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物理阶段训练五(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66=36 分)1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下落时空气对其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如下图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2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设乘客质量为 70 kg,汽车车速为 90 km/h,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 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A450 N B400 N C350 N D300 N3(多选)(2
2、014长沙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4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设抛出时t0,得到物体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 h t 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 )A8 m/s 2 20 m/s B10 m/s 2 25 m/s C8 m/s 2 25 m/s D10 m/s2 20 m/s5(多选) a、 b、 c 三个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
3、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0 t3时间内,三个质点位移相同B在 0 t3时间内,质点 c 的路程比质点 b 的路程大C质点 a 在时刻 t2改变运动方向,质点 c 在时刻 t1改变运动方向D在 t2 t3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运动方向相同6如图所示,光滑斜面 CA、 DA、 EA 都以 AB 为底边三个斜面的倾角分别为 75、45、30.物体分别沿三个斜面由顶端从静止滑到底端,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2A物体沿 DA 滑到底端时具有最大速率 B物体沿 EA 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C物体沿 CA 下滑,加速度最大 D物体沿 DA 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二.填空题(每空 4 分,计 24
4、分)7(12 分)(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电磁打点计时器;B.天平(带砝码);C.秒表;D.低压直流电源;E.纸带和复写纸;F.导线;G.细绳;H.小车;I.砂和小桶;J.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块; K.砝码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填代号),缺少的器材是_和_(2)在探究加速度 a 与质量 m 的关系时,分别以_为纵坐标、_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其关系8(4 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其中的两个步骤是:(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
5、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 O 点,在白纸上记下 O 点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 F1和 F2.(2)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F 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在(1)中是_;在(2)中是_三.计算题(3 小题,计 40 分)9(13 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 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 2.由这两个图象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 m 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0.(13 分)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静止
6、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依次通过 A、 B、 C 三点,已知 AB12 m, AC32 m小物块通过 AB、 BC所用的时间均为 2 s,求:(1)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2)小物块通过 A、 B、 C 三点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1 2 3 4 5 6311. (14 分)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 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 B 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 C 点停下来如果人和滑板的总质量 m60 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斜坡的倾角 37(sin 370.6,cos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
7、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问:(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 BC 的最大距离为 L20.0 m,则人在斜坡上滑下的距离 AB 应不超过多少?参考答案1.C 2.C 3. ACD4. A5.ABC 6.CD7.答案 (1)C、D 低压交流电源 刻度尺 (2) a 1m解析 (1)实验的重点是在质量一定时,根据不同力作用下打出的纸带,求出加速度;在力一定时,根据在不同质量条件下打出的纸带,求出加速度故只要明确打点计时器工作原理和实验步骤,则可判断多余的器材是 C、D;缺少的器材是低压交流电源和刻度尺(2)探究加速
8、度 a 与质量 m 的关系时,以 a 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作出的图象为经1m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这样很容易看出它们的关系8.答案 (1)两弹力 F1、 F2的方向 (2)使结点与 O 点重合解析 在(1)中应用时记下两弹簧秤的读数 F1和 F2及各自的方向,在(2)中应使结点与(1)中记下的“ O”点重合9.解析:由 F t 图和 v t 图可得,物块在 2 s 到 4 s 内所受外力 F3 N,物块做匀加速运动,a m/s22 m/s 2, F Ff ma,即 310 m 2 m v t 42物块在 4 s 到 6 s 所受外力 F2 N,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F Ff, F mg ,即
9、 10m 2由解得 m0.5 kg, 0.4410. 答案 (1)2 m/s 2 (2)4 m/s 8 m/s 12 m/s解析 法一:(1)设物块下滑的加速度为 a,则 xBC xAB at2,所以 a xBC xABt2m/s22 m/s 2.20 1222(2)vB m/s8 m/sxAC2t 3222由 v v0 at 得 vA vB at(822) m/s4 m/svC vB at(822) m/s12 m/s.法二:由 x v0t at2知12AB 段:12 vA2 a2212AC 段:32 vA4 a4212联立得 vA4 m/s, a2 m/s 2所以 vB vA at8 m/
10、s, vC vA a2t12 m/s.法三: vB 8 m/s,由 xBC vBt at2xAC2t 12即 2082 a22,得 a2 m/s 212由 v v0 at 知 vA vB at4 m/s, vC vB at12 m/s.11.答案 (1)2 m/s 2 (2)50 m解析 甲(1)人在斜坡上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建立坐标系,设人在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 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Ff1 ma1.FN1 mgcos 0由摩擦力计算公式得 Ff1 F N1联立解得 a1 g(sin cos )2 m/s 2.乙(2)人在水平滑道上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2 ma2, FN2 mg0由摩擦力计算公式有: Ff2 F N2联立解得人在水平滑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2 g 5 m/s 2设从斜坡上滑下的距离为 LAB,对 AB 段和 BC 段分别由匀变速运动的公式得v202 a1LAB,0 v22 a2L 联立解得 LAB50 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