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单元检测试卷(二)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doc

    • 资源ID:1125983       资源大小:1.07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单元检测试卷(二)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doc

    1、1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单元检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2017吉林高二检测)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是( )A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反法西斯斗争兴起答案 A解析 注意题干限定语“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它将人类带进灾难的深渊,故 A 与题意相符。2希特勒打出民族主义旗号而获得群众广泛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渴望德意志统一B人民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C德国日益走向强大D德国经济十分困难答案 B解

    2、析 人民群众对凡尔赛和约普遍存在着不满情绪。3读下表。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有( )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2时间 1928 年 1930 年 1932 年纳粹党党员 10.8 万 35 万 85 万国会议席 12 107 230国会名次 9 2 1“大萧条”的出现 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 德国人的民族情绪 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A BC D答案 D解析 表格反映了在 19281932 年间,德国纳粹党人数激增,在国会中的议席越来越多。1929 年经济大危机便利了纳粹的扩张,故正确;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故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德国的惩罚过于严重,德国人的民族复仇情绪高涨

    3、,故正确;直到 1932 年,纳粹党在国会中的名次才位列第一,并非“长期” ,故错误,选择 D 符合题意。4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C 四国条约的签订 D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答案 A解析 从材料中出现的“捷克” “合理的解决方案”等信息看,意即英国不愿为捷克而卷入战争,联系史实可知,这正是慕尼黑协定签署的背景。51939 年 8 月 22 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说:“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应首先对付西方,

    4、然后再回头对付东方。 ”希特勒付诸这一行动的标志是( )A突袭波兰 B突袭法国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空袭英国答案 A解析 从材料中“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 ,可判断出希特勒在 1939 年 9 月突袭波兰符合题意。6 “战马与坦克搏斗!骑兵的长枪与坦克的火炮对抗!尽管波兰人英勇顽强,但在德军的进攻下却归于土崩瓦解。 ”这段材料认为波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3A波兰军队战略部署失误B波兰军队装备十分落后C德军使用了“闪电战”的战术D波军作战缺乏英勇精神答案 B71940 年 5 月 13 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道:“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政策

    5、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所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A绥靖政策 B抵抗政策C中立政策 D “冷战”政策答案 B解析 从丘吉尔发表演讲的时间,可以判断出 B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8丘吉尔曾这样评价二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 ”你认为这次战役应是( )A不列颠空战 B敦刻尔克战役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中“援救” “撤退” “孕育着胜利”等信息可判断出该战役是二战中的敦刻尔克战役。9罗斯福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 1941 年 12 月 7 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

    6、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 ”这番谈话的背景是( )A日本突袭珍珠港B德国突袭波兰C德国突袭苏联D日本侵占印度支那北部答案 A10如图是 1942 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 。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这三国是( )A美国、英国、法国B英国、法国、苏联4C美国、英国、苏联D美国、法国、苏联答案 C解析 1942 年 1 月 1 日,中美英苏等 26 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苏联,所以选 C。111941 年 6 月 22 日,丘吉尔发表广

    7、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这表明(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C英苏面临着共同敌人D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答案 C解析 支援苏联只是丘吉尔与法西斯德国作战的策略变化,其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立场不可能改变。121941 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英美两国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 “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 , “尊重民族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 。对上述主张的正确评述是( )A英美暂时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B反映了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C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D成为建立反法西斯联

    8、盟的共同基础答案 D解析 抓住题干中 1941 年的大西洋宪章及其材料引文,即可明确当时英美两国都反对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13下列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交战双方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B美苏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C苏联德国、英国日本、英国德意D苏联德国、英国日本、美英德意答案 A1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签约各国都保证用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这揭示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5A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B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同作战C美、苏等世界大国积极参战D美、苏、中、英四国

    9、的共同努力答案 B解析 材料表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同作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是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下取得的,故答案为 B。15 开罗宣言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必须无条件实施;杜鲁门在 1950 年声明: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 ;1950 年 6 月,他又声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对日和约的签订。 ”这些表明( )台湾问题一直是美国远东太平洋战略的重要内容 美国政府一直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美国历届政府的主张都和中美三个公报一致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违背了国际公约A BC D答案 D解析 能从材料中得到体现,表述不符合史实,是 2

    10、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改善时的体现。16(2018温州高二检测)“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 1944 年 5 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达成上述决议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答案 A解析 “霸王战役”即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这是德黑兰会议的内容,故 A 正确。1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

    11、统治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答案 D6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二战后建立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政治经济组织,因此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D 项正确。二战后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A 项错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在一战期间,B 项错误。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C 项错误。18下图是 1945 年苏联红军攻占柏林的场景,这一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 )A法西斯德国的灭亡B欧洲战场的结束C苏德战争的结束D亚洲战场的结束答案 B解析 A、B、C 都是攻占柏林的影响,只有 B 符合题干的要求,D 与攻占柏林无关。19第二次世界大

    12、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或以中国的名义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大西洋宪章 开罗宣言 雅尔塔协定 波茨坦公告A BC D答案 D解析 四个文件都是在二战期间签署的, 大西洋宪章是英美两国发表的, 开罗宣言是中、美、英三国发表的, 雅尔塔协定是美、英、苏三国签署的, 波茨坦公告是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的。故符合条件的文件为。2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 )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其死灰复燃 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 不能出卖、牺牲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世界和平

    13、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A BC D答案 C解析 上述四个结论中,属于二战的教训,属于二战的经验,故此全部符合题意。7二、非选择题(第 21 题 14 分,第 22 题 16 分,第 23 题 14 分,第 24 题 16 分,共 60 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自 1931 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 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 年 11 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 ,“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

    14、40 年 7 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8 分)答案 (1)说明:“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15、(2)企图: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解析 第(1)问,注意题干中“1931 年、1938 年、1940 年”三个时间点结合日本侵略史实进行作答。回答时要注意,既要答出不同时期的口号是什么,又要答出口号与侵略史实的对应性。第(2)问,结合三个时期侵略战争的口号,认识到口号是为发动战争服务的,从口号提出的目的、实质、对本国民众及对被侵略国家民众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本世纪之交,它(英国)开始封锁德意志并且于 1914 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由于内部的不团结,德国在 1918 年被打败了。当我们的士兵在西

    16、线攻击英法联军的时候,俄国武装力量在东线的存在变得越加危险。在1940 年 8 月,我总结道,考虑到布尔什维克军队师团的强力扩充,帝国东部各省不应该再被忽视,它们总是极其容易被战争摧毁。然而,诸上种种正是英国和苏联希望看到的。事实上如此多的德国军队,特别是空军部队被迫部署在东线,使得德国人民的领导阶层不能给西线的战争带来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案。这正是英国和苏俄的政策的目标。英国和苏俄都希望尽可能地延长这场战争,来削弱整个欧洲的力量并使其陷入永久的萧条。希特勒 1941 年 6 月 22 日凌晨对全国的讲话(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希特勒对一战中德国战败原因的认识。(8 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

    17、识,指出二战中 1940 年下半年至 1941 年上半年欧洲的战争态势。希8特勒此番讲话后,德国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结果如何?(8 分)答案 (1)认识:希特勒把一战中德国战败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德国内部的不团结,这是不全面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战争具有非正义性;德国没有达到速胜的目的,战争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美国的参战。(任答两点即可)(2)态势:德国发动西线战役,北欧、西欧国家多被德国法西斯占领;法国灭亡;不列颠之战德国失败,迫使其在以后的战争中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行动: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结果:二战规模扩大;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保卫战胜利。(任

    18、答两点即可)解析 (1)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指出希特勒将一战中德国战败原因归结为德国内部的不团结,然后对这一看法进行评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回答。23(2017浙江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1 年 6 月,苏德战争爆发。8 月 912 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岛普拉森舍湾的美国军舰上举行会晤,双方就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两国关系和对德、对苏政策,以及战时和战后世界重要问题等进行了磋商,最后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8 月 14 日, 大西洋宪章正式公布。9 月 24 日在伦敦举行的同盟国会议上,苏联、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波兰、荷兰、挪

    19、威、南斯拉夫、卢森堡和自由法国的代表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并加入宪章。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 “机会均等” “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 。材料二 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但前提条件是盟国必须使用它们自己的货船来运输这些战争物资,以避免可能的对美国商船的攻击。接受租借法援助的国家包括英国、苏

    20、联、中华民国等共 38 个国家,总值达五百亿美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对当时世界局势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愿卷入战争的美国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原因。(8分)答案 (1)影响:有利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及战后和平的重建;美国对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加速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美国在反法西斯过程中攫取的一系列权益,有利于美国战后取得世界的领导地位。(2)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必然选择站在民主国家的立场;美国在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过程中可乘9机攫取国家利益。24(2

    21、017温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在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新观点综述材料二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两国人民期望结束迄今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

    22、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1972 年中日某外交文件(1)列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8 分)(2)写出材料二的完整出处。结合所学,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份声明产生的历史影响。(8 分)答案 (1)史实: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正式对德、日、意宣战;中国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正式加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中国加强了与盟国间的合作

    23、,参加了多次国际会议并签署了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2)出处:中日联合声明 。不正常的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追随美国,持敌对中国的立场;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 。(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影响: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中日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即可,如正式对德、日、意宣战,正式加入反法西斯阵营,成立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牵制日军主力,参加多次国际会议等。第(2)题考查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的相关内容。第一问根据材料中表述及时间“1972 年”得知材料二出处为中日联合声明 ;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与美国、中国关系以及对台湾问题的态度等角度回答;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中日两国关系以及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方面分析声明产生的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单元检测试卷(二)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doc)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