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北安平中学实验部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寒假作业2019 年 2 月 18 日 1.新制氯水的成分复杂,但饱和氯水久置后,成分发生变化,下列粒子Cl 2;H 2O;Cl ;HClO; H ,因饱和氯水久置而减少的是( )A B C D 2.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Cl-C向氯水中加入 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H+D加入含有 NaOH 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氯水中含有 HClO3.下列关于漂白粉的说法中,不正确
2、的是( )A工业上可用 Cl2和消石灰(Ca(OH) 2)制漂白粉 B漂白粉是混合物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a(ClO)2 D漂白粉可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不易变质4.关于 Cl2和 Cl-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毒 B颜色相同 C都能与金属钠反应 D性质不同5.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使用方法是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以下性质中的黄绿色 密度 比空气大 有毒 较易液化 能溶解于水( )A. B. C. D. 6.下列气体是有颜色的是( )A. CO B. 氯气 C. CO 2 D. 氧气7.在灾区为防止疾病传染,常用 ClO2对环境进行消毒。ClO 2属于( )A. 盐 B.
3、 酸 C. 氧化物 D. 碱8.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测定)( )A. 若提供 0.4 mol HCl,MnO 2过量,则可制得氯气 4.48 LB. 若提供 0.4 mol HCl,MnO 2过量,则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0.1molC. 若有 0.4 mol HCl 参加反应,则可制得氯气 2.24 LD. 若有 0.4 mol HCl 被氧化,则可制得氯气 2.24 L29.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10.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B. 钠在氯
4、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C. 纯净的 H2在 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白色烟雾D. 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11.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进行有关 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如果 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被全部消耗 B. 图中:闻 Cl2的气味C. 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D. 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 Cl2可与 NaOH 反应12.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A B C D13.下列含氯化合物中,不能由金属单质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AFeCl 2BCuCl 2CAlCl 3DAgCl14.向含有 FeBr2、F
5、eI 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I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 Fe2+全部被氧化3C原溶液中的 Br 可能被氧化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 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15.下列陈述 I、陈述 II 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 I 陈述 IIA HC1O 具有漂白性 湿润的 Cl2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 SiO2具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 铝的金属性比铁强 铝制品在空气中比铁制品更容易腐蚀D 碳酸钠属于碱类 工业上的“三酸二碱” ,把碳酸钠归
6、纳为“碱”1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电离出 Cl 的是( )AHCl BNaClO CMgCl 2DNaCl17.“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钠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课本相关实验。实验操作: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擦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 NaOH 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当钠熔化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白烟是氯化钠固体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 NaOH 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C钠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若在棉球外沿
7、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18.下列与 Cl2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 Cl 2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转移 0.2 mol 电子B1 mol Fe 与 1 mol Cl2反应转移 3 mol 电子C含有 4 mol 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 MnO2反应,生成 1 mol Cl2DCl 2通入 FeCl2溶液中,然后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19.Cl2、HCl 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除大量 OH 外,还有 Cl 、ClO 、ClO 3 ,且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921,则原混合气体中 Cl2
8、和HCl 体积之比为 ( )4A52 B 25 C31 D1320.某温度下,将 Cl2通入 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 NaCl、NaClO、NaClO 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 与 ClO3 的浓度之比为 1:3,则 Cl2与 NaOH 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B11:3 C3:1 D4:121.现有 A、B、C 三种元素:(1)A、B、C 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 (2)A 的单质可以在 C的单质中燃烧生成 AC,火焰为苍白色。 (3)AC 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4)单质 A 可以和单质 B 化合生成 A2B(常温下
9、为液体)。 (5)C 的单质溶于 A2B 中可得到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ACB,请推断:A、B、C 各为何元素(写元素符号)A_;B_;C_AC 和 ACB 各是什么物质(写化学式)AC_;ACB_写出 C 的单质溶于 A2B 的化学方程式_22.下图是一些含氯产品。(1)储氯钢瓶中应贴的标签为_(填字母代号)。A.易燃品 B.有毒品 C.爆炸品(2)“威猛先生”使用注意事项中特别说明在使用时切勿与漂白剂一同使用,否则会产生有害气体。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写出“84”消毒液与“威猛先生”(有效成分为盐酸)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填化学式),老师新买
10、的漂白粉没有保存说明书,请你为漂白粉设计一份保存注意事项,并用化学用语解释设计原因。注意事项(不超过 30 个字):_。解释(用化学用语):_。2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根据要求填空回答。5(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集气瓶中导气管需要伸入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_。(3)NaOH 溶液的作用是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利用该装置收集到的氯气中混有的杂质主要是_。(5)为了制得纯净干燥的氯气,某同学在 A 和 B 之间增大了如下图所示的除杂装置,请注明除杂装置中的试剂名称:_;_。62019 年 2 月 18 日化学参考答案1.D 2.D 加入含有氢氧化钠的
11、酚酞溶液中红色退去,是因为与氢氧化钠反应,中和碱性。故 D 错误。3.D 漂白粉长期置于空气会发生反应:H 2O+CO2+Ca(ClO)2=CaCO3+2HClO,故 D 错误。4.D 氯气有毒性,但氯离子没有毒性,例 NaCl,故 A 错误;氯气为黄绿色,氯离子无色,故 B 错误; ,氯离子不反应,故 C 错误。5.B 试题分析: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利用了它的毒性,使田鼠中毒死亡;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田鼠洞中,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的大,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与空气混合时,在混合气体的下部,所以能够被田鼠呼吸,从而达到灭鼠目的,故选 B。6.B 试题分析:A、CO 是无色气体,A 错误;B、氯
12、气是黄绿色气体,B 正确;C、CO 2是无色气体,C 错误;D、氧气是无色气体,D 错误,答案选 B。7.C 试题分析:ClO 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答案选 C。8.C 稀盐酸还原性较弱,不能与二氧化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若提供0.4molHCl,MnO 2无论是否足量,生成的氯气的体积都小于 2.24L(标准状况下) ;发生反应为:MnO 2+4HCl(浓) MnCl2+Cl2+2H 2O,根据方程式可知,若有 0.4molHCl 参与反应,则可制得氯气的体积为 0.1mol22.4L/mol=2.24L(标准状况下) ;若有 0.4molHCl 被氧化,则可
13、制得氯气的体积为 0.2mol22.4L/mol=4. 48L(标准状况下)答案选 C。9.C 试题分析: A、氯水在光照作用下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A 错误;B、氯水显酸性与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反应放出 CO2气体,B 错误;C、氯气具有氧化性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不会产生气体,C 正确;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D 错误,答案选 C。10.C 试题分析:A.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A 正确;B. 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产生白色的烟,B 正确;C. 纯净的 H2在 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氯化氢易挥发,集气瓶口呈现白色雾,不
14、是烟,C 错误;D. 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氢,因此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D 正确,答案选 C。点睛:掌握氯气、次氯酸的化学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例如氨气与氯化氢化合生成的氯化铵而产生白烟。雾是小液滴形成的,例如浓盐酸、浓硝酸容易白雾。711.B12.B 【分析 】A 中 HClO 分解生成氧气, B 中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单质,C 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 中反应生成氢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 中 HClO 不稳定,见光分解生成氧气,B 中氯水与 NaBr 反应氯化钠和溴单质,没有气体生成,C 中盐酸和碳酸氢钠
15、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 中稀硫酸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气,故选:B; 13.A 【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与氢气反应生成HCl,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Fe 与氯气反应生成 FeCl3,故 A 选;BCu 与氯气反应生成 CuCl2,故 B 不选;CAl 与氯气反应生成 AlCl3,故 C 不选;DAg 是不活泼金属,和稀盐酸不反应,所以 Ag 和稀盐酸混合得不到 AgCl,故 D 不选;故选 A14.B 【分析】还原性:I Fe 2+Br ,氯气先氧化 I ,然后氧化二价铁,最后氧化Fe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 I 全部被氧
16、化,Fe 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Br 可能被氧化来分析【解答】解:A还原性:I Fe 2+Br ,向含有 FeBr2、FeI 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 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I 一定全部被氧化,故 A 正确;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 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故 B 错误;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 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出现铁离子,原溶液中的 Br 可能被氧化,故 C 正确;D如 Br 被氧化生成 Br2,则加入 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17、、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8色,故 D 正确故选 B15.A 【分析】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二氧化硅为绝缘体;C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D “三酸二碱” (硝酸、盐酸、硫酸、纯碱和烧碱) 【解答】:A湿润的 Cl2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 A 正确;B二氧化硅为绝缘体,不导电,故 B 错误;C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铝耐腐蚀性强于铁,故 C 错误;D “三酸二碱” (硝酸、盐酸、硫酸、纯碱和烧碱) ,纯碱为盐,故 D 错误;故选:A16.B 【分析】盐酸盐、HCl 均在水溶液中可电离出氯离子,而 NaClO 的阴离子为 Cl
18、O ,以此来解答【解答】解:HCl、MgCl 2、NaCl 水溶液均能电离出 Cl ,只有 NaClO 的水溶液电离出阴离子为 ClO ,不能电离出 Cl ,故选 B17. 【答案】C【解析】:Na 和 Cl2反应生成的白烟为 NaCl 固体小颗粒,实验室常用 NaOH溶液吸收 Cl2,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OH= =NaClNaClOH 2O,常用淀粉KI 溶液(或湿润的试纸)检验 Cl2。钠燃烧时应呈现钠的焰色黄色。18.【答案】D19.【答案】A20.D 【分析】Cl 2生成 ClO 与 ClO3 是被氧化的过程,Cl 2生成 NaCl 是被还原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
19、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根据 ClO 与 Cl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计算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进而可计算得到电子的总物质的量,可计算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则可计算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Cl 2生成 ClO 与 ClO3 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 0 价升高为+1 价和+5价,ClO 与 Cl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3,则可设 ClO 为 1mol,ClO 3 为 3mol,被氧化的 Cl 共为 4mol,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1mol(10)+3mol(50)=16mol,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Cl2生成 NaCl
20、 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 0 价降低为1 价,9则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 16mol,则被还原的 Cl 的物质的量为 16mol,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6mol:4mol=4:1,故选 D21.H O Cl HCl HClO Cl 2+H2O=HCl+HClO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无机推断。A、B、C 常温下都为气体,A 的单质可以在 C 的单质中燃烧生成 AC,火焰为苍白色,AC 极易溶于水,AC 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A 为 H2,C为 Cl2,燃烧产物为 HCl;单质 A 和单质 B 可化合成常温下为液态的 A2B,C 的单质溶于 A2B中得到具有
21、漂白性的物质 ACB,B 为 O2。A 为 H 元素,B 为 O 元素,C 为 Cl 元素。AC 的化学式为 HCl,ACB 的化学式为 HClO。Cl 2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HCl+HClO。22. (1) B (2)Cl-+ ClO-+ 2H+ = Cl2+ H 2O (3) Ca(ClO)2 密封避光在干燥地方保存,避免受潮与酸性物质接触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 2HClO 2HCl + O2解析:(1)氯气有毒,储氯钢瓶中应贴的标签为有毒品,答案选 B。 (2)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水和氯化钠,反
22、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ClO-+2H+Cl 2+H 2O;(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a(ClO)2,漂白粉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lO)2+CO2+H2O=CaCO3+HClO、2HClO 2HCl+O2,所以保存的注意事项是密封避光在干燥地方保存,避免受潮与酸性物质接触。23.(1)(2)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2OH -+Cl2=ClO-+H2O(4)HCl 和 H2O(5)饱和 NacL 溶液 浓硫酸解析:考点,氯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有毒,最后需要尾气处理,通常是用碱进行吸收中和;浓盐酸具有很大的挥发性,会随氯气一起进入集气瓶,为主要杂质;故改进装置后,一般会选用先用饱和的 NaCl 溶液进行除杂,然后使用浓硫酸进行干燥,最后可以收集到干燥纯净的氯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