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阶段验收评估(一)光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第 15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对于某单色光,玻璃的折射率比水的大,则此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 )A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B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C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D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解析:选 C 由 n , n 玻 n 水 ,可得: v 玻 v 水 ,又 v f , f 相同,波速越小,波cv长越短,所以光在玻璃中的波
2、长比水中的短,故只有 C 项正确。2.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 S 时,在光屏 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A增大 S1与 S2的间距B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C将绿光换为红光D将绿光换为紫光解析:选 C 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 x ,增大 S1与 S2的间距就是增大 d,所ld以条纹间距变小,A 错误;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就是减小 l,条纹间距变小,B 错误;红光波长比绿光波长长,紫光波长比绿光波长短,所以将绿光换为红光,条纹间距增大,C 正确,D 错误。3有一块玻璃砖,上、下两面光滑且平行,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下面给出的四个光路图
3、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 D 本题中由于玻璃砖上、下表面平行,光在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上表面能够发生折射,则下表面一定能够发生折射,又因为有折射就有反射,故 D 正确。4.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 M,若用 n1和 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A n1 n2, a 为红光, b 为蓝光B n1 n2, a 为蓝光, b 为红光C n1 n2, a 为红光, b 为蓝光D n1 n2, a 为蓝光, b 为红光解析:选 B 由题图可知, b 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偏折角较小,因此折
4、射率较小,是红光。5一个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如图所示,一细束蓝光从 AC 面的 P 点沿平行底面 AB 方向射入棱镜后,经 AB 面反射,再从 BC 面的 Q 点射出,且有 PQ AB(图中未画光在棱镜内的光路)。如果将一细束绿光仍从 P 点沿平行底面 AB 方向射入三棱镜,则从 BC 面射出的光线( )A仍从 Q 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 ABB仍从 Q 点射出,出射光线不平行于 ABC可能从 Q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 ABD可能从 Q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 AB解析:选 D 将蓝光换成绿光,其折射率变小,在 AC 面的折射角变大,光路如图所示,可能从 Q 点射出且平行于 AB,故 D 正确。
5、6.直线 P1P2过均匀玻璃球球心 O,细光束 a、 b 平行且关于 P1P2对称,由空气射入玻璃球的光路如图所示。 a、 b 光相比( )A玻璃对 a 光的折射率较大B玻璃对 a 光的临界角较大C b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D b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短解析:选 BC 由图可知 a、 b 两入射光线的入射角 i1 i2,折射角r1 r2,由折射率 n 知玻璃对 b 光的折射率较大,选项 A 错误;设sin isin r玻璃对光的临界角为 C,sin C , a 光的临界角较大,故选项 B 正确;光在介质中的传播1n速度 v ,则 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 光的传播速度较小,故选项 C
6、正确; b 光的传播速度cn小,且通过的路程长,故 b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长,故选项 D 错误。7.如图所示, MN 是介质 1 和介质 2 的分界面,介质 1、2 的绝对折射率分别为 n1、 n2,一束细光束从介质 1 射向介质 2 中,测得 160, 230,根据你所学的光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介质 2 相对介质 1 的相对折射率为 3B光在介质 2 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光在介质 1 中传播的速度C介质 1 相对介质 2 来说是光密介质D光从介质 1 进入介质 2 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E光从介质 1 进入介质 2,光的波长变短解析:选 ABE 光从介质 1 射入介质 2
7、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作介质 2 相对介质 1 的相对折射率,所以有 n21 ,选项 A 正确;因介质 2 相对介质 1 的相对sin 60sin 30 3折射率为 ,可以得出介质 2 的绝对折射率大,因 n ,所以光在介质 2 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cv在介质 1 中的传播速度,故 B 正确;由于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故介质 2 相对于介质 1 来说是光密介质,故 C 错误;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有可能发生全反射,故 D 错误;光从介质 1 进入介质 2,光的频率不变,速度变小,由 v f 可知,光的波长变短,故 E 正确。8如图所示,一束色光从长方体玻璃砖上表面射入玻璃,穿过玻璃后从侧
8、面射出,变为 a、 b 两束单色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对 a 光的折射率较大B在玻璃中 b 光的波长比 a 光短C在玻璃中 b 光传播速度比 a 光大D减小入射角 i, a、 b 光线有可能消失解析:选 BD 由题图可知折射率 na nb,则 a b,又由 n 得, va vb,综上得cv b a,故 A、C 错误,B 正确;减小入射角 i,由几何关系可知在玻璃内的入射角变大,可能发生全反射, a、 b 都可能消失,D 正确。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9(6 分)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中央亮条纹的中心,此时螺旋测微
9、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第 3 条亮条纹的中心,此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双缝间距 d1.5 mm,双缝到屏的距离 L1.00 m,则被测光波的波长为_。解析:图甲读数为 1.130 mm,图乙读数为 1.760 mm。- 4 -亮条纹间距 x mm0.21 mm。1.760 1.1303由公式 x 得:Ld m3.1510 7 m。d xL 1.510 30.2110 31.00答案:3.1510 7 m10.(10 分)如图所示是用某种透光物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 ABC;在垂直 AC面的直线 MN 上插两枚大头针 P1、 P2,在 A
10、B 面的左侧透过棱镜观察大头针P1、 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 P1的像_,再在观察的这一侧先后插入两枚大头针 P3、 P4,使 P3_, P4_,记下 P3、 P4的位置,移去大头针和三棱镜,过 P3、 P4作直线与 AB 面相交于 D,量出该直线与 AB 面的夹角为 45,则该透光物质的折射率 n_,并在图中正确地画出完整的光路图。解析:折射率的测定原理是依据折射定律 n ,利用插针法将光sin 1sin 2在介质中的传播路线确定,从而测出相应的入射角 1和折射角 2,求解出n 值。而插针便是利用它挡住物体(大头针)的像,用 P3挡住 P1、 P2的像是为了确定入射光线,用 P4挡住
11、P3和 P1、 P2的像是为了确定出射光线。由题给条件可画出如图所示的完整光路图,且 145, 230所以 n sin 1sin 2 。sin 45sin 30 2/21/2 2答案:被 P2的像挡住 挡住 P1、 P2的像 挡住 P3和 P1、 P2的像 光路图见解析图2三、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36 分)11.(16 分)某透明物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 ABC 为直角三角形, AB 为直角边,长度为 2L, ABC45, ADC 为一圆弧,其圆心在 AC 边的中点。此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 n2.0。若一束宽度与 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 AB 边垂直射入透明物体,试由光路图画出光线
12、从 ADC 圆弧射出的区域,并求此区域的圆弧长度 s。解析:如图,作出两条边缘光线,所求光线射出的区域为 EDF。如图,从圆弧 ADC 射出的边缘光线的入射角等于材料的临界角 ,因 sin 1n 12故 30由几何关系得:圆弧 EDF 长度为 s2 L故所求 s 。 L3- 5 -答案:图见解析 L312(20 分)一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端有一标记 P 离水面的高度为 h10.6 m,尾部下端 Q 略高于水面;赛艇正前方离赛艇前端 s10.8 m 处有一浮标,示意如图。一潜水员在浮标前方 s23.0 m 处下潜到深度为 h24.0 m 时,看到标记刚好被浮标挡住,此处看不到船尾端 Q;继续下潜 h4.0 m,恰好能看见 Q。求:(1)水的折射率 n;(2)赛艇的长度 l。(可用根式表示)解析:(1)标记 P 的光路如图n 。sin isin rs1s12 h12s2s22 h220.80.64 0.3639 16 0.835 43(2)Q 点恰好被看到,则折射角为临界角 Csin C 1n s2 s1 l h2 h 2 s2 s1 l 2 34解得: l m。(2477 3.8)答案:(1) n (2) m43 (2477 3.8)-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