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人是什么》难点解析长春版.doc
-
资源ID:1110674
资源大小:766.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人是什么》难点解析长春版.doc
1、1人是什么难点解析难点解析1作者是怎样回答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透析:对于“人是什么”这个万古恒新的问题,作者从各个方面作了巧妙的回答。首先,作者用中外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哲学家的话从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的回答是:人会有苦和甜,要自强不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页,因此,人必须奋斗到生命的终绝。雨果的回答是:人是所呆的这个地方的过客,人是来受罪的。歌德的回答是:一生辛勤工作是快乐的,人是享受快乐的。康德的回答是:人是借助令人惊异的能力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孔子的回答是:生无所息。对于这些形形色色的回答,作者自有评价。对爱因斯坦的回答,作者评价是:“自
2、强不息”的回答总是“照着我的人生航程”,“质朴见解”“最能为我们欣然接受的”。对雨果的回答,作者的评价是:“充满悲观主义色彩”。对歌德的回答,作者的评价是:“富有伟大的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康德的回答,作者的评价是:“在康德哲学体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孔子的回答,作者的评价是:与“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虽然作者的引用洋洋洒洒,评论精辟恰当,但是,作者在回答“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始终是基于一点,人是能创造的生物,人要“生无所息”(息指休息,停止工作)。其次,作者把人分成三个部分: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从正面回答了人是什么的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不
3、管是谁,对眼前现时的把握,都应该是重点”,“是构成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往事的追忆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是人摆脱孤独、追求快乐的手段,也是有感情的人宣泄感情的一种方式。回忆的作用是“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勇气”。人要有希望,要有憧憬,因为没有希望和憧憬的人是“绝望的”“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人”,这样的人就不会有追求,而人是要有追求的,有追求才是“生无所息”的强者,才永远不会说“结束”这2两字。有了希望,有了憧憬才是真正的人,才能把握现时。有“伟大志向”的“伟大人物”,“是以把握现时为必要前提的”,“只有珍惜、牢牢地把握现世当前的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
4、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否则,就会使自己的希望化为肥皂泡,“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把握不了现世的人是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至此,作者全面地回答了“人是什么”的问题:人应该是“生无所息”的,一个真正的人必须充满希望和憧憬,必须把握现时,必须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2文中有哪些格言式的精辟议论?透析:这篇哲理性很强的议论文,语言形象生动,议论精辟透彻,读来令人振聋发聩。如“串起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勇气”、“没有希望的人,就是绝望的人,就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人中,也有不乏充满希望的人。这是一些真正的人,永不衰老的人”、“使人感到幸福和满足,是不断追求,是追求的过程”、“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前提”、“只有珍惜,牢牢地把握现时的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这些句子,或比喻,或排比,精辟论述了人最本质的东西,值得思考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