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时间:45 分钟 分值:9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9厦门模拟)2014 年,M 公司开始发展生鲜电商业务。消费者在网上下单,购买的生鲜由物流配送到家。2016 年,M 公司开始拓展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的业务,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陆续开设实体店。每间实体店规模达 4 000100 000 m2,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承诺 3 km 内可免费配送,并提供生鲜加工、烹饪服务。顾客既可网上下单,又可现场购买,还可在实体店内设置的特定区域就餐。据此回答 13 题。1M 公司开设生鲜实体店首选上海等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租金 B信息通达度
2、C交通运输 D区域购买力2M 公司在实体店设置特定区域供顾客就餐,主要是为了( )A提高生鲜销量 B保证生鲜品质C减少配送成本 D优化空间配置3与规模相同的传统中低端生鲜超市相比,M 公司的生鲜实体店( )A服务等级较低 B服务范围较广C服务种类较少 D门店数量较多解析:第 1 题,实体店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 ,则生鲜食品价位较高;“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共同点是经济发达而购买力强;故主要因素是城市的购买力。第 2 题,设置特定区域供顾客就餐,可以激起顾客好奇心、购买欲,还能解决顾客加工、烹饪困难等问题,从而提高生鲜销量。第 3 题,该公司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 ,且“3 km 内可免费配
3、送” 、可“网上下单” ;必然服务范围要较低端更广、等级更高,但门店数量更少;“免费配送” “加工、烹饪”等体现了服务种类多。答案:1.D 2.A 3.B(2019广东实验中学阶段考试)人类工程建设一般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在青藏铁路路基建设中,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通风管路基主要由路基主体、道渣和通风管构成。其工作原理:冷空气密度较大,在自重和风的作用下将管中的热空气带出,并不断将周围土体中的热量带走,同时也可以自动关闭入口,阻隔热空气进入。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 0 时关闭,低于 0 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 。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 0 的时期)约 56
4、 个月。下图为通风管路基示意图,读图回答 46 题。24通风管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路基的影响,其主要工作是( )A防止热量散失 B防止路基积水C防止路基冻融 D保护生物通道5通风管通风的工作的主要季节是( )A春节 B夏季C秋季 D冬季6通风管挡板( )A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B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C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D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解析:第 4 题,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有多年冻土,所以通风管可以防止冻土融化,保障铁路安全;对防止热量散失、积水及动物通道无关。C 正确。第 5 题,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 0 时关闭,低于 0 时打开,即夏季外界气温高,通风管会关闭;
5、冬季外界气温低,通风管会打开,通风管打开才会进入工作状态;春秋两季在青藏高原时间短,影响小。选 D 正确。第 6 题,青藏高原是高原气候,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 ,即使是正温期时,夜间温度可能在 0 以下,通风管也会打开工作,夜间通风管打开冷空气进入,利于降低土层温度,保障铁路安全,A 错、D 正确;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 0 ,通风管会打开工作,B 错;夏季白天外界温度高于 0 ,通风管多会关闭,C 错。答案:4.C 5.D 6.D(2019“超级全能生”联考)兰新高铁(左图)的部分路段既有地下隧道也有“地上隧道” , “地上隧道”主要目的是防止新疆境内的强风吹翻列车,其一侧有
6、许多圆形小洞, “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是为了克服当地另外一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右图)。据此回答79 题。37对甲、乙两地修建隧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修地下隧道,乙地修“地上隧道”B甲地修“地上隧道” ,乙地修地下隧道C甲、乙两地都修地下隧道D甲、乙两地都修“地上隧道”8 “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的目的是克服( )A强风 B低温C冻土 D渗水9若图是拍摄于甲地照片的示意图,拍摄方向可能是(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解析:第 7 题,由图中地形分析,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戈壁沙漠地区,受狭管效应影响,风沙大,需要“地上隧道”抵御风沙;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到河西走廊附近,经过高原山区,
7、地势起伏大,需要地下隧道降低坡度。B 项正确。第 8 题, “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可以减少隧道内热量的丧失,起到保温作用,避免过低的温度影响行车安全。B 项正确。第 9 题,甲地铁路走向接近东西走向,该地北风风力强,隧道有圆孔的一侧位于背风向阳的南侧,南侧位于拍摄者的右侧,所以拍摄者面对的方向是可能是东北方,D 项正确。答案:7.B 8.B 9.D读广州交通大数据统计图,回答 1011 题。410据图分析每日凌晨 3 点左右仍有 5 000 多的乘客选择航班的主要原因是( )A飞机晚点B凌晨交通拥堵轻,去机场方便C乘客转机D凌晨航班价格相对便宜11下列对机场乘客整体年龄水平高于火车站及客
8、运站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飞机安全性差,年龄较低的人群不愿意乘坐B机票价格贵,年龄较大人群收入都高C汽车火车易拥堵,年龄大的人群不愿乘坐D飞机快捷,旅途所花时间短解析:第 10 题,飞机不可能每日晚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广州每日凌晨 3 点左右,仍有 5 000 多的乘客选择航班,主要原因是凌晨航班价格相对便宜,凌晨交通拥堵虽然较轻,但是可以提前去机场,无须在凌晨 3 点去,所以 D 正确。第 11 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飞机安全性高,但年龄较低的人群不愿意乘坐,原因是机票价格贵;年龄较大人群收入较高,飞机快捷,旅途所花时间短,因此机场乘客整体年龄水平高于火车站及客运站,所以 D 正
9、确。答案:10.D 11.D二、非选择题(共 46 分)12(2019武汉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 分)拉多加湖是欧洲最大的湖泊,湖面海拔 4 m,平均深 51 m,面积 1.8 万 km2,岛屿660 座,湖岸曲折,湖水北深南浅,南岸低平且多沙嘴浅滩,湖面多大风。拉多加运河位于拉多加湖南岸,由彼得大帝于 18 世纪修建,该运河曾是圣彼得堡重要水上运输航线,1940 年后其航运价值逐渐降低。图甲示意圣彼得堡地区略图,图乙示意圣彼得堡地区气候资料。5(1)自圣彼得堡建城以来,涅瓦河就是重要的水运通道,试说明该河利于通航的水文条件及成因。(8 分)(2)拉多加湖水深湖阔,还要环湖修
10、建拉多加运河,试分析理由。(6 分)(3)说明 1940 年后拉多加运河航运价值逐渐降低的原因。(8 分)解析:(1)由气候资料可知,该地年降水量在 600 mm 左右,且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同时湖泊位于河流源头,对河流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从位置上看,位于东欧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高。(2)该地位于 60N,正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下而多暴风雨;“湖面多大风” “湖水北深南浅” “南岸低平且多沙嘴浅滩” ,所以南部不利于通航。(3)图中显示有与运河并行的铁路,则可能是铁路具有优势,使水运地位下降。答案:(1)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成因是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拉多加湖对河流水量调节
11、作用明显。流速缓:成因是地处平原,落差小,水流速度缓慢。含沙量小:成因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上游湖泊阻滞大量泥沙。(2)拉多加湖地处副极地低气压带(极锋),多暴风雨;水深湖阔,与湖岸热力差异明显,湖面风大浪高;南岸水浅,多沙嘴浅滩和暗礁,通航条件差。(3)公路和铁路的快速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运河结冰期长,铁路运输对严寒气候的适应性强;运河河道淤塞加重;通航能力下降。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 分)阿尔卑斯山地貌复杂,地势险峻,将广袤山区与苏黎世、米兰、都灵等文化、经济中心相隔离。最初圣哥达地区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每年大约有 120 万辆重型卡车从圣哥达山区乡村呼啸而过,对当地环境
12、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瑞士决定兴建世界最长最深的铁6路隧道圣哥达隧道。隧道施工人员前后累计有数千人,耗资超过 100 亿美元,整个工程共挖掘出巨量的土石。2016 年 6 月 1 日隧道正式通车。(1)简述“最初”公路运输成为圣哥达地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6 分)(2)说出大量重型卡车呼啸而过对圣哥达山区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 。(6 分)(3)分析促使瑞士决定耗费巨资修建圣哥达隧道的原因。(6 分)(4)提出合理的措施处理隧道工程挖出的大量土石。(6 分)解析:(1)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的地方,首先是“最初”这个信息,需要考生结合所在时期特征去考虑;其次考虑“公路”这个关键信息,找
13、出公路运输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点即可。(2)交通运输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考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注意本题所给关键词“大量” “重型” “呼啸而过”等,进而可以得出该地公路运输具有运输总量大和卡车吨位大、速度快等特征。由此可以分析其造成的环境破坏。(3)本题考查交通建设的原因,一般是社会经济因素为主导,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方式、运能等有了新的需要,或者原有的交通运输方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4)对于各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其处理方式一般考虑“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对于土石来说,主要考虑再使用方向,可以考虑作为建筑材料等使用。答案:(1)圣哥达地区位于山区,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修建交通线路对技术和资金要求高;公路建设成本低,技术要求低,适应性强;“最初”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比较落后。(2)破坏道路;造成噪声污染;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当地珍稀动植物;容易造成交通拥堵。(3)阿尔卑斯山将瑞士北部与南部地区隔开,交通需求量大;原有交通方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为隧道建设提供了保障。(4)作为混凝土、水泥生产的原料,用于隧道建设;用于铺填铁道、填湖造岛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