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二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原因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范围: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 (3)进程 北部: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南部: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赞誉: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2.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完成了
2、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经过 爆发: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参加者: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 代表: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3)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俄国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 (1)早期俄国: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到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
3、 (2)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2.废除农奴制 (1)原因: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4)影响 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4、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三、美国内战 1.南北矛盾的加剧 (1)领土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2)根本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南方种植园经济) (3)矛盾焦点:对西部新增加的土地,是否实行奴隶制度。 (4)废奴运动: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废奴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奴隶逃往北方。,2.内战爆发 (1)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2
5、)战争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3)初期形势:由于南方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3.北方的胜利 (1)战争转折 法令: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2)战争结果 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 1865年,林肯被刺杀。 (3)对林肯的评价: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4)历史意义
6、性质: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四、日本明治维新 1.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幕府统治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2)内忧外患 内忧: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外患: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国门。西方国家接踵而至。,2.倒幕运动 (1)背景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倒闭。 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
7、恶化。 (2)倒幕运动: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政变,同年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3.明治维新 (1)开始: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意义 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
8、之列。 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考法一,考法二,【例1】 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下列图片中的人物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战将,下列有关他们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图1和图2中的人物都率领本国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三者都属于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 图3中的人物与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A. B. C. D.,考法一,考法二,解析:图中的人物分别是华盛顿、章西女王、玻利瓦尔。华盛顿和章西女王都率领本国
9、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三者中章西女王没有领导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华盛顿不属于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玻利瓦尔与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故选D项。 答案:D,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二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一,考法二,【例2】 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历史发展的相同影响是( ) A.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D.废除了奴隶制度 解析: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明治维新后日本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项。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