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1课文化与社会课时跟踪练.doc

    • 资源ID:1118771       资源大小:2.54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1课文化与社会课时跟踪练.doc

    1、1文化与社会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2019 年 3 月 5 日十 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019 年香港马拉松于 2 月 17 日晨鸣枪起跑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8 年我国 GDP 同比增长 6.6%,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我国将于 2019 年发射嫦娥五号进行探月A. B. C. D.解析:是政治现象,是经济现象;属于文化现象。答案:B2.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 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

    2、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体味到( )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 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 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解析:通过书信带领人们重温记忆,汲取养料,这说明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正确;书信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错误;通过电视节目来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这说明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都

    3、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错误。2答案:B3.“石城湖上美人居,桃花片片涌莫愁。 ”莫愁村位于“世界长寿之乡”湖北钟祥,是湖北首个可以深度体验“地道乡土民俗、浪漫荆楚民艺、多元文化风情”的旅游目的地,各色非物质文化饮食老店 、民间小吃传承大家、传统老式作坊和荆楚地方戏曲演艺等汇集于极具荆楚韵味的古市集和老街巷,为游客带来寻觅乡愁、回归本真的别 样旅游体验。这表明(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 凝 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 人们对古市老街等乡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统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B. C. D.解析:饮食老

    4、店、民间小吃、老式作坊、古市集和老街巷承载着莫愁文化,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符合题意;通过旅游,为游客带来寻觅乡愁、回归本真的别样旅游体验,说明人们对古市老街等乡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作用,没有涉及文化的产生问题,与材料无关;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错误。答案:C4.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是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依据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取的,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媒体视野中的世间万象和 社会变迁。如进博会、直播答题、信联、消

    5、费降级、限竞房、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这些新词、热词的出现说明了( )A.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D.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解析:新词、热词的出现说明了文化是人们社会 实 践的产物,B 项符合题意;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精神力量,A 项错误;C、D 两项与题意无关。答案:B5.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有机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看,动漫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发展的文化支柱性产业。这说明( )文化决定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

    6、突出 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 B. C. D.3解析:经济、政治决定文化,错误;中“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C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提出:以农为本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经验管理”模式;基于贸易的西方文明体系,探索出了一套精于计算的“数字管理”模式。这揭示了( )A.文化决定社会发展进程B.文化能够深刻地推动社会发展C.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D.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解析:黄仁宇的观点说明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C 项当选;文化影响社会发展进程,A 项错误;文化具有两面性,优秀文化能够推动社会

    7、发展,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排除 D 项。答案:C7.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杰明 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由此可见( )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C.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D.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解析:题干表明一定的文化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D 项符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A 项错误;B 项与题意无关;文化包容性受到经济影响,但不是以经济为基础,C 项错误。答案:D8.

    8、下面漫画手机信访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的发展推进了信访方式的变化B.手机信访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C.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文化与政治不可再分D.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4解析:漫画寓意为文化素养提升,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D 项符合题意。答案:D9.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催化剂” ;中原地区世家大族源源不断地举家南迁和徽州山环水绕、相对封闭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徽州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和浓郁的乡土观念。这体现了( )经济是文化的基 础 地理环境决定文化的特征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A. B. C. D.解

    9、析: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催化剂” ,这体现了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正确;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排除;“举家南迁”体现了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正确;没有认识到 文化作用的双重性,排除。答案:C10.当今世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实力,利用在媒体控制和文化产业方面的优势,操控国际舆论,以“软实力”方式大举实施“民主人权输出”的进攻仗,向全球各地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启示我国( )文化与政治相互决定,要警惕文化霸权主义 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 要把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 要提升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A. B. C. D.

    10、解析: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软实力”方式大举实施“民主人权输出”的进攻仗,向全球各地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启示我国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要提升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正确且符合题意;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错误;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关键因素,错误。答案:C11.2018 年 9 月 19 日,第十二届(2018)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暨中英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在白马湖建国饭店举行。作为杭州文创产业发展的主平台,杭州文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近年来,文化创意已经成为杭州这座世界名城的“金名片” 。据介绍,过去十年间,杭州文创产业以平均

    11、 15%以上的增幅保持连续十年快速增长,2017 年全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 3 041 亿元,占 GDP 比重达 24.2%,达到了世界文创产业先进城市的水平。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5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解析:文艺创意产业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A 项符合题意。答案:A12.曾因一组“我要读书”的照片而被外界熟知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如今又因当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她的“逆袭”再次告诉我们,扶贫,需要扶志。物质救急更需精神脱贫的原因在于( )经济发展对人的文化 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与

    12、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 B. C. D.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物质救急更需精神脱贫,是因为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确;不符合题意;文化只是一种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英雄不容亵渎、先烈不容诋毁。2018 年 5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英

    13、雄烈士 保护法指出,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健全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清静的环境和氛围,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有损纪念英雄烈士环境和氛围的活动,不得侵占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和设施,不得破坏、污损纪念设施等。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英雄烈士不仅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充实了民族的精神殿堂。透过长征将士,人们惊叹于“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走近抗战军民,人们感佩于“一寸山河一寸血” ;品读革命故事,人们更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

    14、的光明前途” 。回望历史的天空,正是无数先贤英烈,挺立起民族精神的万里河山。对于“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历史之问,无论任何时候,我们的回答不应有改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解析:本题以中 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颁布施行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知识。在作答时, 学生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方面,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是因为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同时也有利于通过营造特定的文化环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6观。这都体现了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学生比较容易作答。另一方面,这一

    15、法律的颁布施行,对继承宝贵的革命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进而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意义。答案: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承载着英雄精神,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有利于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持庄严、肃穆、清静的环境和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有利于继承宝贵的革命文化,在文化激荡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

    16、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14.历史上,我们对城市建设、对空间秩序有着极为丰富、智慧而又深刻的认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的很多城市却丢了魂。因为“重新城、轻老城” “拆真古迹、建假古董” ,不少城市抹去了自己的历史文化而丧失根基;在照搬照抄中,城市缺失了自己的特色风貌而泯然众人。中国城市建设中的这种乱象,也反映了一些城市治理者肤浅的文化观和扭曲的政绩观。正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不知不觉” ,才会一哄而上地“造城” ,留下“千城一面”的尴尬;正是对城市建设规律的“无知无畏” ,才有了对传统的肆意破坏,做出割断历史文脉的糗事。一个城市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的精神与城市的特色风貌往往互为映衬。苏州的

    17、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典雅、务实 、内向、低调、简奢” ;杭州的钱江潮涌、平湖秋月让人体会到弄潮精神与开放情怀。今天,不少城市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 ,注入了文化内涵的城市精神,才会是丰满而坚实的,对外才能树立形象,对内方能凝聚人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城镇化进程。时代的加速度,也催促着人们去更好地坚守“文化的城市” “精神的城市” ,守护城市里的文化乡愁。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谈谈对“一个城市需要有城市精神”的认识。解析: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作用,让谈谈对“一个城市需要有城市精神”的认识,回顾课本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再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个城市,只有注入了文化内涵的城市精神,才会丰满而坚实,才能树立良好形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文化塑造人生。注入了文化内涵的城市精神,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


    注意事项

    本文(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1课文化与社会课时跟踪练.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