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九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走进河南博物馆》教案2人美版.doc
-
资源ID:1124474
资源大小:3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7九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走进河南博物馆》教案2人美版.doc
1、1走进河南博物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了解参观博物馆的看法;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和两岸文化的同源性。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网络查询,了解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及藏品概况;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博物馆的功能和参观方法;课后通过实地参观强化学习动机。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教学重点:了解美术馆的功能和世界著名的美术馆的特色。教学难点:尊重人类文化遗产的角度,认识与评述美术馆的社会价值。教学准备:教师:教
2、材、电子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课本、笔记本(或者作业纸) 、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画家陈丹青的一句话:“你怎样认识世界?看世界地图?读历史书?读世界新闻?读参考消息?读杂志上关于世界的报导?不是,你要真正能够感性地、全面地、实实在在地了解世界,应该走进美术馆(博物馆) 。 ” 引出本课主题走进博物馆二、传授新课(一)人类文化与艺术的见证以学生熟悉的几件美术作品向学生提问:这些美术作品在那可以看到他们的原作?由此引出博物馆的功能:博物馆是反映人类科学、文艺和自然历史实物的收藏和展示的地2方,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与文明史的见证。许许多多我们熟悉的美术大师的作品,都可以在博物馆(美术馆)中找到
3、它们的真迹。(二)蓬勃发展的中国博物馆事业资料告诉我们:建国前,全国才二三十家博物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增加了两千多座博物馆。每一个博物馆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其中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以其规模宏大和藏品丰富成为佼佼者。(三) “一宫文物 分飞两岸”引发师生对一段历史的回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峡两岸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两个故宫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着大量代表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奇珍异宝。对于大陆的大多数人而言,台北故宫博物院久闻其名,却难见其真容。 白岩松岩松看台湾 三、教学深入如何使用博物馆国内外有比较成功的例子:1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已得到广泛地运用。老师和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专题
4、去博物馆面对相关的作品进行学习和交流。2有些博物馆甚至允许美术爱好者临摹原作,这比起临摹印刷品来,更容易学习到名作的精髓。材料一:很多年过去了,但徐庆平依然清晰地记得一九八一年他第一次走进法国卢浮宫参观时的感受。给他极大震撼的不仅是那里的几十万件艺术藏品,更令他记忆犹新的是,在卢浮宫第一展室的各国建筑模型前,一群七八岁的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提问:“希腊、罗马的建筑美与哥特式的建筑美有什么不同?” (徐庆平,美术大师徐悲鸿之子,美术史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材料二:2001 年 3 月 21 日3 月 30 日“摩尔在中国上海美术馆之旅系列活动” “了解摩尔”、 ”接触摩尔” 、 ”体验摩尔” “感悟摩尔” 、 “说解摩尔” 、 “走进摩尔” “认知摩尔”等系列活动使广大师生参与到美术馆教育中来。课堂拓展:1.实地参观河南博物馆2.写一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