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2 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基础达标1下列物质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NaOH 溶液和 K2SO4溶液混合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CKClO 3和 MnO2固体混合物加热制 O2DH 2和 O2反应生成水解析:选 B。A 项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B 项离子反应是Zn2H =Zn2 H 2;C 项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D 项不是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 CO 2H =H2OCO 2中的 CO 代表的物质可以是( )23 23ACaCO 3 BNaHCO 3CNa 2CO3 DBaCO 3解析:选 C。CaCO 3和 BaCO3是难溶于水的物质,所以 A、D 不符
2、合题意;B 中 HCO 不 3能拆,故 B 不正确。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 H OH =H2O 表示的是( )ACu(OH) 2与稀硫酸的反应BBa(OH) 2溶液和稀硫酸溶液的反应CNaOH 溶液和盐酸的反应DMg(OH) 2和稀硝酸溶液的反应解析:选 C。H OH =H2O 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与水的反应,A 项Cu(OH)2难溶于水,B 项生成的盐是难溶性的,D 项 Mg(OH)2难溶于水,故选 C。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 =Cu2 H 2B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SO Ba 2 =BaSO424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 32
3、H =Ca2 H 2CO3D氧化铜与硫酸混合:Cu 2 SO =CuSO424解析:选 B。A 选项,稀硫酸滴在铜片上不反应,A 不符合反应事实;C 选项,H 2CO3易分解,应写成 CO2和 H2O 的形式;D 选项,氧化铜应写成化学式:CuO2H =Cu2 H 2O。5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 ClB向某溶液中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 SO24C向某溶液中加 NaOH 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 Mg2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 CO2
4、3解析:选 B。A 中若溶液中含有 CO ,加 AgNO3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C 中能与23NaOH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并不是只有 Mg2 一种离子;D 中溶液中含有 HCO 时也会出 3现相同的现象。6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NO 、K 、OH 3BMnO 、K 、SO 、Na 4 242CK 、SO 、HCO 、Na 24 3DNH 、NO 、Mg 2 、Cl 4 3解析:选 D。A 中的 OH 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B 中 MnO 的溶液是紫色溶液, 4不符合题意;C 中的 HCO 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 37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为两个不同
5、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Cu2 2OH =Cu(OH)2_、_;(2)CO 2H =H2OCO 223_、_;(3)CaCO32H =Ca2 H 2OCO 2_、_。解析:将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时,离子一定要改写成强酸、强碱或可溶性盐,改写完成后一定要将改写的化学方程式再写成离子方程式,看是否符合题意。答案:(1)CuSO 42NaOH= =Cu(OH)2Na 2SO4Cu(NO3)22KOH= =Cu(OH)22KNO 3(合理即可)(2)Na2CO32HCl= =2NaClH 2OCO 2K2CO3H 2SO4=K2SO4H 2OCO 2(合理即可)(3)CaCO32HCl= =Ca
6、Cl2H 2OCO 2CaCO32HNO 3=Ca(NO3)2H 2OCO 2(合理即可)8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 CaCO3、Na 2CO3、Na 2SO4、NaCl、CuSO 4,进行如下实验: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向溶液中滴入 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再滴盐酸,沉淀消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2)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4)对于可能存在的物质的检验方法是(写出简要步骤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由可知无 CuSO4和 CaCO3,由可知无 SO ,一定有 Na2CO3,而有无 NaCl 不24确定。若检验 NaCl 的存在,实
7、则检验 Cl ,必先滴入 HNO3将 CO 除去,再用 Ag 检验。23答案:(1)CaCO 3、Na 2SO4、CuSO 4(2)Na2CO3 (3)NaCl(4)取中无色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待无气泡产生后,加 AgNO3试剂,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有,则含有 NaCl,反之则无。32H CO =CO2H 2O,Ag Cl =AgCl23能力提升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Ba 2 、Na 、CO 、OH 23BMg 2 、Ba 2 、OH 、NO 3CH 、K 、CO 、SO23 24DAl 3 、Fe 3 、SO 、Cl 24解析:选 D。Ba 2 与
8、 CO 、Mg 2 与 OH 、H 与 CO 不共存。23 2310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 、Cu 2 、Cl 、NO 4 3BK 、Na 、SO 、SO23 24CK 、Na 、ClO 、SO 24DBa 2 、NO 、Cl 、HCO 3 3解析:选 D。D 项中 HCO 在强酸性环境中生成 H2O 和 CO2,在强碱性环境中生成 CO 3和 H2O。2311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有错误的是( )AK 、Na 、Cl 、NO 3BMg 2 、HCO 、OH 、NO 3 3CK 、Br 、OH 、SO 24DH 、Na 、
9、SO 、Cl 24解析:选 B。B 项中 HCO 与 OH 反应,Mg 2 与 OH 也反应。 3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Cu2 Ag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 2 OH H SO =BaSO4H 2O24C石灰乳与 Na2CO3溶液混合:Ca 2 CO =CaCO323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 32H =Ca2 H 2OCO 2解析:选 D。A 项中方程式两端电荷数不相等,应写成 Cu2Ag =Cu2 2Ag;B 项违背约简原则,在方程式中绝对不能只约简部分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该反应式只约简了OH 、H 及水的化学计量数,显然
10、不正确,应为Ba2 2OH 2H SO =BaSO42H 2O;C 项中石灰乳应写化学式不能拆;D 项正确。24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氯气做水的消毒剂:Cl 2H 2O 2H Cl ClO 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Ag Fe= =Fe2 AgC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 2 2H =H2OD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MgCO 32H =Mg2 H 2OCO 2解析:选 D。A 项中 HClO 应写化学式;B 项电荷不守恒;C 项氧化铜不能拆成离子形式;D 项正确。14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物(括号内为杂质),并写出离子方程式。(1)BaCl2溶液(HCl) 试剂:_,离子方程式
11、:_。4(2)Cu(Fe) 试剂:_,离子方程式:_。(3)Na2SO4溶液(Na 2CO3) 试剂:_,离子方程式:_。解析:物质的提纯或分离应遵循以下几点: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中,最终不能再引入新的杂质(即除杂不加杂);尽量不减少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采用的方法应尽量使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跟其他物质易分离开;如果在分离操作中,被分离的物质转变为其他物质,应采用适当方法将其恢复为原物质。可记作:不增、不减、易分、复原。答案:(1)BaCO 3BaCO32H =Ba2 H 2OCO 2(2)稀盐酸或稀硫酸Fe2H =Fe2 H 2(3)稀 H2SO4CO 2H =H2OCO 22315A、B、C、D
12、 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 Ba2 、Ag 、Na 、Cu 2 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 NO 、SO 、Cl 、CO 中的某一种。 3 24 23(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 C 盐的溶液呈蓝色。(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 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 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1)、(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_,B._,C._,D._。解析:因 A、B、C、D 都是可溶性盐,故 Ba2 不能与 SO 、CO 组合;Ag 只能与24 23NO 组合;Cu 2 不能与 CO 组合。由实验(1)可知,C 为铜盐;由实验(2)知,B 为 3 23AgNO3;D 盐含 CO ,而 CO 与 Ba2 、Ag 、Cu 2 均不能共存,故 D 只可能为 Na2CO3;23 23余下阳离子为 Ba2 ,故 A 含有 Ba2 ;余下阴离子为 SO 、Cl ,而 Ba2 与 SO 不能共24 24存,故 A 只可能是 BaCl2,C 为 CuSO4。答案:BaCl 2 AgNO 3 CuSO 4 Na 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