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昆明市 2019 届高三复习诊断测试文科数学一、选择题:本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 , ,则 (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由集合交集的运算求解即可.【详解】由集合 , ,则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运算,属于基础题.2.在复平面内,复数 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即可得出【详解】在复平面内,复数 = =1i 对应的点( 1,1)位于第四象限21+i 2(1-i)(1+
2、i)(1-i)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3.某商家今年上半年各月的人均销售额(单位:千元)与利润率统计表如下:月份 1 2 3 4 5 6人均销售额 6 5 8 3 4 7利润率(%) 12.6 10.4 18.5 3.0 8.1 16.32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正比例函数关系B. 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反比例函数关系C. 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正相关关系D. 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负相关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和线性相关关系的定义即可得到.【详解】由表格中的数据显示,随着人均销售额的
3、增加,利润率也随之增加,由变量之间的关系可得人均销售额和利润率成正相关关系.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定义,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属于基础题.4.已知 , ,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13)34 b=(13)12 c=12A. B. C. D. abc bac cab cba【答案】D【解析】【分析】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得 ,与常数1比较得 即可得答案.ba cb【详解】因为 在 R 上递减,且 ,所以 .又因为 在 R 上递增,y=(13)x 0 ba y=x且 ,所以 .所以 .120 c1 cba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与常数1比较
4、大小,属于基础题.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则 ( ) P(35,45) sin(+4)=A. B. C. D. 210 - 210 7210 -7210【答案】A3【解析】【分析】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得 和 ,由正弦的两角和计算公式可得 .cos sin sin(+4)【详解】根据题意:x 轴的非负半轴为始边作角 ,其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由任P(-35,45)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得 sin , ,则 45 cos=-35 sin(+4)= 22(sin+cos)= 2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正弦两角和的计算公式,属于基础题.6.如
5、图,先画一个正方形 ,再将这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相连得到第 2 个正方形,依ABCD此类推,得到第 4 个正方形 .在正方形 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正方形EFGH ABCD内的概率是( )EFGHA. B. C. D. 14 16 18 116【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图形发现:每一个最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前边正方形的面积的 则四边形的面积构成12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由几何概型概率的求法即可得到.12【详解】观察图形发现:每一个最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前边正方形的面积的 ,四边形的面12积构成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第 n 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即第四个正方形的面积 .12 (12)n-1 (12)3
6、=18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所投点落在第四个正方形的概率为 P ,181=18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根据条件求出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47.已知 是双曲线 渐近线上的点,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是( )P(1, 3) C:x2a2y2b2=1(a0,b0) CA. 2 B. C. D. 2 552【答案】A【解析】【分析】由 在双曲线 的渐近线上,得 = ,由 e= 计算可得.P(1, 3) Cba 3 1+(ba)2【详解】因为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为 y= , 在渐近线上,C:x2a2-y2b2=1(a0,b0) bax P(1, 3)所以
7、 = ,则 e= =2.ba 3 1+(ba)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离心率求法,也考查了渐近线方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8.函数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 )y=sin(2x3)A. B. x=12 x=6C. D. x=3 x=512【答案】D【解析】【分析】由 , 得 x,取 k 值得答案2x-3=2+k kZ【详解】由 , 得 x , kZ取 k0,可得 x 2x-3=2+k kZ 512+k2 512函数 ysin(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 x 2x-3 51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 yAsin(x+)型函数的一条对称轴,属于基础题9.已知 , 为椭圆 的左,右焦
8、点, 为 的短轴的一个端点,直线F1 F2 C:x2a2+y2b2=1(ab0) B C与 的另一个交点为 ,若 为等腰三角形,则 ( )BF1 C A BAF2|AF1|AF2|=A. B. C. D. 313 12 23【答案】A5【解析】【分析】设|AF 1|t(t0) ,由已知条件得出|AB|AF 2|,结合椭圆的定义得出 ,可求出t=a2|AF1|和|AF 2|,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设|AF 1|t(t0)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AF 2|2at,由题意可知,|AF2|BF 2|a,由于BAF 2是等腰三角形,则|AB|AF 2|,即 a+t2at,所以 ,所以 ,因此t=a2 |AF
9、1|=a2,|AF2|=3a2 |AF1|AF2|=1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利用椭圆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0.在数学历史中有很多公式都是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发现的,它们都叫做欧拉公式,分散在各个数学分支之中.任意一个凸多面体的顶点数 、棱数 、面数 之间,都满V E F足关系式 ,这个等式就是立体几何中的“欧拉公式”若一个凸二十面体的每个VE+F=2面均为三角形,则由欧拉公式可得该多面体的顶点数为( )A. 10 B. 12 C. 15 D. 20【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得面数 =20, F=E,再由关系式 ,可得 V.F3
10、2 V-E+F=2【详解】因为一个凸二十面体的每个面均为三角形,所以面数 =20,顶点数 、棱数 的关F V E系为 F=E,由任意一个凸多面体的顶点数 、棱数 、面数 之间,都满足关系式32 V E F,所以 V- F+20=2,得 V=12.V-E+F=23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欧拉公式求顶点数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1.已知函数 ,若函数 的图象在 处切线的斜率为 ,则 的极大值f(x)=(x2m)ex f(x) x=1 3e f(x)是( )A. B. 4e2 4e26C. D. e2 e2【答案】A【解析】【分析】由函数 的图象在 处切线的斜率为 ,得 ,从而得 m=0,进
11、而得 f(x)的单f(x) x=1 3e f(1)=3e调性,即可得极大值 = .f(-2) 4e-2【详解】因为函数 ,所以 ,由函数 的图象在 处f(x)=(x2-m)ex f(x)=ex(x2m+2x) f(x) x=1切线的斜率为 ,所以 =3e,所以 m=0. 即 =0 的3e f(1)=e(1m+2)=e(3m) f(x)=ex(x2+2x)根-2,0,因为 ,所以函数 递增,在 递减,在 递增,所ex0 f(x)在 (,2) (2,0) (0,+)以函数 的极大值 = .f(x) f(-2) 4e-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切线斜率的应用和求函数的极大值的问题,利用导数判
12、断函数的单调性是关键,属于中档题.12.在棱长均为 的四面体 中,点 为 的中点,点 为 的中点.若点 , 是平23 ABCD E CD F BE MN面 内的两动点,且 , ,则 的面积为( )BCDMBMF=NBNF=2 MN=2 MANA. B. 342C. D. 222【答案】C【解析】【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 B,E,F 的坐标,设 M(x,y,0)的坐标,由 ,得出 M 的轨迹,MBMF=2同理得出 N 的轨迹,由 ,即可得到 的面积.MN=2 MAN【详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7,底面 为等边三角形,且 .所以 OD=2,B(- ,-1,0),AB=AC=AD=2
13、3 BCD BC=23 3D(0,2,0),C( ,-1,0),点 为 的中点,所以 E( , ,0) ,点 为 的中点,F(- 3 E CD32 12 F BE 34,- ,0) ,设 M(x,y,0), , ,化简得 ,且点 M 14 且 MBMF=2 (x+3)2+(y+1)2+0(x+34)2+(y+14)2+0=2 x2+y2=1是平面 BCD 内的动点,所以点 M 在以(0,0)为圆心,以 1 为半径的圆上,又 ,且点NBNF=2N 是平面 BCD 内的动点,同理 N 也在这个圆上,且 ,所以 MN 为圆的直径,因为 AOMN=2面 BCD,所以 AO MN,且 AO= , . 2
14、2 SAMN=12MNAO=12222=2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解决点的轨迹问题,圆的几何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运算,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本題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3.已知向量 , ,若 ,则 _.a=(1,3) b=(1,t) (a2b)a t=【答案】2【解析】【分析】由 得 =0,计算可得 t 的值.(a-2b)a (a-2b) a【详解】已知向量 , ,所以 = . ,得 =a=(-1,3) b=(1,t) a-2b(3,32t) 由 (a-2b)a (a-2b) a=3+9-6t=0,所以 t=2.(3,32t) (-1,3)故答案为:2.【
15、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减法和数量积的运算,属于基础题.14.设 , , ,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 的值可以是m0 p:00 p:0S甲 2趋势更好.【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举法求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也考查了样本的数字特征应用问题,属于基础题19.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 是平行四边形, 平面 ,PABCD ABCD PD ABCD, , 是棱 上的一点.AD=BD=6 AB=62 E PC(1)证明: 平面 ; BC PBD(2)若 平面 ,求 的值;PA/ BDEPEPC(3)在(2)的条件下,三棱锥 的体积是 18,求 点到平面 的距离.PBDE D PAB【答案】 (1)见解析 ;(2
16、) ;(3) .12 23【解析】【分析】(1)推导出 BCPD,BDBC,由此能证明 BC平面 PBD (2)连结 AC,交 BD 于 O,连结OE,由 PA平面 BDE,得 OEPA,由此能求出 (3)B 到平面 PCD 的距离 dPEPC3 ,设 PDa,则 ,由三棱锥 PBDE 的体积是 18,求出2 SPDE=12SPDC 322aPDa6,设点 D 到平面 PAB 的距离为 h,由 VPABD V DPAB ,能求出 D 点到平面 PAB 的距离【详解】 (1)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PD平面 ABCD,BCPD,ADBD6,AB6 ,BCAD,BD
17、 2+BC2CD 2,BDBC,PDBDD,BC平面 PBD(2)连结 AC 交 BD 于 O,连结 OE,则 O 是 AC 的中点,13PA平面 BDE,OEPA,E 是 PC 的中点, (3)B 到平面 PCD 的距离 d 3 ,设 PDa,则 ,三棱锥 PBDE 的体积是 18,V PBDE V BPDE 18,解得 PDa6,设点 D 到平面 PAB 的距离为 h,PD平面 ABCD,ADBD6,AB6 ,PAPB 6 , 18 , 18,V PABD V DPAB , ,h 2 D 点到平面 PAB 的距离为 2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两线段比值的求法,考查点到平面的距
18、离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属于中档题20.过点 的直线与抛物线 交于 , 两点, 是 的焦点,E(1,0) C:y2=4x A B F C(1)若线段 中点的横坐标为 3,求 的值;AB |AF|+|BF|(2)求 的取值范围.|AF|BF|【答案】 (1)8 ;(2) .(4,+)【解析】【分析】(1)设 , ,则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AF|+|BF|.(2)由抛物A(x1,y1) B(x2,y2) x1+x2=6线的定义可知|AF|BF| m 2y1y2,再根据韦达定理和判别式即可求出(x1+1)(x2+1)14【详解】 (1)设 , ,则 ,由抛物线
19、的定义知A(x1,y1) B(x2,y2) x1+x2=6.|AF|+|BF|=x1+x2+2=8(2)设 , ,直线的方程为 .A(x1,y1) B(x2,y2) x=my-1由 得x=my-1,y2=4x, y2-4my+4=0即 , .y1+y2=4m y1y2=4由 ,得 . =16m2-160 m21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 .|AF|=x1+1 |BF|=x2+1则 .|AF|BF|=(x1+1)(x2+1)=m2y1y2=4m2因为 ,所以 .m21 |AF|BF|4故 的取值范围是 .|AF|BF| (4,+)【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和抛物线定义的应用,考查了运算能
20、力和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21.已知函数 .f(x)=2lnxx+1x(1)讨论 的单调性;f(x)(2)若 , ,证明: .a0 b0 ab1,转化为a-blna-lnb1,构造函数 ,通过函数a-blna-lnb2(ab-1)ab+1 ab g(x)=lnx-2(x-1)x+1g(x)在区间(1,+)的单调性来证明15【详解】 (1)函数 f(x)的定义域为(0,+),,所以,函数 f(x)在定义域(0,+)上单调递减;(2)假设 ab0先证明不等式 ,即证 ,即证 ,令 ,则原不等式即为 ,其中 t1,由(1)知,函数 f(x)在(0,+)上单调递减,当 t1 时,f(t)f(1)0,即
21、,即 ,所以,当 ab0 时, 下面证明 即证 ,即 ,令 ,即证 ,其中 x1,构造函数 ,其中x1, ,所以,函数 g(x)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所以,g(x)g(1)0,所以,当 x1 时, ,所以,当 ab0 时, 综上所述,当 a0,b0 时,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和最值,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函数,利用单调性来处理问题,属于中档题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Oy C1 x=3cost,y=sint,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x =6(R)(1)求 的极坐标方程;C1(2)若曲线
22、 的极坐标方程为 ,直线与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与 的交C2 +8cos=0 C1 A C2点为 (异于原点) ,求 .B |AB|【答案】 (1) ;(2) .2+82sin2-9=0 53【解析】16【分析】(1)直接利用转换关系,把参数方程直角坐标方程和极坐标方程之间进行转换 (2)由极径的应用求出结果【详解】 (1)曲线 C1的参数方程为 ( t 为参数) 转换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转换为极坐标方程为: 2+8 2sin290(2)因为 , 两点在直线上,可设 , .把点 的极坐标代入 的方程得: ,解得 .由己知 点在第一象限,所以 .因为 异于原点,所以把点 的极坐标代入 的方程得:,解得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了参数方程直角坐标方程和极坐标方程之间的转换,极径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