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第十七单元 古代亚非欧文明,一、古代埃及 1.古埃及文明 (1)发祥地:非洲东北角,尼罗河流域。 (2)出现国家: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 (3)初步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 (4)发展: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5)灭亡:公元前525 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6)文化: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2.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3.法老的统治 (1)权力: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衰落: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二、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位置: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国家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 (3)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
3、统和完整的法典。,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3)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三、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起源: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 (3)建立国家: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印度北部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4)强盛 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统一: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4、 表现: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形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3)特点: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公元前6世纪。 (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到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四
5、、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城邦 (1)地理位置: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等地区。 (2)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城邦出现: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4)特点:“小国寡民”。 (5)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2.雅典的民主政治 (1)形成: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 (2)全盛: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3)表现 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6、 建立了津贴制度。 (4)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3.亚历山大帝国 (1)背景: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东征 概况: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大军进攻波斯帝国,取得胜利。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进入埃及,公元前331年进入两河流域。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 结果: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 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五、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
7、罗马城邦 (1)兴起:罗马城邦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共和国 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政权: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立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衰落:公元前73年,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2.罗马帝国 (1)独裁统治 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了元老院。 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
8、2)强盛: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3.罗马帝国的衰亡 (1)原因: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人民起义此起彼伏;日耳曼人入侵。 (2)分裂: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3)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六、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文学和雕塑 (1)文学 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2.建筑艺术 (1)希腊建筑 特点:神庙四周以
9、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代表: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建筑 特点: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代表: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万神庙。,3.哲学和法学 (1)哲学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苏格拉底: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 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建立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4.公历的缘起 (1)来源: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2)儒略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
10、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考法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比较,【例1】 下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B.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D.证明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法典被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通过石碑文字内容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故选B项。 答案:B,【例2】 下列与其他三项文明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解析: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属于海洋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属于古代亚非文明,都属于大河文明。故选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