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第10讲 细胞的增殖,KAO GANG YAO QIU,考纲要求,1.细胞周期(a)。 2.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b)。 3.活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 4.活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b)。 5.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简图的绘制(b)。,考点一 细胞周期,01,考点二 有丝分裂的过程,02,考点三 活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及其简图的绘制,03,NEI RONG SUO YIN,内容索引,探究真题 预测考向,04,课时作业,05,考点一,细胞周期,1.细胞周期,知识梳理,(1)条件: 的细胞 (2)起点
2、:一次分裂完成时 (3)终点: 时 (4)特点:间期的时间总是 M期;不同种类的细胞周期不同,_与 所占比例也不同) (5)过程: 分裂 分裂,答案,连续分裂,下一次分裂完成,长于,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核,胞质,答案,2.对细胞周期理解 (1)只有 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植物的形成层细胞、_ 细胞、动物皮肤 细胞等。 (2) 的细胞无细胞周期:如 细胞、表皮细胞等。 (3)不同种类生物的细胞周期长短有很大差别。 (4)发生 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连续分裂,根尖分生区,生发层,高度分化,神经,减数,答案,3.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划分,(1)分裂间期,G1期(DNA合成前期):主要合成RNA和蛋
3、白质,DNA数为2n S期(DNA合成期):完成DNA复制,DNA数为_ G2期(DNA合成后期):主要合成蛋白质,DNA数为_,(2)分裂期(M期):前期、 期、 期、末期。,2n4n,4n,中,后,归纳总结,细胞周期的不同模型表示方法,(1)细胞分裂间期包括一个合成期和两个间隙期( ) (2)所有的细胞均有细胞周期( ) (3)中心体复制发生在G2期( ) (4)G1期特点是蛋白质合成和核糖体增生,G2期特点是间期所需的一些蛋白质合成( ),常考基础诊断,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答案,下表是几种细胞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t/h),据表分析:,教材热点拓展,JIA
4、O CAI RE DIAN TUO ZHAN,提示,(1)这些细胞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 都是能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提示,(2)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 提示 都不一定相同。 (3)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组织的有丝分裂时,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为什么? 提示 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因此观察细胞所处时期时,大部分都处于间期。,命题点一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1.(2019台州选考适应性考试)如图为某动物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其G1期和G2期极短,与一般体细胞的细胞周期显著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命题探究,
5、答案,解析,A.G1期和G2期缩短导致S期和M期变长 B.G2期的细胞中,DNA和中心体都已完成复制 C.早期胚胎细胞的G1期和G2期的缩短有利于细胞的快速增殖 D.抑制核糖体的作用,可能会延长早期胚胎细胞的G1期和G2期,解析 G1期和G2期缩短导致细胞更快地进入S期和M期,但不一定改变S期和M期的持续时间,A项错误; G2期的细胞中,DNA和中心体都已完成复制,B项正确; 早期胚胎细胞的G1期和G2期缩短,则细胞周期变短,有利于细胞的快速增殖,C项正确; 抑制核糖体的作用,影响蛋白质合成,可能会延长早期胚胎细胞的G1期和G2期,D项正确。,2.下列据图描述细胞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答案
6、,解析,A.甲图中的S期位于丙图中的ef段 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中的ab段或bc段 C.用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细胞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ef段 D.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M或b、d或ef段,解析 甲图中的S期属于间期,而丙图中的ef段是分裂期,A项错误;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中的ab段或cd段,B项错误; 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丙细胞分裂停留在ef段,C项正确; 图中M或b、d或ef段均表示分裂期,分裂期的后期和末期无染色单体,D项错误。,命题点二 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及应用 3.下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S期内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活性较高,处于G0期的细胞属于暂不分
7、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4 h B.S期应为染色体复制及加倍的时期 C.记忆B细胞所处时期应为G0期 D.M期是染色单体出现和消失的时期,答案,解析,解析 一个细胞周期的总时长为分裂期用时与间期用时之和,A项正确; 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属于M期,B项错误; 记忆B细胞受特定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和分化,可见记忆B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即处于G0期的细胞,C项正确; 染色单体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在有丝分裂后期,这两个时期均属于M期,D项正确。,4.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DNA复制发生于S期,若抑制DNA复
8、制则细胞不能分裂而停留在S期。为探究两种抗癌药物A和B的作用效果,用A和B单独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测定其细胞周期各阶段细胞所占比例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A.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长于分裂期 B.推测药物A的作用机理是阻断S期DNA的复制 C.药物B的作用机理必定是抑制G1期蛋白质的合成 D.A、B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提高癌症治疗效果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长于分裂期,A项正确; 结果显示,药物A主要使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推测其作用机理是阻断DNA的复制,B项正确; 药物B作用后,G1期的细胞增多,其
9、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G1期蛋白质的合成,C项错误; 若联合使用A、B两种药物可能会提高癌症治疗效果,D项正确。,答案,解析,考点二,有丝分裂的过程,1.有丝分裂的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知识梳理,答案,DNA的复制,蛋白质,染色体,核膜,核仁,纺锤体,着丝粒,着丝粒,姐妹染,色单体,染色质,核仁和核膜,细胞板,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提醒,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3.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 经过复制后,精确地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从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_。,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遗传性,答案,状的稳定性,细胞两极,中心体,细胞板,质
10、膜凹陷,助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1)有丝分裂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几个时期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 (2)有丝分裂前期出现染色体,整个过程染色体长度无变化,较晚的时候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 ) (3)染色体的复制在S期已完成( ) (4)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 (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形成于末期( ) (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变化不同( ) (7)着丝粒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常考基础诊断,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答案,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曲线和图像,教材热点拓展,J
11、IAO CAI RE DIAN TUO ZHAN,(1)PQ形成的原因是 ,RS形成的原因是 。 (2)乙图是 细胞 前期,丙图是 细胞 后期。 (3)乙图位于甲图中的 段,丙图位于甲图中的 段。,答案,DNA的复制,着丝粒分裂,植物,有丝分裂,动物,有丝分裂,QR,ST,1.有丝分裂过程的变化规律,重点剖析,2.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1)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加倍”,(2)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减半”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导致DNA和染色体数目减半。 (3)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时期间期,姐妹染色单体消失的时期后期。,3.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
12、数和染色体组数的变化,4.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1)ab、mn的变化原因均为DNA复制。 (2)gh、pq的原因均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 (3)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起点和终点均为0。,命题点一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1.(2018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基因在S期复制,在M期表达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以不同的速率移向两极 C.细胞中含有四个中心粒 D.染色体与纺锤体同时出现,答案,解析,命题探究,解析 基因在S期复制,在S期和M期都表达
13、,A错误;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移向两极,B错误; 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形成四个中心粒,C正确; 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时,细胞核内染色体出现,前期中较晚的时候出现了纺锤体,染色体和纺锤体并不是同时出现,D错误。,2.(2018浙江五校联考)如图是某同学实验时拍摄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图,表示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答案,解析,A.胞质分裂可在所处的时期开始进行 B.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 C.间隙期主要的变化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中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大于1,解析 结合题意分析图像可知,图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处于中期,处于末期,处于前
14、期,处于间期,因此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B正确; 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细胞质开始分裂,A正确; 有丝分裂间隙期的主要变化是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数11,但细胞质中还有DNA存在,因此此时细胞内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大于1,D正确。,命题点二 有丝分裂细胞图像的识别 3.(2018浙江深化课改协作校期中联考)下面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末期,聚集成为细胞板 B.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 C.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 D.、均为细胞
15、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相同,解析 甲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分裂前期,A项错误; 中心体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着丝粒,B项正确; 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体细胞,C项错误; 动、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后者产生细胞板,D项错误。,4.下列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 B.该生物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c和e两个时期 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答案,解析,解析 a、b、c、d、e分别表示间期
16、、末期、前期、中期、后期,D项正确;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且c图中DNA已经复制,但染色体数没有加倍,A项错误; 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在前期和末期,即c、b时期,B项错误; 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项错误。,方法技巧,“三看法”界定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命题点三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染色体、DNA等数量变化分析 5.(2019宁波十校期末)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17、细胞分裂 B.图甲中DE段包含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C.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BC段 D.图乙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16条染色单体,答案,解析,解析 图甲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A错误; 图甲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该期间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B正确; 图乙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DE段,C错误; 图乙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6.(2018浙江学军中学高三模拟)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中
18、不同时期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丁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图甲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处于图丙中BC段的是图甲所示细胞,完成图丙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丁中d所示的情况 D.图丁中a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可对应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 解析 图丙中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的G2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因此可对应图甲和图乙所示细胞,图丙中CD段变化的细胞时期是末期结束时。,图形解读,根据柱状图判断细胞分裂时期,(1)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染色
19、单体,(2)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考点三,活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临时装片的制作及其简图的绘制,1.实验原理 (1) 使植物细胞之间的 松散,用盐酸处理植物的根尖,可以使根尖细胞 。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色。 (3)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物镜观察细胞内 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实验解读,答案,盐酸,果胶质层,彼此容易分开,碱性染料,染色体,2.实验步骤,答案,23 mm,盐酸,1015 min,软,解离液,10 min,龙胆紫溶液,12 min,盖玻片,盖玻片,分散开,分生区,正方形,3.绘制
20、细胞分裂图像时的几个注意事项 (1)动物细胞一般画成圆形,外面代表细胞膜;植物细胞一般画成方形,外面代表细胞壁。 (2)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终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不向内凹陷,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两个子细胞。 (3)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要画出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不能画。 (4)细胞分裂后期图像应注意三点 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位置不能画反,正确的应为染色体臂朝向中央,着丝粒靠近两极。 上下对应的两条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应完全相同。 每一极同源染色体都应成对存在(二倍体生物)。,1.实验注意事项 (1)解离后一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
21、和影响染色。 (2)解离时间过短,细胞在压片时不易分散开;染色时间过长,会使整个细胞核都被染色。 (3)压片时,要尽可能使细胞分散开,观察材料在盖玻片下分散,呈云雾状。,关键点拨,(4)观察时应先找到呈正方形的分生区细胞,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到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图像,因此,观察时要注意边观察边移动装片,以观察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像。换高倍镜时要先把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2.实验结果分析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间期历时最长。 (2)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因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 (3)有一位同学做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
22、分裂实验时,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图中细胞 多处于未分裂状态,表明细胞分裂不旺盛,可能是取材 时间不合适;图中部分细胞呈长方形,可能取自伸长 区细胞,应该取分生区细胞,即取材位置不合适;也 有可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观察视野。,命题点一 实验选材、原理、步骤 1.(2018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下列有关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观察及相关细胞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到的细胞中绝大多数应处于分裂期 B.一个视野中不容易找全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 C.中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图 D.整个过程细胞核分裂早于胞质分裂,染色体形成
23、早于纺锤体形成,答案,解析,命题探究,解析 观察到的细胞中绝大多数应处于分裂间期,A项错误; 一个视野中不容易找全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可以换多个区域观察,B项正确; 中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图,C项正确; 整个过程细胞核分裂早于胞质分裂,染色体形成早于纺锤体形成,D项正确。,2.(2018杭州一模)如图是某同学进行“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时截取的4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该同学的装片制作过程依次为解离、染色、漂洗和制片 B.依据细胞周期先后将图中4个时期排序,应为 C.过一段时间后,图的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如图
24、的细胞 D.分裂间期核内无染色体,所以不会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解析 分析图像,为有丝分裂中期,为有丝分裂后期,为有丝分裂前期,为有丝分裂末期。在“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活动中,装片制作过程依次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A错误;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图中4个时期排序,应为,B正确; 由于实验中细胞已经在解离时死亡,所以图的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如图的细胞,C错误; 分裂间期核内无染色体,但有染色质,所以会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D错误。,命题点二 实验分析与实验拓展 3.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剪取23 mm根尖,用质
25、量分数为10%酒精解离 B.该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若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可将K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解析 剪取23 mm根尖,室温下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解离1015 min,A项错误; 该图能清楚地看到染色体,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B项正确; 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K细胞在视野的右下方,实际物体在视野的左上方,故把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可将K细胞移到视野中央,C项错误; 视野中,N细胞(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中期)的两倍,D项错误。,4.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 d、5 d后,分别制片观察
26、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答案,解析,解析 有丝分裂指数是10%的含义是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10%,说明90%左右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A项正确; 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B项错误; 据图分析可知,高浓度药物X使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减小,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C项正确; 据图分析可知
27、,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D项正确。,探究真题 预测考向,1.(2018浙江4月选考)下表为实验测得离体培养的胡萝卜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答案,解析,1,2,3,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 B.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 h后,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 C.G2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不同,解析 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A项正确; 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细
28、胞,并不是所有的细胞在1.3 h后都能被抑制在S期,如有的细胞刚刚进入G2期,在1.3 h后这些细胞仍处于G2期,B项错误; G2期的细胞已完成染色体的复制,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但这2条染色单体由着丝粒连在一起为1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加倍,C项错误; 胡萝卜一些组织细胞无细胞周期,而具有细胞周期的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也不一定相同,D项错误。,1,2,3,4,5,2.(2018浙江11月选考,21)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一对中心粒分开并移到细胞的两极 B.中期,通常会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 C.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 D
29、.末期,核膜向内不断凹陷并逐渐形成环沟 解析 前期,一对中心体(或2组中心粒)分开并移向细胞的两极,A错误;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 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两条性染色体,C正确; 末期细胞中央内陷形成环沟,D错误。,答案,解析,1,2,3,4,5,3.(2017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B.实验选用的醋酸洋红溶液属于碱性染料 C.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显微镜下观察中期细胞可看到完整的染色体组型,答案,解析,1,2,3,4,5,
30、1,2,3,4,5,解析 盐酸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能使细胞分离,A项正确; 实验选用的醋酸洋红溶液属于碱性染料,能将染色体染成深色,B项正确; 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项正确; 染色体组型是观察后再经过排列后形成的,不是可以直接看到的,D项错误。,4.(2014江苏,12)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1,2,3,4,5,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1,2,3,4,5,解析 图示为动物细胞分裂的中期示意图
31、,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在分裂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项错误; 乙为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丙为纺锤丝,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可见两者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B项正确; 该时期为分裂中期,可能为有丝分裂中期,也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如果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如果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C项错误; 该时期核膜已经解体,核仁消失,无细胞核,故不存在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的情况,D项错误。,5.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条
32、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 B.每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 C.每个DNA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D.每条染色单体均只有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答案,解析,1,2,3,4,5,1,2,3,4,5,解析 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间期的S期时DNA复制1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2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染色体的DNA都只有1条链被标记,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课时作业,一、选择题 1.(2019浙江丽衢湖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G1期有核
33、糖体的增生 B.S期形成纺锤体 C.G2期有酶的合成 D.M期有染色体的加倍,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在G1期主要进行合成DNA所需要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A正确; S期是进行DNA复制,纺锤体是在分裂前期形成的,B错误; G2期合成蛋白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C正确; 分裂期的后期染色体数目会暂时加倍,D正确。,2.(2018温州3月选考模拟)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如图
34、所示(图中只画出部分结构)。该时期发生 A.核糖体增生 B.中心体复制 C.核膜的解体 D.着丝粒分裂,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图中出现染色体且散乱分布,核膜解体形成小泡,推测为有丝分裂前期,C正确。,3.(2019宁波联考)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均发生在乙甲时期 B.显微镜下看到的最多的细胞是处于乙甲时期 C.甲乙时期,细胞中1对中心体分开,其间有纺锤丝相连 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
35、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时间比较长,分析图形可知,乙甲是分裂间期,甲乙是分裂期。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但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 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是分裂间期的细胞,B正确; 该图表示的是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高等植物细胞不含有中心体,C错误; 具有细胞周期的是有丝分裂,而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4.(2018温州中学3月模拟)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
36、的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A.19.338.6 h为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B.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219.3 h、21.338.6 h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 h,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02 h、19.321.3 h、38.640.6 h都表示分裂期,219.3 h、21.338.6 h都表示分裂间期,其
37、中221.3 h、21.340.6 h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必须先有分裂间期,后有分裂期,故19.338.6 h不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 蚕豆根尖细胞无叶绿体,B错误; 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为DNA复制的时期,即分裂间期,应为219.3 h、21.338.6 h,C正确; 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5.右图是某学生绘制的某高等植物细胞的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b、e图都表示有丝分裂
38、末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细胞膜不向内凹陷,b图错误; 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d图错误。,6.(2018湖州期末)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B.在一个视野的绝大部分细胞中能看到被染成深色的棒状小体 C.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观察其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D.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解离可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如果视
39、野过暗,可换用大的光圈或用凹面反光镜增加视野的亮度,A项错误; 在一个视野中绝大部分细胞处于间期,能看到被染成深色的丝状物质,B项错误; 将根尖放入盐酸中解离时,细胞已死亡,所以细胞不可能继续分裂,C项错误; 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解离可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D项正确。,7.(原创)a、b、c分别是某些体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a图赤道面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b图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不变 D.c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
40、单体,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a图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 a图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而不是赤道面,B错误; b图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染色单体数目变为0,C错误; c图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正确。,8.下图是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和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
41、环节 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答案,解析,解析 根尖23 mm的区域属于分生区,A项错误; 在和之间应增加清水漂洗这一环节,而在和之间的清水漂洗环节应删除,B项错误; 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经解离已死亡,C项正确; b区域的细胞属于分生区细胞,其液泡较小,渗透作用不明显,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现象不明显,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9.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32
4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如图1所示的曲线。已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周期为20 h。培养20 h后,根据细胞中的DNA相对含量不同,将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2所示。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A.图1中处于ac段的细胞属于图2中的甲组细胞,此时RNA聚合酶活性高 B.图2中乙组细胞处于图1中ce段,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C.图2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 D.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答案,解析,1,2,3,4,5
43、,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图1中ac段细胞利用32PUdR的速率较快,说明细胞在进行RNA的合成,细胞中RNA聚合酶活性高,此时细胞处于G1期,细胞中DNA含量为2c,属于图2中的甲组细胞;图1中ce段细胞利用15NTdR的速率较快,说明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此时细胞处于S期,细胞中DNA含量为2c4c,属于图2中的乙组细胞;由于蚕豆根尖细胞是植物细胞,故不存在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的现象;由图1可知分裂间期时间大于14 h,而整个细胞周期为20 h,所以分裂
44、期时间不超过6 h。,10.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数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DE时间段染色单体数是AB时间段的两倍 B.AB、BC、CD三个时间段细胞都有水生成,并且来源完全相同 C.FG段染色体组数是该生物正常染色体组数的两倍 D.若用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会抑制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DE时间段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AB时间段核DNA还没有复制,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所以不存在倍数关系,A
45、项错误; AB段是G1期,主要发生的是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此阶段主要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和核糖核苷酸形成单链产生水,BC段是S期,发生DNA的复制,此阶段主要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形成链产生水,CD段是G2期,发生的是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此阶段主要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产生水,所以AB、BC、CD三个时间段都有水的生成,但来源并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 秋水仙素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错误。,11.以下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S期染色体复制,核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B.前期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在有丝分裂整
46、个过程中几乎都可看到 C.中期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最便于观察 D.后期或末期细胞在赤道面上形成环沟 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位置上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2.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粒
47、分裂,促进细胞分裂,二、非选择题 13.(2017全国,29)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解析 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合成被阻断后,分裂期不受影响,分裂间期受影响,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分裂,分裂
48、间,(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解析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来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因此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不会被阻断在间期。,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纺锤体形成,不会,(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 (答出1点即可)。 解析 分裂间期细胞的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体积略有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