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6.神奇的眼睛,关于眼睛,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导入新课,眼球 好像一架照相机,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眼睛看到物体,有什么联系?,导入新课,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重点)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重点),导入新课,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睫状体,玻璃体,视神经,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相当于光屏,讲授新课,人眼看清物体的过程,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讲授新课,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光线
2、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调节作用,讲授新课,眼睛与照相机的比较,讲授新课,若睫状体不能调节或调节能力减弱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看清物体的范围减小了,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视眼,远视眼,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归纳,近视眼,远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视网膜前方,
3、视网膜后方,配戴凹透镜,配戴凸透镜,讲授新课,通过晶状体的调节,眼睛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25cm,叫做明视距离。,讲授新课,补充: 1.远点、近点、明视距离,看书上的字,测出你的明视距离,和其他同学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明视距离相同吗?有什么规律?,1.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短;,2.不同近视眼的明视距离也不同;,3.远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长。,讲授新课,2.眼镜的度数,1、什么是透镜焦度?,2、什么是眼镜的度数?,3、眼
4、镜的正、负度数是什么意思?,焦距的倒数,=1/f,单位:m-1,镜片的度数透镜焦度乘100的值,D=100,单位:度,眼镜的正、负度数分别表示是凸透镜和凹透镜,讲授新课,不躺卧看书,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走路看书,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保护视力,“三要四不要”,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讲授新课,注意营养,饮食要合理搭配。动物蛋白和蔬菜,粗粮和细粮要搭配食用,少吃甜食和零食,不要偏食。,讲授新课,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多参加户外活动,使眼与身体能正常发育。,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眼睛,眼
5、睛和眼镜,结构,原理,远点、近点和明视距离,远视眼,成因,矫正方法,远视眼,成因,矫正方法,眼镜,近视眼:凹透镜,远视眼:凸透镜,度数,1.眼睛的成像原理与_的原理相似,它的角膜、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_,物体在它的_上成_像。,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倒立、缩小的实,随堂练习,2.近视眼只能看清_处物体,看不清_处物体;远处物体在近视眼里成像在视网膜_;近视眼配戴_。,3.远视眼只能看清_处物体,看不清_处物体;近处物体在远视眼里成像在视网膜_;远视眼配戴_。,近,远,前,凹透镜,远,近,后,凸透镜,随堂练习,4.图中所示的哪个是近视眼,哪个是远视眼?用眼镜矫正时哪个该用凸透镜,哪个该用凹透
6、镜?( ) A.甲是近视眼,戴凸透镜;乙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B.甲是远视眼,戴凸透镜;乙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C.甲是近视眼,戴凹透镜;乙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D.甲是远视眼,戴凹透镜;乙是近视眼,戴凸透镜,C,随堂练习,5.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老师是近视眼 B.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方 C.高老师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过厚 D.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随堂练习,D,6.在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 B、 C、 D、,B,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