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学生用书 P36微 专 题 ( 一 ) 酸 、 碱 、 盐类型之一 酸碱性与 pH1在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明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小明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B该溶液的 pH 小于 7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D该溶液显碱性2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 pH 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B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
2、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3现有盐酸和 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 X,溶液的 pH 随滴入 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X 是( )A水 B稀盐酸C碳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类型之二 酸的通性4要除去 FeSO4溶液中少量的 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铁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氧化亚铁 氢氧化亚铁A BC D5下列各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选项 X Y Z2A Fe FeCl2 Fe2O3B Ca(OH)2 NaOH NaClC AgNO3 Ba(NO3)2 BaSO4D
3、 H2O O2 CO26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 的浓溶液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 CD的反应过程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E 为白色沉淀。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1)请写出化学式:A_;G_。(2)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 CB 的化学方程式:_。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 的浓溶液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与铁反应,A 应是盐酸;B 是氯化亚铁;C 是氯化铁;D 是氯化钠;E 是氯化银;F 是氧化铁;G 是硝酸银。从 CD 的反应过程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7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小玲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
4、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现象是_。(2)若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盐酸的 pH,则结果会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的化学方程式_。(4)图中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锈,试写出铁锈和适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横线上。最常用的溶剂_。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家庭厨房中的一种酸_。3碱溶液中都含有的阴离子_。类型之三 碱变质的探究8碱石灰是 NaOH 与 CaO 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的成分可能是( )选项 A B C D滤液中的溶质NaO
5、H NaOH、Ca(OH) 2 NaOH、Na 2CO3 Na2CO3滤渣 Ca(OH)2 Ca(OH)2、CaCO 3 CaCO3、Ca(OH) 2 CaCO39.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 1】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提出猜想】猜想: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 Na2CO3;猜想: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 NaOH 和 Na2CO3。则 NaOH 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探究 1】为确定该样品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
6、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_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加入_ 证明猜想成立【提出问题 2】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实验探究 2】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操作是_,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4类型之四 离子共存102018齐齐哈尔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Fe 3 、Na 、NO 3 、Cl BK 、Na 、Al 3 、SO 42CH 、K 、SO 42 、OH DMg 2 、N
7、O 3 、OH 、Cl 112018济宁某工业园区甲、乙两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 、Cu 2 、Fe 3 、C1 、OH 、NO 3 六种离子,甲厂含有其中的三种,乙厂含有另外三种,两厂废水的直接排放对当地水质带来广重影响,某课外实践小组对两厂废水进行实地检测,发现甲厂废水呈碱性。(1)甲厂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2)经课外实践小组多次实验,发现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这些离子分别是_(填离子符号),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两种物质_(填化学式),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类型之五 物质的鉴别、检验1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
8、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C用灼烧法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D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132018邵阳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ANaCl、NaOH、NH 4NO3三种固体 (水)BK 2CO3、Na 2SO4、BaCl 2三种溶液 (稀硫酸)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DNaOH、NaCl、Na 2SO4三种溶液 (酚酞)14现有 CuSO4、NaCl、NaOH、Na 2SO4四种溶液,通过观察即可鉴别出来的是_(填化学式,下同)溶液,将其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可鉴别出_溶液;剩余的两种溶液,各取少量原溶液再滴加_溶液即可进行鉴别。类型之六 除杂152
9、018咸阳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5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 CaCO3,过滤B 盐酸 硫酸 加入过量 BaCl2溶液,过滤C NaNO3 NaCl 加入过量 AgNO3溶液,过滤D CaO Ca(OH)2 加过量水,过滤16.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B用硫酸铜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C用碳酸钙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17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Cu(CuO):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BCaCl 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
10、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CHCl 气体(H 2O):通过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后收集气体DNaCl(泥沙):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类型之七 物质的推断18图中所涉及到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 A、D 都是碱,A 溶液与 C 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E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 E、D 的化学式:E_;D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与 F 反应:_。B 与 G 反应:_。已知 E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推知 E 为甲烷。甲烷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图中可以看出,F 能和碱 A 反应,
11、则可确定 F 为二氧化碳,I 为水,A 是碱,可以生成碱D,则可推知 A 为氢氧化钙,C 为碳酸盐,D 可能为氢氧化钠,则 A 氢氧化钙与 F 二氧化碳反应即可生成 B 碳酸钙,碳酸钙加 G 生成二氧化碳、水和 H,则可推知 G 为盐酸,H 为氯化6钙,推断合理。19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 Na2CO3、Na 2SO4、Ba(OH) 2、Ba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向过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硝酸银,沉淀
12、不溶解。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的是_,一定不存在的是_,可能存在的是_。20A、B、C、D、E 五种化合物中,A 为白色固体,B 为无色、无味的气体,E 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若现象 a 为“无明显变化” ,则只含有三种元素的 A 的化学式可能为_。(2)若现象 a 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则 A 的化学式可能为_。7参考答案1 D 2 D 3 C 【解析】盐酸和 CaCl2的混合溶液呈酸性,若加入水,则溶液的 pH 将升高,但不会超过 7;若加入稀盐酸,则溶液的 pH 将变小,呈下降趋势;若加入碳酸钠溶液,则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溶液
13、pH 变大,当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完以后,碳酸钠将与氯化钙反应,此时溶液 pH 不变,当氯化钙被反应完以后,碳酸钠过量,溶液 pH 将增大,超过 7;若加入澄清石灰水,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溶液 pH 变大,一旦盐酸被反应完,则氢氧化钙过量,溶液的 pH 将立刻大于 7,并不断变大。故选 C。4 B 【解析】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所采取的试剂正确;四氧化三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所采取的试剂错误;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铁,不符合除
14、杂原则,故所采取的试剂错误;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所采取的试剂正确;氢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所采取的试剂正确。故符合要求,故选 B。5 D 【解析】A 项,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不能转化成氧化铁。B 项,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转化成氢氧化钙。C 项,硝酸银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硫酸钡不能转化成硝酸银。D 项,水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15、氧气和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碱的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 D。6(1)HCl AgNO 3(2)NaClAgNO 3=NaNO3AgCl(3)2FeCl3Fe= =3FeCl2【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 的浓溶液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与铁反应,A 应是盐酸;B 是氯化亚铁;C 是氯化铁;D 是氯化钠;E 是氯化银;F 是氧化铁;G8是硝酸银。从 CD 的反应过程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7(1)变红(2)偏大(3)Zn2HCl= =ZnCl2H 2(4)Fe2O36HCl= =2FeCl33H 2O(5)H 2OCaOCH 3COOHOH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1)图中的
16、现象是变红。(2)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盐酸的pH,相当于将盐酸稀释了,则测定的盐酸的 pH 结果会偏大。(3)符合图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Zn2HCl= =ZnCl2H 2。 (4)图中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锈,铁锈和适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 =2FeCl33H 2O。(5)最常用的溶剂是 H2O;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是 CaO;家庭厨房中的一种酸是 CH3COOH;碱溶液中都含有的阴离子是OH 。8 C 9.2NaOHCO 2=Na2CO3H 2OCaCl2溶液 Na 2CO3CaCl 2=CaCO32NaCl酚酞试液(或 CuCl2溶液、FeCl 3溶液)酚酞试液
17、变红色(或出现蓝色沉淀、出现红褐色沉淀)过滤Na2CO3Ca(OH) 2=CaCO32NaOH大于10 B 11(1)OH 、K C1 (或 NO3 )(2)Cu2 、Fe 3 、OH KCl、KNO 312 D 13 D 14CuSO 4 NaOHBaCl2(或 Ba(NO3)2(合理即可)9【解析】观察题中所给的四种物质,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硫酸铜是蓝色的,鉴别出硫酸铜;再将硫酸铜加入剩下的三种物质中,有一种会生成沉淀,该物质是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氯化钠和硫酸钠不会与硫酸铜生成沉淀;剩下氯化钠和硫酸钠的阴离子不同,可以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鉴别硫酸根离子,而不
18、能加硝酸银鉴别氯离子,因为硫酸银是微溶于水的。15 A 16. C 17C 【解析】ACuO 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烘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HCl 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
19、取的方法正确。18(1)CH 4_ NaOH(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与 F 反应:_CO 2Ca(OH) 2=CaCO3H 2O_。B 与 G 反应:_CaCO 32HCl= =CaCl2CO 2H 2O_。【解析】已知 E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推知 E 为甲烷。甲烷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图中可以看出,F 能和碱 A 反应,则可确定 F 为二氧化碳,I 为水,A 是碱,可以生成碱 D,则可推知 A 为氢氧化钙,C 为碳酸盐,D 可能为氢氧化钠,则 A 氢氧化钙与F 二氧化碳反应即可生成 B 碳酸钙,碳酸钙加 G 生成二氧化碳、水和 H,则可推知 G 为盐酸,H 为氯化钙
20、,推断合理。19Na 2CO3_、BaCl 2 Na2SO4 Ba(OH)2【解析】由题中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于稀硝酸可排除生成硫酸钡沉淀的可能,可确定一定含碳酸钠而一定不含硫酸钠;由加入硝酸银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可判断,溶液中一定含 Cl ,则一定含氯化钡;由于氢氧化钡对实验现象不产生影响,因此可能含有氢氧化钡。20(1)Na 2CO3_(或 K2CO3_或 BaCO3)(2)NH4HCO3或(NH 4)2CO310【解析】根据框图中反应的特点,可判断该反应为碳酸盐与稀盐酸发生的反应,若 a无明显变化,说明氯化物 C 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凡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的氯化物全部排除;若现象 a 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 C 可能为氯化铵,物质 A 为含有铵根的碳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