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 资源ID:1099106       资源大小:3.16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1、- 1 -2019 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理科综合试题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n:55 Ti:48 一、选择题1 以下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及解释正确的是( ) A硝酸钾溶液处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现质壁分离,说明是死细胞B健那绿处理人蛔虫的体细胞,显微镜下没有发现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说明是死细胞C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运动,并随着光线强弱而改变受光面,说明是活细胞D适宜光照等条件下,装有某植物的透明密闭小室内气压没有变化,说明植物已经死亡2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培养液滴到计数室内,后

    2、盖上盖玻片B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入 A液,摇匀后再加入 B液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先将酶和反应物充分混合后再保温D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先充分研磨叶片,后加入无水乙醇、碳酸钙和二氧化硅3 在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精原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对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B细胞衰老时,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C胰腺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含有指导合成唾液淀粉酶的 mRNAD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种累积效应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聋哑病人仍然具有部分语言功能B在反射弧完整情况下,任何形式的刺激均可引起感受器产生兴奋C突触后

    3、膜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当人突然遇到低温环境时,下丘脑会感受到寒冷从而调控体温回升5取某种植物幼茎等长切段若干(无芽和无叶)均分为四组,a 组浸泡在蒸馏水中,其他三组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其中有高浓度、低浓度和最适浓度),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各组切段的平均长度,实验重复两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以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B实验结果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均能促进切段的生长- 2 -Cd 组切段伸长最多,说明 d组使用了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溶液Db 组切段伸长最少,说明 b组使用了高浓度生长素溶液6已知某 DNA片段上有基

    4、因 A、无效片段和基因 B,其分布如图所示,现将某外来 DNA片段(m)插入位点 a或 b,下列关于变异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 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 b,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若 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 a,则发生了基因重组C若 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 a,则发生了基因突变D若 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 b,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7.下列关于物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港珠澳大桥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绳,其商品名为“力纶”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3D打印钛合金材料用于航天航空尖端领域是利用了钛合金密度小强度大等特点C.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 FAST使用的 SiC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D

    5、.泰国银饰和土耳其彩瓷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色产品,其主要成分均为金属材料8.设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况下,11.2L 氟化氢中含有的电子数 5NAB.6.0g甲醛(HCHO)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0.8NAC.100mL 0.1mol/L 的 KAl(SO4)2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总数为 0.02NAD.分别由 H2O2和 KMnO4制备等量的氧气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苯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从石油分馏中获得B.淀粉、菜籽油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大于溴乙烷D.苯乙

    6、烯( )在一定条件下可加聚反应,不可以发生取代反应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 向某溶液中滴加 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该溶液中有 Fe2+,无Fe3+B.将溴乙烷与 NaOH醇溶液加热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的试管中试管中的溶液紫色褪去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气体- 3 -C.向麦芽糖与稀硫酸加热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5分钟溶液中产生砖红色沉淀麦芽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D. 用坩埚钳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熔化,失去光泽并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11.

    7、传统接触法制取硫酸能耗大,污染严重。将燃料电池引入硫酸生产工艺可有效解决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供电能。以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4H+4e-=2H2OB.H+由 a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 b极移动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2SO2+O2+2H2O=2H2SO4D.若 a电极消耗标况下 2.24LSO2,理论上在 c极上有6.4g铜析出12. 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 和 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在常温下 Ph=7,W和 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Z的最外层电子数,Y 的原子序数是

    8、 W的 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 Z的B.W与 X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C.原子半径大小:WbB.a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K +)c(X -)c(H +)c(HX)C.当溶液 Ph=7时,c(K +)=c(X -)+c(HX)D.b点对应的溶液中 c(X -)90,现使BAC 缓慢变小,直到杆 AB接近竖直杆 AC.此过程中,轻杆 B所受的力( )A. 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大小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16.图甲为一台小型发电机示意图,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的匝数为 100匝,电阻 r=2,外电路的小灯泡电阻恒为 ,电压

    9、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6R确的是( )A.电压表的读数为 4 VB.电流表的读数为 0.5 AC.1秒内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改变 25次D.线圈在转动过程中,磁通量最大为 Wb2517.很多国家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 1运行,然后在 点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 2运行,最后在 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QP形轨道 3运行.已知轨道 1、2 相切于 点,轨道 2、3 相切于 点.若只考虑地Q球对卫星的引力作用,则卫星分别在 1、2、3 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A.卫星沿轨道 2由 点运行到 点时引力做负功,卫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0、QPB. 若卫星在 1、2、3 轨道上正常运行时的周期分别为 、 、 ,则有 1T23123TC.根据公式 可知,卫星在轨道 3上的运行速度大于在轨道 1上的运行速度vrD.根据 可知,卫星在轨道 2上任意位置的速度都小于在轨道 1上的运行速度GM18.如图所示,三条平行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值分别为 10V、20V、30V,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 a、 b、 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在三点所受的电场力不相等B. 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 EpcEkaEkc19.如图所示的 x-t图象和 v-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

    11、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逐渐减小B.t1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丙、丁两车在 t2时刻相遇D.t2时刻,丙的加速度大于丁的加速度20.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 B,物块 A放置在 B上面,二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以恒定的外力 F拉 B,A与 B发生相对滑动,且 A、B 都向前(相对地面)移动了一段距离。设 B足够长,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外力 F做的功等于 B的动能增量与 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B.外力 F做的功等于 A与 B的动能增量之和C.B对 A的摩擦力做正功,A 对 B的摩

    12、擦力做负功D.滑动摩擦力对 A和 B做功的绝对值一定是相等的21.如图,一束带电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通过由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和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组成的速度选择器,然后粒子通过平板E- 6 -上的狭缝 进入另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最终打在 上,下列表述正确的是SPB12A( )A.粒子带负电B.能通过狭缝 的带电粒子的速率等于 EBC. 所有打在 上的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 的磁场中的运动时间都相同12AD.粒子打在 上的位置越靠近 ,粒子的比荷 越大Pqm三、实验题(共计两道题,共计 15分,其中第 22题,6 分;第 23题,9 分)22.(6分)某物理小

    13、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固定在 B点。实验时让带有遮光条的小滑块从圆弧轨道的某一位置滑下,以某一处速度沿木板从左侧向右运动,小滑块通过光电门 P后最终停在木板上某 点 C。 已 知 当 地 重 力 加 速 度 为 g。 (1)用游 标 卡 尺 测 量 遮 光 条 的 宽 度 d 如 图 乙 所 示 , 其 读 数 d= cm。 (2)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除遮光条宽度 d及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 t外,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是 。 A.木板的长度 L1 B.木板的质量 m1 C.小滑块的质

    14、量 m2 D.木板上 BC间的距离 L2 E.开始在圆弧轨道上的高度 h(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用(2)中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3. (9 分)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中,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的内阻,步骤如下:接通 S1(S 2未接通) ,调节 R1,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接通 S2,保持 R1不变,调节 R2,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1/3;读出 R2的阻值,可得到 rg= (填表达式)- 7 -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 3V,内阻不计;电流表满偏电流为 500A,其内阻约在 100 左右实验室配有的可变电阻有:A电阻箱(0999.9) B滑动变阻器(020

    15、0)C滑动变阻器(010K) D滑动变阻器(0100K)(1)电路中 R1应选 ,R 2应选 (填序号)(2)上述实验中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如果测得该电流表阻值为 100,要将其改装为量程为 3V电压表,应 联一个阻值为 的电阻四非选择题24.(12分)电阻可忽略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长 S=1.15m,两导轨间距 L=0.75 m,导轨倾角为30,导轨上端 ab接一阻值 R=1.5 的电阻,磁感应强度 B=0.8T的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阻值 r=0.5,质量 m=0.2kg的金属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从轨道上端 ab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在

    16、此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J。(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求:(1)求金属棒在此过程中电阻 R产生的焦耳热和克服安培力的功 W安 ;(2)金属棒下滑速度 v=2m/s 时的加速度 a;(3)为求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有同学解答如下:由动能定理W 重 -W安 =mvm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此所得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并完成本小题的1计算;若不正确,给出正确的解答。25.(20 分) 如图所示,在非常高的光滑、绝缘水平高台边缘,静置一个不带电的小金属块 B,另有一与 B完全相同的带电量为- 8 -+q的小金属块 A以初速度 v0向 B运动,

    17、 A、 B的质量均为 m。 A与 B相碰撞后,两物块立即粘在一起,并从台上飞出。已知在高台边缘的右面空间中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2mg/q。求:(1) A、 B一起运动过程中距高台边缘的最大水平距离(2) A、 B运动过程的最小速度为多大(3)从开始到 A、 B运动到距高台边缘最大水平距离的过程 A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大?26.(15 分)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实验步骤如下:将 6.0 g Na2Cr2O7放入 100 mL烧杯中,加 30 m

    18、L水溶解,与 5 mL浓硫酸形成混合溶液,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 B中。在 A中加入 4.0 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气出现时,开始滴加 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 9095 ,在 E中收集 90 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 7577 馏分,产量 2.0 g。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Na 2Cr2O7溶液和浓硫酸添加的顺序为_。(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3)上述装置图中,D 仪器的名称是_,E 仪器的名称是_。(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

    19、,正丁醛在_层(填“上”或“下”)。(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 9095 ,其原因是_、_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正丁醇 117.2 0.810 9 微溶正丁醛 75.7 0.801 7 微溶Na2Cr2O7H2SO4- 9 -_。(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7(14 分)氮及其化合物如 NH3及铵盐、N 2H4、N 2O4等在中学化学、化工工业、国防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1)发射航天火箭常用肼(N 2H4)与 N2O4作燃料与助燃剂。肼(N 2H4)与 N2O4的反应为2N2H4 (g)+ N2O4(g)=3N2(g)+4H2O(g) H=-1077

    20、 kJmol -1。已知相关反应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化学键 NH NN OHE/(kJmol1 ) 390 190 946 460使 1 mol N2O4(g)分子中化学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是 。下列能说明 2N2H4 (g)+ N2O4(g)=3N2(g)+4H2O(g) H 达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V(N 2)=3V( N 2O4)c.N2H4的质量保持不变 d. H 不再变化(2) N2O4与 NO2之间存在反应 N2O4(g) 2NO2(g)。将一定量的 N2O4放人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N 2O4)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由图推

    21、测该反应的H 0(填”或“OS (2 分)(5)16N A (2 分)(6)Ti 4CN3 (2 分) 顶点和前后左右面心(答顶点或面心其中一个给 1分,全对 2分) 【2 分】36.共 15分(1)Cl 2、光照(2 分) (每点各 1分) ;辛醛(1 分)(2)取代反应(1 分) ; (2 分) (反应物或生成物书写错误不得分,催化剂写成 Cu不扣分,配平、 “” 、反应条件错误合并扣 1分)(3) (2 分) ;羟基(1 分)(4)13(2 分) ; (1 分)(5)生物七模参考答案1.C 2.B 3.C 4. A 5.D 6.B29.(10 分) (除标注外每空一分)(1)蓝紫;黄绿;

    22、小于(2)叶绿体基质;苹果酸;细胞呼吸/有氧呼吸;C 3(3)夜晚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为暗反应提供H和 ATP(2 分)(4)炎热干燥 30.(10 分) (每空一分)(1)解除了顶端优势 (2)三十烷醇的浓度 三十烷醇浓度为 0(或蒸馏水) 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 促进 815 较低 较长 遮阴 空气湿度较高31.(9 分) (除标注外每空一分)(1)低于 下丘脑 升高 (2)受体 多偏高(2分) (4)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分)32.(10 分)(1)2; bbZ AZA ;1/4(2 分)(2)椭圆形叶 正常圆形叶雄株 无论雌雄都表现为圆形叶(2 分)- 20 -雄性都为椭

    23、圆形叶,雌性都为圆形叶(2 分)37. (除标注外每空 2分)(1)蛋白酶和脂肪 用盐腌制、卤汤中加酒、香辛料(2)毛霉是需氧型,乳酸菌时厌氧型(3 分)(3)碳源和氮源 抗生素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的特征 38. (除标注外每空 2分)(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体 (1 分) 农杆菌转化法 植物组织培养(2)识别特定的核苷酸(DNA)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 黏性(末端)(3)物质循环再生 协调与平衡原理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2019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物理参考答案14.A 15.C 16.B 17. A 18.B 19.ABD 20.AC 21.BD(每空 2分)23.2R 2;(

    24、1)C;A;(2)偏小;(3)串;590024. (1)下滑过程中安培力的功即为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由于 ,因此2分故 2分(2)金属棒下滑时受重力和安培力 2分由牛顿第二定律 2分则代入数据得 2分(3)正确, =2.74(m/s) 2分- 21 -3-3(1)BDE(2)解析:(1)设初始时气体体积为 V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为 V2,温度为 T2.由题给条件得V1 S1Error! S2Error!V2 S2l在活塞缓慢下移的过程中,用 p1表示缸内气体的压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S1(p1 p) m1g m2g S2(p1 p)故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有Error!Error!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T2330 K(2)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p1.在此后与汽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的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设达到热平衡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p,由查理定律,有Error!Error!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p1.0110 5 Pa答案:(1)330 K (2)1.0110 5 Pa- 22 -3-4(1)BCD(2)1. 2. 90


    注意事项

    本文(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