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细胞的增殖一、选择题1、细胞既不能无限长大,也不能无限小,细胞最小的限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A.生物的种类所决定B.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C.细胞的核质比例D.细胞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要的一定空间而决定的2、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原理不包括( )A.酚酞遇到 NaOH 呈现紫红色反应B.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C.以 NaOH 溶液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深度表示物质运输效率D.以 NaOH 溶液在琼脂块中的扩散体积比表示物质运输效率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B.温度和 pH 都会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C.细
2、胞癌变后细胞周期缩短D.已分化的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4、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都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来繁殖新个体B.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即可发育为成体C.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D.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5、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 4 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B.甲植物和丙植物的 ba 段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2C.在植物乙的 ab 段,DNA 和染色体数目均增加一倍D.温度对
3、植物丙 ab 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6、下列有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期,从植物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中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C.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D.末期,细胞膜从中央凹陷,并且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7、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 )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B.高尔基体和中心体C.叶绿体和核糖体 D.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8、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特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NA 分子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 形成纺锤体 形成细胞板A. B. C.
4、D.9、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C.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板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10、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11、下图是同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分析可做出的判断是( )3A.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图中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为:C.DNA 分子复制发生在图过程中D.图所示细胞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12、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
5、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C.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13、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中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显著特点的是( )A.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B.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C.在细胞分裂末期,细胞缢裂成两部分D.在细胞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14、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分子数的比值都为 1:2:1C
6、.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15、如图为某种高等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4A.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加倍B.过程中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核 DNA 的含量加倍D.过程中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细胞板将细胞一分为二16、如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核 DNA 分子数(c)的统计图。下列解释肯定正确的是( )A.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B.时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可能达到最高C.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的时期
7、D.可表示分裂完成的子细胞中的对应数值17、如图为动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 AB 段B.BC 段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C.CD 段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D.DE 段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1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洋葱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解离后细胞死亡,故可直接选择死亡的洋葱根尖用于观察B.染色时,龙胆紫染液浓度较高会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5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时不能观察到 DNA 和蛋白质D.制片后直接置于高倍镜下观察发现间期细胞数量最多二、非选择题19、如图甲表示连续分裂
8、的细胞在不同时期核 DNA 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表示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_(用字母表示),就图乙来说,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期的细胞。2.图甲中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_段,对应于图乙中的_图。3.图乙中染色体数目开始加倍发生在_图所示时期,对应于图甲中的_段。4.图甲中 cd 段染色体的形态特点是_,ab 段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_。5.从图中可见,母细胞和子细胞中 DNA 的含量是_的,其意义是_。20、下图甲中 a、b、c、d 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
9、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图甲中的_区细胞(填字母),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 A、B、C、D 的准确顺序_。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细胞器有_。6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 A 图像,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_区细胞(填字母)。和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答案以及解析1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受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细胞的核质比例的限制。细胞最小的限度的原因是:细胞完成细
10、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要的一定空间而决定的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 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NaOH 溶液在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是相同的,不能表示物质运输效率,C 错误。3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A 正确;温度和 pH 通过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B 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可以无限增殖,细胞周期缩短,C 正确;髙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而有的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细胞周期,如造血干细胞,D 错误。74 答案及解析:
11、答案:B解析: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单细胞生物细胞增殖就是繁殖新个体,A 正确;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B 错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细胞增殖,C 正确;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D 正确。5 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丁,因分裂期所占比例最大,故 A错误;不同植物细胞周期不同,故尽管甲图的 ba 与丁图的 ba 所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不同,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故 B 正确;从 ab 由于 DNA 的复制了,但染色体并未加倍,故 C 错误;ab 是分裂间期,其中发生的化学反
12、应需要酶的催化,酶活性受温度、pH 影响,故 D 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周期,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的能力。6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前期,从植物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A 正确;中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B 正确;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C 正确; 末期,在植物细胞内是在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且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在动物细胞内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缢裂成两部分,D 错误。7 答案及解析:答案:A8 答案及解析:答案:A89 答案及解析:答案:A10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着丝点的分裂发
13、生在后期,而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末期,A 错误;染色体数在后期加倍,而染色单体是在间期形成的,B 错误;细胞板在末期出现,而纺锤体在前期出现,C 错误;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都发生在间期,D 正确。11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从图可知,是分裂前期,是分裂末期,是分裂后期,是分裂中期,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而图中只是分裂期的时期,DNA 复制在分裂新时期,细胞分裂顺序是间、前、中、后、末几个时期,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为姐妹染色体,是间期复制的,所以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D 选项正确。12 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细胞板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14、在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中央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分裂间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故选 B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13 答案及解析:答案:A9解析: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有两方面:一是前期,纺锤体的形式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一是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细胞板,故 BCD 均正确;染色
15、体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是有丝分裂的意义,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故 A 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通过对比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4 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可判定它是动物细胞。甲图为分裂前期,主要特征是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但中心体的复制在间期。乙图是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单体数为 0),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丙图为分裂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数目和形态清晰。15 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表示的是染色体的复制过程,属于有丝分裂间期,
16、但此时染色体数量并未加倍,A 错误;过程属于前期, 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 正确;过程中染色单体已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 DNA 的含量不变,C 错误;过程是有丝分裂由后期进入末期,植物细胞内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D 错误。16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图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 DNA 数=1:2:2,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A 错误;无姐妹染色单体,且 DNA 加倍, 因此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加倍,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的时期是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B 错误,C 错误;中核 DN
17、A和染色体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可表示分裂完毕形成的细胞中对应的各数值,D 正确。1017 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纵轴表示的是每条染色体上 DNA 的含量,根据曲线可知 AB 段可表示分裂间期,BC 段表示间期 DNA 复制完成后、前期、中期,CD 段表示分裂后期。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前期,A 错误;BC 段始终存在染色单体,B 正确;CD 段表示分裂后期,C 错误;动物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D 错误。18 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死亡的洋葱根尖细胞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A 错误;解离后细胞已死亡,而且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大液泡,在高浓度龙胆紫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
18、错误; 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显微结构,不能观察到 DNA 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等结构,C 正确;制片后应先置于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物像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D 错误。19 答案及解析:答案:1.gm; 间; 2.bc 或 hi; B; 3.A; de 或 jk; 4.形态数目清晰,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完成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5.稳定; 保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解析:1.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次分裂结束为止,在图甲中 gm 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乙中 A、B、C、D 分别表示分裂后期、前期、中期、末期,所以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的时期是间期。2.
19、核仁解体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图甲中 be 段或 hi 段表示前期,对应于图乙中的 B 图.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图甲中 de 段或 jk 段表示后期,对应于图乙中的 A 图。4.cd 段或 ij 段表示中期,中期时染色体的特点是形态数目清晰,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ab 段表示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主要完成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5.有丝分裂使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和 DNA 的含量保持稳定,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20 答案及解析:11答案:1.b; BADC; 线粒体; 2.制作装片时细胞经解离已经死亡; 3.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4.d; 不发生解析:1.图甲中 a 区是根冠,b 区是分生区,c 区是伸长区,d 区是成熟区,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图乙中 A 是中期,B 是前期,C 是末期,D 是后期。根尖无叶绿体,所以能产生 ATP 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2.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经解离已经死亡,所以观察不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3.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最好选择成熟区细胞,因为它具有大液泡。和过程表示细胞分化,一般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