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教材知识梳理第一单元运动声物态变化光第3课时物态变化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110577       资源大小:1.42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教材知识梳理第一单元运动声物态变化光第3课时物态变化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

    1、1第 3 课时 物态变化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18山东枣庄中考)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 38.0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 38.0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答案 C2.(2018四川乐山中考)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答案 D3.(2018山东枣庄中考)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答案 B4.(2018四川自

    2、贡中考)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D.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答案 C25.(2018安徽中考)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 25 min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 80 C.在第 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 10 min 到第 25 min 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答案 B6.(2018四川泸州中考)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图甲实验操作

    3、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小明同学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 (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3)某同学绘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 答案 (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2)由小变大(3)98模拟预测1.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 32 答案 D3解析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 A 选项说法错误;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

    4、,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B 选项说法错误;由题图可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20100,C 选项说法错误;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 32,故正确的选项是 D。2.使用空调时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你认为对室内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A.夏季不低于 26 ,冬季不高于 20 B.夏季不高于 26 ,冬季不高于 20 C.夏季不低于 26 ,冬季不低于 20 D.夏季不高于 26 ,冬季不低于 20 答案 A解析 夏季使用空调来降温,设定温度越高越省电,所以设定温度一般不低于 26;冬季是用空调来升温,设定温度越低越省电,所以设定温度一般不高于 20。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A

    5、。3.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 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 40 D.加热 5 min 时物质温度是 48 答案 B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物质的初温是 40, BC 段表示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这是一种晶体,选项 A、C 说法正确; CD 段是液体吸热升温的过程,选项 B 说法错误;加热 5min 时,该物质还没有熔化完毕,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物质的温度是 48,故选项 D 说法正确。4.下图所表示的物理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答案 D4解析 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樟脑丸消失是升华现象;冬天玻璃上的

    6、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凝华形成的;冰棒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综上所述,选项 D 正确。5.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凝固,后升华 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答案 B解析 刚进教室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然后随着眼镜温度的升高,小水珠又蒸发变成水蒸气,眼镜重新变得清晰;即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正确的选项是 B。6.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某

    7、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如图所示,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液化B.先升华,后凝华C.先汽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凝固答案 C解析 污水中的水首先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塑料外罩液化为小水珠,水珠越聚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里。7.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 ,白霜

    8、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答案 A解析 冰的熔点是 0,加入盐后,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说明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直接凝华而成的。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5答案 B解析 冰的熔点是 0,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于 0,A 选项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 选项正确;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储存在钢罐里的,C 选项错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舞台上的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D 选项错误。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

    9、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答案 B解析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灯丝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形成的,故选项 A 正确;大雾逐渐散去是液态小水滴吸热汽化,选项 B 错误;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时,由于水银凝固而无法测温度,选项 C正确;夏天从水中上岸的人由于皮肤上的水蒸发吸热,人会感到冷,选项 D 正确。10.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6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答案

    10、C解析 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 A、B、D 错误,C 正确。11.(多选)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t=4 min 时,水开始沸腾B.在 t=4 min 到 t=6 min 的过程中,水不吸热C.在 t=6 min 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 100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100 答案 ACD解析 如题图所示,水的初温是 90,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在第 4min 和第 6min 之间,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100不变,所以水从第 4min 开始沸腾,实验时

    11、水的沸点是 100,在第 6min 之后继续给水加热,水还是处于沸腾阶段,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100不变。12.(多选)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儿,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答案 BCD解析 冰花是由室内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A 选项错误;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水分不断蒸发的缘故,B 选项正确

    12、;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蒸发吸热,所以人会感觉比较冷,C 选项正确;从冰箱中取出的冰茶温度较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冰茶的外壁上,故 D 选项正确。13.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小杨同学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不断升高,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计内的水银柱慢慢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柱而言,它的 (选填“密度”“质量”或“内能”)在增大。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温度计示数为 。 答案 热胀冷缩 内能 32解析 (1)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物体的质量,质量大小

    13、与温度无关;7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温度升高,水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 = 可知密度变小;mV(3)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 2,数值自下而上变大为零上,由题图可直接读出温度计示数为32。14.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固体甲第 6 分钟的状态是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 。 答案 固液共存 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解析 由题中图象知,乙在整个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是非晶体;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48不变,所以甲是晶体,熔点为 48;从第 4min 到第 8min 处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态。15.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

    14、之一,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汽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汽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 现象。 答案 放热 液化 扩散解析 汤汁是蒸汽液化形成的,在液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闻到鸡肉的浓香味,是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一种扩散现象。16.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 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

    15、选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也不会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答案 水蒸气 凝华 会放热 内侧解析 干冰升华吸热,使铝罐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铝罐时,会凝华成小冰晶(霜)。寒冬,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车窗时,会放出热量,从而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车窗的内侧。17.8右图为节目演出时利用干冰营造出来的舞台效果,使表演者如同身处仙境,“烟雾”缭绕。请利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使舞台产生“烟雾”缭绕现象的原理。答案 “烟雾”缭绕现象的原理: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解析 舞台上要出现白烟雾,就要喷洒干冰,

    16、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升华,升华要吸收热量,致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雾”。1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字母)。 A.水蒸气 B.小水珠(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17、 答案 (1)慢 (2)停表 (3)B (4)15解析 (1)采用水浴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观察和及时记录各时刻的温度;(2)除了题图甲所示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3)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4)由题图乙可以看出,萘从第 10min 开始熔化,到第 25min 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 15min。19.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的测温物质为 温度计。 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 -39 357酒精 -117 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

    18、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9(3)如图乙所示,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每隔 1 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 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0 1 2 3 45 6 7 8温度/8890929497989898(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答案 (1)热胀冷缩 水银(2)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3)96 98(4)如图所示解析 (1)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100,酒精的沸点是 78,水银的沸点是 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3)由题图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 96。当温度到达 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时即为沸点,此时吸热温度不变。(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10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教材知识梳理第一单元运动声物态变化光第3课时物态变化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