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财政与税收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2018 年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数为 38 994.5 亿元,比 2017 年执行数增加 3 826.6亿元,增长 10.9%。一些项目增幅较大,比如,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预算增长 15.8%,医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增长 56.7%,主要是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这里体现了财政( )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能够调整收入和分配的关系 能够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A B C D 解析:财政用于解决贫困问题,体现的是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意味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能够
2、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符合题意;材料中并不涉及收入和分配的关系,也没有涉及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与题意无关。答案:A2李克强总理在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兜牢民生底线就需要( )调整生产结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推进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挥财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 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A B C D解析: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意味着要发挥财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立社会
3、公平保障体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正确且符合题意;2是经济建设,不是民生建设,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D。答案:D3Z 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联合制定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自 2018 年起,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全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省以上专项扶贫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该办法的实施( )意在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 充分发挥了财政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中的作用 能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有利于突出脱贫成效,稳定政府财政收入A B C D解析:“使用管理全过程进行
4、综合性评价”这意在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正确;该办法的实施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不是体现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不选;该办法的 实施能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正确;该办法的实施与政府财政收入无关,不选。答案:B42019 年 1 月 21 日,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0.030 9 万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突破 90 万亿元,中国政府 “主动作为”是 2018 年 GDP 实现超预期增长的因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功不可没。改革从生产端入手,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
5、需要。中国政府“主动作为”要达到的传导路径是( )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供给体系 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A BC D解析:政府“主动作为”的起点是从生产端入手,化解过剩产能,目的和终点是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故为起点,为终点;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可以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故本题传导路径为。答案:B5 “十三五”规划建议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中,强调平衡性、包容性。平衡性包含了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包容性则
6、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成果要更多地让全体人民来分享。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目标的是( )初次分配重视效率,再分配重视公平促进市场竞争,打破行业垄断3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法 ,调节过高收入A B C D解析:要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目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重视公平,错误;促进市场竞争,打破行业垄断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的差距,实现平衡,故正确;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表述错误;调节过高收入有利于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目标,符合题意。答案:C6财政部公布的数据 显示,2018 年全年中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20 90
7、6 亿元,同比增长 8.7%。这一增速在近年来是比较快的,促使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因素可能是( )不断深化改革助推经济的健康发展合理的分配政策总是促进财政收入增加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带动税收收入增长国家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A B C D解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 和分配政策,符合题意;分配政策应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错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属于减税政策,不符 合题意。答案:B7国务院印发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提出,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统一划转企业国有股权的 10%以充实社保基金。这一做法旨在( )扩大社保基金筹
8、资渠道,提 高社保基金支付能力优化国企股权结构,提高对国家的税收贡献促进国有资本国有民享,全民共享发展红利切实减轻企业社保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A B C D解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有利于扩大社保基金筹资渠道,提高社保基金支付能力;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国有企业发展成果,正确。这一做法会改变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但最终目的是让全民共享发展红利,材料未涉及国家税收的征缴,并且“提高对国家的税收贡献”也不是这一做法的主旨,排除;要注意区别 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国有资产充实到社保基金池,可降低企业整体的社保费率,减轻企业负担,
9、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但这是客观结果,不是主观目的,排除。4答案:C8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关系到亿万纳税人的个税法完成第七次大修。会议决定,从 2018 年 10 月 1 日开始将个税起征点由 3 500 元调整为 5 000 元。决定还进一步优化调整了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等。关于此次个税法大修带来的影响,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减轻企 业税收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潜力促进生产发展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我国税收模式财政收入增加国家职能有效发挥
10、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A B C D解析:提高个税起征点等措施属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是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选不选 ;材料中的措施并没有创新税收模式,会在短期内使财政收入减少,而不是增加,选不选。答案:C92019 年 1 月 21 日,国家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国家财政对铁路投资达 8 000 多亿元,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超过 1 万亿元,起到了“补短板,促发展”的作用。这体现了财政( )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A B C D解析:财政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作用,是国
11、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符合题意;财政对铁路和水利在建的投资,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符合题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答案:A范冰冰在电影大爆炸剧组拍摄中取得片酬收入 3 000 万元,其中有 2 000 万以拆分合同偷逃个人所得税 618 万元,此外还查出范冰冰及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少缴税款2.48 亿元,据此,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管辖江苏省税务局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给予范冰冰及其相关企业共计 8.8 亿多元的罚款。据此回答 1011 题。10江苏省税务局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给予范冰冰及其相关企业共
12、计 8.8 亿多元的罚款这表明我国的税收( )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B具有强制性C具有无偿性 D具有不变性解析:对范冰冰偷税行为的处罚体现了税收具有强制性特征。5答案:B11范冰冰案是我国税务部门近年来处理的个人偷逃税金额最大的案件。税务部门对范冰冰依法做出的处罚,有利于( )优化税种结构,增 加财政收入 加强税收征管,打击骗 税行为 促进影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增强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A B C D解析:对偷税行为的处罚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维护税法尊严,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答案:D12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13、,进一步加强结构性减税,下列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影响的传导中,正确的是( )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居民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 推进资源税改革降低资源开采和使用成本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健全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总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营业税改增值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A B C D解析: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居民的税收负担,说法错误,应该是提高起征点,传导错误;推进资源税改革,会提高资源开采和使用成本,从而能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传导不正确;健全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可以调节收入分配,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传导正确;营业税改增值税,可以减轻企业税负,增强企业发展
14、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传导正确;故本题答案为 D。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 ,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事情。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调查显示,部分偏远农村教育投入略显不足,且发展不均衡,有很多家长为了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不得不在城镇学校旁边 租房陪读,因“学”致贫;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受待遇差距、生活条件艰苦等因素制约,优秀教师纷纷向城市进军;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读职校没出息,都是“打工仔” ;私立学校逐渐
15、增多,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另一方面却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结合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扶贫必扶智”的依据,并说明国家在扶智方面6应如何作为。答案:(1)依据:人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人的素质。(2)国家的作为: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农民素质。完善分配政策,规范分配秩序,保障农村及艰苦地区教师的收入待遇,提高农村教师的获得感,保障农村教育的优质师资队伍。加大“扶贫必扶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就业促进脱贫。鼓励、规范和引导社
16、会资本发展民办教育,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活力。14材料一 目前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情况对比表国家科技创新对 GDP的贡献率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对外技术依存度中国 40% 低于 2% 50%创新型国家 约 70% 美日韩 3%左右 30%注:创新型 国家的主要标志是科技贡献率达 70%以上。材料二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充分发挥财政助力科技创新的作用,不断增加科研投入,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使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二,运用 财政的相关知识,为促进我国科技
17、创新提出建议。解析:此题考查财政作用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能力。题型为体现类、措施类试题。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教材基础知识。对于财政作用,可分别从资源配置、税收优惠等角度作答。答案:(1)目前,我国与创新型国家相比,科技研发投入较少,对外技术依存度较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要完善财政政策,促进教育、科技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支持科技创新。加大财政支持科研的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为促进科技创新奠定物质基础。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及减免政策,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创造有利条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