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17课时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新人教版.pptx

    • 资源ID:1102475       资源大小:790.65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17课时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新人教版.pptx

    1、第17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2-,思维导图,知识清单,-3-,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国家在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2)进程: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作用: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增;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微点拨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法国和德国逐渐实现

    2、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前提。欧洲联合的特点是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渐走向政治联合,合作规模不断扩大。,-4-,思维导图,知识清单,2.日本的崛起 (1)原因: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奠定了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朝鲜战争促使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采购物资热,这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2)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5-,思维导图,知识清单,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3、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和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4)作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6-,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二、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 (

    4、1)东欧剧变: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东欧各国的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改革进入误区;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标志着苏联解体。 2.“冷战”后的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2)表现: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2001年发生“911”事件。,-7-,思维导图,知识清单,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特点: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表现,-8-,思维导图,知

    5、识清单,自主探究 画一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9-,思维导图,知识清单,想一想有人认为苏联解体后,美国处于独霸的地位,你如何批驳这一观点? 提示:全球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的增多使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力量不断壮大,牵制了美国的称霸活动。,-10-,主题一,主题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图片说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关系的变化,-11-,主题一,主题二,解读 从漫画1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既“勾肩搭背”又背后用枪,这说明其关系是既合作又有矛盾斗争。漫画2表明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逐步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经济上成为美国

    6、的主要竞争对手,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12-,主题一,主题二,真题溯源 2015福建文综,38(节选)材料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思考 根据材料,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

    7、“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提示: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13-,主题一,主题二,论从史出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

    8、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14-,主题一,主题二,高考例析 1.(2018课标全国,35)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15-,主题一,主题二,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16-,主题一,主题二,-17-,主题一,主题二,-18-,主题一,主题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图片说史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大西洋伙伴排座次 解读 图片信息体现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的特点,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仍占据着西方世界霸主的

    9、地位,但西欧各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团结联合与美国竞争,谋求与美国平等的对话地位。,-19-,主题一,主题二,材料探究 材料 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并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摘编自卫报(2006年5月25日)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9年所发生的事件对20世纪末的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决定性”影响。 提示:1989年,东欧剧变,促进了全球化的扩展;使美国成为新世纪无

    10、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世界两极格局的相对平衡被打破,世界形势局部动荡。,-20-,主题一,主题二,论从史出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1)两极格局结束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不可能通过战后谈判等传统方式确立新的世界格局,只能通过大国间力量的消长与分化组合自然形成,因此新旧格局的交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是两极格局压制下的地区性军事强国的侵略欲望会增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会暴露和激化,因此世界还充满着动荡和冲突。 (3)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

    11、舞台多元化的特点。,-21-,主题一,主题二,高考例析 2.(2015课标全国,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22-,主题一,主题二,-23-,主题一,主题二,-24-,教材补遗,史著赏析,1.自由法国的旗手戴高乐 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总统,戴高乐决心恢复法兰西应有的光荣。他说:“没有了伟大,就没有了法国。”但是,历史已经清楚地表明:像路易十四和拿破仑那样的军事征服都不可能使法国获得长久稳定的大国地位。戴高乐说,进步是维护国家独立的唯一条件,一个经济衰

    12、弱的法国,不可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正是在戴高乐时代,法国的经济全面复苏。除了经济实力,更为世人所称道的是戴高乐带领战后法国走出的一条独特的大国之路。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25-,教材补遗,史著赏析,1964年,法国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坚持独立外交政策的法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向世界发出了不可忽视的声音。国家发展的独立自主,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处,是自由和平等的原则在国际事务中的实

    13、践途径。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戴高乐实现了他心目中的伟大和光荣。,-26-,教材补遗,史著赏析,2.史学界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看法 “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怎样的世界格局?目前存在几种看法:第一,单极世界。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开始构筑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断言:“今天,美国是唯一的真正的全球大国美国的力量是真实的;事实上,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大概不会受到任何潜在敌人的挑战美国的全球地位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第二,无极世界。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认为,“因为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所以认为不是多极就是单极。这是一种简单的

    14、思维方法”,现在“不是单极结构也不是多极结构”,而是“每个国民国家都同时在双边、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参加局部的协议或全局的协调”。日本人求田实认为,“国际政治中的一种堪称无极时代的大空白时期即将到来”。第三,多极化世界。现今国内大多数学者支持世界在结束两极格局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观点,但这一观点内部也有差异。,-27-,教材补遗,史著赏析,我们只有一个世界,因而也只能有一种世界政治。它不应是对立的政治,它必须是相互依存的政治,它应是世界的内政。尽管存在地区和民族的差异,新千年的世界社会所面临的任务却应该是,使所有人都能够和平共存和共处在一个有生活价值的环境里。 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

    15、气读完世界历史 解读作者在材料中提到的愿望是相互依存,和平共处。作者表达这一愿望的依据是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等。,-28-,1,2,3,4,一、考查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 1.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发表社论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一社论( ) A.揭示了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B.反映了法国推行独立外交 C.体现了两大阵营对抗趋于缓和 D.说明了法国与美国的决裂,B,解析:材料无法体现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

    16、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可知法国推行独立外交,故B项正确;材料未说明法国对拉丁美洲、中国等的外交政策如何,不能说明两大阵营对抗趋于缓和,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法国和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一致,并不能由此说明法国与美国决裂,故D项错误。,-29-,1,2,3,4,二、考查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 2.两极格局瓦解后,据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而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这说明了( ) 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B.美国建立单极世

    17、界的设想遭遇阻力 C.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增强 D.美国民众对政府外交能力产生质疑,B,-30-,1,2,3,4,解析: 题干信息无法反映A项,排除。“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表明大多数美国人不支持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主张,故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美国之外的世界强国或集团挑战美国的单极梦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大多数民众反对美国独霸世界,并非对政府的外交能力质疑,故D项错误。,-31-,1,2,3,4,3.不结盟运动成员国1961年有25个,1993年增加到107个,2014年则为120个。这一变化说明( ) A.世界两极格局开始受到冲击

    18、 B.国际关系民主化程度日益加强 C.中国国际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得以建立,B,解析: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显示出发展中国家强劲的生命力,有利于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这种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的本质就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不断深化,故B项正确。,-32-,1,2,3,4,4.1969年,社会民主党人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的总理,他改变了前任总理阿登纳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在依靠美国的同时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和解。这反映出当时的世界形势是( ) A.美德关系的恶化 B.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美苏关系的缓和 D.两极格局依然存在,B,解析:由材料可知,联邦德国对美苏及其他东欧国家的外交政策出现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是联邦德国想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追求独立自主外交的反映,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均排除。,


    注意事项

    本文(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17课时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新人教版.pptx)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