟等)反应时显还原性,C 项错误。对于 D 项可用如下计算:42Cu S Cu 2S= = = = = 128 32 1606.4 g 1.6 g 8.0 g硫与铜化合只能生成硫化亚铜,D 项错误。10在
9、一定条件下,足量的下列物质与等量的硫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最多的是( )ACu BH 2CFe DO 2解析:选 D。1 mol S 分别与足量 Cu、Fe、H 2反应时,均生成负二价硫,转移 2 mol电子,而与 O2反应时,生成正四价硫,转移 4 mol 电子,故答案选 D。11类推法是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水等反应均做还原剂,则金属单质参与反应时金属单质均做还原剂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则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碳在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 CO,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CO2,则硫在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 SO2,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 SO
10、3D铁与氯气反应生成 FeCl3,则硫与铁反应生成 Fe2S3解析:选 A。金属无负价,在化学反应中均做还原剂,A 正确;钠很活泼,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不会置换出铜,B 不正确;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硫,C不正确;硫与铁化合时生成 FeS,D 不正确。120.1 mol 某单质跟足量的硫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 4.8 g,则组成这种单质的元素是( )A铁 B铜C铝 D锌解析:选 C。质量增加 4.8 g,即消耗硫单质 4.8 g(0.15 mol),说明该单质与硫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23,C 项正确。13将 a g 硫在 b g 氧气中充分燃烧后,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
11、总体积为( )A. 22.4 L B. 22.4 La32 b32C. 22.4 L D无法确定b16解析:选 B。由于硫与氧气反应是一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无论 S 是否过量或不足量,反应后的气体总体积等于反应前 O2的体积,即 22.4 L。b3214在通常状况下,A 为固态单质。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回答:(1)写出 A、B、C 的化学式:A_,B_,C_。(2)写出 A 在加热条件下与 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已知 B 与 C 在常温下即可反应生成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4)已知 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45,则 D 的化学式是_,D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2、。解析:因 A 为固态单质,则 B 为其氢化物,C 为其氧化物,故 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推断 A 为 S,B 为 H2S,C 为 SO2,结合 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45,可知 D 为 SO3,E为 H2SO4。答案:(1)S H 2S SO 2(2)H2S H2S= = = = = (3)2H2SSO 2=3S2H 2O(4)SO3 SO 3H 2O=H2SO415为了证明铁和硫反应产物中铁的化合价,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部分。Fe、 S混合 粉 末 操 作 惰 性 环 境 中 黑 色固 体 操 作 加 入 热 的 KOH溶 液 并 过 滤 滤渣A B C 操 作 加 煮
13、沸 过 的 稀 硫 酸 溶 液D已知:FeS 固体难溶于水,可与稀盐酸、稀 H2SO4发生反应:FeS2H =Fe2 H 2S;3S6NaOH 2Na2SNa 2SO33H 2O。= = = = = 请回答以下问题:(1)混合粉末 A 中硫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2)反应在“惰性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_。(3)操作是用烧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粉末,反应可持续进行,说明反应_(填“放热”或“吸热”)。(4)操作的作用是_,也可改用_。(5)操作稀硫酸煮沸的目的是_。(6)为证明产物中铁的价态,对 D 溶液的实验操作最好是_。解析:实验目的是证明铁和硫反应产物中铁的价态,应保证溶液 D 中铁元素的存在价
14、态是 S 和 Fe 反应生成的,若 Fe 过量,滤渣 C 中含 Fe,与 H2SO4反应生成 Fe2 ,干扰实验,同时,空气中的 O2会与 Fe2 反应,影响实验,所以反应应在“惰性环境”中进行。6答案:(1)防止因铁粉过量而使滤渣 C 中含铁粉与 H2SO4反应,生成 Fe2 干扰实验,过量的铁粉还能与可能存在的 Fe3 反应,影响实验检测 (2)防止环境中的 O2参与反应 (3)放热 (4)除去混合物中过量的硫粉 CS 2 (5)防止 H2SO4溶液中溶解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e2 (6)加入煮沸的 KSCN 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产物中有 Fe3 ;若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双氧水(或新制氯水)后溶液显红色,则证明产物中有 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