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等值线地图判读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1107333       资源大小:2.66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等值线地图判读试题(含解析).doc

    1、1等值线地图判读下图是某校地理课题组某年暑假对我国某地区进行的野外考察、测量并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13 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490mB.590mC.690mD.790m2.该地理课题组在绘图过程中,处的支流未全部画出,你认为该支流最有可能流经的路径是( )A.B.C.D.3. 该地理课题组在考察过程中发现.该低山丘陵区自下而上分布着农田、茶园、柑橘园等,这样发展农业有利于( ) 防止水土流失 减轻寒潮影响 缓解劳动力不足 优化种植结构 A.B.C.D.2答案:1.D; 2.B; 3.D解析:1.据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 100m。图中的最高点位于东南部.高度范围

    2、10001100m.最低点位于西南部. 高度范围是 300400m,计算可得两点的髙差为 600800m。2.河流一般发育在谷地中,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表示的是谷地.故该支流最有可能流经的路径是。、表示的是山脊,不是谷地也不是山脊。3.低山丘陵区的上部种植柑橘.下部发展种植业,可以优化种植结构,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正确.种植不同的作物.无法减轻寒潮的影响.错误。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会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增加,错误。下图为 2018 年 2 月 28 日 14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北京市 14 时前后天气变化与下列图像相符的是( )A.B.3

    3、C.D.5.此时,我国各地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湖南省出现阴雨天B.海南岛东部沿海受风暴潮袭击C.台湾山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D.吉林省西部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答案:4.D;5.D解析:4.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天气系统与天气。由图可知,此时北京市处于冷锋控制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所以北京市 14 时前后天气变化与D 图相符。5.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天气系统与天气。由图示可以看出,此时湖南省处于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A 错误;海南岛附近等压线稀疏,表明水平方向上气压差不大,风力小,其东部沿海不会受风暴潮袭击,B 错误;台湾附近等压线也比较

    4、稀疏,没有形成导致降水的天气系统,故台湾山区此时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C 错误;吉林省西部此时受暖锋控制,可能出现雨雪天气,D 正确。故选 D。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46.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可能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 )A.内罗毕B.德黑兰C.孟买D.科伦坡7.同处赤道附近的内罗毕和新加坡的气候类型不同,导致其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洋流8.甲地附近海域等深线(如下图所示),若要完整表示 P 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A.3 条B.4 条C.5 条D.6 条5答案:6.B; 7.A; 8.D解析:6.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一

    5、带一路沿线地区中,伊朗是阿拉伯国家,首都是德黑兰,可能主要信奉伊斯兰教,B 对。内罗毕位于肯尼亚,孟买位于印度,科伦坡位于斯里兰卡,都不是阿拉伯国家,A、C、D 错。7.同处赤道附近的内罗毕和新加坡的气候类型不同,内罗毕位于东非高原上,地势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新加坡地势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导致其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形,A 对。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不是差异的主要原因,B、C、D 错。8.根据图示甲地附近海域等深线数值,图示等差是 1000 米。最深处 10497 米,环绕 P 点的等深线数值是 4000 米,若要完整表示 P 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 6 条等

    6、深线,才能表示最深处大于 10000 米,D 对。A、B、C 错。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该湖泊沼泽地( )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10. 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是( ) 气温 湿度 成土母质 人类活动 A.B.C.D.11.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最大的是( )6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9.C; 10.A; 11.A解

    7、析:9.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甲处为等值线闭合中心,根据等值线判读规律,甲有机土厚度为 2. 02. 5m,乙有机土厚度为1. 53. 0m,因此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C 正确。10.本题考查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湿度;由有机质分解速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可知,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气温。故 A 正确。11.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由上题分析可知,形成有机土的条件是土壤湿度大、气温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又是湿地,有机土面积最大,A 正确;黄土

    8、高原土壤湿度小,B 错误;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湿度较大,但气温较高,C、D错误。故选 A。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下面 12-13 题。1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13.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 0 km 处可以表示( )A.海平面B.莫霍界面C.岩石圈底面7D.古登堡界面答案:12.D; 13.B解析:12.两地相对高差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莫霍界面之上的高度.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13.莫霍

    9、界面平均深度约为 17km.大陆平均深度约为 33km.海洋平均深度约为 6km.则 10km处可以表示莫霍界面下图为 1954-2005 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 14-15 题。14.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正相关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负相关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系数最小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15.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答案:14.D; 15.B解析:14.结合中国政区图判断,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关系:在湖北省的东南部负相

    10、关;安徽省正相关与负相关的面积大致相同;相关系数最小的区域位于(29N, 117E)附近。15.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往往相伴而生,故而 D 项错误。太阳黑子强盛,说明太阳活动剧烈,其发射的电磁波会影响地球的电离层,干扰通信卫星信号,故B 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 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正相关、负相关均有,故 A 项错误。漠河地区纬度低于北极圈,不会出现极昼现象,并且,极昼现象的发生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与太阳黑子没有关系,故 C 项错误。8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据此,完成 16-17 题。16.据图中信

    11、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17.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答案:16.B; 17.A解析:16.图为我国某地区(据经纬线、省区轮廓特征可知为我国西部)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整体来看高值区在东南,低值区在西南、西北和北部。甲地云量小于乙地,乙地位于峡谷地带,西南季风带来降水,阴雨天气多,日照时数乙乙。丙地云量值介于 46%48%,远小于乙地的 64% 66%,多年平均湿度乙丙。丙地等值线远比丁地稀疏,云量空间变化丁丙。17.乙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受西南季风影响,多阴雨天,形成云量高值区。9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等值线地图判读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