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单元 运动 声 物态变化 光第 1课时 机械运动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18山东临沂中考)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 1 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 50 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此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 50 m测试的成绩是 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 6.25 m/sD.1 000 m测试时,小明的平均速度为 5 m/s,小亮的成绩是 240 s,则小明更快答案 D2.(2018湖南娄底中考)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汽车上用电子手表的停表功能测出汽车连续通过 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 10 s,已知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 5
2、0 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A.90 km/h B.70 km/h C.50 km/h D.40 km/h答案 B3.(2018江苏扬州中考)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 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 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 t2t3运动的速度大答案 D4.(2018天津中考)空中加油机在高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的;若加油机以 500 km/h的速度航行 0.2 h,通过的路程是 km。 答案 静止 1005.(2018四川内江中考)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
3、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 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2(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mm。 (2)该实验原理是 。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 (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 A、 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 (1)2 (2)v= (3)小 (4)0.03st模拟预测1.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A.一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 5 kg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10.5 cm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 4 s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4、 1.2 m/s答案 D解析 一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 0.2kg;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20cm;橡皮从课桌落到地面用时不到 1s;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 1.2m/s。综上所述,A、B、C 错误,D 正确。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量程 3 m,分度值 1 mmB.量程 10 m,分度值 1 dmC.量程 30 cm,分度值 1 mmD.量程 15 cm,分度值 0.5 mm答案 A解析 刻度尺的选择是由测量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的,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好能一次性完成测量,由于人的身体长度不超过 3m,而且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差异很小,不可能超过 1dm,所
5、以选择量程是 3m,分度值为 1mm的刻度尺最为合适,故选项 A正确。3.3如图所示,小红与其他几位同学坐在滑行的“香蕉”船上在海上游玩,若说小红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海边的沙滩B.小红她们骑着的香蕉船C.海水D.站在沙滩上给小红照相的同学答案 B解析 小红是静止的,说明小红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为小红和香蕉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以选择香蕉船为参照物,故选 B。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 16 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 50 m处的速度是 6 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 7.5 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6 m/s B.6.25 m/s
6、 C.6.75 m/s D.7.5 m/s答案 B解析 平均速度是在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与中间运动状态无关,则 v= =6.25m/s。st=100m16s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答案 B解析 由题图可知,滑块在此过程中运动的距离 s=45cm,时间 t=5s,滑块的平均速度v= =9cm/s。st=45cm5s6.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 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同学运动较快,
7、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m,图中的 a点表示 。 答案 甲 10 甲乙相遇4解析 由题中图象可以看出,在时间为 5s时,甲同学运动 25m,乙同学运动 25m-10m=15m,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 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故相距的距离为 10m;题图中的 a点表示相遇,即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7.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答案 B 3.45(3.423.48)解析 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面垂直,所以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8、1mm,所以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若以 cm作为单位就要保留两位小数,读作 3.45cm。8.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 1 000 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通过大桥的时间是 20 s,则动车速度是 m/s;已知车长 150 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 m,所需要的时间是 s。 答案 自己(或动车) 50 1 150 23解析 小明以自己(或动车)为参照物时,车窗外的树木与自己(或动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故观察到树木是运动的。动车的速度 v= =50m/s。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
9、驶的路程 s=s 桥 +s 车s桥t=1000m20s=1000m+150m=1150m。由 v= 得,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t= =23s。st sv=1150m50m/s9.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通过 9.45 km的测速区间用时 270 s,则其平均速度为 km/h。根据该路段限速 100 km/h 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应处罚。 答案 小汽车 126解析 小汽车上的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汽车为参照物;在测速区间内小汽车所用的时间 t=270s=0.075h,则小汽车的速度为 v= =12
10、6km/h100km/h,所以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应处st=9.45km0.075h罚。10.雷达在海洋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海岛雷达向远处停泊的油轮发出一束电磁波,从发出到接收共用时 10-4 s,则该油轮距雷达 km。 答案 155解析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油轮距雷达距离 s= vt= 3108m/s10-12 124s=1.5104m=15km。1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点和 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 AB段的路程 sAB= cm,如果测得时间 tAB=1.6 s,则
11、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 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 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 。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 答案 (1)40.0 25.0 (2)小 (3)不正确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 A到C的过程中通过 B点时的速度不为 0;或小车通过 AC段的时间与 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 BC段的时间)解析 (1)从题图中所提供的刻度尺可以读出 AB段的路程 sA
12、B=40.0cm,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得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 =25.0cm/s。(2)测量小车从 A点到达 B点所用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点sABtAB=40.0cm1.6s才停止计时,则所测出的时间 tAB偏大,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vAB= 分析可知平均速度 vAB会偏小。(3)sABtAB在利用平均速度公式 v= 计算平均速度时,要计算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必须要用对应物体在这段st路程所用的时间,而题中该同学在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 BC的平均速度时,所测量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 BC的时间,因为小车从 A点到 C点的过程中通过 B点时的速度不为 0,所以此做法是不正确的
13、。12.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2)说明测量方法。6答案 (1)器材:蚊香、细线、刻度尺、停表、火柴。(2)测量方法:取一段弧形蚊香,让细线与蚊香重合,用刻度尺测出重合部分细线的长度 l,用火柴点燃该段蚊香,测出其燃烧完毕所用的时间 t,则蚊香燃烧的速度为 v= 。lt解析 题中所给蚊香是螺旋状,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所以需要用特殊法测长度。因此需要用细线、刻度尺测出蚊香的长度 l,再测出燃烧所用的时间 t,便可利用速度公式 v= 测出其平均
14、速度。st13.下图是根据某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行驶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绘制的示意图。(1)判断图中小汽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2)求图中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答案 (1)小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2)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v= =30 m/s。st=1200m40s解析 (1)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小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不同的,所以小汽车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2)从题图中可以找出小汽车全程所用时间为 40s,行驶的路程为 1200m,所以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v= 即可求出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st14.从上海到南京的某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站名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
15、京到站时间09:5110:3311:45发车时间09:1509:5310:35里程/km0 84 300(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 130 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最后结果小数点后保留 1位)答案 (1)120 km/h (2)86.7 km解析 (1)分析表格可知,列车由上海至南京所用时间为 t=2h30min=2.5h所通过的路程 s=300km7则列车的平均速度v= =120km/h。st=300km2.5h(2)列车从苏州到常州所用的时间t=40min= h23v=130km/h由 v= 得苏州到常州的里程sts=vt=130km/h h86 .7km。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