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练案8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一、选择题1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目前,由于我国中央财政集中了全国 50%以上的财政收入,但支出人占全国的 20%左右,在财权与事权不能匹配的情况下,地方被迫转向土地财政寻求财源,形成了严重的土地财政依赖症。加之当前的土地财政所获得的财政收入大部分属于预算外资金,缺乏有效监管,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越来越多,严重扭曲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这给我国政府的警示是( A )合理构建财政体制,使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相适应 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提高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发挥财政配置
2、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减轻地方财政负担,避免地方出现财政赤字现象A B C D解析 面对材料中提到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科学的问题” ,地方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需要推行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完善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适合题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财政属于科学的宏观调控,错误;适度的财政赤字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错误。故选 A。22018 年河北省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围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医保养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提标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使河北省 200 多万人受益。这表明财政( C )A具有促进资
3、源合理配置的作用B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C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D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解析 材料中“社会保障” “低保、医保、养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都属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C 正确且符合题意;A、B、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C。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下列属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再分配措施的是( C )A 市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中央财政五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800 多亿元 个税起征点由每月 3500 元提高至每月 5000 元 201
4、8 年 9 月起,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 2120 元A B C D解析 错误,农民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流转获得收入,属于初次分配;错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中央财政投入扶贫资金以及个税起征点的提升均属于再分配的范畴,入选。故选 C。4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民生就业,但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资金“脱实向虚”和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实体经济效益低,影响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为了推动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可以( A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引导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对
5、实体经济的资金供应 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防止资金流向虚拟经济A B C D解析 针对实体经济成本高的问题,政府应通过减税降费措施,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符合题意;政府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引导实体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有助于解决实体经济效益低问题,符合题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量,降低信贷规模,会减少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应,不符合题意;针对资本“脱实向虚”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但不等于完全不让资金流向虚拟经济,错误。故选 A。52018 年 9 月, 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并实施。根据“三年行动
6、计划” ,到 2020 年,北京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比 2015 年减少 30%以上;所有区县的 PM2.5 年均浓度目标最高控制在 55 微克/立方米左右,最低控制在 46 微克/立方米左右。下列有利于落实“三年行动计划”的举措有( B )调整货物运输结构,提高北京货物到发铁路运输的比重 通过拉闸限电等经济手段3淘汰在京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利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全面实施“营改增”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A B C D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利用三年时间打赢北京蓝天保卫战,为此应该采取的措施,的做法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拉闸限电无法淘汰高耗能
7、高污染企业;的做法,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但无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故选 B。6近年来,我国影视行业快速发展,整体呈现出良好态势。同时,也暴露出天价片酬、“阴阳合同” 、偷逃税款等问题,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了行业形象,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因为( A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始终是一致的 实现国家职能必须以税收为物质基础 公民有权利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A B C D解析 “始终是一致的”的表述错误。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因为
8、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实现国家职能必须以税收为物质基础,入选。故选 A。72018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 “三农” 、民生等领域倾斜。这表明我国( D )拓宽融资渠道,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努力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平均化目标 宏观调控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实体A B C D解析 不合题意,材料中是财政的作用,没有提到融资渠道。符合题意,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向创新、三农、民生倾斜,表明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表述错误,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平均化。符合题
9、意,加大财政支出的针对性,说明我国宏观调控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实体。故选 D。82018 年 7 月 31 日,中央要求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有力服务宏观大局。要求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降税减费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要求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下列能体现积极财政政策传导路径的是( C )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生产扩大拉动经济增长 提高增值税起征4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加大民生支出力度稳定社会预期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A B C D解析 经济建设支出增加,利于扩大生
10、产性需求,社会总需求而不是社会总供给增加,拉动经济增长,传导错误。降税收,能减轻实体经济企业税负,促进生产扩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故正确。提高财政赤字率,能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正确。本题强调的是财政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民生问题,不合题意。故选 C。9根据 2018 年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进行 5000 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后,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上述调整( D )适应了时代发展,能保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始终同步 意味着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减少,必将导致财
11、政收入减少 有利于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A B C D解析 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并不能保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始终同步,不选。从短期看,根据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可能会减少,但是,这一修改也会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并不一定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不选。10国务院决定,从 2018 年 5 月 1 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的进口关税降至零,同时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C )开放医药市
12、场,引进先进医药生产技术 降低药品价格,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促进市场竞争,倒逼国内药企创新发展 完善社保体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A B C D解析 材料中只是将相关抗癌药品的进口关税降至零、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这些与引进先进医药生产技术无关,不选;材料中的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降低药品价格,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正确;材料中的这一做法是为了促进市场竞争,倒逼国内药企创新发展,正确;材料中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完善社保体系,不选。故选C。112018 年 10 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所带来5的新问题、新挑战,我国决定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13、增强财政赤字。不仅要进一步增加财政赤字规模,而且还要进一步提高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但又必须不遗余力地守住不超越 GDP3%的天花板与警戒线。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C )财政赤字可以减少货币供应,保持物价稳定 财政赤字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要控制赤字范围 财政赤字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供给,刺激消费 增强财政赤字主要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扩大内需,促进高质量发展A B C D解析 财政赤字会增加流通中货币量,财政赤字过大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要控制赤字范围,错误,正确;财政赤字有利于增加社会总需求,不是社会总供给,错误;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强财政赤字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正
14、确。故选 C。12截至 2018 年 7 月底,2018 年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 1400.9 亿元已全部下达,由各地统筹用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这五方面支出。由此可知( D )国家通过资源配置,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家财政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A B C D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国家财政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中央财政下拨资金救助补助困难群众,说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不体现
15、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均与题意不符。故选 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 年 8 月 7 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广东、云南等地下拨生活补助资金 1.55 亿元,用于近期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的受灾群众救助。29 日,财政部向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拨付农业生产救灾及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资金 8.1 亿元,支持山东、安徽、湖南、广东、重庆、贵州、甘肃和黑龙江农垦等地开展抢险救灾,用于农业生产救灾以及修复水利设施等方面,帮助恢复灾区群众生产。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答案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部向受灾群众发放生活
16、补助资金,体现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部向受灾地区发放补助资金帮助灾区恢复生产,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6解析 材料中国家财政在农业生产救灾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表明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材料中财政部向受灾群众发放生活补助,体现着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帮助受灾地区恢复农业生产、修复水利设施等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历史性机遇。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效显著,
17、但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也逐步呈现。中东西部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仍然较大,农村信用、物流、支付等服务业发育滞后;农产品上行电商发展快慢,还主要停留在低价销售初级农产品阶段,品牌意识不强、标准化滞后,低价竞争等问题依然严峻;农村电子商务支付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和冷藏仓储物流体系亟待加强;农村人才匮乏,吸引电商人才的软硬件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解决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 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税等杠杆鼓励和支持电商企业向西部农村开拓业务和市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支持农村产品产销对接,立足资源和市场需求,打造农村电商多元化供应链。电商企业要有战略眼光,根据农村市场的需求情况,调整产品供应结构和品质。支持对基层党政干部、社员、返乡农民工农村创业青年等开展电子商务等培训。(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效显著,但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也逐步呈现。可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从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调整产品供应结构和品质、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等方面,就如何解决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