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时间:45 分钟,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9邯郸高三摸底)在古希腊人的精神世界中,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因为众神也在命运之中,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这表明古希腊( )A民众敢与命运抗争B宣扬人是世界真正的主宰C宗教信仰意识淡薄D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解析:选 D。 “民众敢与命运抗争”与材料中“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不等于人是世界真正的主宰,故 B 项错误;“宗教信仰意识淡薄”与材料中“众神也在命运之中,
2、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的传统文化,由此产生人文思想,故 D 项正确。2(2019揭阳模拟)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 。这反映了雅典人( )A理性与原始蒙昧并存B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C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D民主政治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解析:选 A。根据题目中“人是万物的尺度”得出理性,根据题目中“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得出原始蒙昧,故 A 项正确。3(2019柳州摸底调研
3、)苏格拉底认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智者学派 B强调客观存在C推奉独立思考 D重视哲学思辨解析:选 C。理性是指看待社会和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态度,这就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苏格拉底推奉独立思考,故 C 项正确。4(2019新课标全国卷摸底考试)意大利的彼特拉克非常注意塑造自己“创新者”的形象,他说:“给在世的人一个恰当、正确的好名声,在他死后,就会升入天堂,获得永生。 ”他这一说法的意义在于( )A否定宗教神学的至高无上B实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反对忽视公共道德和倡导追求功利D体现出对理性主义的崇拜解
4、析:选 A。 “彼特拉克非常注意塑造自己创新者的形象” ,突出了人的伟大,否定宗教神学的至高无上,故 A 项正确。5(2019安徽六校联考)但丁的神曲 ,全诗分地狱 炼狱 天堂三部;拉斐尔创作了一系列圣母形象;米开朗琪罗也为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雕塑作品哀悼基督等。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A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B世俗艺术水平落后C人文精神严重缺失 D仍坚持以神为中心2解析:选 A。但丁的神曲 、拉斐尔创作了一系列圣母形象、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取材于圣经 ,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故 A 项正确。6(2019全国卷“超级全能生”联考)14 世纪中叶到 17 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
5、 )A直接延续了古代文化传统B是古典文化与基督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C具有强烈的反基督教性质D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现实的政治制度解析:选 B。文艺复兴并不是古代文化传统的延续,故 A 项错误;从思想渊源来看,文艺复兴是古典文化与基督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故 B 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并不具有强烈的反基督教的意识,故 C 项错误;文艺复兴主要是借助发展思想文化进行反封建的斗争,不是构建适应资产阶级发展的政治制度,故 D 项错误。7(2019揭阳模拟)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是( )事件 意义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思想地理大发现 视野开阔宗教改革 否定教会权威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质疑宗教达尔文进化论
6、 神学受到严厉考验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 教会影响力减低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B社会思想宗教化的趋势C社会思想世俗化的趋势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解析:选 C。西方社会思想发展的趋势是从神学到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教会影响力减低”得出社会思想宗教化趋势减弱,故 B 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 C 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应是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故 D 项错误。8(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模拟)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此现象说明( )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B圣
7、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C艺术家多出身平民阶层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解析:选 B。材料中圣像画前后形成对比, “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充分体现人文思想,故 B 项正确。9(2019豫西南示范性高中联考)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到了16 世纪中期,普通教民相信只要直接阅读圣经 ,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这表明( )A教皇放松了对教民的控制B “信仰得救”思想深入人心C教民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D阅读教义已有成为教士的权利解析:选 B。 “普通教民相信只要直接阅读圣经 ,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3可知这是因信称义,故 B 项正确;“到了 16 世纪中期,普通教民相信
8、只要直接阅读圣经”这不是教皇的自愿放松,而是宗教改革后的结果,故 A 项错误; “阅读圣经 ”没有改变宗教信仰,故 C 项错误;“直接阅读圣经 ”不是成为教士,而是直接与上帝对话,故 D 项错误。10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一个为人尊敬而又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去行善,却无力去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从中可以看出,伏尔泰主张( )A剥夺君主统治权 B推行渐进改革C培养君主的道德 D实行分权制衡解析:选 D。据材料“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可知“剥夺君主统治权”不合题意,故 A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权力的分
9、割, “推行渐进改革”不合题意,故 B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权力的分割, “培养君主的道德”不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出伏尔泰主张实行分权制衡,故 D 项正确。11(2019黔东南州高三联考)在近代欧洲的某个时代,乐观的情绪渐成主流。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成为座右铭,君主们普遍以“开明”自居。这个时代可能出现于( )A智者运动影响下的希腊B文艺复兴陶冶下的英国C宗教改革深化下的德国D启蒙运动洗礼下的法国解析:选 D。智者运动是在古代希腊,不是近代欧洲,故 A 项错误;文艺复兴陶冶下的英国依然是君主专制,故 B 项错误;宗教改革深化下的德国依然是四分五裂,由各邦领主统治,故 C
10、项错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指的是理性主义,出现在启蒙运动时期,故 D 项正确。12(2019哈尔滨三中验收)19 世纪上半期是各种“主义”涌现的时期, “自由主义”第一次出现在 1819 年, “激进主义”在 1820 年;社会主义在 1832 年;“保守主义”在1835 年。 “个人主义” “立宪主义” “人文主义” “女权主义”等都出现于 30 年代, “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在 40 年代出现。这些“主义”的出现表明( )A工业革命开启思想多元化时代B民主化进程保障思想自由C资产阶级革命需要理论指导D文化学者力图建构思想体系解析:选 D。材料中的“自由主义” “激进主义” “
11、保守主义” “立宪主义” “人文主义”“女权主义”都属于明显的资产阶级思想,并不是思想多元化时代,故 A 项错误;民主化进程不一定保障思想的自由,故 B 项错误;共产主义很明显不是资产阶级革命理论,故 C项错误;根据材料“19 世纪上半期是各种主义涌现的时期, 自由主义第一次出现在 1819 年, 激进主义在 1820 年;社会主义在 1832 年;保守主义在 1835 年。 个人主义 立宪主义 人文主义 女权主义等都出现于 30 年代, 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在 40 年代出现”可知,欧洲的文化学者在不断致力于思想体系的构建,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5 分
12、,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9滨州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时期 中国 西方国家公元前 6世纪公元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4前 3 世纪 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公元前 3世纪公元15 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成祖:正式规定四书大全 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内容公元 4 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 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16 世
13、纪18 世纪黄宗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卢梭:“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的仆从,人们可以限制、改变或收回委托给官吏的权力。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时期中国和西方思想发展的共同特征。(10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时期中西方思想主张对社会进程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15 分)解析:(1)根据表格内容可以分别得出三个时期中国和西方思想发展的共同特征。(2)第一小问影响,应该从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思想和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启蒙运动是否推动了中西方社会转型
14、的角度来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当时中西方的政治、经济状况的角度回答。答案:(1)特征:形成了思想解放运动。实行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或民主思想)。(2)影响: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思想未实现社会转型;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所倡导启蒙运动则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的转型。原因:政治上,中国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经济上,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文化上,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据统治地位;欧洲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
15、播。14(2019皖南八校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516 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 17 世纪才开始的,到了 18 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 1516 世纪,而应该放在 1718 世纪。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12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本题为开放型的论述题。无
16、论是选取 1516 世纪抑或 1718 世纪作为中世纪与现代的分水岭都是可以的,只需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角度切入即可。答案:示例一观点:1516 世纪是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论证:在 1516 世纪以前,西欧经历了一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和落后的中世纪;到了 1516 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两场重要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中的反封建斗争,它们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经济领域,15 世纪前后发生了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市场雏形出现。在政治领域,王权正在加强,民族国家正在形成。总之,1516 世纪西欧5社会发生转型,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出现。示例二观点:1718 世纪才是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论证:社会的转型并非通过一、两场运动就可以实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虽然弘扬了人文主义,但理性精神却仍然受到压抑,只有在 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猛烈批判封建等级和宗教神权思想,构想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航路开辟只是形成世界市场的雏形,只有到 17 世纪,随着殖民扩张加剧,世界市场才得以拓展。紧接着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展示了新型生产力的巨大能量。总之,1718 世纪西欧社会发生剧变,工业文明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