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单选题1.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 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 Fe2+转变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 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 C 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 C 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2.酸性 KMnO4溶液和 CuS 混合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4MnO+CuS+H+Cu 2+SO2+Mn 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被氧化的元素是 Cu 和 SB.Mn2+的还原性强于 CuS 的还原性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5D.若生成 2.24L(标况下)SO
2、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0.8mol3.吸入人体內的氧有 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 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 )A.作还原剂B.作氧化剂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4.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CO 2 B.CO2 COC.CuOCu D.H 2SO4BaSO 45.取 24mL 浓度为 0.05molL-1的 Na2SO3溶液,恰好与 20mL 浓度为 0.02molL-1的 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
3、素 Cr 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6 B.+3 C.+2 D.06.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H 2SO3+I2+H2O 2HI+H2SO4 2FeCl 3+2HI 2FeCl2+2HCl+I2 3FeCl 2+4HNO3 2FeCl3+NO+2H 2O+Fe(NO3)32A.H2SO3I-Fe2+NOB.I-Fe2+H2SO4NOC.Fe2+I-H2SO3NOD.NOFe2+H2SO3I-7.对于反应 3Cl2+6NaOH(热)=5NaCl+NaClO 3+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l2是氧化剂,NaOH 是还原剂B.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
4、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1C.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氧化剂的得电子数与还原剂的失电子数之比为 5:18.为了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在包装袋中放入抗氧化物质。下列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 )A.生石灰 B.还原性铁粉 C.氯化钙 D.硫酸钡9.一定量的 3KClO中加入浓盐酸发生反应: 36KClOHl (浓) 22lH,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和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A.1:6 B.6:1 C.1:5 D.5:110.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的是( )A.O3+2KI+H2O 2KOH+I2+O2B.2CH3COOH+Ca(C
5、lO)2 2HClO+(CH3COO)2CaC.I2 +2NaClO3 2NaIO3+Cl2D.4HCl(浓)+MnO 2 MnCl2+Cl2+2H 2O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A.2Na+2H2O=2NaOH+H2 B.2F2+2H2O=4HF+O2C.CaO+H2O=Ca(OH)2 D.Cl2+H2O=HCl+HCIO12.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反应。已知反应式:NO 3-+4H+3e-=NO+2H 2O,若物质 X 能使上述反应发生,则物质 X 应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13.现有 2mol Na,其
6、中 1mol Na 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另 1mol Na 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则上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A.1:2 B.2:1 C.4:1 D.1:13二、填空题14.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_2FeCl 3+2KI 2FeCl2+2KCl+I22FeCl 2+Cl2 2FeCl32KMnO 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 2O15.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 、 24 HCr、 3O、 2H、2HO。已知该反应中 2HO只发生过程: 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
7、是_。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_。16.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 NO 和 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 Fe2+氧化成 Fe3+。AgNO 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 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 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 Fe2+转化为 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 C 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被还原B.维生素 C 是还原剂C.维生素 C 将 Fe3+还原为 Fe2+D.亚硝酸盐是还原剂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 NaNO2和 NaCl 的是
8、(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 pHB.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淀粉 KI 溶液来区别D.用 AgNO3和 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3.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 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 NaNO3和 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Fe 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 FeSO4。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将 Fe2+转化为 Fe3+,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填字母)。A.Cl24B.FeC.H2O2D.HNO35.若 FeSO4和 O2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2: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5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略亚硝酸盐会使 Fe2+离子转
9、变为 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 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 C 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维生素 C 所起的作用必定是将 Fe3+离子重新转变为 Fe2+离子,这说明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2.答案:C解析: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没变,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 升到+4 价,只有硫元素被氧化,A错误;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 CuS Mn2+,B 错误;氧化剂为 KMnO4,还原剂为 CuS,设 KMnO4为 xmol, CuS 为 ymol,根据电子守恒:x(7-2)=y(4-(-2),x:y=6:5,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5,C 正确;二氧化硫物
10、质的量为 0.1mol,由方程式可知消耗 KMnO4的量为 0.16/5=0.12 mol,反应中 Mn 元素化合价由+7 价降低为+2 价,故转移电子为 0.12mol(7-2)=0.6mol,D 错误;正确选项 C。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将氧化剂还原成还原产物。“活性氧”氧化性极强,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表明 Na2SeO3能将“活性氧”还原,“活性氧”为氧化剂,Na2SeO3为还原剂,所以答案选 A。4.答案:A解析:A、C 的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4 价,
11、发生氧化反应,需要氧化剂,正确;B、二氧化碳中 C 元素的化合价是+4 价,降低到+2 价,发生还原反应,需要还原剂,错误;C、CuO 中 Cu 的化合价是+2 价,降低到 0 价,发生还原反应,需要还原剂,错误;D、硫酸生成硫酸钡,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答案选 A。考点: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5.答案:B6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不守恒,还原剂失去 2 个电子,氧化剂是 K2Cr2O7,Cr 的化合价从+6 价降低到+x 价,所以有 0.024L0.05mol/L2=0.02L0.02mol/L2(6-x),解得 x=3,所以答案选 B。6.答案 A解析
12、H 2SO3+I2+H2O 2HI+H2SO4,I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 H2SO3还原剂,还原性:H 2SO3I-;2FeCl 3+2HI 2FeCl2+2HCl+I2中,Fe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 HI 为还原剂,还原性:I -Fe2+;3FeCl 2+4HNO3 2FeCl3+NO+2H 2O+Fe(NO3)3中,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 FeCl2还原剂,还原性:Fe 2+NO。由此可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2SO3I-Fe2+NO,故选 A。7.答案:C解析:题述反应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升高到+5,由
13、 0 降低到-1。A 项,只有 Cl 元索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B 项,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5,故 B 项错误;D 项,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的得电子数与还原剂的失电子数相等,二者之比为 1: 1,故 D 项错误。8.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包装袋中放人抗氧化物质是为了防止食品氧化变质,说明抗氧化物质具有还原性,故 B 项正确。9.答案:D解析:本题易错之处是未理清“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和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区别,未准确理解浓盐酸在反应中的作用,从而错选答案。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是 3K
14、ClO中的 l,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是 HCl中的 l, 中有一部分 Cl转入到 中,另一部分 转入到2Cl中。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知,本题选 D。10.答案:C解析:A 项,O 3分子中有 2 个氧原子化合价不变,1 个氧原子化合价降低,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为 2:1;B 项中无元素价态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I 2为还原剂,NaClO 3为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1;D 项,还原剂为HCl,参加反应的 HCl 中有一半起还原剂作用,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综上所述,本题选 C。711.答案:
15、D解析:A 项,水中 H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为氧化剂;B 项,水中 O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为还原剂;C 项,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项,只有 Cl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选 D。12.答案:D解析:NO 3-+4H+3e-=NO+2H2O 是还原反应,若使该反应能发生,则加人的物质必能发生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具有还原性13.答案:D解析:钠与氧气反应无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钠元素都是从 0 价升高到+1 价,1mol Na 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另 1mol Na 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消耗的钠的物质
16、的量相等,所以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故选 D二、填空题14.答案:KMnO 4解析:由反应知氧化性 Fe3+I2,还原性 I-Fe2+;由反应知氧化性 Cl2Fe3+,还原性Fe2+Cl-;由反应知氧化性 MnO4-CI2,还原性 Cl-Mn2+。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MnO4-Cl2Fe3+I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Mn2+Cl-Fe2+I-15.答案:1. HO2. 24 Cr; 33. 2223CrHO解析:1.表题疑难之处是需根据题意分析出 是反应物。由 2HO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 2O作还原剂。2. 2H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从题给物质可看出化合价降低的
17、是 Cr,其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为 243HCr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法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 242HCrO2232rOH16.答案:1.D; 2.B; 3. NO 2-+Cl2+H2O NO3-+2H+2Cl- 4.C; 5.2 6 2 2 2 18解析:1.亚硝酸盐能使 Fe2+转化为 Fe3+,说明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服用维生素 C 可解毒,说明维生素 C 能把 Fe3+还原,生成 Fe2+,因此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所以选项 D 是错误的。2.亚硝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A 正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所以二者溶液中滴入甲基橙都显黄色,B 不
18、正确;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C 正确;氯化钠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 D 也正确。3.氯水褪色,同时生成 NaNO3和 HCl,说明反应中氯水是氧化剂,亚硝酸钠是还原剂,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NO2-+Cl2+H2O NO3-+2H+2Cl-。4.氯气的还原产物是氯离子,而硝酸氧化亚铁离子会引入 NO3-,所以 a、d 不正确;单质铁没有氧化性,b 错误;双氧水的还原产物是水,没有杂质,c 正确。5.氧气是过氧化钾的氧化产物,每产生 1mol O2就失去 2mol 电子。而亚铁离子在反应中失去 4 个电子,所以 2mol 硫酸亚铁失去 8mol 电子,反应中共失去 10mol 电子,因此氧化剂就必须得到 10mol 电子,所以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钾起氧化剂作用的是 5mol,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钾是 6mol,即系数分别是 2、6、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