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外文言文复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9 分)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宣德末,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还奏称旨,赐今名。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遭父忧,命奔丧,起视事。正统三年正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五年召为大理寺卿。寻迁右都御史。九年出视延绥、宁夏边务。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明年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饥,奏免其租。寻进左都御史。在陕五年,镇静不扰。景泰改元,召掌院事。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
2、媚。初,按大理少卿薛瑄狱,希王振指,欲坐瑄死。至是治中官金英纵家奴不法事,但抵奴罪。给事中林聪等劾文、镒畏势长奸,下诏狱。二人俱伏,乃宥之。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循举其乡人萧维祯,谷遂举文。而文得中官王诚助,于是诏用文。寻自江、淮还朝,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二品大臣入阁自文始。寻遭母丧,夺哀如前。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由是两人卒不相得。五年进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英宗复位,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言官劾文与谦等谋立外藩,命鞫于廷
3、。文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 ”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敬亦坐知谋反故纵,减死,戍铁岭。成化初,赦其子还,寻复官,赠太保,谥毅愍。(节选自明史王文传 ,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 治:审理。 B廷臣无敢干以私者 干:冒犯。C高谷与循不相能 能:和睦。 D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 执:(被)抓捕。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沿袭,明清时
4、期与刑部、2都察院为“三法司” ,会同处理重大的司法案件。B改元,为古代君主在位期间改用新年号纪年。年号以一为元,故称“改元” 。有新君即位次年改用新号;有一帝在位屡次更换年号;有实行一帝一元制,如明清两代。C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D “夺哀”也叫“夺服” ,又称“服除” ,指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文深得皇帝倚重。父亲、母亲去世,两次均未能守孝至服除就被起用处理政事。B王文治政有方。镇守陕西 5 年,百姓
5、安宁,未受惊扰。C王文外表威严冷峻。与同级官员见面,他只打个招呼而不交结攀谈,因此很多同僚都害怕他,更不敢拿私事来求他。D王文谋立外藩。王文与于谦一起被斩首示众,并祸及后代,虽然最后平反昭雪,但也是咎由自取。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5 分)译文: (2)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5 分)译文: 二、阅读下文,完成 59 题。 (12 分)治学 (东汉)徐幹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矇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
6、,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3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 ,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
7、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注】玄室:暗室。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5.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1 分)A、兮 B、哉 C、夫 D、矣6.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治学不能因为目标过远而松懈。 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C、治学要回顾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 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7.第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 (3 分)8.赏析第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 (3 分)9.分析第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 (3 分)10. 志 者 学 之 帅 也 才 者 学 之 徒 也
8、 学 者 不 患 才 之 不 赡 而 患 志 之 不 立 是 以 为 之 者 亿 兆 而成 之 者 无 几 故 君 子 必 立 其 志古代文化常识歌诀(2)剖符丹书不担忧,察举征辟被选荐。氏明贵贱姓别婚,乌纱深衣科举得。论语 大学加孟子 , “四书” 中庸要牢记。诗 书 礼 易带春秋 ,儒家五经影响深。找到乐经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会。童生入学考秀才,举人还数解元棒。会试礼部考会员,院乡会殿层层考。4殿试皇帝来策问,殿试揭晓传胪仪。金榜题名入仕途,进士及第分三甲。一甲三人称鼎甲,状元榜眼加探花。二甲三甲各若干,两甲第一曰传胪。连中三元人不多,同榜进士皆同年。脱褐易赭入班列,银鱼绯衣证身份。吏部考
9、功明陟镌,封赏除授拜官职。升迁拔擢进加官,转迁徙改出调职。兼领行摄署假权,一官两职人能干。左迁贬谪窜放降,罢黜夺免回桑梓。闾阎什伍到里甲,徭役丁税输朝廷。北门南牙分曹治,北省南台设掾吏。三省六部职责清,中书门下尚书省。草拟诏旨中书令,中书舍人侍郎下。审核诏书黄门监,黄门侍郎给事中。诏命执行尚书令,左右仆射做副手。吏部天官管文官,户部地官收赋税。礼部春官看典章,祭祀科举加外交。兵部夏官选武官,军饷钱粮户部给。刑部秋官掌法律,刑狱诉讼他决断。工部冬官兴土木,屯田水利工程多。单门双户建房屋,堂前室后东西阁。序牖北向开窗户,东阼西阶连厢榭。宗庙皇宫观阙高,祸起萧墙是内乱。接遇宾客大鸿胪,将作大匠建宫庙
10、。手工制造大司空,司马太尉主邦政。租税钱谷大司农,均输盐引创收支。大理寺卿平冤案,按察采访纠善恶。皇帝顾问大学士,记录言行起居注。谏官保氏文王创,规劝皇帝拾遗责。禁宫守卫执金吾,翰林院里庶吉士。刺史别驾乘传车,郡守俸禄二千石。郡县督邮做佐吏,太子洗马侍东宫。僚属从事经略使,侍中侍郎枢密使。宦海沉浮经历过,乞身告老归故里。解官致仕乞骸骨,请老移疾是婉辞。不禄而卒填沟壑,活受封赏死得赠。人去有谥显褒贬,不论官谥和私谥。天子身殂山陵崩,皇后殡天诸侯薨 。尊号庙号加谥号,东宫践祚要改元。肇始建元汉武帝,年号干支来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天干还有辛壬癸。十二地支从子始,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后跟随,干支
11、纪年立春起。循环组合一甲子,度日如年最难熬。朔朏望晦看月相,夜半鸡鸣到平旦。日出食时升隅中,日中日昳到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后,三更五鼓又一天。日旬月期满一年,元日新春换桃符。上元灯节吃元宵,寒食清明思先人。端午龙舟吊屈原,七夕乞巧望鹊桥。中秋月圆多思念,重阳登高菊花酒。春分社日祈丰收,除夕守岁又一年。人生苦短悲迟暮,而立不惑倏忽间。五十半百知天命,六十耳顺称花甲。七十古稀悬车年,八十耄耋过伞寿。百岁高寿是期颐,双稀双庆世难有。殓窆攒宫葬死者,近亲斩衰穿三年。齐衰如期穿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缌麻五服礼最轻,袒免奔丧五服外。五声八音十二律,黄钟大吕演宫调。传统文化包罗广,细细品读巧记诵。1B (干:
12、谋取,求取。)2D (“又称服除 ”错, “服除”乃守孝期满,守孝期满就无“夺哀” “夺服”之说。)3D (文中最后一段说“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 ,即没有证据证明他谋立外藩。同时既然能“平反昭雪” ,就不能说是“咎由自取” 。)4.(1)王文虽然是高谷所举荐的,然而高谷迟缓稳重,陈循性格明快决断,王文反而与陈循相合而不依附高谷。(“明决” “附”各 1 分,句意 3 分。) (2)朝廷大臣于是以于谦、王文召集沈敬谋立外藩未遂而判罪,王文与于谦一起在集市被斩首,他的儿子们全部被发配充军戍守边关。(“坐” “谋”各 1 分,句意 3 分。)5参考译文王文,字千之,先前名叫“强” ,是束鹿县人
13、。永乐十九年考中进士。授任监察御史一职。他廉洁守法,被都御史顾佐称赞。宣德末年,王文奉命审理彰德的妖贼张普祥案。回朝奏报符合皇上的心意,赐给他现在的名。英宗即位,王文升任陕西按察使。父亲去世,皇帝命他回去处理丧事,(不到服孝期满)起用他处理政事。正统三年正月擢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正统五年召回朝廷任命为大理寺卿。不久又升任右都御史。正统九年出京巡视延绥、宁夏的边关防务。弹劾审理定边营触犯法律的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人的罪行,边关因此而肃清。第二年取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发生饥荒,他上奏请求免除这些地方的租税。不久提拔为左都御史。在陕西任职 5 年,地方安定无事。景泰元年,召
14、入朝廷执掌督察院事务。王文为人严峻苛刻有城府,面容严肃冷峻,与陈镒官阶相同,见面除作个揖外从来没有过交结攀谈。各位御史把他当作神一样的畏惧,朝廷大臣没有谁敢用私情来求他,然而他内心实际上却柔懦媚上。当初,审理大理少卿薛瑄的案子,为了迎合王振的旨意,想判薛瑄死罪。到了审理太监金英放纵家奴行不法之事的案件,只是判了他家奴的罪。给事中林聪等人弹劾王文、陈镒畏惧权势助长奸恶,把他们关进诏狱。二人都认罪,皇帝于是宽恕了他们。这个时候,陈循最受皇帝信任,刚愎自用。高谷与陈循不相友好,因为王文强悍,想拉他一起处理朝政来对抗陈循,于是上疏请求增加内阁人数。陈循推举了他的同乡萧维祯,高谷就推举了王文。王文得到宦
15、官王诚的帮助,因此皇帝下诏任用王文。不久他从江、淮一带回到朝廷,改任吏部尚书,兼任翰林院学士,执掌文渊阁。二品大臣进入内阁就是从王文开始的。不久母亲去世,如前次一样减少服丧时间出任职务。王文虽然是高谷所举荐的,然而高谷迟缓稳重,陈循性格明快决断,王文反而与陈循相合而不依附高谷。后来因为儿子王伦的缘故,想倾轧考官,又因为高谷向皇帝进言而作罢。因此,两人最终不和。景泰五年提升为少保,兼任东阁大学士。又提拔为谨身殿大学士,仍然兼任东阁大学士。英宗重新登上皇位,当天王文就与于谦一起在朝中被抓。谏官弹劾王文与于谦等人阴谋立外地藩王为帝,皇帝下令在朝廷审问。王文极力争辩说:“召回亲王必须用金牌信符,派遣官
16、员必须有马牌,内府兵部可以验证是否如此。 ”言辞语气激烈雄壮。逮捕车驾主事沈敬来审问,也没有(获取谋立外藩的事实)根据。朝廷大臣于是以于谦、王文召集沈敬谋立外藩未遂而判罪,王文与于谦一起在集市被斩首,他的儿子们全部被发配充军戍守边关。沈敬也被安上知道谋反而故意放纵的罪名,免去死刑,充军戍守铁岭。成化初年,(皇上)赦免他的儿子们回京,不久恢复了他生前的官阶,追赠太保,谥号“毅愍” 。5、B 6、D7、本段以宝物在暗室让人难以发现来比喻人因不学而处于蒙昧的状态,以太阳能够照亮暗室让人发现宝物来比喻学能够消除人的蒙昧,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8、该段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有力地论述了治学要付
17、诸行动的道理。9、作者首先强调治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引出立志的重要性;再论述志与才的关系,强调了志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要立志的结论。10 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参 考 译 文 】6从 前 的 君 子 , 能 够 成 就 高 尚 的 道 德 、 建 立 卓 越 的 品 行 , 身 体 死 亡 而 名 声 不 朽 , 是 什么 原 因 呢 ? 那 就 是 学 习 。学 习 是 用 来 通 明 精 神 、 畅 达 思 想 、 和 悦 情 绪 、 修 养 品 性 的 手 段 , 是 圣 人
18、 最 为 看 重 的 事情 。 人 刚 出 生 的 时 候 , 处 于 蒙 昧 的 状 态 , 什 么 也 不 知 道 , 就 好 像 珍 宝 放 在 暗 室 里 , 想寻 找 却 看 不 见 , 太 阳 的 光 辉 一 照 进 来 , 各 种 东 西 都 一 目 了 然 。 学 习 , 就 是 心 灵 的 太 阳 。学 习 就 好 像 是 修 整 装 饰 , 器 物 不 加 修 饰 , 就 无 法 获 得 美 丽 的 外 观 ; 人 不 学 习 , 也 就 无法 拥 有 美 好 的 品 德 。 具 有 了 美 好 的 品 德 , 才 可 以 妥 善 处 理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关 系 ;
19、 器 物 做得 美 观 好 看 , 才 可 以 供 奉 给 神 祇 祖 先 。聆 听 过 了 黄 钟 的 声 音 , 这 样 以 后 才 知 道 叩 击 瓦 罐 所 发 出 的 声 音 是 多 么 的 细 小 ; 目 睹 了帝 王 礼 服 上 的 绣 龙 纹 饰 , 这 样 以 后 才 知 道 自 己 所 穿 的 粗 布 短 衣 是 多 么 的 粗 劣 ; 接 受 过学 校 的 教 育 , 这 样 以 后 才 知 道 不 学 习 的 困 惑 。 所 以 学 习 这 件 事 , 就 好 像 是 登 山 , 越 走越 高 ; 就 好 像 是 睡 眠 , 越 久 越 充 足 。 回 顾 学 习 活
20、动 的 走 过 的 路 , 就 遥 远 渺 茫 了 , 但 因为 它 难 而 懈 怠 , 这 就 不 仅 是 认 识 错 误 , 而 且 是 行 为 完 全 不 正 确 了 。倚 着 器 物 伫 立 而 想 着 要 到 远 方 去 , 不 如 立 即 行 走 一 定 能 抵 达 远 方 , 仰 着 头 想 追 随 鸟 儿翱 翔 长 空 , 不 如 自 己 修 治 翅 膀 定 能 实 现 梦 想 , 孤 身 独 处 希 望 获 取 智 慧 , 不 如 努 力 学 习则 一 定 能 达 到 目 标 。 所 以 , 君 子 的 内 心 不 随 便 幻 想 , 而 是 一 定 要 努 力 学 习 ,
21、自 身 不 轻举 妄 动 , 而 是 一 定 要 追 随 老 师 ; 说 话 不 信 口 开 河 , 而 一 定 要 广 泛 听 取 。君 子 对 于 学 习 , 其 坚 持 不 懈 的 精 神 , 就 好 像 是 天 空 的 运 转 , 就 好 像 是 日 月 的 运 行 , 终身 勤 勉 不 倦 , 死 后 才 停 止 。 因 此 , 虽 然 有 那 样 的 天 赋 才 华 , 却 没 有 那 样 的 远 大 志 向 ,也 不 能 够 建 立 那 样 大 的 功 业 。 志 向 在 学 习 中 起 的 是 主 导 作 用 , 才 华 在 学 习 中 起 的 是 次要 作 用 。 求 学 的 人 不 担 心 自 己 的 才 学 不 充 足 , 而 担 心 志 向 没 有 确 立 。 所 以 , 自 古 至 今致 力 学 习 的 人 成 千 上 万 , 不 计 其 数 , 而 有 所 成 就 的 人 却 寥 寥 无 几 。 因 此 , 君 子 一 定 要确 立 他 的 志 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