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10溶液试题.docx

    • 资源ID:1113452       资源大小:1.07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10溶液试题.docx

    1、1素养全练 10 溶液一、A 组 考题诊断1.(2017甘肃兰州)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苏打粉C.花生油 D.牛奶答案: B2.(2018甘肃兰州)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答案: B3.(2017甘肃兰州)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 a 低于 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生石灰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C.硝酸铵和水 D.纯碱和稀盐酸答案: C解析: 硝酸铵在水中溶解吸热,温度降低,广口瓶内气压减小

    2、产生倒吸,U 形管内液面应是 a 高于 b。4.(2018甘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 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将 40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仍然是饱和溶液答案: C解析: 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说法正确;B.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法正确;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说法错误;D.将 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仍然是饱和溶液,说法正确。5.(2

    3、017甘肃天水)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30 g 甲物质能溶解于 50 g 水中形成 80 g 的溶液 导学号 58864021答案: A6.(2017甘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2(1)t1时,将 25 g 丙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t2时,甲的溶解度 (填“”“”或“=”)乙; (2)P 点的含义是 ; (3)t2时,把 20

    4、 g 固体甲放入 5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欲将 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 (5)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 的方法。 答案: (1)BC (2)A 和 B(3)A C(4)加溶质(或加热等其他合理答案)9.(2016甘肃天水)某氯化钡样品 23.1 g 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3(1)过滤后得到沉淀多少克?(2)原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3)D 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 (1)19.7 g (2)90.0% (3)7

    5、%二、B 组 模拟预测1.(2018广西柳州)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碳酸钠 C.蔗糖 D.食用油答案: D解析: 食用油加入水中会形成乳浊液。2.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A.硝酸铵 B.氧化钙C.氢氧化钠 D.浓硫酸答案: A解析: 氧化钙遇水发生反应放热;氢氧化钠、浓硫酸在水中溶解放热。3.(2017江苏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答案: C解析:

    6、 泥土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溶液具有均一性,蔗糖溶液上下部分一样甜;氯化钠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晶体。4.(2017山东青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答案: C解析: 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是不断运动的。5.(2017湖南长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7、答案: A解析: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6.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稀硫酸除铁锈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4D.用盐酸除去水垢答案: C解析: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将油污溶解;用稀硫酸除铁锈和用盐酸除去水垢,都是发生了化学反应。7.(2018四川宜宾)某同学对下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温度/ 0 20 40 6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1硝酸钾的溶解度/g 13.3 31.6 61.9 110氯化钠的溶解度/g 35.7 36 36.6 37.2A.升温可

    8、将 20 时不饱和的 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60 ,饱和 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52.4%C.温度变化对 NaCl 的溶解度影响较小D.NaCl 的溶解度大于 KNO3的溶解度答案: D解析: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温可将 20时不饱和的 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6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饱和 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00%52.4%,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氯化钠的溶解度表可知,温度变化对 NaCl 的溶解度110g110g+100g影响较小,故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 NaCl 与 K

    9、NO3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8.气体的溶解度与气体性质、溶剂有关,还与外界条件有关。“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种现象与下列外界条件存在主要关系的是( )A.压强 B.温度 C.汽水瓶 D.光照答案: A解析: 打开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9.实验室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 KNO3溶液,奇奇同学欲将其变成饱和溶液,以下方法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升高溶液温度 B.降低溶液温度C.蒸发部分溶剂 D.加入 KNO3固体答案: A解析: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加入

    10、氢氧化钙;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加入水;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 D11.下图为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 50 降为 30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a B.b C.c D.a 和 b答案: A解析: 温度由 50降为 30,a 物质溶解度减小的幅度最大。12.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A.t时,将 50 g a 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 90 g a 的饱和溶液B.a、b、c 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C.a 中含有少量 b,可用冷却 a 的热饱

    11、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aD.将 20 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答案: D解析: D 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应该是 bac。13.将 80 g 质量分数为 35%的浓盐酸,稀释成 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80 g B.100 g C.200 g D.280 g答案: C解析: 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若设需加水的质量为 x,则有:80g35%=(80g+ x)10%,解得x=200g。14.有 100 g 10%的盐酸,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 )A.把溶液的量减少一半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C

    12、.将 100 g 10%的盐酸与 200 g 25%的盐酸混合D.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答案: C15.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停止加热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答案: D解析: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会使滤纸破损;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配制溶液时不需要使用酒精灯。16.(2018辽宁抚顺)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

    13、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 3.0 g 氯化钠B.用烧杯量取所需的水C.未等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就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D.将只写药品名称的标签贴在试剂瓶上答案: A解析: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50g6%=3g;应用托盘天平称取 3.0g 氯化钠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应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不能用烧杯,故选项说法错误。C.氯化钠未完全溶解就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会导致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溶剂不变,最后配得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标签中应填上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

    14、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17.选择下列部分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A.操作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B.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实验操作C.甲实验在操作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D.乙实验在操作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答案: B18.(2018湖南常德)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 P 点表示的意义: ; (2)t1时,将 30 g A 物质放入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当 A 中混有少量的

    15、B,常用的提纯方法是 ; (4)将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3降到 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导学号 58864022 答案: (1)t2时,A、B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75 (3)降温结晶 (4)BAC19.某同学配制 50 g 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2)图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需称取氯化钠 g。 (3)量取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C.50 mL D.100 mL(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答案: (1) (2)广口瓶 3(3)C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4)AD7


    注意事项

    本文((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10溶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