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与哲学,必 修 四,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备 考 向 导,考 点 梳 理,(一)发展的概念 1发展的普遍性 (1)表现:_是发展的;_是发展的;_是发展的。 (2)原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发展的实质 (1)实质:事物的_和_,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考点剖析,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前进,上升,(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关系原理,光明的,曲折的,客观规律,比较完善,必然趋势,光明的,曲折的,根本利益,
2、认识,2.方法论意义 (1)对未来充满_,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_与_。,信心,挫折,考验,(三)量变与质变 1量变和质变,增减,根本性质,不显著,根本,静止,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_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_。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方法论:要做好_,为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_,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量变,必然结果,量的积累,质变,【易错1】要发展就要变化,不变化就不会有发展,变化就是发
3、展 分析:“要发展就要变化,不变化就不会有发展”是正确的,揭示了变化与发展的联系,承认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和发展的。“变化就是发展”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变化和发展是有区别的。变化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但没有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性质和趋势;发展是一种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易错2】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分析:新事物一般是新出现的事物,但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新事物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易错辨析,【易错3】力量强大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分析: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从长远的观点来说,不是说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就具有强大的力
4、量。当新事物刚刚出来的时候旧事物的力量往往更强大。 【易错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分析: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易错5】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分析: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但量变不一定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易错6】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分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因此,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易错7】
5、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任何质变都是发展 分析: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因此,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质变既可能向好的方向质变,也可能向坏的方向质变,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易错8】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分析: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不是量变的简单相加。 【易错9】只有质变才对事物的发展有意义 分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也就没有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只强调质变而否定量变。,核 心 突 破,1比较运动、变化和发展,核心考点一:发展的实质和趋势,闪记 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2区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
6、径,命题点1 发展的实质及特点 命题揭秘: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漫画、现实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发展的实质的理解,需要明确的是发展是指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较常见的考法是结合事实材料,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考查发展的普遍性。,(2018江苏,2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 ( ) 文化发展是通过
7、创新实现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 A B C D,典题 1,D,解析 对,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因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和梓心怀敬意,“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这表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对,以柳宗元的诗引出桑梓的来源,体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所以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创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为事物的联系。,变式训练1 2019年,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速走向规模商用,更好地满足人与人通信中更大带宽、更快速度、更大容量的需求。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 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
8、观点看问题 辩证的否定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否定 事物发展必然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A B C D,B,解析 题干强调新兴技术加速走向规模商用更好地满足需求,表明了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故符合题意;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肯定自己;错误,说法太绝对。故选B。,命题点2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命题揭秘:在考查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时,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名人名言、现实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材料体现了发展观的什么观点或者如何发展,要回答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较常见的考法是以漫画、热点材料为背景
9、,考查为什么事物发展是前进的和上升的,要注意分析原因。,针对电动车、工程运输车事故频发,某市公安局决定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分为宣传、整治和管控三个阶段,最终确保交通乱象不反弹。这启示我们 ( ) A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控制事物发展 B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变的发生 C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D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中 解析 “行动分为宣传、整治和管控三个阶段,最终确保交通乱象不反弹”,启示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变的发生,B符合题意;A、C与题意无关;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是数量的变化或场所的变更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D说法错误。故选B。,典题
10、 2,B,变式训练2 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33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很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C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C,解析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材料中“每天只比你努力一点点的人,最终会将你甩得很远”体现了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
11、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选C;A强调了质变;B强调了抓住时机促进质变;D强调了适度原则。,1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只有质变,才完成了量变,才肯定和巩固了量变所获得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产生新质的事物;只有质变才能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核心考点二: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状态,提醒 有发展一定有质变,有质变
12、不一定有发展。质变有两种方向,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2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发展的状态是量变、质变的统一。 (5)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6)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7)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图解,命题点1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命题揭秘: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是辩证法知识的一个高频考点,侧重于对材料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最
13、常见的考法是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漫画或社会热点事件,例如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为背景材料,考查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发展观、联系观的知识,考查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新金温铁路通车后,从温州到杭州仅需2小时。铁路交通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 ( ) 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总是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解析 材料表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B不选;C、D说法
14、错误,事物发展有两种状态即量变和质变,故不选。故选A。,典题 3,A,变式训练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三个“起来”表明 ( ) 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每个阶段的量变都为新的质变作准备 事物在艰难曲折中蕴藏着向上的力量 事物的自我否定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A B C D,C,解析 事物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不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故错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故错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15、兴的光明前景,这说明每个阶段的量变都为新的质变作准备,事物在艰难曲折中蕴藏着向上的力量,故正确。故选C。,巧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事物发展两状态,量变加剧质变起;超过范围和限度,质量互变不停息。 适度原则要牢记,促成飞跃不失机;平时注意量积累,防微杜渐别姑息。,命题点2 发展观综合考查 命题揭秘:发展的观点是近年来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往往结合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有关事实来考查。一般将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结合起来进行考查,要求能够综合调动和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有时还会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或唯物辩证法的
16、基本观点来分析说明问题,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联系观和矛盾观进行综合考查。,2019年,中国航天发射任务将再创新高。据了解,我国不仅载人、探月、北斗、高分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将继续推进,在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科学实验卫星以及商业航天领域也将“多点开花”。21世纪,航天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安全的新的制高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行走到交会对接,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从天地对话到太空授课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当代中国航天人励精
17、图治,科学务实,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突破和掌握了关键技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人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太空的执着,为空间站的建立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典题 4,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过程是如何坚持发展的观点的。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过程是如何坚持发展的观点的。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所给的材料要进行认真解读,然后从材料的表述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分析即可。例如:材料中,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考生可以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角度进行阐述;材料中,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发展创新,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飞
18、速发展,考生可以从发展的实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材料中,我国航天发展道路是不平坦的,考生可以从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等。,答案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发展创新,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思想准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我国航天发展道路是不平坦的, 当代中国航天人励精图治,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 突破和掌握了关键技术。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
19、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许多成果,十一艘“神舟”飞船、两个目标飞行器发射飞行全部取得成功,为空间站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变式训练4 共享单车开启城市运营,短短几个月已成为城市街头一号。就在共享单车给市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尴尬:私加车锁让别人没法用、被骗子乱贴二维码、部分车辆遭恶意损坏诸如此类的不文明用车行为时有发生,既影响了他人的利益,也给中国人的整体形象抹了黑。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为社会的进步状态,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照着
20、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方式,善良、诚信、知礼、守法都是其应有之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起点,整治不文明行为需要政府部门主导,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做文明人。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根除不文明行为。,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谈谈提升社会文明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的理由。 答案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每个人的文明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应以自己的文明行为造福他人和社会。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每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都应以自己的文明行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增添正能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每个人从自身做起,才能以自己的文明习惯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解析 本题以共享单车的运营以及文明新风的树立为背景,考查生活与哲学中联系观、发展观的知识,知识跨越较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体系提出了较高要求。做好本题的前提是明确题干的知识限定语“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指联系观和发展观。然后具体分析材料,具体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以及发展观中的质量互变原理作答。另外,本题题干设问是两个板块:联系观和发展观,组织答案时注意从这两个板块分别组织答案,切忌片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