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 3 节实验:传感器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利用斯密特触发器设计光控开关电路和温度报警器。2提高电子技术方面的设计和制作能力。二、实验原理1光控开关(1)电路如图所示。(2)斯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斯密特触发器是一个性能特殊的非门电路,当加在它的输入端 A 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1.6 V)时,输出端 Y 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0.25 V),而当输入端 A 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的时候(0.8 V),Y 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3.4 V)。(3)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白天,光照强度较大,光敏电阻 RG阻值较小,加在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 A 的电压较低,则输出端 Y 输出高电平,发光二
2、极管 LED 不导通;当天暗到一定程度时, RG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 A 的电压上升到 1.6 V,输出端 Y 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则发光二极管 LED 导通发光(相当于路灯),这样就达到了使路灯天明自动熄灭,天暗自动开启的目的。2温度报警器(1)电路如图所示。(2)工作原理:常温下,调节 R1的阻值使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 A 处于低电平,则输出端Y 处于高电平,无电流通过蜂鸣器,蜂鸣器不发声;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 RT阻值减小,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 A 的电压升高,当达到某一值(高电平)时,其输出端 Y 由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蜂鸣器通电,从而发出报警声。 R1的阻值不同,则
3、报警温度不同,可以通过调节 R1来调节蜂鸣器的灵敏度。三、实验器材1光控开关实验斯密特触发器、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继电器、灯泡(6 V,0.3 A)、可变电阻 R1(最大- 2 -阻值 51 k)、电阻 R2(330 )、光敏电阻、集成电路实验板、直流电源 (5 V)、导线若干、黑纸。2温度报警器实验斯密特触发器、蜂鸣器、热敏电阻、可变电阻 R1(最大阻值 1 k)、集成电路实验板、直流电源(5 V)、导线若干、烧杯(盛有热水)。四、实验步骤1光控开关(1)按照电路图将各元件组装到集成电路实验板上。(2)检查各元件的连接,确保无误。(3)接通电源,调节电阻 R1,使发光二极管或灯泡在普通光照条
4、件下不亮。(4)用黑纸逐渐遮住光敏电阻,观察发光二极管或灯泡的状态。(5)逐渐撤掉黑纸,观察发光二极管或灯泡的状态。2温度报警器(1)按照电路图将各元件组装到集成电路实验板上。(2)检查各元件的连接,确保无误。(3)接通电源,调节电阻 R1,使蜂鸣器常温下不发声。(4)用热水使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注意蜂鸣器是否发声。(5)将热敏电阻从热水中取出,注意蜂鸣器是否发声。五、注意事项1安装前,对器材进行测试,确保各元件性能良好后,再进行安装。2光控开关实验中,二极管连入电路的极性不能反接,否则继电器不能正常工作。3光控开关实验中要想天更暗时“路灯”才会亮,应该把 R1的阻值调大些。4温度报警器实验中
5、,要使蜂鸣器在更低的温度时报警,应该把 R1的阻值调大些。例 1 多选图甲表示斯密特触发器,当加在它的输入端 A 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1.6 V)时,输出端 Y 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0.25 V),而当输入端 A 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0.8 V)的时候,Y 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 (3.4 V)。图乙为一光控电路,用发光二极管 LED 模仿路灯, RG为光敏电阻。下列关于斯密特触发器和光控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斯密特触发器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3 -B斯密特触发器是具有特殊功能的非门C要想在天更暗时路灯才会亮,应该把 R1的阻值调大些D当输出端 Y 突然从高电平跳
6、到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发光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1)知道斯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了解非门电路的特点及其表示符号。(2)明白光敏电阻 RG的阻值的大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3)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解析 斯密特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非门,它能把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突变的数字信号,选项 A 错误,B 正确;如果把 R1的阻值调大些,则只有 RG的阻值达到更大值时,才能使斯密特触发器的 A 端电压达到某个值(1.6 V),即达到天更暗时路灯才会亮的目的,选项 C 正确;当输出端 Y 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选项 D 正确。答案 BCD例 2 利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制
7、作的热敏传感器,一般体积很小,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反应快,而且精确度高。(1)如果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和其他元件串联成一个电路,其他因素不变,只要热敏电阻所处区域的温度降低,电路中电流将变_(选填“大”或“小”)。(2)上述电路中,我们将电流表中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能直接显示出热敏电阻附近的温度。如果刻度盘正中的温度为 20 (如图甲所示 ),则 25 的刻度应在 20 的刻度的_(选填“左”或“右”)侧。(3)为了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某蔬菜大棚内检测大棚内温度变化,请用图乙中的器材(可增加元器件)设计一个电路。解析 (1)因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电
8、阻减小,温度降低时,电阻增大。故电路中电流会减小。(2)由(1)的分析知,温度越高,电流越大,25 的刻度应对应较大电流,故在 20 对应电流刻度的右侧。(3)如图所示。- 4 -答案 (1)小 (2)右 (3)见解析图例 3 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 lx)。某光敏电阻 R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照度(lx) 0.2 0.4 0.6 0.8 1.0 1.2电阻(k) 75 40 28 23 20 18(1)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1)中给定
9、的坐标系中描绘出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并说明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2)如图(2)所示,当 1、2 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 2 V 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 1、2 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 1.0 lx 时启动照明系统,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提供的器材如下:光敏电阻 RP(符号 ,阻值见上表);直流电源 E(电动势 3 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 R110 k, R220 k, R340 k(限选其中之一并在图中标出);开关 S 及导线若干。解析 (1)如图甲所示,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的照度的增大非线性减
10、小。(2)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根据串联电阻的正比分压关系, E3 V,当照度降低至 1.0 - 5 -lx 时,由图线知,此时光敏电阻 RP20 k, URP2 V,串联电阻分压 UR1 V,由 2 得 R 10 k,故选定值电阻 R1。URPUR RPR RP2答案 见解析1.如图所示,将一光敏电阻连入多用电表两表笔上,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用光照射光敏电阻时表针的偏角为 ,现用手掌挡住部分光线,表针的偏角变为 ,则可判断( )A B C D不能确定 和 的关系解析:选 B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开始时有光照射,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小,当手掌挡住部分光线时,光敏电阻的
11、阻值增大,因为欧姆表的零刻度在表盘的右侧,所以欧姆表测电阻时,阻值越大,指针偏角越小,所以选项 B 正确。2.如图所示为小型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其中 L 为含铁芯的线圈, P 为可绕 O 点转动的铁片, K 为弹簧, S 为一对触头,A、 B、 C、 D 为四个接线柱。电磁继电器与传感器配合,可完成自动控制的要求,其工作方式是( )A A 与 B 接信号电压, C 与 D 跟被控电路串联B A 与 B 接信号电压, C 与 D 跟被控电路并联C C 与 D 接信号电压, A 与 B 跟被控电路串联D C 与 D 接信号电压, A 与 B 跟被控电路并联解析:选 A 由题图可知 A、 B 是
12、电磁继电器线圈,所以 A、 B 应接信号电压,线圈随信号电压变化使电磁继电器相吸或排斥,从而使 C、 D 接通或断开,进而起到控制作用,故正确答案为 A。3.电流传感器可以清楚地演示一些电学元件对电路中电流的影 响。如图所示,在电路中接入电感线圈,闭合开关时,计算机显示的电 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解析:选 B 当闭合开关时,通过电感线圈的电流是逐渐增大但并不是均匀增大的,一段时间后电流恒定,故选项 B 正确。4如图所示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至 74 时,L 1亮灯报警B温度升高至 74 时,L 2亮灯报警C
13、温度升高至 78 时,L 1亮灯报警D温度升高至 78 时,L 2亮灯报警解析:选 D 当温度低于 78 时,线圈中没有电流,此时仅灯 L1亮;当温度升高到 78 时,线圈中有电流,磁铁吸引衔铁,灯 L2被接通,所以灯 L2亮报警;温度升高至 74 时,线圈中没有电流,只是灯 L1亮。5.在制作光控电路实验中,某同学按图所示电路将元件安装完毕后,发现将装置置入黑暗环境中接通电源时,灯泡不发光,原因不可能是( )A二极管两极接反 B R1与 RG位置颠倒C R1阻值太小 D灯泡被断路解析:选 C 由题可知若二极管接反,光线暗时,二极管上为负向电压,无法导通,灯泡不亮,A 项可能;若 R1与 RG
14、位置颠倒,则光线较暗时,Y 端为高电平,二极管不导通,灯泡不发光,B 项可能;若 R1阻值太小,Y 端一直为低电平,灯泡一直发光,C 项不可能;灯泡断路时无法发光,D 可能。6(2016北京高考)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如图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 R 随温度 t 变化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_(选填“增强”或“减弱”);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解析:由 Rt 图像可知,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电阻减小,则导电能力增强。相对金属热电阻,热敏电阻在相同的温度变化情况下电阻变化大,则热敏电阻对温度
15、变化的响应更敏感。答案:增强 敏感- 7 -7.目前有些居民区内楼道灯的控制,使用的是一种延时开关。该延时开关的简化原理如图所示。图中 D 是红色发光二极管(只要有很小的电流通过就能使其发出红色亮光), R 为限流电阻,K 为按钮式开关,虚线框内 S 表示延时开关电路,当按下 K 接通电路瞬间,延时开关触发,相当于 S 闭合,这时释放 K 后,延时开关 S 约在 1 min 后断开,电灯熄灭。根据上述信息和原理图,我们可推断:按钮开关 K 按下前,发光二极管是_(填“发光的”或“熄灭的”),按钮开关 K按下再释放后,电灯 L 发光持续时间约_min。这一过程中发光二极管是_。限流电阻 R 的阻
16、值和灯丝电阻 RL相比,应满足 R_RL的条件。解析:开关 K 按下前,S 为断开,有电流经过发光二极管,故发光二极管是发光的。当按下开关 K 后,延时开关 S 闭合,二极管和 R 被短路,二极管不发光,由于延时开关 S 约 1 min 后断开,故电灯 L 能持续发光 1 min,由于 R 为限流电阻,且二极管只要有很小的电流通过就能发光,故应满足 RRL。答案:发光的 1 熄灭的 8(2017江苏高考)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1 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 Rt、滑动变阻器 R 串联接在电源 E 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超过 15 mA 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
17、,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 20 ,热敏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t/ 30.0 40.0 50.0 60.0 70.0 80.0Rt/ 199.5 145.4 108.1 81.8 62.9 49.1(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 E1(3 V,内阻不计)、电源 E2(6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 R1(0200 )、滑动变阻器 R2(0500 )、热敏电阻 Rt、继电器、电阻箱(0999.9 )、开关 S、导线若干。为使该装置实现对 3080 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电源 E 应选用_(选填“ E1”或“ E2”),滑动变阻器 R 应选用_(选填“ R1”或“ R2”)。-
18、8 -(2)实验发现电路不工作。某同学为排查电路故障,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则应将如图 2 所示的选择开关旋至_(选填“ A”“B”“C”或“ D”)。(3)合上开关 S,用调节好的多用电表进行排查。在图 1 中,若只有 b、 c 间断路,则应发现表笔接入 a、 b 时指针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接入 a、 c 时指针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4)排除故障后,欲使衔铁在热敏电阻为 50 时被吸合,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
19、敏电阻,将阻值调至 108.1 解析:(1)如果电源用 E1,则在 t30 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Im A13.67 3199.5 20mA15 mA,故不能实现对此温度的控制,因此电源应选用 E2;为了在 t80 时实现对温度的控制,设滑动变阻器阻值的最大值至少为 R,则 0.015 A,解得6 VR 20 49.1 R330.9 ,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R2。(2)要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检测故障,应将选择开关旋至 C。(3)如果只有 b、 c 间断路,说明 b 点与电源的负极间没有形成通路, a、 b 间的电压为零,表笔接在 a、 b 间时,指针不偏转; c 点与电源的负极间形成通路, a 与电源的正极相通,a、 c 间有电压,因此两表笔接入 a、 c 间时指针发生偏转。(4)排除故障后,欲使衔铁在热敏电阻为 50 时被吸合,应先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并将阻值调至 108.1 ,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直至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这时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因此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答案:(1) E2 R2 (2) C (3)不偏转 偏转 (4)-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