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原子核的组成1多选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线包括三种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张厚的黑纸能挡住 射线,但不能挡住 射线和 射线B某原子核在放出 射线后会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C三种射线中对气体电离作用最强的是 射线D 粒子是电子,但不是原来绕核旋转的核外电子解析:选 ACD 由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点可知, 射线贯穿本领最弱,一张黑纸都能挡住,而黑纸挡不住 射线和 射线,故 A 正确; 射线是伴随 、 衰变而产生的一种电磁波,不会使原子核变成新核,故 B 错误;三种射线中 射线电离作用最强,故 C 正确; 粒子是电子,来源于原子核,故 D 正确。2在天然放射性物质附
2、近放置一带电体,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很快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 射线的贯穿作用 B 射线的电离作用C 射线的贯穿作用 D 射线的中和作用解析:选 B 因 射线的电离作用使空气电离从而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很快消失,选项 B正确。3原子核中能放出 、 射线,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 粒子B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 粒子C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 粒子D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和中子解析:选 D 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2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结合得较紧密,有时作为一个整体放出,这就是 粒子的来源,不能据此认为 粒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里是没有电子的,但中子可
3、以转化成质子,并向核外释放一个电子 ,这就是 粒子。原子核发出射线后处于高能级,再回到低能级时多余的能量以 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形成 射线,故原子核里也没有 粒子,故 D 正确。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甲图中 A 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 B 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 C 处观察不到闪光点B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能量为 10.4 eV 的光子而发生跃迁C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原来就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则锌板原来带负电D丁图中 1 为 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解析:选 D 甲图中 A 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 B 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
4、点, C 处也可以观察到很少的闪光点,故 A 错误;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发生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需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从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到 n2 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最小,吸收的能量为3.4 eV (13.6 eV)10.2 eV,即受到能量为 10.2 eV 的光子照射,可以从基态跃迁到 n2 能级,能量为 10.4 eV 的光子不能被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故 B 错误;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锌板上的电子逸出,锌板带上正电,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原来就带正电,故 C 错误;丁图中,根据左手定则可知,1 带正电,为 射线, 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故 D 正确
5、。5某种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正确反映这些同位素的质量数 A 与中子数 N 关系的是图( )解析:选 B 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因此当中子数 N 增多时,质量数 A 也会增大,因此 A、D 错误;因为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无中子,也就是中子数 N 为零时,质量数 A 不为零,因此 B 正确,C 错误。6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 、 和 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 a、 b 两束,射线 a 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 b 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 a 为_射线,射线 b 为_射线。解析:三种射线 、 中,穿透能力最弱的是
6、射线,所以 射线被铝箔挡住,穿过铝箔的是 和 射线, 射线在电场中不偏转,故 a 是 射线, 射线在电场中受- 3 -力偏转,故 b 为 射线。答案: 7如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射的 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 A,用粒子流 A 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 B,经研究知道( )A A 为中子, B 为质子 B A 为质子, B 为中子C A 为 射线, B 为中子 D A 为中子, B 为 射线解析:选 A 不可见射线 A,轰击石蜡时打出的应是质子,因为质子就是氢核,而石蜡中含有大量氢原子,轰击石蜡的不可见射线应该是中子。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射线在电场和磁场
7、中都不会发生偏转B 射线比 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C氢有三种同位素: 11H、 12H、 13H,它们中子数相等D原子核的电荷数即为原子核所带的电荷量解析:选 A 射线中 光子不带电,故在电、磁场中不发生偏转,故 A 正确; 粒子电离能力很强, 射线电离能力较弱,故 B 错误; 11H、 12H、 13H 的核子数分别是1、2、3,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 1,中子数等于核子数减质子数,故 C 错误;原子核的电荷量等于电荷数乘以 1.61019 C,D 错误。9.如图所示,铅盒中的放射性物质从小孔中不断向外辐射含有 、 三种射线的放射线( 射线的速度为 0.1c, 射线的速度约为 0.99c),空
8、间未加电场和磁场时,右边荧光屏 M 上仅在其中心 O 处有一光斑,若在该空间施加如图所示的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后,荧光屏上显示出了两个亮点,关于此时各种射线在荧光屏上的分布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 、 射线打在 O 点, 射线打在 O 点上方的某一点B可能是 、 射线打在 O 点, 射线打在 O 点下方的某一点C可能是 、 射线打在 O 点, 射线打在 O 点上方的某一点D可能是 射线打在 O 点,、 射线打在 O 点下方的某一点- 4 -解析:选 B 因 射线不带电,一定打在 O 点,若 粒子打到 O 点,则有 Eq Bv q,由于 v 0.1 c, v 0.99 c,对
9、 粒子,必有 EqBv q, 粒子必定向下偏转,打到 O 点下方的某一点,故 C 错误。10多选质谱仪是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为某种质谱仪的原理图,现利用这种质谱仪对氢元素进行测量。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从容器 A 的下方的小孔无初速度飘入电势差为 U 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最后打在照相底片 D 上,形成 a、 b、 c 三条光谱线。关于三种同位素进入磁场时速度大小的排列顺序和三条光谱的排列顺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进入磁场时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氚、氘、氕B进入磁场时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氕、氘、氚C a、 b、 c 三条光谱线依次排列的顺序是氕、氘、氚D a、 b、 c 三条光谱线依次排列的顺序是氚、氘、氕解析:选 BD 加速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qU mv2,则有 v ,三种同位素电荷量 q12 2qUm相同,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质量的倒数,所以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氕、氘、氚,A 错误,B 正确;进入磁场后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由 qvB m ,并把 v 代入,得 r ,由于v2r 1B 2mUq它们的电荷量均相同,那么氚核的偏转半径最大,所以 a、 b、 c 三条光谱线依次排列的顺序是氚、氘、氕,故 C 错误,D 正确。-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