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107151       资源大小:867.1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

    1、1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一、单选题(共 20 题;共 40 分)1.在农村建房过程中,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要用到“石灰”,这里的石灰是指( )A. CaO B. Ca(OH)2 C. CaCO3 D. CaSO42.(2014鞍山)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 pH 如下表,下列有关表中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胰液 胃液 正常雨水 玉米粥pH 7.88.0 0.91.5 5.6 6.98.0A. 只有胃液显酸性 B. 只有胰液显碱性 C. 正常雨水显中性 D. 胃酸过多的人宜食用玉米粥3.如图所示,鱼、肉的新鲜度不同,其浸出液 pH 会发生相应变化。鱼、肉的浸出液 pH 变大,其新鲜度的

    2、变化情况为()A. 越来越新鲜 B. 趋向腐败变质 C. 没有发生变化D. 无法判断4.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2A. B. C. D. 5.具有下列 pH 的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pH=7 B. pH=1 C. pH=0 D. pH=146.下列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 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 B C D物质肥皂水 食醋 牙膏 新鲜牛奶pH 10 3 9 7A. A B. B C. C D. D7.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

    3、 鸡蛋清:7.68.0 B. 葡萄汁:3.54.5 C. 牛奶:6.36.6 D. 苹果汁:2.93.38.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 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3A. 苯甲酸溶液的 pH 小于 7 B.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 比醋酸的 pH 大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9.氯仿(CHCl 3)不溶于水,其密度比水大,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受光照易被氧化而产生剧毒光气(COCl 2),化学方程式如下:2CHCl 3+O2 2HCl+2COCl

    4、2有关氯仿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可用酚酞试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B. 可用硝酸银溶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C. 与水混合会分层,氯仿在下层 D. 倾倒氯仿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10.能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所用试剂为( ) A. 碳酸钠粉末 B. 硝酸银溶液 C. 氯化钡溶液D. 氧化铜11.为了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光岳楼周边仿古建筑的重建需要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名是()A. 火碱 B. 纯碱 C. 熟石灰 D. 生石灰12.下列物质可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区分开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紫色石蕊试液 D. 酚酞13.近段时间,我国猪内价格上涨幅度已超过

    5、50%,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对国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 pH 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 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为: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pH 5.86.2 6.36.6 6.7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 )A. 变强 B. 变弱 C. 不变D. 无法确定41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 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近似 PH 如下:液体 胃液 胰液 胆汁 血浆PH 0.91.5 7.58.0 7.17.3 7.357.45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 )A. 胃液 B. 胰液 C.胆汁 D. 血浆15.U 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

    6、,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 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C. 充分反应后 U 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 充分反应后 U 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16.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所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混有少量水蒸气杂质,要除去其中的水蒸气,可将混合气体通入( )A. 浓硫酸 B. 石灰石 C. 浓盐酸D. 氢氧化钠固体17.(2017扬州)下列物质呈碱性的是( )A. 血液,pH 为 7.357.45 B. 胃液,pH 为 0.81.5C. 牛奶,pH 为 6.36.6 D. 苹果

    7、汁,pH 为 2.93.318.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葡萄 3.54.5;苹果 2.93.3;牛奶 6.36.6;鸡蛋清 7.6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B. 牛奶和鸡蛋清为碱性食物C. 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苹果519.小明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了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盐酸是否过量,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实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 pH 试纸 如果 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C 硝酸

    8、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D 紫色石蕊溶液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A. A B. B C. C D. D20.胃液中含有的能够帮助消化的酸是( )A. 盐酸 B. 硫酸 C.硝酸 D. 碳酸二、填空题(共 5 题;共 9 分)21.分析下列图象,按要求回答问题:图是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值变化的图象,其中能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 是_(填“A”或“B”),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加酚酞试液,则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22. 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有_ ;可能变成其它颜色的是_ 。喷石灰水 喷

    9、水 直接放入 CO2中 喷水后放入 CO2中 喷稀硫酸 623.如图所示小烧杯乙中盛有浓盐酸在小烧杯丙中加入某种溶液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烧杯丙中出现了明显变化则烧杯丙中加入的溶液可能是_ A酚酞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_24.在清洗餐具时常加入少量洗涤剂,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功能;碱性洗发水易去油污,但对头发有损坏,于是人们通常用洗发水洗净头发后,再用护发素护理,由此可知护发素的pH_ 7。(填“”、“”或“=”)25.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稀盐酸变_色三、实验探究题(共 2 题;共 8 分)26.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某化学探究小组打算用物理

    10、和化学两种方法加以区别。请回答:(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 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于不同物质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所选试剂 判别方法方法一 锌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反应,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方法二 氧化铁 _。方法三 _。 _。(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操作方法:_;判断方法:_。727.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吗?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下列实验:(1)甲同学取 10mL 10%的 NaOH 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 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

    11、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本实验选用 10%的 NaOH 溶液而不选用 NaOH 固体的原因是_。(2)乙同学按乙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的澄清饱和石灰水的作用是_。(3)丙同学按丙图实验,可以根据_ 的现象也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的。四、综合题(共 3 题;共 9 分)28.甲乙两同学分别做酸和碱与同种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是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试验后将废液分别倒到各自的废液缸中,结果甲废液缸中无色,乙废液缸中红色(1)甲同学使用的指示剂是_,(2)乙废液中溶质是(除指示剂)_29.小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红色、蓝色、紫色的花里含的色素叫做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就变

    12、红,遇碱性溶液就变蓝于是她做了如下家庭实验:把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浸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由紫色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1)肥皂水的 pH_7(填“”“=”或“”);测定溶液 pH 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2)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_(举一例);(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_(举一例)性质相似30.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氢氧化钠和盐酸_ (2)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处理_ 8(3)胃酸过多可以用胃药(Al(OH) 3)来中和_ 9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

    13、【解答】解: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要用到“石灰”是石灰浆,石灰浆是熟石灰与水形成的浆状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熟石灰,所以生活中俗称其为石灰浆故选:B【分析】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要用到“石灰”是石灰浆,石灰浆是熟石灰与水形成的浆状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熟石灰,据此解答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胃液和正常雨水的 pH 都小于 7,呈酸性,错误;B、玉米粥的 pH 为 6.98.0,可以呈碱性,错误;C、正常雨水的 pH 小于 7,呈酸性,错误;D、玉米粥接近中性,也可以偏碱性,胃酸过多的人可以多食玉米粥,正确故选 D【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

    14、碱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随着 pH 的减小酸性增强3.【答案】B 【解析】【 分析 】 根据图象中的 pH 值的变化与肉的新鲜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由图象可以看出从 5 到 10 在逐渐的增大,而肉、鱼也从新鲜的变到了变质肉、变质鱼,故选 B【 点评 】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4.【答案】D 【解析】【解答】解:区别两种酸,需要借助差异,而不是共性,所以要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上入手A、盐酸硫酸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都没有反应现象,没法鉴别,故 A 错误,10B、盐酸

    15、、硫酸都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没法鉴别,故 B 错误,C、石蕊遇酸变红色,盐酸、硫酸都是酸,不能鉴别,故 C 错误,D、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可以鉴别,故 D 正确故选 D【分析】根据盐酸与稀硫酸的不同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区别两种酸,需要借助差异,而不是共性,所以要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上入手5.【答案】C 【解析】【解答】解:pH=7 的溶液呈中性pH=14 的溶液呈碱性pH=0 的溶液和 pH=1 的溶液显酸性,pH=0 的溶液的酸性比 pH=1 的溶液的酸性强故选 C【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当溶

    16、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7 时,随着 pH 的减小酸性增强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肥皂水的 pH 为 10,大于 7,显碱性B、食醋的 pH 为 3,小于 7,显酸性C、牙膏的 pH 为 9,大于 7,显碱性D、新鲜牛奶的 pH 为 7,显中性根据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肥皂水的 pH 最大,碱性最强故选 A【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7.【答案】A 【

    17、解析】【解答】A、鸡蛋清的 pH 为 7.68.0,大于 7,显碱性,A 符合题意;B、葡萄汁的 pH 为 3.54.5,小于 7,显酸性,B 不符合题意;C、牛奶的 pH 为 6.36.6,小于 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D、苹果汁的 pH 为 2.93.3,小于 7,显酸性,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8.【答案】B 11【解析】【解答】A、苯甲酸溶液的 pH 小于 7故选项正确;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和醋酸溶液中,苯甲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比醋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酸

    18、性强,PH 小故选项错误;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正确;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正确故选 B【分析】A、苯甲酸溶液显酸性,它的 pH 小于 7;B、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 越小;C、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显酸性的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溶液的 PH 大小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有关,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 越小9.【答案】A 【解析】【解答】解:A、若变质,有氯化氢生成,通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所以不能检验,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变质,有氯化氢生成,氯化氢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仿和水混合,氯仿

    19、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故氯仿在下层故选项说法正确D、若氯仿变质,有剧毒光气生成,所以需要倾倒氯仿检验时不能在密闭环境内生成,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分析】可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利用生成物中我们熟悉的氯化氢的性质来设计实验检验是否变质,利用生成物光气有剧毒进行分析实验的环境10.【答案】C 【解析】【解答】A、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气泡,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错误;A 不符合题意;B、稀硫酸和稀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银、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错误; B 不符合题意;C、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

    20、白色沉淀和盐酸,盐酸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正确;C 符合题意;D、稀硫酸、稀盐酸均能氧化铜反应,出现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现象,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错误。D 不符合题意;12故答案为:C。【分析】物质的鉴别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根据特征反应现象判定区分物质,一般选用一种试剂分别与其反应,要求现象明显。11.【答案】C 【解析】【 分析 】 熟记常用物质的名称、化学式、性质与用途,如氢氧化钙、氧化钙、火碱、纯碱等物质【解答】光岳楼周边仿古建筑的重建需要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而:火碱为氢氧化钠、纯碱为碳酸钠、生石灰为氧

    21、化钙故选 C【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熟记常用物质的名称、化学式、性质与用途12.【答案】B 【解析】【解答】A、氧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均显碱性,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本题有

    22、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13.【答案】B 【解析】【解答】解: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PH 逐渐升高,酸性减弱故选 B【分析】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随着 PH 的减小酸性增强14.【答案】B 【解析】【解答】A、胃液的 pH 为 0.91.5,小于 7,显酸性B、胰液的 pH 为 7.58.0,大于 7,显碱性13C、胆汁的 pH 为 7.17.3,大于 7,显碱性D、血浆的 pH 为 7.357.45,大于 7,显碱性根据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 pH 最大,碱性最

    23、强故选:B【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15.【答案】C 【解析】【 分析 】 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分析,酚酞遇碱变红,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解答】A、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稀盐酸呈酸性,使酚酞试液不变色,故开始时左边溶液为无色,右边溶液为红色,不是无色,故 A 错误;B、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开始时右边为红色,不是蓝色,故 B 错误;C、充分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故溶液可能为红色,故 C 正确;D、由于酸碱的

    24、量不确定,所以充分反应后酸碱剩余情况不确定,所以颜色不确定,故 D 错误;故选 C【 点评 】 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6.【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在 4 个选项中选个最适合的一项物质,按照上述三个原则不难发现:A、针对浓硫酸对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水蒸气的混合物性质的差异;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而又不和 CO2反应的特点就可以起到除杂的目的,故 A 正确B、石灰石不吸水,起不到除杂质的目的;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仅不除杂质,还会带来新的杂质;D、氢氧化钠固体会和混有水蒸气的 CO2反应;所以 B、C、D 均错误故选 A【分析】本题是化学中常

    25、出现的气体除杂的类型题,属于气体混合物的提纯中常采用的吸收法除杂质17.【答案】A 14【解析】【解答】解:A、血液,pH 为 7.357.45,大于 7,呈碱性; B、胃液,pH 为 0.81.5,小于7,呈酸性;C、牛奶,pH 为 6.36.6,小于 7,呈酸性;D、苹果汁的 pH 为 2.93.3,小于 7,呈酸性;故选 A【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18.【答案】C 【解析】【解答】A、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错误;B、牛奶为酸性食物错误;C、葡萄汁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正确;D、胃酸过多的人应

    26、少食苹果错误故选 C【 分析 】 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随着 pH 的减小酸性增强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 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9.【答案】C 【解析】【解答】A、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B、用 pH 试纸测定 pH 值,若小于 7,说明溶液显酸性,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

    27、案正确;C、氯化钠、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即使盐酸不过量,生成的氯化钠也会与硝酸银生成沉淀,不能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题意,实验目的是确认盐酸是否过量,据此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判断1520.【答案】A 【解析】【解答】解:人的胃分泌的帮助消化的酸是盐酸故选 A【分析】人的胃分泌的帮助消化的酸是盐酸二、填空题21.【答案】A;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解析】根据 PH 值的图象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p

    28、H 值是由大于 7 逐渐的减小到 7 在减小至小于 7,可以得出原溶液是碱性的,加酸进行中和反应,变成中性然后变成酸性,既然原溶液显碱性所以酚酞的颜色开始是红色的,加酸后,红色会逐渐的褪去,故答案为:A,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分析】熟记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时的颜色变化,判断酸与碱的存在22.【答案】; 【解析】【解答】紫色石蕊试液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碱性物质变蓝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喷水后的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纸花;放入 CO2中会变红色,稀硫酸是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纸花变红色;石灰水是碱性物质,能是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向紫色石

    29、蕊试液染成的纸花上喷石灰水,纸花会变蓝色。【分析】紫色石蕊试液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碱性物质变蓝色。23.【答案】B;石蕊试液等【解析】【解答】解: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B、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烧杯丙中出现了明显变化,故选项正确C、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合理即可)故答案为:

    30、B;石蕊试液等【分析】根据小烧杯乙中盛有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小烧杯丙中加入某种溶液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烧杯丙中出现了明显变化,说明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丙中溶液反应出现了明显现象,据此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24.【答案】乳化;16【解析】【解答】洗涤剂能对油污起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碱性洗发水对头发有损坏,用护发素护理,因而护发素呈酸性,故答案为:。【分析】此题从生活实际出发,考查了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考查了碱性洗发水对头发有损坏,故洗完头发后,用酸性护发素护理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化学中走入生活,从生活中走入化学。25.【答案】红【解析】【解答

    31、】解: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稀盐酸显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稀盐酸变红色故答案为:红【分析】根据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进行分析解答三、实验探究题26.【答案】(1)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铁反应,溶液变黄的为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为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铜等不溶性碱或碳酸钙等碳酸盐;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铁反应,能使固体逐渐溶解,得蓝色溶液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或碳酸钙等碳酸盐,能使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钙;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2)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预热后蒸发;若有白色固体残留的为食盐水,无固体残留的为稀盐酸【解析】【解答】解:(1)取少

    32、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铁反应,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氯化钠溶液不与氧化铁反应,所以溶液变黄的为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为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铜等不溶性碱,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铁反应,能使固体逐渐溶解,得蓝色溶液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或碳酸钙等碳酸盐,能使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钙;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2)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预热后蒸发,若有白色固体残留的为食盐水,无固体残留的为稀盐酸。(盐酸有挥发性)。故答案为:(1)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铁反应,溶液变黄的为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为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铜等不溶性碱或碳酸钙等碳酸盐;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铁反应,能

    33、使固体逐渐溶解,得蓝色溶液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或碳酸钙等碳酸盐,能使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钙;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2)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预热后蒸发;若有白色固体残留的为食盐水,无固体残留的为稀盐酸。【分析】(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来分析;(2)根据盐酸有挥发性来分析。1727.【答案】(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会对实验造成干扰(2)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能放出热量 (3)浸入烧杯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解析】【解答】(1).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会对实验造成干扰,不能探究中和反应本身和水是否放热;(2).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4、,饱和溶液升温时,会因溶解度减小析出固体而变浑浊。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能放出热量(3). 中和反应放热能使广口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浸入烧杯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会对实验造成干扰、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能放出热量、浸入烧杯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分析】化学反应吸热和放热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或者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来进行设计实验验证。四、综合题28.【答案】(1)无色酚酞试液(2)NaCl、NaOH 【解析】【解答】解:(1)由于石蕊在中性时为紫色,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而“甲废液缸中无色”,所以指示剂应为酚酞(

    35、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乙组废液呈红色,说明乙组废液为碱性,一定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所以乙废液中溶质是 NaCl、NaOH故答案为:(1)无色酚酞试液;(2)NaCl、NaOH【分析】根据表格内容结合酚酞的变色情况可知,甲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中性,乙组溶液呈碱性,结合选项进行分析29.【答案】(1);pH 试纸(2)食醋(3)紫色的石蕊试液【解析】【解答】(1)由于花青素遇碱变蓝,放于肥皂水中颜色为蓝色,则说明溶液呈现碱性,碱性溶液 pH 大于 7,测定溶液酸碱度的简单方法是用 pH 试纸测定;(2)因为花青素遇到酸会变红,则喇叭花放在调味品中时变红色,则此调味品呈现酸性,常见的显

    36、酸性的调味品是食醋;(3)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与花青素极为相似.故答案为:(1);pH 试纸;(2)食醋;(3)紫色的石蕊试液【 分析 】 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并结合常见的指示剂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决.1830.【答案】(1)NaOH+HCl= NaCl+H 2O(2)H 2SO4+Ca(OH)2=CaSO4+2H2O(3)Al(OH) 3 +3HCl= AlCl3 +3H2O 【解析】三个基本的中和反应,正确书写各物质的化学式,如氢氧化钠 NaOH;盐酸 HCl;硫酸 H2SO4;熟石灰 Ca(OH)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抓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和水的个数比为 1:1:1.故答案为(1)NaOH+HCl= NaCl+H 2O(2)H 2SO4+Ca(OH)2=CaSO4+2H2O(3)Al(OH) 3 +3HCl= AlCl3 +3H2O【分析】中和反应的应用,明确中和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


    注意事项

    本文(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