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26120       资源大小:113.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新人教版.doc

    1、1(1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选择题1、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 100 多年的时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进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 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蛋白质B.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出蛙红细胞内所有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C.1959 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D.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2、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

    2、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 )A.大肠杆菌细胞 B.鸡的红细胞C.蛔虫的体细胞 D.人的白细胞3、取四个表面积相同的细胞器,将其中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如图所示),测得水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最大的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细胞核 D.液泡4、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分布图的是( )A.A B.B C.C D.D5、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

    3、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2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6、利用冷冻蚀刻技术处理细胞膜,并用电镜观察,将观察结果绘制成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S 侧表示细胞膜的外侧B.BF 侧和 PF 侧都是亲水侧C.图中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D.该图表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7、1970 年科学家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种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均匀分布。该实验能够证明(

    4、)A.细胞膜含有蛋白质和脂质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含有磷脂双分子层D.细胞膜容易染色而发光8、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 )A.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C.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D.都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9、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 )A.物理模型 B.概念模型 C.数学模型 D.计算机模型10、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论述错误的是( )3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C.膜物质

    5、是固定不动的D.膜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11、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蛋白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1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的叙述,最恰当的一项的是( )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C.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13、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是( )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吞噬细胞吞噬病毒小

    6、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 K+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变形虫伸出伪足运动A. B. C. D.14、纯净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磷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 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aB.在 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b4C.在 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aD.在 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b二、非选择题15、下图为生物膜的一种分子结构模型及部分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模型称为_。结构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

    7、架,其名称是_。2.构成细胞膜的结构和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3.物质 a 进入细胞膜的方式是_,这种方式需要图中的结构_协助完成。4.动物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识别与图中的_有关。5.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均有与此相似的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区别,其主要原因在于膜结构中的_不同。6.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在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有重要用途,例如,可模拟其_(功能特性),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7.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是_,原因是_。答案以及解析1 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脂质,A 错。1925

    8、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抽提出人红细胞内所有脂质,在空气-水界面铺展成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B 错。1959 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电镜照片,认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 正确。1972 年,桑格和尼克5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大部分蛋白质都是运动的,D 错。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看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2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生物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实验的现象表明该细胞中只有细胞膜

    9、,没有其他膜结构。A、B、C 三选项都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除了有细胞膜外,还有核膜、膜性细胞器等,不符合题意。大肠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符合题意。3 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由于线粒体具有双层膜,且内膜向内凹陷,增大了膜的面积,所以在水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最大的是线粒体,选 A。考点:本题考查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4 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磷脂亲水的极性头部,疏水的非极性尾部,因此,在水溶液中呈现出头部在水中,而尾部在空气中的分布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磷脂既有亲水的极

    10、性部分,又有疏水的非极性部分,据图分析,亲水的极性为头部,疏水的非极性为尾部,因此,在水溶液中呈现出头部在水中,而尾部在空气中的分布,即图 A 所示的分布情况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磷脂分子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识图的能力、提取信息及分析推理的能力65 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因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且油滴内部贮油,所以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头部向着油滴外,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A 正确。6 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由图中可看出,BS 侧有糖链与蛋白质相连形成的糖蛋白,说明 BS 侧表示细胞膜的外侧,A 正确;BF 侧和 PF 侧都对应了磷脂分子的尾部,为疏水侧.B 错误;由图可看出,蛋

    11、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可以壤、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C 正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 正确。7 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 正确。8 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不均匀分布,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其中只有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这一点与罗伯特森的三层结构模型一致。9 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生物膜的流

    12、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10 答案及解析:答案:C7解析: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是呈双层排列的,是可以流动的,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表面,或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也有的贯穿其中。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11 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与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蛋白有关,B 正确。12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就是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故答案选 D。考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3 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膜的融合就是细胞膜流动性最好的体现,如人鼠细胞膜的融合;胞呑也是膜的融合;变形虫伸出伪足运动说明细胞膜是动态的;而 K+的吸收是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实例,与膜融合无关,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经过的是核孔。14 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球形脂质体的双层磷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图中 处可嵌入水溶性a物质, 处可嵌入脂溶性物质,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b部。15 答案及解析:8答案:1.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 2.一定的流动性; 3.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4.; 糖蛋白; 5.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6.选择透过性; 7.哺乳动物(人)成熟的红细胞; 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