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共 60 分)1、下列有关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选取豌豆作试验材料 B 严格的自花传粉,开花授粉C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 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2、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 A 和 a,其中 a 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 A 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 Aa 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 F2,F2 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A1:1 B3:1 C5:1 D7:13、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
2、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在 F2 代结果有差异,原因是( )A前者有基因分离过程,后者没有B前者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后者不明显C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使用D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4、某动物减数分裂所产生的一个极体中,染色体数为 M 个,核 DNA 分子数为 N 个,又已知M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 DNA 分子数分别是( )AM 和 N B2M 和 2N C2M 和 4N D4M 和 2N5、为了探究荞麦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两种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表亲本 F1 表现型 F2表现型及数量绿茎尖果绿茎钝果
3、红茎尖果红茎尖果 271 红茎钝果 90绿茎尖果 210 绿茎钝果 71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A. 两亲本一定都为纯种B. 荞麦的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C. 荞麦的尖果与钝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2 -D. 荞麦的绿色茎与红色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6、某植物的花色有蓝花和白花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控制。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第组 F2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3 种C.第组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D.白花植株与第组
4、 F1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317、柑桔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 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 A_B_C)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即 aabbcc)为黄色,否则为橙色现有三株柑桔进行如下: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果皮的色泽受 3 对等位基因的控制B. 实验甲亲、子代中红色植株基因型相同C. 实验乙橙色亲本有 3 种可能的基因型D. 实验乙橙色子代有 10 种基因型8、玉米雌雄同株异
5、花植物,雄穗着生于植株顶端,雌穗位于茎秆中部叶腋间。隐性突变 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 t 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若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BbTt()BBtt() BBbTt()bbtt()CbbTt()bbtt() DbbTt()BBtt()9、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 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
6、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且 I、桶小球总数也必须相等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 100 次实验后,统计的 Dd、AB 组合的概率均约为 5010、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 cd 段的细胞都含有 23 对同源染色体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 cd 段的某一时期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 bc 段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 ef 段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11、基因型为 AaXB
7、Y 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 AA 型配子。等位基因 Aa 位于 2 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2 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2 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 B C D12、某甲虫的有角和无角受等位基因 T-t 控制,而牛的有角和无角受等位基因 F-f 控制,详细见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物种 有角 无角雄性 TT、Tt tt某甲虫 雌性 TT、Tt、tt- 4 -雄性 FF、Ff ff牛雌性 FF Ff、f
8、fA两只有角牛交配,子代中出现的无角牛为雌性,有角牛为雄性B无角雄牛与有角雌牛交配,子代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既有无角,也有有角C基因型均为 Tt 的雄甲虫和雌甲虫交配,子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比值为 3:5D如子代中有角均为雄性、无角均为雌性,则两只亲本甲虫的基因型为 TTTT13、用 两 个 圆 形 南 瓜 做 杂 交 实 验 , 子 一 代 均 为 扁 盘 状 南 瓜 。 子 一 代 自 交 , 子 二 代 出 现扁 盘 状 、 圆 形 和 长 形 , 三 者 比 例 为 9 : 6 : 1, 现 对 子 二 代 中 的 圆 形 南 瓜 做 测 交 ,则 后 代 中 扁 盘 状 、 圆 形 和
9、长 形 三 种 南 瓜 的 比 例 为 ( )A. 2 : 0 : 1 B. 0 : 2 : 1 C. 5 : 0 : 1 D. 0 : 5 : 114、已知白化病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a 控制,色盲由 X 染色体上的基因 b 控制。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双方父母的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患白化色盲的男孩,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 I 是基因组成为 AAXBXB 的次级精母细胞B细胞和细胞结合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C该白化色盲男孩的基因 b 来自其外祖父D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1215、BrdU 能替代 T 与 A 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 D
10、NA 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 的链为深蓝色,含 BrdU 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 BrdU 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如图 ac 依次表示加入 BrdU 后连续 3 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 1 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5 -A1 个 DNA 复制 3 次所产生的 DNA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位于 4 条或 8 条染色体上Ba 图每条染色体之所以都是深蓝色,是因为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 BrdUC若 a 图中两条染色单体都是浅蓝色,则可以证明 DNA 复制是全保留复制D若 a 图中两条染色单体中
11、,一条是深蓝色,另一条是浅蓝色,则可以证明 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16、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和 a,B 和 b)控制;显性基因 A 和 B 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分别为 ( )A. 9 种,1 : 4 : 6 : 4 : 1 B. 3 种,1 : 2 : 1C. 9 种,9 : 3 : 3 : 1 D. 3 种,3 : 117、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
12、,位于 X 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 1雄果蝇中约有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BbXrY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为 bXr的配子占CF 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D白眼残翅雄果蝇不能形成 bbXrXr类型的次级精母细胞18、细胞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 ) A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 6 -D减数第一次分裂
13、、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19、下列有关遗传学的研究中,科学家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搭配合理的是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法B.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法C. 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法 假说-演绎法D.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法 假说-演绎法20、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XbXb、X BXB、X BXb 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
14、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 )A. 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 B. 全为雄猫或三雌一雄C. 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 D. 雌雄各半2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格里菲斯提出 S 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的观点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 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 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保温时间过短,离心后会检测到上清液放射性过高D科学家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能使健康的烟草患病22、用不同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不同标记的细菌,经保温培养、充分搅拌和离心处理后,下列预期的实验结果中错误的是( )A. 用含 3H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
15、的细菌,上清液和沉淀中均有放射性B. 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15N 标记的细菌,上清液和沉淀中均有放射性C. 用含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上清液和沉淀中均有放射性D. 用含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2P 标记的细菌,上清液和沉淀中均有放射性23、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 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 32P 标记,A、C 中的圆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7 -A. 噬菌体增殖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大肠杆菌的线粒体产生B. 过程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如时间过长,沉淀物的放射性会增强C. 该
16、实验中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D.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均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24、将雄性蝗虫某个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有 DNA 链都用 32P 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含 32P 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B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含 32P 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C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含 32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D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含 32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25、鸟类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团(A、a 和 B、b)控制甲
17、、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 2 的亲本基因型是( )A甲为 AAbb,乙为 aaBB B甲为 aaZBZB,乙为 AAZbWC甲为 aaZBW,乙为 AAZ bZb D甲为 AAZbW,乙为 aaZBZB26、下列关于 DMA 分子的计算,正确的是( )A.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中,DNA 分子的(A+T)/(G+C)的值一般相同B. 不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 分子的(A+G)/(T+C)的值一定不同C. 若 DNA 的一条链中(A+G)/(T+C)=0.5,则其互补链中(A+G)/(T+C)=0.5D. 10 对 A-T 碱基对和 20 对 C-G 碱基
18、对,可构成的 DNA 分子种类数小于 430种27、细胞通过 DNA 修复可使 DNA 在复制过程中受到损伤的大部分结构得以恢复,以保持其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8 -A人体细胞内凡是含 DNA 的结构,就有可能发生 DNA 分子复制BDNA 修复需要相应酶的参与CDNA 修复过程中,一定会涉及碱基互补配对DDNA 损伤后的修复提高了突变率,保证了 DNA 分子的相对稳定性28、 在有关 DNA 分子的研究中,常用 32P 来标记 DNA 分子。用 、 和 表示 ATP 或dAT(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 aP P 或 dA-PaP P ) 。下列说法错误的(
19、 )A. 已知某种酶可以催化 ATP 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 DNA 末端,若要使已有 DNA 末端被 32P 标记上,则带有 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 ATP 的“”位上B. 若用带有 32P 标记的 dATP 作为 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将 32P 标记到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上,则带有 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 dATP 的“”位上C. ATP 中两个磷酸基团被水解掉后所得的物质是合成 RNA 分子的单体之一D. dATP 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基本相同,但稳定性不同29、若亲代 DNA 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 5 -溴尿嘧啶(BU)。BU 可与碱基 A 配对,诱变后的
20、 DNA 分子连续进行 2 次复制,得到的子代 DNA 分子加热后得到 5 种单链如图所示,则 BU 替换的碱基可能是( )A. 腺嘌呤 B. 胸腺嘧啶 C. 胞嘧啶 D. 鸟嘌呤30、下列关于 DNA、染色体、基因的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可以有 1 个或 2 个B 每个 DNA 分子上有许多基因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 基因在 DNA 分子双链上成对存在二、非选择题31、 (12 分)小麦颖果的红皮和白皮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纯合的红皮品种 A 和白皮品种 B 杂- 9 -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 均为红皮;F1 自交,F2 中的红皮与白皮的数量比
21、为 15:1,请回答:(1)上述正反交实验目的是排除 。由实验结果可知,小麦颖果皮色的遗传遵循_定律。(2)用 F1 与品种 B 杂交,后代中红皮和白皮的数量比为 。(3)某兴趣小组用另一纯合红皮品种 C 与品种 B 杂交,F1 全为红皮;F1 自交,F2 中的红皮和白皮的数量比为 3:1 。文献表明小麦颖果皮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为探究品种 c 决定红色的基因与品种 A 是否不同,请完成下列实验。实验步骤: 用品种 C 与 杂交,得到 F1。 。观察并统计_ _。如果实验结果是 ,则说明品种 C 决定红色的基因与 A 中不同。32(除第 1、2 空外其余每空 2 分,共
22、 14 分) 热带雨林中的某种昆虫(XY 型性别决定)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由等位基因 B/b 控制,翅长度有短翅和长翅两种,由等位基因D/d 控制。现有两只表现型相同的果蝇杂交得到数量足够多 F1,统计 F1 各种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试验判断,昆虫的体色中显性性状是 (1 分),相关基因位于(1 分)染色体上。(2)只考虑体色遗传时,F1 中灰身个体杂合的概率为 ,所有灰身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3)亲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F1 中雌性比例为 1/3 的原因是 ,F1 从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得到 F2,则 F2 中出现黑
23、身短翅的概率为 。- 10 -(4)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 Y 染色体上含有 d 基因,只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33、 (14 分)下列是有关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 5 细胞对应于图 2 中的_段,D2E2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 1 中的_段变化相同。(2)图 5 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 ,图 3图 5 中的哪一个细胞是孟德尔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_ 。(3)图 3 细胞中有_对同源染色体,有_个四分体。 (4)若图 1 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 DNA 数,
24、则图 3图 5 中的图_细胞的 DNA 含量与图 1 中的 D1E1 段的相等。- 11 -参考答案:1-5、BCDBD 6-10、DDCCB 11-15、ACBAA 16-20、ADDDA 21-25、BBDBC 6-30、DDBDD31 (12 分)(1)细胞质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在细胞质) (1 分) 基因的自由组合(1 分) (2)3:1(2 分)(3)品种 A(2 分)用 F1 自交,得到 F2 。 (2 分) F2 代的表现型及数量比(2 分) F2 代中红皮:白皮=63:1(2 分)(或 F1 与品种 B 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数量比,若红皮:白皮=7:1)32、(1)灰身 常(2)2/3 灰色:黑色=8:1(3)BbX DXd 基因型为 XDXD个体致死(4)2/9 X 与 Y 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 Xd的雄配子33、 (1)E2-F2 C1-D1(2)卵细胞和极体 图 4 (3)4 0(4)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