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总结学案.doc

    • 资源ID:1107511       资源大小:2.58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总结学案.doc

    1、1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单 元 总 结专题 1 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对比一个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形成条件区域 特色农业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陆、空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2南疆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光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海南岛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的气

    2、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读图,回答 12 题。1.下列关于 a、b、c、d 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a、c 两地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c、d 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 d 地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 B. C. D.32.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a 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 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 c 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 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 B. C. D.【解析

    3、】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分布及发展方向,考查考生读图、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1 题,云贵高原不以畜牧业为主;华北为暖温带,不适合甜菜生长。第 2 题,a 地区缺水严重,不具备扩大灌溉面积的条件;云南地势崎岖,大规模垦荒会引起水土流失。【答案】1.B 2.D 专题 2 比较类设问答题比较类设问是非选择题中常见的一种设问方式,其常见的问题设置形式有“与相比,较低或者较高的是” “比较图中和的差异(异同)” “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等。其常见的解题思路如下表所示:解题步骤 具体阐释 实例论证名词比较类 先理解名词的含义、包括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例如农业类型

    4、与农业地域类型、光照与热量、水分与水源等四审题审比较对象区域特征比较类 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地列举比较,区例如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比较,从位置上看两者都位于北半球、低纬度、亚欧大陆、邻近海洋;不同点是珠江三角洲邻近南海,长江三角洲邻近东海4域的综合分析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审比较要求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例如“比较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同点”或“比较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异同点”审比较点从设问中找准比较点,以便与具体的知识点建立起有效联系例如比较 A、B 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5、的异同点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要求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例如“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和丙地土壤侵蚀的差异并阐述判断理由”(续表)解题步骤 具体阐释 实例论证三 联系图 解决比较类问题 例如两地等温线的比较可以直接从图中找出等温线的弯曲、疏密、延伸方向、5表和材料最直接的依据 数值等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 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点例如比较两地发展工业的条件,可以直接联系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联系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 当对所学知识点不熟悉时,可根据题意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答题例如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

    6、带季风气候的植被类型时可结合我国北方的植被状况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太阳能和风能是我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受区域政策、当地资源等条件影响,我国新能源产业布局呈现出向优势区域集聚的总体特征。图是我国风能资源与风电场及其安装企业分布图,图、图分别是西藏某太阳能光伏电站、新疆某风电场景观图,下表示意我国三类发电能源成本比较。6项目 火电 风电 光伏发电发电成本(元/千瓦时)0.30.4 0.40.6 1.02.0建设成本(万元/千瓦)0.3 0.70.8 2.53(1)说明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风电开发的优点。(2)指出我国主要风电场集中的两大地区,并分析这两个地区发展风电的共同区位优势。(

    7、3)简析图示 M 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风电场的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考查考生读图、对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风电设备占地面积较小;风电场对原有土地利用影响较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风电场建设成本与发电成本均较低;此外,风能发电可以全天候发电。第(2)题,受风能资源分布、风电市场、区域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有风电场主要集中在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其主要原因是风能资源丰富和当地政策支持。第(3)题,M 地区位于藏北高原,气候高寒,交通不便;当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风电市场狭小,且远离中东部风电市场,因此,尽管风能资源丰富,但

    8、是目前尚未对风能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答案】(1)风力发电不受昼夜影响;风电场建设成本与发电成本均较低;风电设备占地面积较小;风电场对原有土地利用影响较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2)西北内陆、东南沿海。共同区位优势:风能资源丰富,政策支持。(3)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经济落后,风电市场狭小。专题 3 探讨类设问探讨类设问,是近几年高考现实探究类非选择题常见的设问形式,其特点是无固定答案7或结论不唯一,侧重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其常见的解题思路如下表所示:命题形式设问形式 解答思路 实例论证判断说理型要求考生首先对明确

    9、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然后阐述理由。常用“是否赞成” “是否同意”等表述形式先“亮”观点,再述理由。答题时观点要清,叙述要明,做到“言之有理”例“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首先要明确表示出“赞成还是不赞成”,然后再说明理由,不能含糊其辞发散思维型这类题型的问题设计方式:某些地理事物有多个发展方向或某些地理问题有多个解决措施,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常用提出另一种办法并说明理由或给出两个观点、首先根据题目和自己的知识状况选择一个问题,要注意有问必答,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不能答非所问,尤其是注意答案与题目的顺序是否对应例“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

    10、一个问题作答。问题: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问题: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8做法或不同的视角要求选一个作答高中地理一些重要的探讨问题如下表所示:探讨课题研究背景答题方向和角度组织答案注意的问题搜集农业生产上农田保温设施的相关资料利用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解决相关问题理清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三者的关系,突出大气逆辐射使热量保存在大棚等农业生产设施中从而使农田保温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形势图预报冷锋或暖锋影响下的天气,高压或低压控制下的天气天气状况要从气温、气压的变化方面进行分析大气运动规律调查或搜集资料,如房屋的式样与气候的关

    11、系、生产方式与气候的关系、饮撰写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小论文从全年热量状况、年降水量状况、日较差等方面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9食习惯与气候的关系水实地考察某地主要陆地水体类型及其补给水源、补给特点和时空调节措施探究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结合当地陆地水体的补给类型进行分析,人为原因主要是从生产、生活的角度分析。解决的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分析农业调查某地农业生产活动,了解本地农事时间表分析该地农业发展所需条件或投入因素,探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回归到农业区位选择的问题上,在综合考虑当地自然和社

    12、会经济因素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就是可持续的发展。基本思路是分析当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找到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条件;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的问题,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进行农业发展方向规划工业参观某地大型工业园区,并选择当地某工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区位因素及区位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结合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从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等方面逐一分析(续表)探讨 研究 答题方向 组织答案10课题 背景 和角度 注意的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区域文字资料介绍及区域位置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

    13、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3)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区域资源开发区域资源的文字说明材料及区域的位置示意探讨区域的资源开发条件从地理区位、资源分布状况、交通条件、劳动力、市场、工业基础、农业基础、政策等方面分析流域开发建设流域的文字材料及流域示意图探讨流域开发的方向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具体内容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

    14、题。地处河套平原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的产生地。目前,该市自主培育的全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巴美肉羊的养殖正蓬勃发展。巴美肉羊体格大、生长发育速度快、产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口感好。巴美肉羊对阴冷环境的耐受力较差,喜干燥,易患各种疾病。巴美肉羊以牧草、作物秸秆、粮食加工的精饲料为食,适合半放牧半舍饲喂养。目前,当地肉羊的养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中小规模的养殖户依靠传统经验的散养,靠自家的农作物秸秆连同放养,再买进少量精饲料,既节省饲料成本,又增加效益;其肉羊活动空间大,经过一定锻炼,体质好,生产的小羔羊成活率高;但

    15、面临资金困难,对病、死羊处理不科学等问题。二是大规模羊场养殖,不仅在饲料购买及肉羊销售上有很高的话语权,而且集中饲养便于管理,节约成本,还可以使肉羊统一饲养标准,集中屠宰,批量上市,形成竞争优势;但也有不少11不及散养的地方。(1)简述巴彦淖尔市发展巴美肉羊养殖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2)依据巴美肉羊的生长要求,说明该养殖场设计的合理性。(3)在巴美肉羊养殖的发展上,有人认为今后应该以大规模、标准化的养殖场养殖为主,也有人认为应给予散户养殖以支持和鼓励。请表明你的态度并提供相应依据。【解析】该题考查农业发展的条件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查考生读图、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综合思维能力。第(1)题,

    16、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养殖经验、饲料、市场、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先从材料中获取巴美肉羊的生长条件,然后再结合养殖场设计,分别说出该养殖场如何适应巴美肉羊的生长条件。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表明不同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若支持大规模、标准化的养殖场养殖就从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来进行分析;若支持散户养殖,也从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来进行分析。【答案】(1)发展畜牧业历史悠久,养殖经验丰富;河套平原为著名的粮食产区,秸秆、粮食等饲料充足;巴美肉羊知名度高,生长快、产肉多、肉质好,市场竞争力强;国家政策的支持等。(2)(肉羊不耐阴)养殖场位于向南的缓坡上,利于(肉羊生产区)采光;(

    17、肉羊不耐冷)北部地势高,且有生活、管理区建筑物的阻挡,冬季受寒冷的偏北风影响小;养殖场有较大的坡度,地表水、地下水的排水条件好,利于形成肉羊喜干燥的生活条件;羊场在下风向设置了隔离区、防疫沟,且生产区和其他区之间有一定的高差和间距,利于疫病的防控。(3)支持大规模、标准化的养殖场养殖。理由:便于管理和饲料购买,降低养殖成本;利于调控上市时间和上市肉质,竞争力强;批量上市,获取规模效益;有利于疫病防控及废弃物的集中处理;有利于养殖技术的推广等。(或支持散户养殖。理由:规模小,养殖经验丰富,饲养风险小;饲料成本低;肉羊活动空间大,疫病少,小羊羔成活率高;肉羊肉质好;可以将粮食种植和肉羊饲养有机结合等。)12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总结学案.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