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文科历史期末考试卷【完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 100分】第卷 (选择题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孟子) “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 )A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2. 表 1历史材料 出处其(刘贺)天资喜由乱亡(无),终不见
2、仁义荒淫迷惑,失皇帝礼仪,乱汉制度。汉书武五子传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刘贺),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汉书儒林传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 5000枚竹简,包括悼亡赋易经礼记孝经医书论语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表 1是与汉代海昏侯刘贺有关的历史材料。据此可知( )A刘贺昏庸无道不重礼制 B当时皇室重视儒学教育C汉代“四书”地位超过“五经” D刘贺以皇帝的身份下葬3 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 2 -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 ”该材料( )A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B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C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D反映
3、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4.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 “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 )A科学技术 B市井文化 C佛道文化 D外来文化5.宋代私家藏书数量多,涉及领域广,甚至有官藏无法达到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私人藏书家多爱书如命,注重借抄、整编书籍和刻书。这反映出宋代( )A活字印刷取代雕版印刷 B世家大族的势力进一步增长C书院兴起动摇官学地位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6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 ,佛教“大无为”而“治心” ,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 )
4、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8.清代民众所信奉的财神有五六种之多。其中“武财神”关羽信者众多,仅北京一地,关庙就有 116座,不但数量远超文圣孔庙,而且有些关庙的建筑规模也远超孔庙。这反映了清代( )- 3 -A.儒学信仰危机开始出
5、现 B.文学形式出现大变革C.经济变迁影响价值取向 D.城市功能呈现多样化9.中国明代思想家李贽与德意志马丁路德主张共同之处是( )A否定神权 B挑战权威 C崇尚自由 D倡导民主10.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11.“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6、(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12.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 ,到清代被誉为“雅乐” “盛世元音” ,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 ,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1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 。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
7、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14.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 4 -利,为国民所共享。 ”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A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 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C实现民主政治 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15.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 18401899 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 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16.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 ,
8、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17.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18.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
9、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19.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 “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 。该学者旨在( )- 5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2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这反映了孙中山(
10、)A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 B深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 C吸取了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 D侧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2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美国认为, “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A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 B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C 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 D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22.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
11、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23.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6 -24.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
12、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25.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以民意制约权力 B以道德制约权力C以权力制约权力 D以权利制约权力26.“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为此,法国思想家(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13、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27.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28.图 5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 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7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29.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C批
14、判现实主义作家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30英国诗人蒲柏写道: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让去吧, 于是一切遂成光明。后人续写道: 上帝说完多少年之后,魔鬼说:让去吧, 于是一切又回到黑暗中。以上诗句是对科学发展史上两个划时代人物无与伦比的科学成就的诗意描述。这两个人物分别是( )A哥白尼和牛顿 B牛顿和爱因斯坦C牛顿和达尔文 D牛顿和普兰克第卷 (选择题 40 分)二、非选择题(第 31题 16分,第 32题 12分,第 33题 12分,共 40分)31. (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前 800至公元前 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在
15、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 8 -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李贽藏书 、顾炎武亭林文集 、王夫之思问录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
16、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地位(6 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6 分)(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 (4 分)32.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文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创作成为欧洲的巅峰。莎- 9 -士比亚创作的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
17、期,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为莎士比亚安心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同时,伊丽莎白女王还是一位十分宽容的女王,对莎士比亚当时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挠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 材料二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堪称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受到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牡丹亭 “以情反理” ,憧憬了人的生命的完美现实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反对神,关注普通人的社会生活,热情讴歌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以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为主
18、,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脉动,是士大夫文化的深入拓展,影响力因而也局限于文人圈。莎士比亚的作品则代表了市民文化,题材包罗万象,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堪称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注目与喜爱汤显祖运用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广大普通民众却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俾语,古谚语、滑稽隐语等,通俗易懂。 均摘编自徐朔方汤显祖与莎士比亚16 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
19、合所学知识,指出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之处。(8 分)- 10 -33.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 1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科目 专业 备注经学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政法科 政治、法律文学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商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农科 农学、林学等工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医科 医学、药学各科预科阶段均须开设的课程:经学大义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外国语体操据 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材料二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
20、异同论 - 11 -材料三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请回答: (1)据表 1,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4分)(2) 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实践。(4 分) (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观点作出简要评价。(4分) - 12 -
21、华侨中学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考答案1-5ABDBD 6-1OACCBC 11-15BDCCC 16-20CCCBA21-25BDDDC 26-30DADCB31.(1)孔子:仁、礼、中 庸;(2 分) 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 (2 分)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2 分)(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 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2 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2 分)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2 分)(3)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2 分 )翻译天演论 ;(1 分)宣传、提倡
22、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 (1 分)32.(1)有利社会条件: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国家富强、稳定,有利于戏剧创作;伊丽莎白女王的宽容和支持(4 分) (2)同:都注重对人和人性的表达;都是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2 分) 不同:内容与主题不同: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 题材范围不同: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夫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 影响不同:汤显祖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未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莎士比亚作品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推动英国人文主义的发展 创作语言不同: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曲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6 分)33.(1)体现:经学大义等课程列为预科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设置经学科,体现了“中体”- 13 -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西用”思想(4 分) (1)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以法治国。实践:戊戌变法。(4 分) (3)观点:新旧(中西)文化不能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2 分) 评价: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1 分) 不能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