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南省花洲实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1098922       资源大小:2.11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省花洲实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 1 -20182019 学年高一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40 道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 ,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C.当时已有铁犁牛耕 D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2.张履祥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

    2、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此现象主要反映了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出现C.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D.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增强3.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A B C D4.中国是纸币的故乡,产生于北宋时期(1023 年)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600 多年。然而,当 1840 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的时候,英格兰银行的纸币已经通行于世界,而中国却仍然用白银和铜钱作为

    3、货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府缺乏纸币流通的监督制约机制 政府滥发无信用纸币,造成纸币信用崩溃 海 外 贸 易 长 期 顺 差 , 白 银 大 量 流 入 , 原 料 易 得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海外贸易繁盛,白银相较纸币更具流通优势A BC D5.清代学者陶熙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对以上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 “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 B土地兼并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清政府的“重本抑末”政策有关6.古代中国都城经历了从黄河时代到运

    4、河时代的变迁。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唐朝以后都城 - 2 -交通运输比较便捷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保持一致 逐渐东移近海明成祖迁都的北京缺点是“远饷近虏” A B C D7.日本学者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 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A B C D8.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

    5、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此诗主要反映了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C.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9.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该表所能反映的是 A、我国古代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大大超过北方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C、说明明代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10.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 “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 ”这反映出苏州A资本主义萌芽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1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

    6、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 “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 3 -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12.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 71 个市镇,明代达 316 个,清代增至479 个,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等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着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材料反映出江浙地区 A形成区域性市场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海陆交通的便利 D成为全国经贸中心13.明清

    7、时期的一位学者分析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天下之士多出于商。 ”根据这则材料,可以判断明清时期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商人地位提高, “士首商末”的观念已经被打破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商人经商动机与西方不同,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14.“一群法兰克人穿着东方服装,坐在地毯上进食,他们享用以前欧洲从来没有的咖啡、柠檬、胡椒等食品;他们用支票甚至信用状做生意。 ”这一情景最早应出现在A1415 世纪 B1516 世纪 C1718 世纪 D18

    8、 世纪中期15.1520 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说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则说:你还要感谢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人从亚洲运回了玉米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16.中央电视台 CCTV-2 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货币介绍说:“牛顿(1642 年-1727 年)不仅以其经典力学体系闻名于世,他晚年任铸币厂厂长期间,又提出了解决货币供应不足问题的办法:即将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纯度 0.9)3 英镑 17 先令 10 便士,使黄金的价格固定下来,这被认为是金本位制的开始,英镑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货币。 ”牛顿的这一举措A.

    9、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B.适应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时代要求C.使英国伦敦成为最早的世界金融中心 D.说明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17.据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记载, (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 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 16 个牧羊场。1516 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 18 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是因为当时英国A推行圈地运动 B开辟新航路 C积极对外扩张 D进行工业革命18.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

    10、一种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19.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写到:“从 1785 年到 1824 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 。这场革命- 4 -给英国带来的变化有A自由主义开始盛行 B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C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D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20.下图是根据有关数据绘制的英、西、荷、美四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英国 美国

    11、 西班牙 荷兰 B 美国 荷兰 西班牙 英国 1 2 3 4 1 2 3 4C 美国 英国 荷兰 西班牙 D 英国 荷兰 美国 西班牙 1 2 3 4 1 2 3 42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 年至 1763 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 1500 年以前时代的地区立主义到 19 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22.1851 年 5 月 1 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

    12、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A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 B电灯泡、电动机C汽车、汽轮 D电话机、内燃机23.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 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24.“16 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 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

    13、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A.法国德国 B英国德国 C美国德国 D英国美国25.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美国经济的崛起 B. 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6.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 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 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 世纪末确立亚洲强- 5 -国地位的日本和 1978 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但崛起的原因惊人一致。他们崛起的一致

    14、因素是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27.在 18 世纪早期,作家丹尼尔笛福说格拉斯哥城是“大不列颠最清洁、最美好、结构最好的城市之一”但到了 1818 年,当人口再次增长了 3 倍时,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了。1839 年,它被称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 。导致“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犯罪率的上升 D.对外战争28.全球通史描述道:“新开辟地的召唤力松弛了农奴制的束缚农奴主必须减少自己的要求,否则,就要冒农奴们纷纷逃跑的危险农奴制的削弱是欧洲扩张的先决条件。它造成了一种更易变动的社会,这种社会能积聚起资

    15、本,为探险、征服和殖民提供所需的组织和自由的劳动力。因此,欧洲诸国从事海外冒险事业的成功的程度与其摆脱封建束缚的程度成正比,并非偶然。 ”史家强调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欧洲封建制的瓦解B.欧洲农奴制的削弱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C.封建势力雄厚的国家对外侵略成就大D.海外冒险事业的成功意味着农奴制瓦解29.时间:1827 年;地点: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一个纺织厂;人物:贝蒂哈里斯;年龄:23 岁;工种:纺织工;工作状况:早五点起床,步行上班,6 点到 18 点进行工作;工作内容:看护纺织机;婚姻状况:已婚;子女数量:2 个,请表姐照顾。材料中记叙的哈里斯的状况说明A.工业化早期所有的纺织工都像哈里斯

    16、一样悲惨B.工业化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C.工业化造成贫富分化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D.在工业革命早期,女性主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30. “1700 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 60%在田野中耕作,而到 18 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 ”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近代交通促进了人口迁移 B.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了人口死亡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D.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耕地的减少31.CCTV公司的力量解说词叙述: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在掌握石油行业的 10 年中,日常用油的价格降低了 80%。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却说:“从某些方面看,人们争议的不是垄断本身,问题是他们过度

    17、阻碍了新的竞争者进入。 ”可见垄断组织的出现A.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B.根本上保障了消费者利益C.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D.导致了企业间的竞争减小32.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英国都铎王朝曾颁布过一系列限制圈地运动的法令。16 世纪 3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改变措施,把限制对象改为流民,除持有乞食特许证的人外,其余流浪汉一律迫令立志愿劳动誓言。这一措施A.造就了大批自由劳动力 B.抑制了圈地运动的势头C.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导致了农民的普遍贫困33.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 6 -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

    18、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均糖消费量(磅)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B.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C.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34.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加强了君主专制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

    19、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35.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 。作者认为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36.2017 年 1 月 27 日,美国新上任总统特朗普发布“禁穆令” ,限制来自叙利亚、伊拉克、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利比亚这 7 个主要穆斯林国家的公民进入美国,要求来自该多个国家的难

    20、民在 120 天内被禁止入境美国。2 月 3 日,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作出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A.联邦制原则 B.两党制下的对垒角逐C.分权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37.1894 年 9 月,北洋水师“经远舰”在黄海大战中沉没于辽宁庄河海域。2018 年 9 月,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 53 毫米格鲁森炮弹、120 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清廷为战争做了一定准备。这表明A.考古发掘的史料最为真实可信B.史料的丰富促进史学研究发展C.真实的

    21、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 7 -D.主观意愿会导致研究出现偏差38.共产党宣言有 7 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 1872 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 ”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精神 B.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39.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B.中国外交重心从倒

    22、向苏联到倒向西方C.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D.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40. 2006-2011 年,历史上首次由两个积怨甚深的民族国家法、德合作编写共同教科书历史 ,但在如何看待二战后美国在欧洲和整个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产生分歧,双方不是通过妥协达成共识,而是列入教科书的“交叉观点”栏目,这一做法A.化解了法德民族矛盾B.建构了欧洲的历史认同C.有利于理性认知历史D.标志着美国霸权主义的结束第 II 卷(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 3 道大题,第 41 题 16 分,第 42 题 9 分,第 43 题 15 分,共 40 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农业较之前代

    23、的发展相比,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则有比较突出的成就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 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棉 麻桑茶甘蔗 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但是清朝人口猛增,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经营规模进一步狭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即使在地力尚算肥沃的江南地区,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陷于劳动力过量投入,结果略有增长却没有什么发展的“糊口小农”经济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材料二 15 世纪末至 19 世纪,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在英国最典型英国资产阶级建

    24、立政权后,进一步推进圈地运动 18 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在推行诺克福轮栽制的同时,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农业机械陆续出现,在改进农业技术的同时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在 18 世纪已经相当明显,这和当时中国小农经济裹足不前的情形是迥然不同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明清农业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糊口小农”经济的原因(10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8 世纪英国农业与同时期的中国农业相- 8 -比有哪些新发展?(6 分)4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

    25、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材料二: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 1500 年开始?回答是,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

    26、,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材料四:“(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经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赋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1)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2 分)(2)材料三反映了欧洲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归纳其具体表现?(4 分)(3)材 料 四 中 的

    27、“旧 工 业 ”指 什 么 ? 简 要 说 明 其 衰 落 与 工 业 革 命 的 历 史 关 联 。( 3 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 15 世纪晚期开始,英国就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 年亨利七世推出了大力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 年完全禁止早毛出口;1690 年道过“羊毛法章”禁止进口殖民地的羊毛制品,1700 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721 年,英国首相沃波尔以提升制过生为日标,推行明确的重商主义政策改革。- 9 -1760 年至 1830 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虽然王当。斯密在 1776 年发表的四富论中提倡自

    28、由贸易,但是 1815 年英国仍通过了新的谷物法,提高了对农业的保护力度,一直到 1846年,当英国产业革命已经完成相当一段时间后,英国才通过取消谷物法,开始了维护其工业施对领先地住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摘编自张学博英美历史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材料二 中国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富有东方特色的商品和手工技术出口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明清时期曾实行“海禁”政策,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1843 年至 1895 年,进口由 18400 千两增加至 171697 千西 1 出口也由 25460 千两增加至143293 千两。进口以消費資料为主,占 70%至 80%以上;出口以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为

    29、主,占 80%。1863 年,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改革海关建制,提离了关务行政效率。洋务运动时期,王韬等人提出“商战”和“翼护”外貿利权的思想。辛丑条的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外务部和商部,并陆续派遣领事分驻各国,经办对外貿易有关事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加速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中国对外贸易额 1978 年为 206 亿美元,2016 年达到 3685 万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变化,中国外贸压力趋紧。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已连续 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 10 年成为全球遗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摘编自

    30、廖良辉对外贸易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中期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 (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就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反倾销调在提出合理化建议。 (9 分)- 10 -20182019 学年高一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1-5DCCAB 6-10BBCCD 11-15BADBD 16-20AABAC21-25CAADD 26-30CBABC 31-35CABDA 36-40CBACC41.(1)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等(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缓慢;农民的

    31、赋税负担重;高度集权的帝国体制等(任答三点即可) (10 分)(2)新发展:圈地运动推动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等(任答三点即可)。(6 分)42.(1)材料一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材料二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2 分)(2)商业革命。表现:商品流通范围和数量的扩大;商品流通的品种和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商业投机现象盛行;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任答三点即可)。(4 分)(3)传统手工业。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采用机器大生产的养活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 分)43.(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急需扩张海外市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英国议会改革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完善。(3 点 6 分)(2)特点:海禁政策被打破,贸易主权沦丧;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贸易地位由出超变为入超;外贸管理体制和贸易思想逐渐近代化。(6 分)建议:充分利用世贸规则维护权益,争取国际经济秩序的话语权,推进贸易自由化;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以增强商品竞争力;建设“一带一路”,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发国内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任答三点即可)。(3 分)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省花洲实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