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点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 系。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 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 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 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
2、则。在中、印、 缅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例1 (2017海南中考)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 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求同存异”方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 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故选A项。,答案 A,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1)和平共处五项原
3、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中国开 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巨大 贡献,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增进了亚洲其他国家及世界各国对新中 国的了解,对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线 是极其有利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规范,成为维 护世界和平和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例2 (2016广东中考)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 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 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
4、任感所代 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 B.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 C.已被世界各国接受 D.已写入联合国宪章,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切入点为“1954年”“中 国、印度、缅甸”。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 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作为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故选择A项。,答案 A,1.“求同存异”方针中“同”和“异”的含义 (1)同:亚非各国遭遇相同,都曾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亚非各国面临 的问题
5、相同,即面临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的问题。 (2)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知识点二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例3 (2018吉林中考)歌谣“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 的内容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解析 本题切入点为“万隆外交显智慧”。依据教材可知,1955年在印 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 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 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D项符合题意。,答案 D,2.“
6、万隆精神” 万隆会议作为亚非国家团结反帝事业中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件被 载入史册。它所体现出的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 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 作的精神,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鲜明特 点,对后来世界形势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万隆精神”鼓舞了亚 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斗争,加速了帝国主义 殖民体系的瓦解;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和睦邻友好,加强了 亚非新兴国家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觉;推动了日益众多的亚非国家走上 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道路。此后,这些国家作为一
7、支新兴的政治力 量,在世界事务中所处地位日益重要,促使国际政治力量不断向着多元 化方向发展。,例4 (2016江苏宿迁中考)“新形势下,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 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1955年,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周恩 来总理在会上提出了 ( )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万隆会议。切入点为“1955年”“万隆会议” “周恩来”。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针对会上 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 选择A项。,答案 A,3.新中国成立初期
8、,我国外交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 (1)新中国的建立,国家的独立。 (2)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3)周恩来卓越的外交才能和杰出贡献等。,例5 (2014云南中考)下图为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 恩来签名的情景。该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国力强大 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 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 能和政治家风度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赏。,答案 C,【教材图片导读】 (1)毛泽东和斯大林,点拨 194
9、9年12月,毛泽东到达莫斯科,开始对苏联的访问。毛泽东与 斯大林举行了会谈。毛泽东在苏联参加了许多活动,受到热烈欢迎。12 月21日,毛泽东参加庆祝斯大林70岁生日的活动。1950年1月,周恩来到 达莫斯科,参加会谈。2月,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点拨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这是亚非国家历史上第一次举行的 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 议。会议期间,周恩来表现出了一位杰出的外交家的风范,沉着、机 智、果断。周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 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妙招巧记 歌谣记忆法
10、:中国外交有政策,打破美国的封锁。独立自主 为原则,展开积极的外交。中国外交贡献大,外交政策有特色。领土主 权不侵犯,他国内政不干涉,平等互利搞建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印 缅总理多倡导,国际关系一准则。万隆会议在印尼,新生中国遭攻击。 (周)恩来上台把话讲,“求同存异”定大局。,图示归纳,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是外交方略,是处理具体关系的基本原则。,3.“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 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
11、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答案 C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A、B、D三项都不属于外交政策。,2.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 A.印度 B.缅甸 C.苏联 D.美国,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再认。苏联是在新 中国成立的第二天,即1949年10月2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同中 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3.1954年12月,时任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 “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 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
12、。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 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答案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缅甸,与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发明,双 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因此, 缅甸消除了“这种恐惧”。故选择B项。,知识点二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4.“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 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材
13、料中的“中国代表 团”团长是 ( ) A.孙中山 B.周恩来 C.毛泽东 D.邓小平,答案 B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 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选择B项。,5.周恩来倡导的“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是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会议 D.多哈会议,答案 B 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 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故选择B项。,6.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办
14、的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活动,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中国在万隆会议上 作出的主要贡献是 ( ) A.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家提出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答案 D 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 歧,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选择D项。,7.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 魂”,他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重大意义是 ( ) A.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促成了“双十协定”的签订 C.为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D.为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15、奠定了基础,答案 C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 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材料二 万隆会议后,一位记者曾报道,“大家都承认周恩来的才智至 高无上地主宰着会议代表们惊叹地说:他是以怎样的洞悉力察觉 并道破大家心窝里想说的话啊!” (1)在材料一的背景下,新中国提出并倡导了哪一重大外交原则?它的主 要内容有哪些? (2)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
16、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现在表述)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 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所学知识容易答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并倡导的重大外交原则是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它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便可回答。第(2)问考查中 国在万隆会议上的贡献,回忆所学知识便可回答。,1.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 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
17、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当时的国际局势是美、苏对峙, 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之所以这样说,就是要向世界表明中国所坚持的 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说:“如果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 基础。”声明中提到的原则,应该适用于 ( )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达国家 弱小落后国家 资本主义强国 A. B. C. D.,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
18、记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 生深远影响,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应该包括各类国家。,3.万隆会议期间,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的讲话:“这个 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他这样说的原因是 ( ) A.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讨论了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D.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 国的团结与合作。所以当时的菲律宾外长罗慕洛给予周恩来总理高度 评价。,1.周恩来是
19、我党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某校举办周恩来事迹 展,以下可选取的素材有 ( ) 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领导南昌起义 领导秋收起义 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出席万隆会议 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 B. C. D.,答案 C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邓小平提 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故可排除含的选项。,2.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 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一方针体现了中国政府 ( ) A.不以社会制度异同处理国际纠纷 B.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C.倡导世界各国避免战争,和平共处 D.大力支持弱小国家共同发展,答案 A 本题考查
20、知识点万隆会议。切入点为“万隆会议”“求同 存异”。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时各国主 要的不同是国情的不同,尤其是社会制度不同。故选择A项。,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从周恩来到温家宝再到李克强,在灾难面前,“中国式”总理 总是身先士卒,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来到最危险、最困难、人民最需要 的地方。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大地震,周恩来总理在地震的当天深夜就 到达灾区。2010年的玉树大地震,温家宝总理亲临地震现场,深切慰问 灾区人民。2013年4月20日,李克强总理抵达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看望慰
21、问地震伤员并指挥抢险救援。“中国式”总理让人民感动。,请回答: (1)材料一中周恩来总理倡导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现在 这种原则还有用吗? (2)材料二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的哪次国际会议?在会议上他提出了 什么方针?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为缅怀周恩来总理,请你为材料一、二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 (4)周恩来总理、温家宝总理、李克强总理以怎样的可贵品质“让人民 感动”?,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用,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适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远。事实证明,在相互依存而 又多元化的世界中,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最有生命力的仍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 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周恩来的外交生涯等。(言之有理即可) (4)热爱人民或“亲民、爱民”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言之有理 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第(1)问 第一小问,材料一是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可知其倡导的基本原则是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小问可联系当前国际形势,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识读材料二中图片,联系教材可判断出周恩来 参加的是万隆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3)问可根据材料 一、二反映的外交事件来确定主题。第(4)问为开放性试题,言
23、之有理 即可。,1.1953年底,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 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内容现在表述为 (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独立自主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A. B. C. D.,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平共处。,2.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我国于1953年首次提出的 B.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适用于不同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 D.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答案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是适用于所有国与
24、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准则。,3.“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 来立异的。”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 A.1954年访问缅甸时 B.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时 C.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D.1971年会见基辛格时,答案 B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 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选择B项。,1.(2018黑龙江八五三农场中学期中,14,)新中国初期,我国的外交 政策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可知,新中国成
25、立以后,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选择D项。,2.(2018陕西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学期中,13,)下面对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 等互利、和平共处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唯一原则 A. B. C. D.,答案 A 表述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正确的;表述错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不是唯一原 则。故选择A项。,3.(2018山东滕州鲍沟中学月考,18,)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 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
26、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 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 (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参 加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他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选择D项。,4.(2017广东东莞中堂星晨学校月考,10,)萨科齐曾以法国总统和 欧盟轮值主席的双重身份会见达赖,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萨科 齐此举破坏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 (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
27、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A. B. C. D.,答案 B 达赖一直不放弃“藏独”主张,坚持分裂中国的行径。萨科 齐会见达赖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对中国拥有西藏主权的挑战, 破坏了双方和平友好关系的基础。萨科齐此举并未体现其破坏了互不 侵犯、平等互利的原则。故选择B项。,1.(2018山东潍坊寿光世纪学校月考,9,)“君子和而不同”是儒 家的重要思想。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具有这 一思想的外交方针是 ( ) A.互不侵犯 B.和平共处 C.平等互惠 D.求同存异,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 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
28、满成功。故选择D项。,2.(2017广西玉林容县六王中学月考,14,)一个美国记者这样评论: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 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答案 C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 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选择C项。,3.(2016天津红桥期末,1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上处理 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不包括 ( )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互不干涉内政 D.和
29、平与发展,答案 D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A、B、C三项排除。故 选择D项。,1.(2018山东临沂中考,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 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 次提出这“五项原则”的是 (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尼赫鲁 D.吴努,答案 B 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择B项。,2.(2017山东济宁中考,13,)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
30、以其超凡的政 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互不侵犯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答案 B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后来它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 系的基本准则。故选B项。,3.(2017湖北鄂州中考,8,)2016年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 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 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62年前, 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 动会议进程,赢得
31、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答案 C 1955年,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在会上针对帝国 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 作。,4.(2016湖北荆门中考,11,)1955年,万隆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取得 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帝国主义放弃了挑拨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答案 C 本题考查知识点万隆会议。切入点为“万隆会议”。1955 年在
32、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 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择C 项。,(2016四川自贡中考,11,)读毛主席语录,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是在 ( )毛主席语录“应当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广到所有国家 的关系中去。”“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为了 临时应付的。”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5年万隆会议上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答案 A 本题考查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切入点为“首次提 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 次提
33、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择A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 会堂隆重举行。下午5时10分,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缅 甸总统吴登盛、印度副总统安萨里一同步入会场。,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习近平表示,这是中国、印度、缅甸和国际社会 共同的盛会,对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促进 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0年前中国、印度、缅甸顺 应这一历史潮流,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国际关 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 贡
34、献。抚今追昔,我们对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三国老一辈领导 人表示深切的缅怀,对长期以来坚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各国有识 之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何时由谁在何种场景下首先提出来的? (2)中国政府为什么邀请印度和缅甸的领导人共同参加这次会议? (3)请你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答案 (1)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先提出来的。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 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 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35、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 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 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解析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内容。第(1)(2)(3)问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即可。,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时,联合国给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降了半 旗。 (1)你能说出周恩来受到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爱戴和尊敬的主要原因吗? (2)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人? (3)你认为以伟人为榜样,学习做人的道理应分为哪些步骤?,答案 (1)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用高超的外交智慧提高 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 (2)以周总理为榜样,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等。 (3)归纳伟人的重要事迹;从伟人的事迹中发现成为伟人的修养内涵;从 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成长目标;等。,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第(1)问可从周恩来在外交方面 的突出成就来说明。第(2)(3)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