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南二高 2018-2019 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20 题,60 分)1.数据显示,2017 第一季度中国微信公众号自媒体文章平均阅读量呈现稳步增长,达 12 709.5 次。微信公众号依托多媒体图文推送、互动方便快捷等优势各受用户青睐,也成为传统新闻媒体转型的发展领域,但其无序性大大增加了现代社会的风险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必要对微信自媒体行业加强管制,限制其发展B. 微信等网络自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C. 微信自媒体传播的文化都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 微信自媒体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显示出强大的功能【答案】D【解析】
2、微信公众号依托多媒体图文推送、互动方便快捷等优势备受用户青睐,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显示出强大的功能,也成为传统新闻媒体转型的发展领域,但其无序性大大增加了现代社会的风险性,因此要加强对微信自媒体的管理。D 项符合题意;针对微信自媒体行业的无序性,应加强规范和管理,但不是限制其发展,A 项说法错误;微信等网络自媒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而不是途径,B 项说法错误;微信自媒体传播的文化有优秀的、健康的、先进的文化,也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因此并不都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 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D。【点睛】应全面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
3、好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因此,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管理,决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2.“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这一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是: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2文化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 B. C. D. 【答案】D【解析】正因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4、性产业的目标。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D。【点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鸡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 。不仅农人“鸡鸣而起,日出而作” ,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古人还曾以鸡鸣励志,最著名的当属“闻鸡起舞”这个典故了。这说明: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
5、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促进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选项说法错误,因为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应该是民族文化。选项说法错误,因为文化的作用是双重性质的,只要先进的文化,优秀的文化才能是促进作用,故排除。选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C。4.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智慧、人格魅力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而是随着历史变革和进步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可因时而变C. 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D.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6、【答案】A【解析】3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题干中,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智慧、人格魅力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而是随着历史变革和进步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 A 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没有涉及民族性,也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可因时而变,故 BD 与题意无关,排除;C 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 A。【点睛】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
7、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5.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党的十九大精神正在各地落地生根,广大干部群众正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正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这表明:精神力量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直接现实性活动文化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 B.
8、C. D. 【答案】A【解析】党的十九大精神属于文化的范畴,党的十九大精神正在各地落地生根表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适合题意;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但不是直接现实性活动,是错误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是不科学的;故本4题答案选 A。6.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到外,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到制度文化到行为文化直至最表层
9、的物质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这是因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推动企业发展一定的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A. B. C. D. 【答案】C【解析】“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到外,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因为文化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 C;不选,因为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强调了经济决定文化,材料强调了文化的反作用,不选。考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特别提醒】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是高频考点,要特别掌握:(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并不与经济的
10、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性。文化可超前于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2)文化虽然在综合国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文化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7.2017 年涌现出许多网络热词, “撸起袖子加油干” “老哥,稳!” “酱紫” “洪荒之力”“老司机” “5G 概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些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A.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C.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答案】C【解析】2017 年涌现出许多网络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
11、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 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的作用,A项与题意不符;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并不完全与社会实践同步,B 项说法错5误;材料不体现文化的阶级性,D 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C。【点睛】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8.2017 年 11 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
12、处有期徒刑一年或有期徒刑十一个月。校园欺凌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青少年社会问题之一,北京的这一判决表明,未成年人实施暴力伤害,同样不能逃避刑法的制裁。该案对青少年的启示是:要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避免人格上的缺失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遵法守法好公民要学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事实和规避自己的责任A. B. C. D. 【答案】C【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校园欺凌案对青少年的启示是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尊法守法好公民,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项符合题意;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一定就能避免人格上的缺失,项说法错误;公民
13、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改变事实和规避自己的责任是错误的,会受到法律的惩罚,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C。【点睛】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4、。9.2018 年 1 月 11 日, 本草中国新书发布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医药文化”于2018 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纪录片本草中国以“中国非物质遗产中药炮制技术及中6药传统制剂方法传承人”为灵魂展开,引导观众走进神秘神奇的中药世界。在探寻道地药材、还原炮制技艺、点拨医药原理的过程中,完成对中医药文化的启蒙和普及。这主要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纪录片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 C. D. 【答案】B【解析】本草中国在探寻道地药材、还原炮制技艺、点拨医药原理的过程中,完成对中医药文化的启蒙和普及,这说明文化对人
15、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正确;本草中国引导观众走进神秘神奇的中药世界,以完成对中医药文化的启蒙和普及,这说明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完成对中医药文化的启蒙和普及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关,不选;纪录片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是途径,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B。【点睛】文化传播的手段与文化传播的途径不同。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及大到政治经济活动小到家庭聚会等,而文化传播的手段在现代主要是大众传媒。在做题中这二者绝对不能混淆。10.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 ,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
16、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A. 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B.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 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答案】C【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民族节日。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 符合题意。11.西安市把唐大明宫遗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城市废墟中解救出来,建设起大明宫遗址,7大明宫遗址保护所遵循的理念是“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改善民生、提升城市” 。这一理念体现的文化道理有: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的传承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文
17、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大明官遗址保护所遵循的理念是“弘扬文化、改善民生”说明通过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政治的发展,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故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保护文物、传承文明”说明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说法错误,文化属于意识范畴,其不能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排除;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考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2.“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
18、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 ”诗词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 ,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正确且符合题意;诗词通过枫桥月,灞桥柳等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正确且符合题意;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13.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
19、其境地感知到“一带一路”的民8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A. B. C. D. 【答案】C【解析】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符合题意,应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故文化要交流、借鉴和融合
20、,故符合题意,应选;不符合题意,排除;说法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差异性,而不是趋同,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点睛:关于文化多样性要理清几点认知:(1)不能认为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弱化。这是因为,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文化必然呈现多样性特点。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不能认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21、的必然要求。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尊重本民族文化并不是对立的,那种“非此即彼”的观点是错误的。相反,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尊重本民族文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4)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坚决抵制和反对霸权主义。914. 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A.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 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C.
22、 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 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 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点,C 错误;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答案为 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5.放鞭炮是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近年来,很多地方相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中有环保、安全等因素,但很多人觉得不放鞭炮,便没有了年味,传统在被淡化。让春节在新时期下
23、,用新的方式与传统韵味相结合,这样过年才会变得有意义。春节放鞭炮是:A. 对传统习俗的继承 B. 一种封建迷信活动C. 对传统思想的继承 D. 一种落后的过节方式【答案】A【解析】过节燃放烟花爆竹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习俗,A 正确;春节放鞭炮不属于封建迷信活动,B 项不选;春节放鞭炮不属于对传统思想的继承,C 项不选;不能说春节放鞭炮是落后的过节方式,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 A。16.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受到了“社戏”的熏陶,中国舞蹈艺术的先驱者吴晓邦接受了江苏太仓道观中道教艺术的心灵哺育,中国浙江东部地区小哥班则为越剧大师袁雪芬进行了心灵和艺术的培养。这说明: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文化环
24、境决定人生发展的方向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A. B. C. D. 【答案】D10【解析】【详解】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材料中的事例说明,他们都是经过一定的文化熏陶和培养以后才获得了高的文化素养,说明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符合题意。文化环境会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不能决定人生发展的方向,表述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没有涉及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很多名人在成功之前都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体现了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符合题意。故本
25、题选 D。17.2017 年 7 月 14 日,曹文轩儿童文学奖暨曹文轩产品运营计划发布会在第七届江苏书展举行。曹文轩的作品有很强的故事性与感染力,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很高的文学品位,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优秀文化能够决定人的健康成长【答案】D【解析】优秀文化能对人的成长给予积极影响,但不能够起决定作用。D 项夸大了优秀文化的作用,说法错误;ABC 项均说法正确;正确选项为 D。18.中国是养蚕大国,丝绸的故乡,丝绸始终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绝密技
26、术和看家产品之一。“silk”的发音,显然是汉语的音译,这个词代表了中国高超的工艺和贸易强势,这表明: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中华文化始终引领着世界文化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 C. D. 【答案】D【解析】错误,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不是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错误,夸大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世界文化的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silk”的发音,代表了中国高超的工艺和贸易强势,说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说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故符合题意。11【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在交流中
27、传播【名师点睛】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手段的区别及联系文化传播的途径即传播方式: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文化传播手段是指文化传播媒介: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文化传播途径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文化传播的手段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侧重于强调通过某种具体的物质载体来进行文化传播。任何文化传播的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19.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是
28、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A. B. C. D.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各具特色,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正确;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 C。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 2 月 21 日定为“国际母语日” 。2017 年的主题是“开展多语教育,迈向可持续未来”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主题的确定主要是基于: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在传统中保护母语多语教
29、育能促进文化多样化不同的语言文化也具有共性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育的作用的知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开展母12语教育有利于在传承中保护母语,符合题意。不同民族的语言能够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多语教育能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符合题意。错误,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文化共性不是开展多语教育的原因,排除。故答案选 D。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 “和而不同”的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 ,在“不同”基础上形成的“和”(“和谐”或“融合”),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 ,不仅不能
30、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指出,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这种“和而不同”思想,将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1)如何正确看待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2)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如何做到“和而不同”?【答案】 (1)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差异并不是差距,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文化都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过贡献。文
31、化的差异不是冲突的根源,差异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起点。(2)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要做到“和而不同”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审读材料:费孝通的“和而不同”思想。审读设问:知识范围文化生活;核心信息:文化的“和而不同” 。一发散: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文化的“和而不同”也就是文化的多样性问题。一结合:结合课本关于文化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材料即可。回答第一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可从文化多样性是什么,和文化多样性的
32、意义角度回答。第二问也就是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问题。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态度及坚持的原则两方面回答。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知识点。点评:本题第二问是措施类问题。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一是联系课本寻答案。13我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联系材料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给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材料中有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如有,就可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没有成功的做法,如有,也可资借鉴,提出措施,等等。三是落实主体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可考虑不同的主
33、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作出怎样的努力。本题是课本上的措施和方法。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今年全国两会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湖北是古人类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荆楚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荆楚文化是湖北的“中国形象”和世界名片,是湖北沟通中外、连接世界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为推动荆楚文化走出去,省政府深度开发荆楚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着力培育和发展本地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大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同时组织各
34、种特色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大力推介“革命第一枪的首义文化” 、 “开启农耕的炎帝神农文化” 、 “诗问九天的屈原文化” 、 “群雄逐鹿的三国文化” ,以此吸引世界目光聚焦荆楚大地。(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推动荆楚文化走向世界对我国的意义。(2)班级召开“我是文化代言人”主题班会,请你就如何推动荆楚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具体建议?【答案】 (1)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考生如答“保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可替代得 1 分) 。通过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利于增强海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扩大荆楚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推动荆楚文化走向世界,可促
35、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打造一系列特色荆楚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创造活力,发展中华文化,增强中14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示例:结合本地的特色做传播荆楚文化的使者,增强荆楚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创新荆楚特色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打造特色荆楚文化精品。【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推动荆楚文化走向世界对我国的意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推动荆楚文化走向世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一系列特色荆楚文化品牌等,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海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
36、于扩大荆楚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班级召开“我是文化代言人”主题班会,请你就如何推动荆楚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具体措施。具体措施要贴近荆楚文化的生活实际,有可操作性。可围绕继承优秀的荆楚文化特色和创新荆楚特色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等,从“我是文化代言人”的角度,提出打造特色荆楚文化精品,将荆楚文化推向世界,增强荆楚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点睛】我们应怎样进行文化交流?(1)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
37、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或途径) ,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媒体) ,进行中外文化交流。(5)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6)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