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1120850       资源大小:2.40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 1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B-10.8 N-14 O-16 S-32 Na-23 K-39 Fe56 Cu-64第卷选择题一、 (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CS2的结构式为:SCSB. 6CO26H 2O C6H12O66O 2 ,该变化中光能直接转变为化学能C. CO2(g)C(s) 2CO(g) H0,S0,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D. NH3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NH3H 2O NH3H2O NH4 OH 【答案】C【解析】【详解】A、CS 2的结构与

    2、 CO2相似,为直线型结构,含有两条 C=S 键,结构式为 S=C=S,所以 A正确;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 B 正确;C、H-T S H2CO3 H2SiO3,即非金属性强弱 SCSi ,故 A 项正确;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在分液漏斗中进行,故 B 项正确;C.3Cu+8HNO 3(稀)=3Cu(NO 3)2 +2NO +4H2O,NO 不溶于水,该装置可以制备并收集少量 NO 气体,故 C 正确。D.Na 2O2遇水即溶解反应,不能留在筛孔上,无法做到随关随停,故 D 错误;答案 D。【点睛】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判断非金属的强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

    3、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反之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且根据强酸能制取弱酸的规律能判断。H 2SO4 H2CO3 H2SiO3,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 SCSi。5.元素周期表中A 元素包括 C、Si、Ge、Sn、Pb 等,已知 Sn 的+4 价稳定,而 Pb 的+2 价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中(反应条件略)正确的是Pb+2Cl 2=PbCl4 Sn+2Cl 2=SnCl4 SnCl 2+Cl2=SnCl4PbO 2+4HCl=PbCl4+2H2O Pb 3O4+8HCl=3PbCl2+Cl2+4H 2O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Pb+

    4、2Cl 2=PbCl4,PbCl 4中 Pb 为+4 价,不稳定,故错误;Sn+2Cl 2=SnCl4,Sn 的+4 价稳定,故正确;SnCl 2继续与氯气反应,SnCl 2+Cl2=SnCl4,SnCl 4中 Sn 为+4 价,故正确;- 4 -PbO 2+4HCl=PbCl4+2H2O,PbCl 4中 Pb 为+4 价,不稳定,故错误;Pb 3O4+8HCl=3PbCl2+Cl2+4H 2O,PbCl 2中 Pb 为+2 价,是稳定的,故正确;故选 A。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 图 1 表示 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 a 点所示的溶液是 80时 K

    5、NO3的不饱和溶液B. 图 2 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 图 3 表示 0.1000molL-1NaOH 溶液滴定 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D. 图 4 表示向 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 Ba(OH)2溶液,随着 Ba(OH)2溶液体积 V 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 n 的变化【答案】C【解析】由图 1 可知 A 正确;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 正确;若 NaOH 消耗 20 mL,则二者刚好反应溶液显碱性,但据图可知溶液显中性,C 错误;随着 Ba(OH)2溶液的加入,依次发生下列反应:NH 4Al(

    6、SO4)2+1.5Ba(OH)2=1.5BaSO4Al(OH) 30.5(NH 4)2SO4、0.5(NH 4)2SO40.5Ba(OH) 2=0.5BaSO4NH 3H 2O、Al(OH) 3OH = 2H 2O,即 a、b 点为BaSO4和 Al(OH)3的混合物,但 b 点的 BaSO4多些,c 点为 BaSO4,正确。7.一种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以苯酚(C 6H6O)为燃料,同时消除酸性废水中的硝酸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为正极- 5 -B. 左池电极反应式为:C 6H6O+11H2O-28e-6CO 2+28H +C. 若右池产生 0.672L 气体(标况下) ,则转移电

    7、子 0.15molD. 左池消耗的苯酚与右池消耗的 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8:5【答案】B【解析】【分析】该原电池以苯酚作为燃料,燃料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由图可知氧化产物为 CO2,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到+4 价,负极反应式为 C6H6O+11H2O-28e-=6CO2 +28H+;NO 3-中氮元素化合价由+5 价降低到 N2中的 0 价,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图可知还原产物为 N2,且废水呈酸性,正极反应式为 2NO3-+10e-+12H+=N2 +6H2O。【详解】A.由分析知,a 为负极,故 A 项错误;B.由分析知,左池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C6H6O+11H2O-28e-=

    8、6CO2 +28H+,故 B 项正确;C 项,右池产生气体为氮气,n(N 2)= 0.672L /22.4L mol-1=0.03mol,由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知转移电子 0.3mol,故 C 项错误;D 项,根据电子守恒,结合电极反应式可知左池消耗的苯酚与右池消耗的 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8,故 D 项错误。答案为 B。8.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水”电池,其总反应为:5MnO 2+2Ag+2NaCl=Na2Mn5O10+2AgCl。如图用“水”电池为电源电解 NaCl 溶液的实验中,X 电极上有无色气体逸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I 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Ag+Cl-+e-=A

    9、gClB. “水”电池内 Na+不断向负极作定向移动C. 每转移 1mole-,U 型管中消耗 0.5molH2OD. “水”电池内,每生成 1molNa2Mn5O10,X 电极上生成 1mol 气体【答案】D【解析】- 6 -试题分析:AX 电极上有无色气体逸出,应为阴极,生成氢气,则为负极,根据电池总反应可判断出反应中 Ag 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g 应为原电池的负极,AgCl 是氧化产物,则负极发生 Ag+Cl-e-=AgCl,故 A 错误;B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水”电池内 Na+不断向正极作定向移动,故 B 错误;C每转移 1mole-,由 2Cl-+2H2O 2O

    10、H-+H2+Cl 2,可知生成 0.5mol 氢气,消耗 1mol 水,故 C 错误;D方程式中 5MnO2生成1Na2Mn5O10,化合价共降低了 2 价,所以每生成 1molNa2Mn5O10转移 2mol 电子,又 X 电极上有无色气体逸出,即电极反应为 2H2O+2e-=2OH-+H2,所以 X 电极上生成 1 mol 气体,故 D 正确。故选 D。考点:考查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9.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 X 为锌棒,Y 为 NaCl 溶液,开关 K 置于 M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保护法B. 若 X 为碳棒,Y

    11、 为 NaCl 溶液,开关 K 置于 N 处,可加快铁的腐蚀C. 若 X 为铜棒,Y 为硫酸铜溶液,开关 K 置于 M 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D. 若 X 为铜棒,Y 为硫酸铜溶液,开关 K 置于 N 处,可用于铁表面镀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开关 K 置于 M 处则为原电池,由于活动性 ZnFe,所以 Zn 为负极,Fe 为正极。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错误。B 开关 K 置于 N 处,为电解池。若阳极 X 为碳棒,Y 为 NaCl 溶液,Fe 为阴极,被保护,不会引起 Fe 的腐蚀。错误。C. 开关 K

    12、 置于 M 处该装置是原电池,若 X 为铜棒,Y 为硫酸铜溶液。由于活动性 FeCu,Fe 作负极,发生反应:Fe-2e -=Fe2+,Cu 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Cu2+2e-=Cu。此时铜棒质量将增加,在外电路中的电子由 Zn 经导线向铜电极移动。正确。D开关 K 置于 N 处,为电解池。Y 为- 7 -硫酸铜溶液,若阳极 X 为铜棒,电极反应:Cu-2e -=Cu2+,Fe 为阴极,电极反应:Cu 2+2e-=Cu可用于铁表面镀铜,由于两电极溶解的 Cu 的质量和析出的 Cu 的质量相等,所以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不变。错误。考点: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及应用的知识。10.工业上常用惰性电极

    13、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生产装置如图所示。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乙的体积比约为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 b 电极反应式:2H 2O4e O 24H C. 离子交换膜 c、d 均为阴离子交换膜D. 产物丙为硫酸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气体甲和乙体积比为 1:2,电解 Na2SO4水溶液,因此气体甲为 O2,气体乙为H2,a 电极上反应式为 4OH 4e =O22H 2O,根据电解原理,a 作阳极,接电源的正极相连,故错误;B、根据 A 选项分析,b 作阴极,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H22OH ,故错误;C、根据实验目的,

    14、c 为阴离子交换膜,d 为阳离子交换膜,故错误;D、根据上述三项的分析,丙为硫酸,丁为 NaOH,故正确。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等知识。11.如图是一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工作 示意图。放电时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Li xC6xe =C6xLi +(Li xC6表示锂原子嵌入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正极:Li1x MnO2xLi +x e =LiMnO2(LiMnO 2表示含锂原子的 Mn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8 -A. 该电池的反应式为:Li 1-xMnO2+LixC6 LiMnO2+C6B. K 与 M 相接时,A 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 K 与 N 相接时,Li

    15、由 A 极区迁移到 B 极区D. 在整个充电或放电过程中都只存在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意放电时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Li xC6xe =C6xLi +(Li xC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正极:Li 1x MnO2xLi +xe =LiMnO2(LiMnO 2表示含锂原子的 MnO2) ,故 A 项电池反应充、放电反了,故 A 项错误;B.K 与 M 相接时,B 电极接电源负极作阴极,A 电极接电源正极做阳极,故 B 项正确;C.则该电池做电源时,A 为正极,B 为负极,K 与 N 相接时,Li 由 B 极区迁移到 A 极区,故 C 项错误;D.由

    16、图象可知充电过程中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过程中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光能,故 D 项错误;答案:B。【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根据电池的正负极判断阴阳极。由此进行判断。12.某学习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下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 与 M、N 均断开,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质量变大B. K 分别与 M、N 相连时,铁均受到保护C. K 与 M 相连时,每转移 1mol 电子 Fe 表面生成 32gCuD. K 与 N 相连时, 碳棒上产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答案】D- 9 -【解析】根据装置图可知当 K

    17、 与 M、N 均断开时,装置既不是原电池,也不是电解池,电解质是不变的,A 不正确。当 K 于 M 相连时,装置是原电池,铁作负极,失去电子被腐蚀。此时碳棒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析出铜,发生还原反应。当 K 与 N 相连时,装置是电解池,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是阴极,铁被保护。此时碳棒是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氯气,氯气氧化碘化钾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 B、C 错误,D 正确。答案是 D。1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 1 中,ZnMnO 2干电池放电时,MnO 2被氧化B. 图 2 中,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少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一定

    18、相等C. 图 4 中,在钢材上电镀铝,熔融盐中 Al 和 Cl 元素只以 AlCl4 、Al 2Cl7 形式存在,则阳极反应式为:Al 3e 7AlCl 4 =4Al2Cl7D. 图 3 中,K 分别与 M、N 连接,均可保护 Fe 电极,连接 M 时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图 1 是锌锰电池,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错误;B、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粗铜中含有杂质如锌和铁,它们先失去电子,即Zn2e =Zn2 ,Fe2e =Fe2 ,纯铜电极反应式为 Cu2 2e =Cu,减少的质量和增加质量不同,故错误;C、根据装置图,阳极反

    19、应式为 Al7AlCl 4 3e =4Al2Cl7 ,故正确;D、连接 M 此装置为电解池,不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指原电池装置,故错误。考点: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等知识。14.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即保持污水的 pH 在 5.06.0 之间,通过电解生成 Fe(OH)3胶体,Fe(OH) 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污物而使其沉淀下来,- 10 -起到净水的作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根据图示,物质 A 为 CO2C. 为增强污水的导电能力,可向污水中加入适量乙醇D. 甲烷燃料电池中 CO32 向空气一

    20、极移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电极是负极,与负极相连的石墨电极是阴极,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 项错误;B根据图示,甲烷燃料电池中用熔融碳酸盐做电解质,所以正极反应为 2CO2+O2+4e =2CO32-,物质 A 为 CO2,B 项正确;C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增强污水的导电能力,C 项错误;D在燃料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 CO32向甲烷一极移动,D 项错误;答案选 B。【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主要考查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判断。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总结如下:(1)写出电池总反

    21、应: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与燃料的燃烧反应一致,若产物能和电解质反应,则总反应为加合后的反应。(2)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酸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O 2+4H +4e =2H2O碱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O 2+4e +2H2O =4OH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 O2 )环境下:O 2+4e =2O2熔融的碳酸盐环境下:2CO 2+O2+4e =2CO32-(3)根据电池总反应和正极反应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电池总反应=电池正极反应+电池负极反应15.在 500mLKNO3和 Cu(NO 3) 2的混合溶液中,c(NO 3 )=6mol/L,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 22.4L 气体

    22、(标准状况) ,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 11 -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得到的 Cu 的物质的量为 0.5molB. 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 98g 的 Cu(OH) 2可恢复为原溶液C. 原混合溶液中 c(K +)=4mol/LD. 电解后溶液中 c(H +)=2mol/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 22.4L 气体(标准状况) ,n(O 2)= =1mol,阳极发生 4OH-4e-O 2+2H 2O,生成 1mol 氧气转移 4mol 电子,阴极发生 Cu2+2e-Cu、2H +2e-H 2,生成 1mol 氢气,转移 2

    23、mol 电子,因此还要转移 2mol 电子生成 1mol 铜。A电解得到的 Cu 的物质的量为 1mol,故 A 错误;B根据电解原理和原子守恒,溶液中减少的原子有铜、氧、氢,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 Cu(OH)2,可恢复为原溶液,需要 1mol Cu(OH)2,质量为 98 g,故 B 正确;Cc(Cu 2+)= =2mol/L,由电荷守恒可知,原混合溶液中 c(K +)为 6mol/L-2mol/L2=2mol/L,故 C 错误;D电解后溶液中 c(H +)为 =4mol/L,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定位】考查电解原理【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明确发生的电极反应及电子守恒是解答本题

    24、的关键,注意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关系。用石墨电极电解下列溶液,则阳离子在阴极放电,阴离子在阳极放电,若加入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则从溶液中析出什么物质就应加入什么物质。16.截止到 2013 年 12 月末,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 10.66GW,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7.16GW,图为光伏并网发电装置电解尿素CO(NH 2) 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12 -A. N 型半导体为正极,P 型半导体为负极B. 制氢装置溶液中电子流向:从 B 极流向 A 极C. X2为氧气D. 工作时,A

    25、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O(NH 2) 2+8OH 6e CO 32 +N2+6H 2O【答案】D【解析】A该电池反应时中,氮元素化合价由-3 价变为 0 价,H 元素化合价由+1 价变为 0 价,则氮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所以生成氮气的电极 A 是阳极,生成氢气的电极 B 是阴极,则图 1 中 N 型半导体为负极,P 型半导体为正极,故 A 错误;B电解时,电子的流向为:阳极电源,电源阴极,故 B 错误;C阴极 B 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H 2+2OH -,故 C 错误;DA 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O(NH 2)2+80H-6e-CO32-+N2+

    26、6H 2O,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与阴阳极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该电池反应时中,氮元素化合价由-3 价变为 0 价,H 元素化合价由+1 价变为 0 价,所以生成氮气的电极 A 是阳极,生成氢气的电极 B 是阴极,结合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1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拆开 1 mol HH 键、1 mol NH 键、1 mol 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 436 kJ、391 kJ、946 kJ,则 N2与 H2反应生成 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已知碳的燃烧热 H 1= a kJmol1 ,S(s)+2K(s)=K 2S(s)

    27、;H 2= 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H 3= c kJmol1 ,则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H=_。(3)已知:C(s)+O 2(g)CO 2(g) H=-437.3 kJmol 一 1,H 2(g)+1/2O2(g)H 2O(g) H=-285.8 kJmol 一 1,CO(g)+1/2O 2(g)CO 2(g) H=-283.0 kJmol 一 1,写出煤气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计算 10m3(标况)水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kJ(结果保留到小数

    28、点后一位) 。【答案】 (1). N2(g) + 3H2(g) = 2NH3(g) H=-92kJmol 一 1 (2). (3a+b-c)kJmol 一 1 (3). C(s)+H2O(g)=CO(g) + H2(g) H=131.5 kJmol 一 1 (4). 126964.3 kJ【解析】- 13 -【分析】(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知道,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成正比,并注意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来解答;(2)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分别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3)碳的燃烧热H 1=a kJmol-1,其热化学

    29、方程式为 C(s)+O 2(g)=CO 2(g)H 1=a kJmol-1S(s)+2K(s)K 2S(s)H 2=b kJmol-12K(s)+N 2(g)+3O 2(g)2KNO 3(s)H3=c kJmol-1将方程式 3+-得 S(s)+2KNO 3(s)+3C(s)K 2S(s)+N 2(g)+3CO2(g) ,其反应热进行相应的改变,据此计算反应热;(4)已知:C(s)+O 2(g)=CO2(g)H=-437.3kJmol 一 1H 2(g)+1/2O 2(g)=H 2O(g)H=-285.8kJmol 一1CO(g)+1/2O 2(g)CO 2(g)H=-283.0kJmol -

    30、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固态碳与水蒸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和可计算出水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详解】(1)在反应 N2+3H22NH3中,断裂 3molH-H 键,1mol N 三 N 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 2mol NH3,共形成 6mol N-H 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则 N2与 H2反应生成 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2(g)2NH3(g) H=-92kJmol -1;因此,正确答案是

    31、:N 2(g)+3H2(g)2NH3(g) H=-92kJmol -1。(2) 碳的燃烧热H 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 2(g)=CO 2(g)H1=a kJmol-1,S(s)+2K(s)K 2S(s)H 2=b kJmol-12K(s)+N2(g)+3O 2(g)2KNO 3(s)H 3=ckJmol-1,将方程式 3+-得 S(s)+2KNO3(s)+3C(s)K 2S(s)+N2(g)+3CO2(g),则H=(3a+b-c)kJmol -1,因此,答案是:(3a+b-c)kJmol-1;(3) 已知:C(s)+O 2(g)=CO2(g)H=-437.3kJ

    32、mol 一 1,H 2(g)+1/2O2(g)=H2O(g)H=-285.8kJmol 一 1,CO(g)+1/2O 2(g)CO 2(g)H=-283.0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固态碳与水蒸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H 2O(g)=CO 2(g)+H 2(g)H=+131.5kJmol -1;因此,答案是:C(s)+H2O(g)=CO 2(g)+H 2(g)H=+131.5kJmol -1,(4)根据反应可以知道,每 2 摩尔水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5.8kJ+283.0kJ=568.8kJ,所以 10m3(标况)即 10000L/22.4=4

    33、46.43mol,的水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46.43568.8kJ1/2=126964.3kJ,因此,答案是:C(s)+H 2O(g)=CO2(g)+H 2(g)H=-131.5kJmol -1;126964.3。- 14 -18.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下图是某氯碱工业生产原理示意图:(1)A 装置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食盐水中的 Mg2+和 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2)写出装置 A 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按上图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且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

    34、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图中 Y 是_(填化学式) ;X 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 a与 b的大小_。若用 B 装置作为 A 装置的辅助电源,每当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11.2 L 时,则 B装置可向 A 装置提供的电量约为_(一个 e-的电量为 1.6010-19C;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 。【答案】 (1). NaOH 溶液 (2). Na2CO3溶液 (3). 2NaCl2H 2O 2NaOHH 2Cl 2 (4). H2 (5). 2OH-Cl 2ClO -Cl -H 2O (6). b

    35、a (7). 1.9310 5C【解析】【详解】 (1)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即除去 Mg2 用 NaOH,除去 Ca2 用 Na2CO3;答案:NaOH 溶液 ; Na 2CO3溶液。(2)根据生产流程示意图,装置 A 是电解池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因此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 2O 2NaOHH 2Cl 2;答案:2NaCl2H 2O 2NaOHH 2Cl 2。(3)装置 A 右端产生 NaOH 溶液,说明左端电极是阴极,发生 2H2O2e =H22OH ,因- 15 -此 Y 是氢气,装置 A 的左端是阳极,发生 2Cl 2e =Cl2,X 为 Cl2,和 NaOH 溶液的反

    36、应式 Cl22OH =Cl ClO H 2O。装置 B 中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环境是 NaOH,因此正极反应式为 O22H 2O4e =4OH ,产生 NaOH,因此 b%a%。答案:b%a%。两者装置通过的电量相等,即转移的电量是:11.246.0210231.61019 /22.4C=1.93105C。答案:1.9310 5C。19.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贮存方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1)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 CO(g)2H 2(g)=CH3OH(g) H90.8 kJmol 1 。已知:2H2(g)O 2(g)=2H2O(l) H571.6 kJm

    37、ol 1 ,H2(g)1/2O 2(g)=H2O(g) H241.8 kJmol 1 。H 2的燃烧热 H_kJmol 1 。CH 3OH(g)O 2(g)=CO(g)2H 2O(g)的反应热 H_。(2)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常用方法之一是甲醇蒸气重整法。该法中的一个主要反应为CH3OH(g)=CO(g)2H 2(g),此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型电池,它的正负极格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2PbSO4+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氢、氧的氧化还原):(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当外电路通过 1 mol 电子时,理论上

    38、正极板的质量增加_g。(2)在完全放电耗尽 PbO2和 Pb 时,若按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在 A 电极上生成_、B 电极上生成_。【答案】(13 分)(1)285.8;392.8 kJ/mol(2)该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反应 (S0)- 16 -(1)PbO 2+2e + 4H+2SO42-= PbSO4+ 2H2O ;48;(2)Pb;PbO 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燃烧热概念,结合热化学方程式,2H 2(g)+O 2(g)=2H 2O (l)H=-571.6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H 2(g)+ O2(g)=H 2O (l)H=-285.8kJ/mol,所以氢气的燃烧热为 2

    39、85.8KJ/mol,故答案为:285.8;(1)CO(g)+2H 2(g) CH3OH(g)H=-90.8kJ/mol, (2)H 2(g)+ O2(g)=H2O(g)H=-241.8kJ/mol;(2)2-(1)得到:CH 3OH(g)+O 2(g) CO(g)+2H2O(g)H=“-392.8“ kJ/mol,故答案为:-392.8 kJ/mol;(2)反应为 CH3OH(g) CO(g)+2H 2(g) ,此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H-TS0,反应是熵增加的反应,故答案为:反应是熵增加的反应;(1)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 2+4H+2SO2-4 2PbSO4+2H2O,写出电极反应

    40、为:负极电解反应:Pb-2e -+SO42-=PbSO4 ,正极电极反应:PbO 2+2e-+4H+SO42-=PbSO4+2H2O,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PbO2+2e-+4H+SO42-=PbSO4+2H2O;电解液中 H2SO4的浓度将减少;当外电路通过 1mol 电子时,依据电子守恒计算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 0.5mol303g/mol-0.5mol207g/mol=48g;故答案为:PbO 2+2e-+4H+SO42-=PbSO4+2H2O;48(2)在完全放电耗尽 PbO2和 Pb 时,电极上是析出的 PbSO4,若按题右图连接 B 为阳极应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 为阴

    41、极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实质是电解反应,B 电极上发生反应为:PbSO 4+2H2O-2e-=PbO2+4H+2SO42-,A 电极发生反应为:PbSO 4=Pb-2e-+SO42-,故答案为:Pb;PbO 2。考点:考查了燃烧热概念,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20.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 100 g 5.00%的 NaOH 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 100 g 10.00%的 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 K2SO4浓度为 10.47%,乙中 c 电极质量增加。据- 17 -此回答问题:电源的 N

    42、端为极;电极 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列式计算电极 b 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电极 c 的质量变化是g;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答案】CD【解析】(1)乙中 C 电极质量增加,则 c 处发生的反应为:Cu 2 +2e =Cu,即 C 处为阴极,由此可推出 b 为阳极,a 为阴极,M 为负极,N 为正极。丙中为 K2SO4,相当于电解水,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xg。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有,10010%=(100-x)10.47%,得 x=4.5g,故为 0.25mol

    43、。由方程式 2H2+O2 2H2O 可知,生成 2molH2O,转移 4mol 电子,所以整个反应中转化 0.5mol 电子,而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故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甲中为 NaOH,相当于电解 H2O,阳极 b 处为阴离子 OH 放电,即 4OH -4e =2H2O + O2。转移 0.5mol 电子,则生成 O2为 0.5/4=0.1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12522.4=2.8L。Cu 2 +2e =Cu,转移 0.5mol 电子,则生成的 m(Cu)=“0.5/2“ 64 =16g。甲中相当于电解水,故 NaOH 的浓度增大,pH 变大。乙中阴极为 Cu2 放

    44、电,阳极为OH 放电,所以 H 增多,故 pH 减小。丙中为电解水,对于 K2SO4而言,其 pH 几乎不变。(2)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 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21.综合利用 CO2对环境保护及能源开发意义重大。(1)Li 2O、Na 2O、MgO 均能吸收 CO2。如果寻找吸收 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b可在A、A 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18 -c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2)Li 2O 吸收 CO2后,产物用于合成 Li4SiO4,Li 4SiO4用于吸收、释放 CO2。原理是:在500时,CO 2与 Li4SiO4接触后生成 Li

    45、2CO3;平衡后加热至 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 4SiO4再生,说明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3)利用反应 A 可将释放的 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反应 A:CO 2+H2O CO+H2+O2已知:则反应 A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4)高温电解技术能高效实现(3)中反应 A,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电极 b 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 )反应。CO 2在电极 a 放电的反应式是_。【答案】 (1) a b(2 分) (2)CO 2 + Li4SiO4 Li2CO3 + Li2SiO3(2 分)(3) CO 2(g) + H2O(g) =“ CO(g)“ + H2(g)

    46、 +O2(g) H =“ +524.8“ kJmol -1 (2 分)(4) 氧化(2 分) CO 2+ 2e- =“ CO“ + O2- (2 分)【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 C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如果要寻找吸收 CO2的其他物质,应该在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或者可在A、A 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答案选 ab。- 19 -(2)根据题意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 + Li4SiO4 Li2CO3 + Li2SiO3。(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减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整理可得反应 A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O2(g)+H2O(g)=CO(g)+H2(g)+O2(g) H=+524.8KJ/mol;(4)根据装置图可知电极 b 氧离子失去电阻转化为氧气,则发生氧化反应。电极 a 有 CO 生成,这说明 CO2得到电子生成 CO 和氧离子,则 CO2在电极 a 放电的反应式是 CO2+ 2e- =“ CO“ + O2-。【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性质及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