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南康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物 理 试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8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互成角度(不共线)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C.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GD.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轨道半径 R 的三次方与其周期 T 的
2、平方之比为常数,即,那么 k 的大小只与太阳的质量有关,与地球的质量无关TR23/2、让矿泉水瓶绕自身中心轴转动起来,带动瓶中水一起高速稳定旋转,水面形状接近图( )A、 B、 C、 D、3、如图所示的两个斜面,倾角分别为 37和 53,在顶点两个小球 A、B 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B 两个小球平抛运动时间之比为( )(已知)8.037cos,6.037sin。A.1:1 B.3:4 C.16:9 D.9:16- 2 -4、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 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 A 点和 B 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 O 点,OA
3、、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 OAOB。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靜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 t 甲 、t 乙的大小关系为( )At 甲 t 乙Bt 甲 t 乙Ct 甲 t 乙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互不打滑,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 2 倍。A、B 分别为大、小轮边缘上的点,C 为大轮上一条半径的中点。则 ( )A两轮转动的角速度相等 B大轮转动的角速度是小轮的 2 倍C质点加速度 BAaD质点加速度 C46、t=0 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 70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 v t图像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4、 )A在第 1 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 2 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 10kmC在前 4 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加速度小D在第 4 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7、如图所示,一段绳子跨过距地面高度为 H 的两个定滑轮,一端连接小车 P,另一端连接物块 Q,小车最初在左边滑轮的正下方 A 点,以速度 v 从 A 点沿水平面匀速向左运动,运动了距离 H 到达 B 点(绳子足够长) ,则( )A、物块匀速上升 B、车过 B 点时,物块的速度为 2v- 3 -C、物块在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D、车过 B 点时,左边绳子绕定滑轮转动的角速度为 2vH8、如图所示,一光滑宽阔的斜面,倾角为 ,
5、高为 h,现有一小球在 A 处以水平速度v0射出,最后从 B 处离开斜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B. 小球的加速度为 singC.小球到达 B 点的时间为 12ihD小球到达 B 点的水平方向位移为 0sinvg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 M、 m 两个物块,现用力 F 推物块 m,使 M、m 两物块在桌上一起向右加速,则( )A M、 m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FB M、 m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C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 , M、 m 仍向右加速,则 M、 m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FMgmD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 , M、 m 仍向右加速,则 M、 m 间的相互作用力仍为10
6、、如图所示,物体 P 用两根长度相等、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于竖直杆上,它随杆转动,若转动角速度为 ,则( )A. 只有超过某一值时,绳子 AP 才有拉力B.绳子 BP 的拉力随 的增大而不变C.绳子 BP 的张力一定大于绳子 AP 的张力D.当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绳子 AP 的张力大于绳子 BP 的张力 二、填空题(共 12 分)11、图(a)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斜槽末端 B 处已经水平,如图(b)是在斜槽末端 B 处对接了平板 P利用这套装置可以测- 4 -量小物块 Q 与平板 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如下:测量出斜槽末端高度 h 和平板 P 的长度 L;将物块 Q 在 A 点由
7、静止释放,测量出 Q 落地点距 B 点的水平距离 S1;水平对接平板 P,如图(b)所示(P 板的上表面与斜槽末端相切) ;再次将物块 Q 在 A 点由静止释放,测量出 Q 落地点距 P 板右端的水平距离 S2;试求出:(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重力加速度为 g):(1)物块 Q 到达 B 点时的速度 vB=_;(2)物块 Q 与平板 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_;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 A、B、C、D、E 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秒打一次点(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8、)在打点计时器打 C 点时,小车的速度 _m/s;cv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m/s 2。求出 BE 段的平均速度_ m/s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 13 题 10 分,14、15 题各 12 分,16 题 14 分,共 48 分,)13、如图,子弹从 O 点水平射出,初速度为 ,穿过两块竖直放置的薄挡 板 A 和 B,0v留下弹孔 C 和 D, 测量 C 和 D 的高度差为 0.1 m,两板间距 4 m,A 板离 O 点的水平距离为 14 m,不计挡板和空气的阻力,求 的大小。0- 5 -14、火箭发射“神舟”号宇宙飞船开始阶段是竖直升空,设向上的加速度 ,宇2/5sma
9、宙飞船中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质量为 m=9kg 的物体,当飞船升到某高度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85N, 已知地球半径 R=6400k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1)此时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2)此时飞船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千米? 15、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倾角 、长为 的斜面,一个质量为。37ms8.4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置在斜面上,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现用大kg2 5.0小为 、方向与斜面平行的力推物块,使小物块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NF4) ,求:2/108.37cos,6.037sinsmg,。(1)小物块在推力 F 作用下的加速度大小(2)要
10、使小物块能从斜面底端到达斜面顶端,推力 F 作用的最短时间。- 6 -16、如图所示,水平转台高 1.25 m,半径为 0.2 m,可绕通过圆心处的竖直转轴转动转台的同一半径上放有质量均为 0.4 kg 的小物块 A、B(可看成质点),A 与转轴间距离为 0.1 m,B 位于转台边缘处, A、B 间用长 0.1 m 的细线相连,A、B 与水平转台间最大静摩擦力均为 0.54 N,g 取 10 m/s2。(1)当转台的角速度达到多大时细线上出现张力?(2)当转台的角速度达到多大时 A 物块开始滑动?(3)若 A 物块恰好将要滑动时细线断开,此后转台保持匀速转动,求 B物块落地瞬间 A、B 两物块
11、间的水平距离(不计空气阻力,计算时取 3)- 7 -南康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8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D C D B D ABC BD AC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11、 (1) (2)hgsvB1hLs42112、 (1)2.64m/s (2)12.6m/s 2 (3)3.27
12、m/s13、14、在宇宙飞船中,对质量为 m 的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得 agF 240/9gms高空中,- 8 -在地面附近: 由以上三式解得: mh6102.315、解:(1) (2)1/sast(1)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sinmafgF cosmgFNf联立上式解得 21/sa(2)当小物块到达顶端刚好速度为零时,推力 F 作用时间最短。设力作用的最短时间为 t,撤去了力 F 时速度为 v,撤去力 F 钩的加速度为 2a,代入数据得2cossinmagm22/10sma根据 ,由位移关系得tav1svt21联立上式,带入数据得 st16、解:(1)由 可知,B 先达到临界状态,故当满足 时线上出现张力rmFf2rmFf21解得 sadrf /31(2)当 继续增大,A 受力也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A 开始滑动2mFTfrf得 sadfm/34(3)细线断开后,B 沿水平切线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由 得 t0.5 s, 21ghsmrvB/6.0- 9 -可得 B 的水平射程 mtvxB3.0细线断开后,A 相对静止于转台上,t 时间转过角度 。即 905.1radt故 AB 间水平距离 (0.3 均可)mrxLB2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