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能演练提升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125647       资源大小:120.6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能演练提升新人教版.docx

    1、1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 18 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能演练提升1.“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首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长春 B.北平 C.沈阳 D.上海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B.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3.如果你是一位社会学家,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你会发现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的社会浪潮是( )A.民主共和B.民主科学C.抗日救亡D.维新变法4.右图是 20 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该标语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结

    2、束后,半殖民地化加深B.巴黎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C.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5.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 (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D.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6.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A.加紧准备全面侵华战争2B.驱逐英美等国在华北的势力C.扶植国民党内的亲日派D.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7.在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A.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和平解决西安

    3、事变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8.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A.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B.日本侵略热河、察哈尔等地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吞并华北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全中国9.下列人物中与西安事变有关的是( )A.左宗棠 B.林则徐C.张学良 D.张謇10.1936 年 12 月 13 日早晨,南京市民王大妈出门买菜,看到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该新闻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

    4、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2.2018 年是西安事变爆发 82 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下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13.阅读下列材料,回

    5、答问题。材料一 沈阳市每年都会在 9 月 18 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3(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材料二 1936 年 10 月 21 日,蒋介石对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材料三 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两个人的冲突就是冲突这两句话: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张学良(2)1936 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当时起调停作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3)有人认为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

    6、“放蒋”太轻率,可惜;“送蒋”更是误了自己的一生,可叹!你的意见如何?说一说自己的看法。4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安事变中与蒋介石谈判,周恩来仍照以前的习惯,称蒋介石为“校长”,寒暄道:“我们有十年没见面了,你显得比从前苍老些。”蒋介石点了点头,说道:“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周恩来顺着蒋介石的话,转向了正题:“只要校长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你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你的指挥。”摘编自叶永烈西安斗智(1)导致周恩来和蒋介石“有十年没见面了”的原因是什么?(2)蒋介石说周恩来“你是我的部下”,这是怎么回事?5(3)红军从“打倒蒋介石”

    7、到“也可以听你的指挥”,从中我们感悟到的基本认识是什么?答案:1.C 由“九月十八”“日本兵”可以判断此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日军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2.B3.C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民族危机加深,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4.D5.D 观察图片可以看出,东北大学自 1931 年 9 月开始离开沈阳进行迁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1年 9 月 18 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沈阳,因此东北大学内迁是受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形势所迫。6.D7.B 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举行游行,“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8、。8.C 1935 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在此背景下,一二九运动爆发,故“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C 项。9.C10.B 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36 年 12 月 13 日”和材料中的“张、杨发动兵变”,可联想到 1936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11.C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题干材料“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表述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A 项是“东北易帜”的意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 1912 年,B项与题干不符;C 项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因此正确答案是 C 项

    9、。12.D 根据题干材料“西安事变纪念馆”“历史的转折”,可知这是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 D 项。13.参考答案 (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2)发动西安事变。周恩来。(3)参考示例:我认为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理由:张学良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身负国难家仇,怀抱一颗爱国之心,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剿共”,一致对外,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这种以民族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利益得失的宽阔胸襟,令人佩服,可敬。14.参考答案 (1)因为 1927 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叛变了革命,成为镇压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刽子手,而周恩来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坚持走革命道路。(2)在黄埔军校中,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曾任政治部主任。(3)中国共产党视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能演练提升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