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综合检测(八)(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9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5 分)1正常人胃液的 pH 在 0.31.2 之间,胃酸(一般用盐酸表示)多了需要治疗。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 MgCO3、NaHCO 3,也可用酒石酸钠来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B对人而言,酒石酸是必需的营养品CMgCO 3、NaHCO 3与胃酸作用产生 CO2,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D酒石酸钠水解显酸性解析:选 A。用 NaHCO3、 酒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说明 NaHCO3、酒石酸钠能与 H 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C
2、选项由于生成大量 CO2,胃有膨胀的感觉,会不舒服。2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冰醋酸在 25 下的稀释过程,有如下思辨,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醋酸的电离常数不变B溶液中 c(H )持续增大CpH 先减小后增大D醋酸的分子数不断减少解析:选 B。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 正确; c(H )先增大后减小,B 不正确,C 正确;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右移,CH 3COOH 分子数不断减少,D 正确。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 100 mL 容量瓶配制 50 mL 一定浓度的 HCl 溶液B中和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入待测液C用稀硫酸洗涤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D测 pH 时用 pH 试纸蘸
3、取稀盐酸,取出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解析:选 B。A 项中 100 mL 容量瓶只能配制 100 mL 的溶液。C 项中硫酸钙是微溶物,应用稀盐酸或稀硝酸洗涤。D 项中会污染盐酸且所测 pH 不准确,应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 试纸中部,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4(2019石家庄高三模拟)25 时,关于0.1 molL1 的 NH4Cl 溶液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向中加适量水,溶液中 c(Cl )/c(NH )的值减小 4B若向中加适量水,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若将和均稀释 100 倍,的 pH 变化更大D若将和混合,所得溶液的 pH7,则溶液中的 c(NH
4、3H2O)c(Na )2解析:选 B。A 项,NH 4Cl 溶液中加适量水,若不考虑 NH 水解,则 c(NH )、 c(Cl )成 4 4比例减小, c(Cl )/c(NH )不变,但加水稀释促进 NH 水解 4 4(NH H 2ONH 3H2OH ), c(NH )减小的更多,比值增大,错误;B 项,NaOH 溶液 4 4抑制水的电离,加水稀释, c(OH )减小,则 c(H )增大,H 均来源于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正确;C 项,加水稀释 100 倍,NaOH 的 pH 变化 2,NH 4Cl pH 变化小于 2,错误;D 项,溶液呈中性,由电荷守恒有 c(Na ) c(NH
5、) c(Cl ),Cl 均来源于 4NH4Cl,有 c(Cl ) c(NH ) c(NH3H2O),则 c(NH3H2O) c(Na ),错误。 45(2016高考全国卷)298 K 时,在 20.0 mL 0.10 molL1 氨水中滴入 0.10 molL1 的盐酸,溶液的 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0.10 molL1 氨水的电离度为 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 20.0 mLCM 点处的溶液中 c(NH ) c(Cl ) c(H ) c(OH ) 4DN 点处的溶液中 pHc(Cl )c(CH3COOH
6、)c(H )解析:选 D。HCOONa 溶液中存在 c(Na ) c(H ) c(HCOO ) c(OH ),NH 4Cl 溶液中存在 c(NH ) c(H ) c(Cl ) c(OH ),两溶液中有 c(Na ) c(Cl ),只要比较 4HCOONa 溶液中 c(H )与 NH4Cl 溶液中 c(OH )的大小即可,由电离常数可知,NH 的水解 4程度比 HCOO 的大,则 NH4Cl 溶液中 c(H )较 HCOONa 溶液中 c(OH )大,即 NH4Cl 溶液中c(OH )较 HCOONa 溶液中 c(H )小,所以有 c(Na ) c(H ) c(Cl ) c(OH ) c(NH
7、) 4 c(H ),A 项错误;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比 HCOOH 的小,即 CH3COOH 的酸性弱,则相同 pH 的 CH3COOH 溶液的浓度大于 HCOOH 的,和 NaOH 反应时,CH 3COOH 溶液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较大,B 项错误;反应后得到 c(HCOOH)与 c(HCOONa)相等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由电荷守恒得: c(HCOO ) c(OH ) c(Na ) c(H ),由物料守恒得:2 c(Na ) c(HCOOH) c(HCOO ),则 c(HCOO ) c(Na ) c(HCOOH),所以 c(HCOO ) c(OH ) c(HCOOH)
8、c(H ),C 项错误;反应后得到 c(CH3COONa) c(CH3COOH) c(NaCl)的混合溶液,由物料守恒得: c(CH3COO ) c(CH3COOH)2 c(Cl ),pH7,则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 的水解程度,即 c(CH3COO ) c(Cl ) c(CH3COOH),电离和水解均很微弱,故c(H )小于 c(CH3COOH),D 项正确。7常温下,取一定量的 PbI2固体配成饱和溶液, T 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注:第一次平衡时 c(I )210 3 molL1 , c(Pb2 )110 3 molL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9、)A常温下,PbI 2的 Ksp210 6B温度不变,向 PbI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PbI 2的溶解度不变,Pb 2浓度不变C常温下 Ksp(PbS)810 28 ,向 PbI2的悬浊液中加入 Na2S 溶液,PbI 2(s)S 2 (aq)PbS(s) 2I (aq)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51018D T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PbI 2的 Ksp 增大解析:选 C。由 PbI2Pb 2 2I 得 Ksp c(Pb2 )c2(I )110 3 (2103 )2410 9 ,A 错误;由于硝酸铅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产生 Pb2 ,Pb 2 浓度增大,PbI 2的溶解度减小,B
10、 错误;PbI 2(s)S 2 (aq)PbS(s) 2I (aq)反应的平衡常数 K 510 18,C 正确; T 时刻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c2(I )c(S2 ) Ksp(PbI2)Ksp(PbS) 410 9810 28c(Pb2 )、 c(I )均呈增大趋势,D 错误。48(2018高考天津卷)LiH 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 2PO4溶液的 pH随 c 初始 (H2PO )的变化如图 1 所示,H 3PO4溶液中 H2PO 的分布分数 随 pH 的变化如图 4 42 所示 。下列有关 L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 3 个平衡B含 P 元素
11、的粒子有 H2PO 、HPO 和 PO 4 24 34C随 c 初始 (H2PO )增大,溶液的 pH 明显变小 4D用浓度大于 1 molL1 的 H3PO4溶液溶解 Li2CO3,当 pH 达到 4.66 时,H 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 LiH2PO4解析:选 D。LiH 2PO4溶液中存在 H2PO 的电离平衡: 4H2PO H HPO 、HPO H PO ,H 2PO 的水解平衡: 4 24 24 34 4H2PO H 2OH 3PO4OH ,H 2O 的电离平衡:H 2OH OH ,溶液中存在 4 个平衡,A 4项错误;含 P 元素的粒子有 H2PO 、HPO 、PO 、H 3PO4
12、,B 项错误;根据图 1,随着 c 4 24 34初始 (H2PO )增大,溶液的 pH 先逐渐减小后趋向不变,C 项错误;根据图 2,当 pH4.66 4时, 0.994,即 H2PO 的分布分数为 0.994,故当 pH 达到 4.66 时,H 3PO4几乎全部转 4化为 LiH2PO4,D 项正确。9(2019靖远联考)25 时,改变 0.1 mol/L RCOOH 溶液的 pH,溶液中RCOOH、RCOO 的微粒分布分数 (X) c(X)/c(RCOOH) c(RCOO );甲酸(HCOOH)与丙酸(CH3CH2COOH)中酸分子的分布分数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A丙酸的酸性比甲酸强BCH 3CH2COOHCH 3CH2COO H 的 lg K4.88C若 0.1 mol/L 甲酸溶液的 pH2.33,则 0.01 mol/L 甲酸溶液的 pH3.335D将 0.1 mol/L 的 HCOOH 溶液与 0.1 mol/L 的 H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 )c(HCOOH)c(HCOO )c(OH )c(H )解析:选 B。由图中信息可知,相同 pH 时,丙酸的酸分子的分布分数大,说明电离程度小,故其酸性比甲酸弱,A 错误;pH4.88 时,丙酸的酸分子的分布分数为 50%,即c(CH3CH2COOH) c(CH3CH2COO
14、),根据 CH3CH2COOHCH 3CH2COO H 电离过程可知,lg Kalg c(H )4.88,B 正确;稀释弱酸,电离程度增大,故若 0.1 mol/L 甲酸溶液的pH2.33,则 0.01 mol/L 甲酸溶液的 pH3.33,C 错误;将 0.1 mol/L 的 HCOOH 溶液与0.1 mol/L 的 H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电离过程大于水解过程,所得溶液呈酸性,即c(OH ) c(H ),D 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5 分)10(9 分)若用 0.1 molL1 CH3COOH 溶液滴定 20 mL 0.1 molL1 NaOH 溶液,滴定曲线如
15、图所示。(1)当 pH8 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2)滴定过程中,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_。ApH7 时: c(Na ) c(OH ) c(CH3COOH) c(H ) Ba 点时: c(Na ) c(CH3COOH) c(CH3COO )Cb 点时: c(CH3COOH) c(CH3COO )0.05 molL 1(3)若向该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固体,则溶液的 pH 会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由电荷守恒 c(H ) c(Na ) c(OH ) c(CH3COO ),溶液呈碱性, c(OH ) c(H ),所以 c(Na ) c(CH3COO ) c(OH
16、 ) c(H )。(2)A 项,由电荷守恒式为 c(H ) c(Na ) c(OH ) c(CH3COO ),错误。B 项,a 点时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和CH3COONa 的混合液,有 c(Na )2 c(CH3COOH) c(CH3COO ),错误。C 项,b 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 CH3COONa,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 项正确。(3)加入醋酸钠固体,抑制CH3COOH 电离, c(H )减小,pH 增大。答案:(1) c(Na ) c(CH3COO ) c(OH ) c(H )(2)C (3)增大11(14 分)在 25 时,对于 0.1 molL1 的氨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7、(1)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此时溶液中 将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6(2)若向氨水中加入 pH1 的硫酸,且氨水与硫酸的体积比为 11,此时溶液的pH_7(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此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3)若向氨水中加入 0.05 molL1 稀硫酸至溶液正好呈中性,所用氨水的体积 V1与稀硫酸的体积 V2的关系为 V1_V2(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写出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之间满足的电荷守恒表达式:_。解析:(1)NH 3H2ONH OH ,加入硫酸铵固体,虽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OH 浓度减小,但平
18、衡常数不变, K ,则 增大。(2)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铵,则 NH 水解溶液呈酸性。(3)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硫酸铵,则 NH 水解溶液呈酸性,若要 pH7,则硫酸的量要少一些。 4答案:(1)增大 (2)小于 NH H 2ONH 3H2OH c(NH ) c(SO ) c(H ) 4 4 24 c(OH )(3)大于 c(NH ) c(H )2 c(SO ) c(OH ) 4 2412(16 分)现实验室用 0.2 molL1 的 KMnO4溶液(硫酸酸化)做分析滴定实验,滴定 KHSO3溶液。量取 20.00 mL 待测的 KHSO3溶液于锥形瓶中,用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
19、管盛装配制的标准 KMnO4溶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着_,直至滴入最后一滴 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 30 s 内不变色为止。后又重复做了两次平行实验,数据如下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起始读数/mL 1.10 1.42 0.35终点读数/mL 21.12 21.40 22.43(1)用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量取 KHSO3溶液,KHSO 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2)滴定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待测 KHSO3溶液中 c(KHSO3)_molL 1 。(3)若滴定过程中只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偏大的有_(填编号)。配制标准 KM
20、nO4溶液时,加硫酸酸化后未冷却至室温便注入到容量瓶中滴定完毕读数时呈俯视姿态滴定时过早地判断滴定终点(实验过后发现锥形瓶溶液变为无色)滴定前盛装 KMnO4溶液的滴定管尖嘴上有气泡未排尽,而滴定后消失盛装待测 KHSO3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 KHSO3溶液润洗滴定时操作不当致使 KMnO4溶液从活塞处流出少许7KHSO 3溶液中含有少量 NaCl 杂质解析:KMnO 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所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 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 30 s 不变色,说明已达到滴定终点。(1)因为 HSO
21、的电离(HSO H SO )大于其水解(HSO H 2OH 2SO3OH ), 3 3 23 3所以 KHSO3溶液呈酸性,用酸式滴定管盛装。KHSO 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K ) c(HSO ) c(H ) c(SO ) c(OH )。 3 23(2)MnO 在酸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为 Mn2 ,HSO 的氧化产物为 SO ,利用电子守 4 3 24恒先配氧化还原反应:2MnO 5HSO 2Mn 2 5SO ,再结合溶液呈酸性,进行缺项 4 3 24配平。上表中三组数据第三组误差较大舍去,所以得 V(KMnO4)20.00 mL。 c(KHSO3) 0.500 0 molL 1 。
22、V(KMnO4)c(KMnO4)5V(KHSO3)2(3)由于热溶液体积膨胀,冷却后所配溶液体积减小,KMnO 4浓度比计算值大,滴定时消耗 KMnO4溶液体积比理论值小,即所取 V(KMnO4)偏小,可知 c(KHSO3)偏小。滴定完毕后由于俯视读数,读数偏小,计算时则 c(KHSO3)偏小。判断终点过早,即滴入 KMnO4溶液体积偏小,致使 c(KHSO3)的浓度偏小。操作中实际进入锥形瓶中的 KMnO4溶液体积比读数小,则 c(KHSO3)偏大。操作正确。中杂质 Cl 可被 KMnO4氧化,多消耗 KMnO4溶液,致使 c(KHSO3)偏大。答案:酸式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1)酸式
23、c(K ) c(HSO ) c(H ) c(SO ) c(OH ) 3 23(2)2MnO 5HSO H =2Mn2 5SO 3H 2O 0.500 0 4 3 24(3)13(16 分)(2019漳州模拟)钪( M45 g/mol)及其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在宇航、电子、超导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从钛白工业废酸(含钪、钛、铁、锰等离子)中提取氧化钪(Sc 2O3)的一种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洗涤“油相”可除去大量的钛离子。洗涤水是用 93%的硫酸、27.5%的双氧水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混合的实验操作是_。(2)先加入氨水调节 pH3,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再向滤液加入氨水
24、调节 pH6,滤液中 Sc3 的浓度为_。已知: KspMn(OH)21.910 13 、 KspFe(OH)32.610 39 , KspSc(OH)39.010 31 8(3)用草酸“沉钪” 。25 时 pH2 的草酸溶液中 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写出“沉钪”得到草酸钪的离子方程式:_。已知 Ka1(H2C2O4)5.910 2 , Ka2(H2C2O4)6.410 5 (4)草酸钪“灼烧”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5)废酸中含钪量为 15 mg/L, V L 废酸最多可提取 Sc2O3的质量为_。解析:(1)不同的液体在混合时,一般先加密度较小、易挥发的,后加密度大、难挥发的,若混合时放
25、热,则最后加受热易分解的,因此,混合的实验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再慢慢注入 H2O2中,并不断搅拌。(2)废酸中含钪、钛、铁、锰等离子,洗涤“油相”已除去大量的钛离子,根据 KspMn(OH)21.910 13 、 KspFe(OH)32.610 39 , KspSc(OH)39.010 31 ,可以求出使三种离子沉淀完全的 pH,发现锰离子沉淀完全时 pH 约为 10,钪离子沉淀完全时 pH 约为 5,而铁离子沉淀完全时 pH 约为 4,所以先加入氨水调节 pH3,过滤,滤渣主要成分是 Fe(OH)3;再向滤液中加入氨水调节 pH6,此时溶液中 c(
26、OH )10 8 mol/L,滤液中 Sc3 的浓度为 9.010 7 mol/L。(3)25 时 pH2 的草酸溶液中9.010 31(10 8)3 Ka2(H2C2O4)Ka1(H2C2O4)1c2(H ) 6.410 5 5.9102 3.810 2 ;“沉钪”得到草酸钪的离子1c2(H ) 1(10 2)2方程式为 2Sc3 3H 2C2O4=Sc2(C2O4)36H 。(4)草酸钪“灼烧”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Sc2(C2O4)33O 2 2Sc2O312CO 2。(5)废酸中含钪量为 15 mg/L,则 V L 废= = = = =高 温 酸中含钪的质量为 15103 g/LV L0.015 V g,所以最多可提取 Sc2O3的质量为 0.023 V g。0.015V g45 g/mol 138 g/mol2答案:(1)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再慢慢注入 H2O2中,并不断搅拌(2)Fe(OH)3 9.010 7 mol/L(3)3.8102 2Sc 3 3H 2C2O4=Sc2(C2O4)36H (4)2Sc2(C2O4)33O 2 2Sc2O312CO 2= = = = =高 温 (5)0.023V 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