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六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110514       资源大小:858.6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六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

    1、1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18山东东营)“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C.采用八股取士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这是导致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C 项符合题

    2、意。答案 C2.(2018云南)郑和本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他率船队到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开通丝绸之路 B.七下西洋C.六次东渡日本 D.西游天竺取经解析 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因此受到沿途国家的尊敬。答案 B3.(2018湖南邵阳)将分封制、郡县制、厂卫制、科举制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

    3、,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厂卫制是明朝时实行的,科举制是隋朝时创立的选官制度。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序是,故选 A 项。答案 A4.(2018四川成都)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1684 年,统治者采纳其谏言并设置台湾府。这位统治者是( )A.康熙皇帝 B.雍正皇帝C.乾隆皇帝 D.道光皇帝2解析 1683 年,康熙帝派大将施琅率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大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因此 A 项正确。答案 A5.(2018山东烟台)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4、)“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表现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影响导致国家闭塞,逐渐在世界上落伍A. B.C. D.解析 清朝前期,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不是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而是规定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最终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故选 B 项。答案 B6.(2018山东东营)2015 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古代人物中,与屠呦呦同属医学领域的是 ( )华佗 张仲景 李

    5、春 祖冲之 李时珍A. B.C. D.解析 李春是一位桥梁建筑师,祖冲之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们与中国传统医学无关,据此可排除 A、C、D 三项。答案 B模拟预测1.“出身贫苦,当过和尚”“足智多谋,当过领袖”“推翻元朝,当过皇帝”。这位“草根皇帝”是( )A.李世民 B.朱元璋C.铁木真 D.赵匡胤解析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经出家当过和尚,后来参加农民起义,因为足智多谋,成为起义军领袖,最终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成为一代帝王。答案 B32.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 25 岁状元赵秉忠长达 2 460 字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该状元卷的内容肯定涉及哪些内容( )A.

    6、齐民要术 B.孙子兵法C.资治通鉴 D.四书集注解析 明朝的科举制度规定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答案 D3.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是指(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地区倭患猖獗,严重威胁着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故选 D 项。答案 D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7、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解析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答案 C5.“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C.紫禁城 D.长城答案 D6.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 100 多万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哪一口号(

    8、)A.“均田免赋” B.“替天行道”C.“洗涤朝廷” D.“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解析 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答案 A7.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秦、汉 B.元、清C.金、元 D.辽、宋解析 在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元朝和清朝两个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中元朝是由蒙古族人建立的,清朝是由满洲人建立的。答案 B48.郑成功曾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实际上指的是( )A.葡萄牙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C

    9、.荷兰殖民者 D.日本殖民者解析 郑成功收复台湾前,侵占台湾的是荷兰殖民者。答案 C9.清朝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得到大力推广的高产作物是 ( )A. B. C. D.解析 清朝时期,甘薯和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得到大力推广。答案 A10.清朝时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 )A.手工业部门齐全B.产品质量精良C.品种花色繁多D.手工工场发达解析 A、B、C 三项属于清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但仅仅属于表面现象;而手工工场发达说明当时出现了雇佣生产的先进生产方式,体现了当时世界的发展潮流。答案 D11.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到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10、 )A.社会秩序动荡B.边疆防御巩固C.军政实现合一D.皇权高度膨胀解析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采取各项措施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这些措施都反映出封建君主集权的逐步强化,即皇权高度膨胀。答案 D12.清朝时,有人因为写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惨遭杀害;有一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题目(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雍正无头”)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5A.大兴文字狱 B.焚书坑儒C.提倡言论自由 D.独尊儒术解析 清朝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

    11、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即文字狱。答案 A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统属,互相牵制。(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 材料二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偏房”外景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参考答案 (1)秦始皇(嬴政)。太尉、御史大夫。(2)明朝。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里。(3)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或加强了君主专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官员没有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6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六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