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资源ID:1111064       资源大小:2.05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1、- 1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政治 3 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游子,你可记得土地的芳香。妈妈,你可知道儿女的心肠。”这首诗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D. 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2.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它对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这

    2、说明(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反作用 广大农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 B. C. D. 3. 穿越故宫来看你最近刷爆朋友圈。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大跳 hip-hop 舞蹈,再一路出宫自拍,发着各种 QQ 表情,刷着朋友圈用户记住了这个“潮流”皇帝,也记住了这个“萌贱”画风的品牌:故宫淘宝。“故宫淘宝”是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官方销售网店,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在涉足新媒体尤其是招了一群“蛇精病”的创意人员之后,“故宫淘宝”现已成为爆款 IP这说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大众传媒具有文化选择、传递、创

    3、造文化的强大功能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故宫藏品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 C. D. 4.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造出整个世界”“中国武馆在全球遍地开花”,从春节到中秋,越来越多的“中国节”变成“世界节”,世界各地的中国味也越来越浓乘着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东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更远的地方影响着更多的人。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色越鲜明的民族文化越容易为世界所接受- 2 -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播文化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A. B. C. D. 5.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

    4、的一个重要的功能,辨识天下风气,引导人心向上、向善、向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育健全人格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 B. C. D. 6. 最近,中国某小镇模仿法国风格的建筑在网上受到热议。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真假难辨。其实,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再雄伟也缺少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这是因为( ) 文化首先必须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5、的重要支撑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适应社会变迁,历久弥新A. B. C. D. 7. 走到天涯海角,一见到牌楼汉字、舞龙耍狮,就会想到中华文化,就有归属感。身在异国他乡,一声乡音的问候,一副耳熟能详的对联,都是一杯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佳酿,令人心醉。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潜移默化、无影无踪 深远持久、难以抹去A. B. C. D. 8. 2018 年 10 月 8 日至 19 日,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热播。节目采取形象化方法,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人以教诲、感悟和升华。习总书记所用的典言典 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

    6、深邃智慧,经过千百年的传承酝酿,内化于一代代 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这一节目引起强烈反响是基于( )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以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 3 -发挥大众传媒强大功能,彰显典言典语的民族纽带作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民族的精神追求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泉和根基A. B. C. D. 9. 论语里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在很多子女也是尽量工作生活离父母近点,包括很多人排斥异地恋,就是双方都要离父母近。中华民族的“家”观念( )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选择 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是维系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A.

    7、 B. C. D. 10. 通过古丝绸之路,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促使中阿文明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内,依托具有历史积淀的文明对话,中阿双方不断深化各领域的合作。从中可见( )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传播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文化交流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 B. C. D. 11. 2018 年 11 月,贵州举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能工巧匠手工技艺选拔比赛,来自全州十六个县市的 128 名民间能工巧匠和非遗传承人分别参加了手工刺绣、蜡染绘画、银饰打制和手工编织比赛,比赛现场展示了能工巧匠们高超的手工技艺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8、,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非遗的展示能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该项比赛能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该项比赛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民族工艺的传承文化的价值在于传承和传播,该项比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推广A. B. C. D. 12. 阿拉伯马是世界最古老名贵的马种之一,马对于很多国家而言,都是尊贵和友谊的象征。2018 年 7 月 20 日,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向习近平赠送了一匹阿拉伯马。在外交场合接受骏马的赠送,已不是第一次。“骏马外交”表明( )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一定的政治由一定的文化决定 - 4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具

    9、有共性 文化与政治在时代发展中相互交融A. B. C. D. 13. 中国的治国理政方略成为许多国家的“他山之石”。在中国,大家耳熟能详的反腐败口号“老虎苍蝇一起打”被一些国家改成了“大鱼小鱼一起抓”。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姿多彩 中华文化蕴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中华文化能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规律相同A. B. C. D. 14.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精美的德化瓷历来是我国贸易重要输出品,自宋元以来,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我国制瓷技术在国外传播作出了贡献。这表明( )德化瓷推动了

    10、文化交流方式的变革商业贸易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化的内涵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 15. 当今世界,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5000 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民,共同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持续开展对话、交流,最终融汇成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这表明( )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源泉A. B. C. D. 16. 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度更新,今后几年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陆续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

    11、育语文教科书”,其中大幅增加了古文的比重,共有 135 篇必背古诗文。在教材中增加古诗文是基于( )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 B. C. D. 17. 上海美食节暨上海旅游推介会在纽约开幕。期间推出美食课堂美食品尝等互动活动,并播放上海宣传片,向当地民众推介上海美食和旅游项目。开展这项活动旨在( )- 5 -加强两国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显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彰显其包容性特征通过文化交流,促进纽约饮食文化发展推广中华美食,吸引更多游客,促进经济发展A. B. C. D. 18. 2018 年 9

    12、月 19 日,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大会以“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语言资源保护、应用与推广”为主题。召开语言保护大会有利于( )促进世界各民族语言融合,消除各民族间的隔阂促进各个国家形成保护语言多样性的一致性措施引起世界范围内对语言资源保护问题的广泛关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A. B. C. D. 19. “阅史记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诗经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意味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根本动力我们要在延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不

    13、断开拓前进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吋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A. B. C. D. 20. 2018 年 7 月 6 日,第 42 届世界遗产大会将贵州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本届会议上中国唯一新增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数目达到 53 项,继续领跑世界。我国重视申遗是因为文化遗产( )是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 B. C. D. - 6 -21. 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调”,讲述着一方水土一段历史。

    14、当前,全球至少 40%的语言濒危。2018 年 9 月,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召开,就“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达成了一系列国际共识。保护语言多样性有助于 ( )讲好中国故事,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加强合作,推动多元一体的全球文化的形成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传承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让世界文化异彩纷呈A. B. C. D. 22. 辞海(2019 版)编纂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这次在推出纸质版的同时,将同步上线网络版,预计 PC 端、手机端、微信端等各种应用场景都有适用版本。这表明科技进步( )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方向 改变了文化产品的内容促进了文化传递与共享 丰

    15、富了文化产品的形式A. B. C. D. 23. 结婚当天零点放喜炮,是太原人的传统习俗。高分贝的噪音,即便人睡得再沉,也大多会被吵醒,老人和婴儿更容易成为受害者。1994 年制订实施、又历经两次修改的太原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对在禁止时间和区域以外放炮有着非常严厉的处罚条款。但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的传统习俗让地方性法规很无奈。我们在文化继承过程中,必须( )根据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彻底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创造全新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既要反对厚古薄今,又要反对复古泥古A. B. C. D. 24. 湖北省将楚腔楚韵的湖北大鼓等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在湖北大

    16、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方向)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程试点工作。这表明(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7 -A. B. C. D. 25. 为了传承保护皮影戏,“皖南皮影戏”传承人何泽华制作皮影,赋予皮影戏现代表达形式,同时定期走进小学,给小学生讲授皮影表演及制作。这告诉我们( )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具有选择、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要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优秀传统文化A. B. C. D. 26. 2018 年 9 月 10 日,全国教育大

    17、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文化传承具有特殊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 )只有教育才是人类自觉传播文化的活动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传统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吸收、融合、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A. B. C. D. 27. 武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击术,到了近代,武术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国后,武术得到蓬勃发展,成为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活动;现在,中国武术已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符号,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文化纽带。

    18、这说明( )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是财富,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变迁才能发挥积极作用重视传统文化,国家和民战才能兴旺发达A. B. C. D. 28. 法家是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他们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表明( ) 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的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A. B. C. D. - 8 -29. 2018 年 11 月 7 日,第五届世界

    19、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拉开帷幕。大型多媒体交响乐良渚在本届大会上进行首演,通过艺术与科技、世界与民族的完美融合,为嘉宾们呈现了 5 000 年良渚文明的源远流长。另外,乌镇还设置十余个 5G 基站,嘉宾可以通过5G 网络+8K 高画质的视频来观看相关节目。材料体现了(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服务于人民群众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A. B. C. D. 30. 音乐家赵季平在乐坛耕耘五十多年,创作出交响乐和平颂、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和影视剧歌曲红高粱大宅门等经典之作,他认为一部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的就是生活。这表明( )

    20、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音乐创作的源泉音乐的发展取决于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 创新是音乐创作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 31. 从日剧翻拍而成的电视剧深夜食堂,因其直接复制日版内容、有悖于中国文化背景的设计,被观众打了差评。这给文化创作者的启示是(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坚持以我为主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博采众长文化创作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A. B. C. D. 32. 在几千年的中医药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同时,中医药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

    21、果、丰富发展自己。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 183 个国家和地区,103 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认可使用针灸,中医针灸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和使者。这充分说明( )A. 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C.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D. 中医药发展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33. 至 2018 年,咬文嚼字已连续发布了 13 次“十大语文差错”。每年发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就是给母语文明“定期排毒”,让母语文明更好传承下去。之所以给母- 9 -语“定期排毒”是因为母语( )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

    22、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民族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B. C. D. 34. 2018 年 6 月 13 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吉祥物龙娃“中中”在郑州揭晓。“中”是河南的特色方言,表达肯定、鼓励和赞誉的意思。龙娃胸前的中国传统服饰图案取自郑州出土的商代经典青铜器“商鼎”,体现举办地郑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龙娃“中中的设计体现了( )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不同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特色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受历史、地理等

    23、因素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A. B. C. D. 35. 下面图示表示的是文化、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 10 -36. 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它直观地展示了汉字书写的不断创新,这有利于( ) 丰富书法艺术,繁荣民族文化 简化文化内涵,便于文化传播 彰显民族特色,决定实践水平 书写中华文化,见证文化历程A. B. C. D. 37. 西夏文(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是独立于汉字之外的一种全新的方块文字,初看与汉字相似,因为它是模仿汉字的构字方法、借用汉字的基本笔画重新创制的。今天我们通过研究西夏文与汉字的关系来

    24、破译西夏文,获得打开西夏文献的钥匙。由此可见( ) 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根源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促使人类进人文明时代西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 B. C. D. 38. 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砖雕有多个流派,苏派砖雕精细典雅,天津砖雕题材丰富、刻工精良,临夏砖雕技艺繁复多样、风格独特。由此可以看出( )不同自然条件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各民族文化都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中华文化具有独树一帜的重要特质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A. B. C. D. 39. 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

    25、,流动和开放性强,精致淡雅,水为吴越文化带来了优雅的文化内涵;地处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热情奔放,加上地形复杂,多民族交错杂居,更具有多样化民族个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我国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决定了文化的多样 不同区域文化在渐趋融合中走向统一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会影响文化的特点- 11 -A. B. C. D. 40. 以传统的农历作为基础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台湾属于法定纪念假日。在民间,由中国大陆流传而来的庙宇文化在台湾发扬光大,台湾的城隍,妈祖,关圣帝君等祭典活动成为台湾特殊文化。这表明(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6、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可以与台湾文化求同存异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可以平等交流、借鉴与融合A. B. C. D.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60.0 分)41、2018 年 1 月 8 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 2017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李克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

    27、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起更为强大、更为持久的科技创新力量。运用文化的作用相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何重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10 分)42、闽东是我国畲族的主要集居地,闽东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丰富独特的畲族文化,薪火相传上千年,在闽东掀起了一股浓浓的畲族民族风。 每逢“三月三歌会”,畲族村内到处彩旗飘飘,歌声嘹亮,跳畲族舞蹈,吃乌米饭,八方来客欢聚一堂。畲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闽东地区长期以来对畲族民间传

    28、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以及深入基层进行畲族文艺作品的创作和展演。此外,通过借鉴东南亚一些国家开发旅游业的经验建设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2 -(1)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的知识,分析闽东掀起畲族民族风有何意义。(8 分)(2)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一说如何保持畲族文化的生机和活力?(12 分)43、在人类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文明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应的文字,最初的文字是象形文字,不过今天我们看到了很多文字,都是拉丁化的字母文字,在文明古国中唯一留下传承的就是中国的汉字。中华民族的统一,离不开汉字的高度统一。自 2006 年开始,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发布年度“十

    29、大语文差错”,每年选出的“十大语文差错”往往都能引发社会共鸣。一方面,我们的母语可以包容并蓄,容下更多生动鲜活的流行语、网络用语,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定期给其“排毒”每年发布“十大语文差错”某种程度上就有这种“排毒”的功效。汉语博大精深,传承了几千年,要能更好传承下去,就需要正确使用语言,认真对待并敬畏自己母语。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说说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何意义?(8 分) (2)有观点提出:“只有继承和坚守我们的母语文化,中华文明才能铸就新的辉煌。”请你评析此观点。(12 分)44、2018 年的春节,全景展示了一个充满年俗味、科技感和国际范的新年。除夕之夜,春晚舞台上中外群星共唱我爱你中国,多国领导人祝福中国。“欢乐春节”活动遍及 140 个国家和地区,受众近 30 亿人;全球 2300 余座城市数以亿计的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集福送红包”等春节活动。在世界很多地方,春节正成为本土化节日。从丝路驼队到“一带一路”,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非洲到欧洲,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机会和信心。承载着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又反映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跨越时空,推动世界各国利相融、民相亲、心相通,为人类文明再添华章。- 13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如此自信地走向世界。(10 分)


    注意事项

    本文(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