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互动课堂,知识点一 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和特点,专业化程度,干旱、半干旱,阿根廷,潘帕斯草原,(1)区位优势:,地广人稀,距海港近,划区轮牧,饲养良种牛,中国西北地区的畜牧业是传统的畜牧业。牧区生产水平低,产品商品率低。结合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探究下列问题。 (1)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2)结合我国内蒙古、新疆牧场的情况,分析这些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答案:(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优良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铁路运输便利
2、,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 (2)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借鉴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但内蒙古、新疆水分条件较差,发展畜牧业要因地制宜。,1大牧场放牧业的成因和特点,2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1)区位优势:,(2)借鉴意义:,1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结合右图回答问题。,(1)大牧场放牧业生产形成的首要条件是( ) A大面积适宜放牧的草场 B交通运输便捷 C气候温和湿润 D市场广阔 (2)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特征是( ) A生产规模大
3、B农业生产时间安排灵活 C技术水平低 D粗放经营,A,A,(3)图中各序号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的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畜牧品种与图示一致的是( ) A B C D 【解析】 第(1)、(2)题,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首先需要具备面积广大的草场,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第(3)题,在世界主要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区中,美国、巴西、阿根廷以牧牛为主。,C,1特点:面向城市市场、_、集约化。 2生产对象:主要是_。 3主要分布区:北美洲_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_、新西兰等地。 4制约因素: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所以大多紧邻_。,知识点二 乳畜业,商品化,奶牛,五大湖,澳大利亚,
4、消费市场,5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土层深厚。 (2)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_的生长。 (3)市场: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高,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 (4)机械化:机械化程度高,缓解了_短缺的问题。,多汁牧草,劳动力,下图分别为“西欧部分地区地形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西欧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1)西欧的气候类型和地形有什么特点?对乳畜业发展的饲料因素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西欧对乳畜产品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3)为什么西欧乳畜业要靠近市场布局? 答案:(1)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全年温和湿润,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适合
5、多汁牧草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适宜发展奶牛饲养业。 (2)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且欧洲人有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城市居民的奶类消费需求量大。 (3)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因此乳畜业需要靠近市场分布。,1乳畜业的基本特征,2西欧的乳畜业,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就市场因素看,城市需要大量的新鲜牛奶以及牛奶制品。受牛奶运输的影响,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附近,以生产加工乳制品为主的乳畜业农场可以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就饲料因素看,乳牛既需要多汁的青饲草,也需要含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因此,乳畜业农场既种植优质牧草,也
6、种植饲料作物。,3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2.(2016郑州高一检测)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左图为新西兰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右图为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题。,(1)新西兰乳畜业发达,其主导因素是( ) A地形、气候 B交通、政策 C水源、土壤 D市场、饲料 (2)左图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偏低 B降水偏少 C乳牛大量繁殖 D鲜草供应偏多,D,A,【解析】 第(1)题,新西兰的城市人口比重高,发展乳畜业市场广阔;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条件适合牧草的生长,饲料丰富。第(2)题,从坐标图可知,7月到10月期间,乳牛
7、牧草需求量较多,大于牧草生长的速度,原因是该阶段正值新西兰的冬季,气温偏低,牧草生长的较慢。,农业景观图的判读 信息提取 结合图形分析,请填写: (1)_ (2)_ (3)_ (4)_ (5)_ (6)_,丘陵,季风,红壤,茶园,立体,生态,方法总结 (1)地理事物及其位置的判断。 仔细观察,在众多信息中选择与主题有关的关键信息,如根据柑橘林、茶园等可确定为南方低山丘岭地区。 (2)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关系的判断。 观察图中各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如图中不同海拔农业发展方向不同。 (3)地理现象成因的判断。 分析图中不同信息的相互关系,总结出形态特征
8、;或将多幅景观图相互对照、分析比较,提取有效信息,如图中根据南方地形、气候、水土流失等特征,发展立体农业。,3(2017洛阳高一检测)下图是我国某地农业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水稻种植业 (2)据图判断( ) A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产忙季和闲季错开 B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 C水热条件决定着该农产品类型和规模 D该地位于我国太湖平原,B,B,【解析】 第(1)题,仔细读图,注意该区域农业产品类型及其分布,推断农业地域类型。由图中各种鱼类等可以推断该区域有水产养殖业,同时与附近的水稻、甘蔗等种植业混合,因而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第(2)题,根据图可知,图中箭头表示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之间的物质流动方向,故排除选项A;该地应该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这种基塘农业充分利用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利于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决定该地农产品类型和规模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忙闲季错开是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