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192017芜湖27中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 水、NH4Cl、CaCl2、NaCl; 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 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取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数据分析】 (1)表中X为_50_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结论是_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_。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NH4Cl_。 【反思提升】 (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2、_A、B_(填选项,可多选)。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解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水的量要控制,所以X50mL;(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往水中加入氯化钙后,温度升高,因此可获得结论是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说明这种物质溶解时吸热,从表中可以看出上述三种物质中氯化铵溶解时吸热;(4)实验操作过程中若保温措施不严格会影响实验效果,A符合题意;加入物质的质量必须相等,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B符合题意;探究的就是NH4Cl、CaC
3、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加入物质的种类一定不一样,C不符合题意。,202017蚌埠六中月考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_减小_(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4NO3固体溶于水_吸收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_降低_而增强。,解析:(1)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从而使得试管中的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2)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
4、3)由图示知,活性炭在加入NH4NO3前和后吸附气体的量不一样,加入NH4NO3后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的更高,则试管内压强更小,说明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强。,课题2 溶解度,17(3分)2017合肥42中月考不同温度下,NH4Cl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如下表:,在20条件下,一种NH4Cl溶液甲发生如下变化:,请回答: (1)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丙_溶液,不能确定是否为饱和溶液的是_乙_溶液。 (2)要把40时的NH4Cl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_升温或加水_,解析:因溶液甲恒温蒸发10g水,仍然没有溶质析出,则溶液甲肯定是不饱和溶液,溶液乙是蒸发一定量溶剂后得
5、到的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而溶液丙是溶质析出后的溶液,则丙一定是饱和溶液。根据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升温或加水都能使溶液由饱和变成不饱和。,112016常州中考下表提供了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该表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大 B20时,100g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31.6gKNO3 C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解析:由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看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大,A选项正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
6、1.6g,指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KNO3,故B选项错误;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选项正确;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D选项正确。,课题3 溶液的浓度,专项突破提升训练 溶解度曲线,82017滁州模拟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图1中甲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图2中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图3中N表示的是乙的溶解
7、度曲线 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解析:图1中甲溶液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甲一定是饱和溶液,A正确;依据图3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5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比20时大,并且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依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乙中没有晶体,则50时,甲溶液也不饱和,B正确;图1中甲有固体剩余,说明在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从图3中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M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C正确;依据图3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3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比20时大,且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依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乙中没有晶体,在30时,乙中也不会有晶体析出,溶解度相同则甲也不会有晶体析出,故D错误。,122016安徽二模KNO3与NaCl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B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饱和溶液 C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晶体 D将210gKNO3饱和溶液从60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1.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