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单元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H:1 Mg: 24 Al: 27Cu: 64 Cl: 35.5 S:32一选择题(共 40分)1、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C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D铁生锈是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2、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3、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2、不同 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4、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青铜 B铝 C钢 D生铁5、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 C、机械强度不同 D、铸造性不同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镁 硫 铁 磷 铜A、 B、 C、 D、7、铝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之一。关于铝的“自我保护”能力极强的原因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铝的化学性质本来不活泼,难被腐蚀;市场上的铝材料通常是铝合金,合金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铝性质活泼,表面能产生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你所认同的是( )A. B. C. D.8、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
3、量的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 )A铁 B黄铜 C碳酸钙 D生石灰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和铁合金都容易被腐蚀B.高炉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C.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是硫酸铜溶液,可用铁桶配制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210、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11、下列关于钢和铁的错误的说法是( )A、生铁和钢铁主要成分是铁,都是混合
4、物B、纯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C、通常说的“钢铁” ,其意思是钢就是铁,铁就是钢,钢铁是一种物质D、生铁和钢冶炼的原理不同。冶炼时前者用还原剂,后者用氧化剂12、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钉的质量减轻;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3、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下列对铝应控制使用的是( )制铝合金门窗 制电线 制餐饮具 制银白色漆的原料 制装饮料的易拉罐 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用明矾净水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A、 B、 C、 D、14、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用的药品是( )A稀盐酸 B
5、稀硫酸 C硫酸锌溶液 D硝酸汞溶液15、取锌与另一种金属的合金 7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氢气 0.2克,则该合金中的另一种金属是( )A.铁 B.镁 C.铝 D.铜16、 在 天 平 的 两 个 托 盘 上 各 放 一 个 烧 杯 , 杯 中 盛 有 相 同 的 稀 硫 酸 , 此 时 天 平 平 衡 。 如 果 一 边 放 少 许 锌 粒 , 另一 边 放 入 相 同 质 量 的 铁 , 两 者 完 全 溶 解 后 , 天 平 指 针 ( )A、偏向有锌的一边 B、偏向有铁的一边 C、不偏转 D、无法判断17、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甲有气泡产生
6、;再取一小块乙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乙的表面没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丙甲18、金属 M与 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 3= M(NO3)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可能是铝 B.Ag 的金属活动性比 M强C.反应前后 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 一定排在氢前19、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 M的粉末放入 AgNO3与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3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
7、,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 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 M可能是单质铁 20、向 AgNO3溶液中加人一定质量的 Al和 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一定不含 AgNO3,可能含有 Al(NO3) 3。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 0个 B. l 个 C.2 个 D. 3 个二、填空题(共 27分)1
8、、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三个铁原子 显 +3 价的铁元素 硫酸铁 (4)二个亚铁离子 氧化铁 2、我们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请据此填空:因为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_性;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_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因为石墨具有_性,所以能做电极、电刷;因为金属钨的_高,所以用作电灯泡的灯丝。3、用两种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锌粉,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化学方程式。方法一: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二: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4、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炼铁的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
9、石中氧化铁还原为铁。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4,。5、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现有反应:Zn+CuCl 2ZnCl 2+Cu Cu+2AgNO 3Cu(NO 3)2+2AgCl 2+2NaBr2NaCl+Br 2 Br 2+2NaI2NaBr+I 2(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 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 (2)分析反应和,可以得到 Zn Cu 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0、(3)用同样的思维分析和,我们可知 Cl2、Br 2、I 2的非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 6、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单质 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 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 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试推断:(1)写出 C、D 各物质的化学式: C_ ; D_。(2)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实验探究题(共 23分)1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1)填表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
11、入铁丝,充分作用。在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用。无明显现象5在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结论:金属活动性 Al Fe Cu(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 Al Fe H Cu 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 Al Fe H Cu 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 2、冬日里的一天,某班教室的暖气片和暖气管的接口处突然爆裂,里面喷出大量的黄色液体,并伴有一些红褐色的固体。水暖师傅、老师及同学们进行了紧急抢修。事后,同学们出于好奇
12、收集了红褐色固体进行探究。【初步分析】红褐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铁锈,铁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是 。由此联想到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 、 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收集资料】氢氧化铁(红褐色)加热可得铁的氧化物+水(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暖气片是由生铁铸成的;当地暖气用水为硬度较大的自来水;铁与铜都属于金属,有部分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以形成铜绿化学式为 Cu2(OH)2CO3。【提出猜想】请根据上述任意一条资料分析,红褐色物质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写一种物质即可) ,你猜想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13、红褐色固体已干燥并研成粉末)3.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1)实验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_(2)实验中看到盛放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原因是_ (3)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 N2,说出不用空气的理由:_ _ ;_ ;实验过程 预期的实验现象6实验中也不能用潮湿的氮气的原因是:_。(4)如用 4克氧化铜与碳充分反应,测得石灰水增重 1.1克,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四. 计算题:(10 分)1、某炼铁石每日生产含碳 3%的生铁 560t,问该厂每天至少需要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2、李小刚同学为了测定某铁合金中铁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称取 11.4克样品,放入质量为 50.0克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 100克稀盐酸(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并在不同的时间段对烧杯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的数据如下:反应时间 T0 T1 T2 T3烧杯的总质量 161.4 161.2 161.0 161.0求: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