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 Na+、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2、下列哪项不是人体所有细胞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A.水 B.营养 C.无机盐 D.氧气3、人体内红
2、细胞和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组织液、血浆 B.血浆和组织液C.血液和组织液 D.血清和组织液4、下 列 关 于 人 体 内 环 境 稳 态 与 调 节 的 叙 述 , 错 误 的 是 ( )A.垂 体 分 泌 的 促 甲 状 腺 激 素 , 通 过 体 液 定 向 运 送 到 甲 状 腺B.人 体 遇 冷 时 , 甲 状 腺 激 素 和 肾 上 腺 素 均 可 参 与 机 体 产 热 调 节C.胰 岛 素 和 胰 高 血 糖 素 的 分 泌 主 要 受 血 糖 浓 度 的 调 节 , 也 受 神 经 调 节D.饮 水 不 足 会 引 起 垂 体 释 放 抗 利 尿 激 素 , 促 进
3、肾 小 管 和 集 合 管 重 吸 收 水5、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 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 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 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 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有几项是错误的 (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腹泻引起体液中的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维持内环境中 Na+、K+浓度的相对稳定不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无关尿毒症、乳酸中
4、毒、空调病等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病症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A. 2项 B. 4 项 C. 6 项 D.7 项7、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B.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特性等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人类疾病的产生都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结果D.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8、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C肝
5、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9、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氨基酸、性激素、抗体和淀粉酶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血糖的含量有关C. 因感冒而持续高烧不退时,应该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措施D.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10、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11、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
6、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为“快乐客” 。如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可卡因能阻止多巴胺被回收,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B.图中多巴胺的释放和回收过程均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突触前膜是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胞体部分的细胞膜,突触后膜是神经末梢部分的细胞膜D.在突触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一个神经细胞只能与另一特定的神经细胞发生联系12、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 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mol/L胰岛素 1
7、.7 5.020.0 MIU/L3A. 刺激 C处,A、D 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 刺激 D处,肌肉和 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 兴奋性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可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 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13、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14、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机制模式图,图中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
8、表示物质。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该模型的是 ( )A. 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 是抗利尿激素,是垂体细胞B. 是甲状腺细胞,A 是甲状腺激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C. 是传入神经元,A 是神经递质,是传出神经元D. 是 T细胞,A 是淋巴因子,是 B细胞15、下列五种反应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
9、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A. 1项 B. 2 项 C. 3 项 D.4 项16、下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A.a-c段和-段 Na+通道开放,神经纤维膜内外 Na+浓度差减小B.若神经纤维膜外 K+浓度增大 C点将上升C.静息电位是指图乙 AB之间膜内的电位差D.机体内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17、下图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常见的一种联系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 3个神经元构成 2个突触B.神经纤维兴奋是 Na+大量外流的
10、结果C.刺激 b处后,a、c 处均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这种联系有利于神经元兴奋的延续或终止18、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 B.食物中缺碘,会导致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C.l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 4200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D.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在饭前口服少量胰岛素19、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可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进 b合成和分泌某激素Bb 与 a两者的分泌物在
11、某些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Cc 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Da、b、c 中,c 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 20、人被狗咬伤后,需要立即到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并在伤口周围注射抗血清。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注 射 抗 血 清 可 使 体 内 迅 速 产 生 抗 原-抗 体 反 应5B 注 射 疫 苗 的 作 用 是 刺 激 体 内 记 忆 细 胞 增 殖 分 化C 病 毒 的 清 除 需 非 特 异 性 免 疫 与 特 异 性 免 疫 配 合D 免 疫 记 忆 的 形 成 依 赖 抗 原 刺 激 和 淋 巴 因 子 作 用21、如图表示人体注射疫苗后,机
12、体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 2、细胞 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中发育成熟B.细胞 1在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的作用是不同的C.细胞 2可以产生淋巴因子,细胞 4和细胞 5可合成物质 aD.在二次免疫过程中,细胞 5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 4从而发挥重要作用22、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c与 b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e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b细胞接受抗原剌激后能增殖分化D.a表示吞噬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23、 研究人员用狗做了三个实验,实验:狗吃食物能自然的分泌唾液;:在发出
13、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狗也能分泌唾液;实验:在发出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即使在只有上述铃声的情况下狗也能分泌唾液。下列对上述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 传出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B. 实验、和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C. 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D. 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前膜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24、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的某些细胞显著活跃B
14、. 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内电流的方向是双向的C.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D. 直接刺激延髓的相关中枢也可引起呼吸肌的咳嗽反射25、如图为人体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6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a、b、c、d 表示结构,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A兴奋由 a传至 b时,b 处钾离子通道打开形成内正外负的电位B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Cc 处属于内环境的组分,该处化学成分的改变将影响兴奋的传递D传入神经兴奋后,d 处阴离子内流2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
15、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 E为感受器,A 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 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C图中共有 5个突触,当手被物体刺激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 ABCDE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27、将灵敏的电流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 a处外表面和 b处的内表面,若在 c、d 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注意:ac=db) ( )A先左后右,再向右 B先右后左,再向左C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 D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28、下
16、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B. 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C.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D. 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29、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 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7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关于 DNA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 疫苗导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B导入人体的 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CDNA 疫苗的接种可以预防特定微生物DDNA 疫苗接种后引起人
17、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30、某研究机构开展了青蒿素(Art)和地塞米松(Dex)抑制 T细胞增殖的研究,相关数据整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对 T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 青蒿素除用于治疗疟疾外,还可用于治疗艾滋病C. 达到 200molL 1 时,Art 的免疫抑制效果强于 DexD. 低于 3.13molL 1 时,Art 和 Dex的抑制率差异不显著二、非选择题(每空 2分,共 40分)31、人体感染了流感病毒后会出现发热、头疼、浑身无力等症状,同时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请回答下列问题:(1)病毒侵染人体后,会启动免疫系统的 功能。(2)当流
18、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热增加,此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激素作用于相关腺体的调节方式称为 。(3)调查显示当人体感染病毒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时,T 细胞活性降低,这时人体更易受病菌的侵染而患病,请分析原因: 。在这时某些细胞甚至还会突变为癌细胞,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患癌症,清除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方式主要是 。(4)流感可以使人患呼吸道疾病,引起发热症状。患者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变化会引起汗液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这种变化的目的是 。32、据英国镜报报道,墨西哥渔民诺约拉出海时遭风暴袭击遇险,靠一个泡沫塑料箱在海上漂浮了 8天 8夜,饥渴交迫的他在寒冷的夜晚多次产生幻觉,
19、最后被一艘豪华游船救起。请分析诺约拉体内的生理变化,并回答以下问题。(1)由于缺少饮用淡水,由垂体释放的_激素增多,以促进_对水分的重吸收。(2)饥饿状态下,受_发出的神经的调节,_活性加强,分泌的激素增多,以维持正常的血糖含量。(3)长时间饥饿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受损。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可损害 T淋巴细胞的功能,并使吞噬细胞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人的_(填“特异性” “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33、看图,回答问题。8(1)细胞 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 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 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 c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则这两种激素对细胞 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_关系。若
20、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将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 b的分泌。(2)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还有一种激素的作用范围和作用与之比较类似,这种激素是_。(3)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_分化。34、如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D 代表_,物质 C的生理功能是_,从而调节血糖浓度。(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在
21、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_,对照组施加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_。(3)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 1或抗体 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填“抗体 1”或“抗体 2”)引起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_病。9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DBAD 610 BCDCC1115 ADAAB 1620 DDDDB2125 CDBAA 2630 CCBBB二、非选择题31、 (1)防卫、清除 (2) 分级调节 (3)T 细胞活性降低,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能力降低,从而使人体更易受病菌的感染而患病 细胞免疫 (4)增加散热 32、 (1)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2)下丘脑 胰岛 A细胞(或胰岛 A细胞和肾上腺) (3)特异性和非特异性33、(1)拮抗 促进 (2)甲状腺激素 (3)T 细胞34、(1)胰高血糖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胰岛素溶液 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3)抗体 1 自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